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常规脂肪醇醚(AEO)和三氧化硫为原料,在降膜式磺化器中进行硫酸化反应,得到了不同硫酸化程度的脂肪醇醚硫酸盐(AES)产品。经测定阴离子活性物、游离油及无机酸含量,结合游离油的羟值与气质分析确定了产品中的组分及其随硫酸化率的变化,并通过顶空气相法分析了不同硫酸化率下产品中二噁烷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低氧乙烯基团加合数的AEO倾向于优先发生硫酸化反应;十二醇及十二烷基AEO相比十四醇及十四烷基AEO更易发生硫酸化反应;控制差异硫酸化率,可以调整氧乙烯基团的平均加合数,调控AEO的氧乙烯基团分布,实现AEO的窄分布;二噁烷含量随着硫酸化率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2.
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AES)烷基醇酰胺(6501)甜菜碱溶于水中,再加入其它助剂,制得羊绒洗涤剂,实验确定了最佳组分配比。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三氧化硫降膜式硫酸化装置上,分别以n(SO_3)∶n(窄分布脂肪醇醚(AEO))、硫酸化温度、SO_3体积分数、脂肪醇醚硫酸酯放置时间和中和温度为单因素变量,研究了窄分布脂肪醇醚硫酸盐(窄分布AES)产品中二噁烷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n(SO_3)∶n(窄分布AEO)的增加、硫酸化温度的升高、SO_3体积分数的升高、脂肪醇醚硫酸酯放置时间的延长和中和温度的升高,窄分布AES中二噁烷的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辛秀兰 《精细化工》2011,28(8):747-750,779
利用正辛醇、十二醇、十四醇3个脂肪醇与马来酸酐、氯丙烯反应,合成了3个烯丙基型马来酸双酯。考察了溶剂和催化剂对双酯化反应产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双酯的反应条件,得出了双酯化反应最优工艺条件:n(辛基马来酸单酯钠盐)∶n(氯丙烯)=1∶2.5,温度60℃,时间7 h,辛基烯丙基马来酸双酯的产率为76.8%;n(十二烷基马来酸单酯钠盐)∶n(氯丙烯)=1∶2,温度60℃,时间6 h,十二烷基烯丙基马来酸双酯的产率为92.1%;n(十四烷基马来酸单酯钠盐)∶n(氯丙烯)=1∶2,温度65℃,时间6 h,十四烷基烯丙基马来酸双酯的产率为78.5%。对合成中间体和目标双酯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我厂是用椰油醇与氯磺酸在搪玻璃反应釜内以间歇法生产十二醇硫酸钠,虽然产品质量基本稳定,但此法存在两个主要缺点:(1)脂肪醇与氯磺酸进行硫酸化时,由于十二醇硫酸单酯易分解,常因硫酸化操作时间过长,一部分硫酸单酯逆分解成硫酸及脂肪醇,从而降低了转化率并加深产品色泽,影响产品质量。经比较试验得知,硫酸单酯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否则转化率明显下降。但在实际生产中,用500升的搪玻璃锅作反应器时,每批投醇量240公斤,加酸操作时间通常达2.5~3小时,要缩短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红外光谱法定量测定十二烷基硫酸盐中游离脂肪醇的方法。分析选用标准曲线法,选用3660cm~(-1)吸收峰作为分析谱带,并以四氯化碳为溶剂,在4mmInfrasil池内记录基在4000—3000cm~(-1)的A值。方法准确、快速、简便,标准偏差0.008%,回收率100.3%。(化工青年论文)  相似文献   

7.
烷基磷酸酯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茵娜 《广州化工》2000,28(1):42-44
采用电位法测定十二烷基磷酸酯中的单酯、双酯,通过加入沉淀剂测定了副产物H3PO4的成份,探讨了样品中游离醇的提取方法,并用气相色谱法对脂肪醇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8.
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北部劳德代尔区的环保技术国际公司(Enuiroteeh Internationol)已在波斯湾试验商品名为ECO/+的泄漏油分散剂和清除剂。它无毒、无污染、可生物降解,由改性的二乙醇胺,乙氧基直链醇,单乙醇胺,两性洗涤剂(咪唑啉衍生物)和三乙醇胺十二烷基硫酸  相似文献   

9.
脂肪醇与环氧氯丙烷在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十六烷基失水甘油醚,再先后与乙醇胺和脂肪酸酯反应合成了系列假神经酰胺;(N-(3-十六烷氧基-2-羟基丙基)-N-(2-羟基乙基)十二酰胺)、(N-(3-十六烷氧基-2-羟基丙基)-N-(2-羟基乙基)十四酰胺)和N-(3-十六烷氧-2-羟基丙基)-N-(2-羟基乙基)十六酰胺。  相似文献   

10.
季铵内盐型杀生剂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制备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亚硫酸乙撑酯和亚硫酸甲基乙撑酯为原料,合成了十二烷基二甲基(2-亚硫酸)乙基铵和十二烷基二甲基(1-甲基-2-亚硫酸)乙基铵两个新型季胺内盐化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并评定了对硫酸盐还原菌的杀生作用。  相似文献   

11.
烷基磷酸酯盐表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烷基磷酸酯盐混合物及高纯度的单、双酯盐,并将单、双酯盐混合得到特定的混合物;研究并比较了各种磷酸酯盐的表面张力、润湿、起泡及乳化性能。结果表明,用P2O5合成的磷酸酯表面性能最好,单酯也有良好的表面性能。在纯的单酯、双酯中加入少量脂肪醇,有利于提高起泡及乳化性能;纯的单酯润湿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对实验室自制的系列烷基糖苷硫酸酯盐(APGS)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性能和应用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系列烷基糖苷硫酸酯盐是烷基糖苷的衍生物,是一类性能优良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泡沫、润湿能力,良好的乳化、分散能力,还具有良好的抗硬水能力,具有广泛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锂、钠和钾盐分别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复合作用,用表面张力法、电导率法和毛细管电泳法(CE)考察不同水化半径的碱金属反离子对PVP-十二烷基硫酸盐的拟聚电解质类型和电解质强度的影响。表面张力和电导率的实验结果表明,当碱金属反离子水化半径减小时(Li~+Na~+K~+),PVP-十二烷基硫酸盐间的缔合量随之增大,且参与反离子架桥作用的反离子数增加;CE实验结果表明,PVP-十二烷基硫酸盐的复合作用形成拟聚阴离子,不会随碱金属反离子水化半径增大而改变拟聚电解质类型,且其拟聚阴离子的电解质强度将随之减弱。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1-丁基-3-甲基咪唑十二烷基硫酸盐([bmim][DS])和1-丁基-3-甲基咪唑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酯盐([bmin][AOT]两种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在正庚烷/水界面的动态界面张力和膨胀特性。比较了[bmim][DS]或[bmin][AOT]和传统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或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酯钠(Na[AOT])之间的膨胀弹性,并且考察了1-丁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之间静电相互作用对界面膜特性的影响。另外,通过对比[bmim][DS]和[bmim][AOT]在不同浓度下的膨胀弹性,验证了烷基链数量的改变对界面膨胀流变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化学配方     
浓缩柔软剂的配方 浓缩柔软剂的典型配方是:活性物23%、添加剂1%~3%、香料1%、防腐剂0.05%、色料0.025%、CaCl_20.2%、加水至100%。 活性物有: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二烷基二酰胺甲基硫酸盐、二烷基咪唑啉甲基硫酸盐、二烷基酯季化物、二烷基胺或咪唑啉盐  相似文献   

16.
针对脂肪醇醚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的局限性,综述了脂肪醇醚改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和所开发的种类,重点介绍了硫酸酯盐型、磺酸盐型、磷酸酯盐型和羧酸盐型等改性常规表面活性剂的基本合成方法及产物性能,同时对含有醚为联结基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卤化脂肪醇醚法、烯烃加成法、硫酸酯盐转化法和羟乙基磺酸钠法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的路线、工艺特点及优缺点,剖析了其泡沫性能的影响因素,耐温、耐盐耐钙性能的研究现状。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类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适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条件的开采,具有常规表面活性剂的多种优良性能,在油田开采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正> 摘0945 TQ114.16.3.制取SO_4~(2-)含量低的盐水——?Makan等;波兰专利:133285申请日期:1982.9.20.公布日期:1986.3.20.往盐水或者盐或者用于溶解盐的水中或者往稀释盐水(用盐进行饱和)中添加烷基硫酸盐,烷基芳基硫酸盐、脂肪族硫酸盐型有机水溶性或者添加数量为0.1~50g/m~3的  相似文献   

19.
烷基多苷物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不同烷链长度的烷基多苷的表面张力等物化性能进行了评价 ,发现短烷链的APG有丰富的泡沫和优良的润湿力 ,而长烷链烷基多苷具有优良的降低表面张力能力和乳化力。烷基多苷与脂肪醇醚硫酸盐和甜菜碱复配物的性能测定表明 ,除乳化力外 ,烷基多苷与脂肪醇醚硫酸盐的复配物都显示了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烷基多苷与甜菜碱复配物在所测定的性能中都显示了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表面活性剂工业可实施的绿色表面活性剂新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我国表面活性剂工业可实施的绿色表面活性剂新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α-烯基磺酸盐(AOS)、烷基聚葡萄糖苷(APG)、可生物降解的Gemini表面活性剂以及新型阻垢分散剂聚环氧琥珀酸(PESA)和聚天冬氨酸(PASP)等.并概括了我国表面活性剂工业新产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