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陆海凌  李洋  林赟  王彦平 《信号处理》2021,37(11):2115-2124
毫米波雷达已成为车联网中的主流传感器之一,可用于交通场景的多目标跟踪。本文将毫米波雷达安装于道路上方进行交通目标跟踪,针对基于帧内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的多目标跟踪中,在该安装场景下多径噪点难以去除和纵向的交通目标点云难以区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帧间DBSCAN聚类的毫米波雷达交通多目标跟踪方法。该算法使用多帧合并处理的方式,利用帧序特征用于解决多径噪点问题,并利用空间纵向分段的方法改善了原算法在纵向上目标区分度不足的缺点。本文通过六组不同的实际场景实验,证明了本方法在不同场景下,均相比原方法对跟踪结果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在铁路交通中,随着火车通车范围的不断扩大,在不同环境下铁路通信系统的信息通信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这阻碍了列车信息的传输。对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并以新型移动通信技术为案例,对铁路通信系统的信息防干扰技术进行了阐述,希望能推动我国铁路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机器视觉的测距系统已成为铁路、公路交通管理系统的研究热点.结合图像的色彩空间的不同特性,进行适当的变换从而实现目标图形的定位及检测.首先利用图像增强的方法将检测出的图像进行边缘增强,并通过基于圆斜率特性的改进圆Hough变换进行图像中目标图形的特征提取,之后根据已检测出的目标物体的边界,利用统计像素点计算面积的方法计算出目标物体的面积,最后依据计算出的目标图形面积的大小实现目标物体的距离测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速空间目标温度计算,提高空间目标红外仿真速度,提出了基于量化状态积分的离散形式热平衡方程求解方法,利用节点方程中不同节点温度变化速度不同的特点,动态调节节点方程的计算量.构造节点方程与节点变量及输入向量分量关系链表,利用模型中方程与变量关系的稀疏性简化计算.根据空间目标温度计算有限元模型的一般形式,在对角化热容矩...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个利用概率模型的火车运动跟踪新方法.基于铁路中车辆运动轨迹的特点,利用同步检测线方法跟踪火车运动.在介绍SDL概念和结构化视场之后,描述了该方法的三层概率模型,最后给出一个应用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火车的运动跟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散焦偏移差的全带宽机载SAR动目标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分析了斜视下的动目标特性,在深入研究目标偏移量与多普勒参数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散焦偏移差的全带宽单通道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动/静目标存在多普勒中心频率差时,调频率偏差会引起动/静目标产生不同偏移量的特点,分离动/静目标.与传统的单通道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强的动目标检测能力、不受斜视角限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复杂铁路环境下异物入侵动态检测抗扰能力弱和快速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 一种基于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adaptive Gaussian mixture model,AGMM)的铁轨异物入侵检测方法。通过分析铁路场景发生复 合抖动时存在随机性的特点,首先对输入的铁路视频进行抖动检测,然后引入仿射变换与中 值滤波,对视频序列中存在抖动的图像进行处理。再采用逐帧迭代填充的方法,对去抖后图 像出现的黑边进行填充,得到无抖动和无黑边的铁路视频帧。最后,在现有高斯混合模型的 基础上,设计了自适应选择高斯分布个数和学习率,利用改进后的高斯混合模型实现复杂铁 路视频的背景建模,并由此提高前景目标的检测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铁路视频 存在抖动的情形下,轨道异物入侵目标检测的精度是原有的2.6倍, 检测速度是2.8倍,能提高目标检测的抗干扰性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8.
王瑞  杜林峰  孙督  万旺根 《电子学报》2014,42(11):2129-2134
针对复杂场景下的交通目标分类识别难点,提出一种基于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与核稀疏表示的分类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SIFT分别提取训练样本和待测目标局部特征信息,通过核方法将特征样本映射到核空间,构建过完备字典,最后通过待测目标在字典中的稀疏度与重构误差对交通目标类别进行判定.同时,分析了随机投影下的核稀疏表示分类与特征维数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与SVM、稀疏表示分类(SRC)相比,该方法增强了交通目标特征层的类判别能力,具有较好的识别率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章登义  欧阳黜霏  吴文李 《电子学报》2015,43(12):2491-2496
车联网的提出为智能交通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交通信息收集技术.针对短时交通中车辆的路网行程时间估计问题,提出了基于N阶近邻的隐马尔科夫模型,利用马尔科夫性质来解决道路行程时间的前后关联性问题,同时考虑不同道路的异构性构建了N阶近邻路网模型来模拟路网间的交互影响.针对短时交通中实时数据更新的问题,提出基于道路关联性算法,并结合车联网的采集技术给出了迭代更新模型的方法.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短时交通车辆行程时间预测中精度较高,能够在车辆行进中做出实时预测.  相似文献   

10.
张星月 《通讯世界》2016,(23):279-280
基于我国迅速发展的铁路交通影响下,铁路行车的要求日益提升.为了提高铁路行车的安全性,应当建构铁路行车的控制系统,而应用机车信号车载系统是关键所在.为此,本文阐述了JT-C型机车信号车载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以及跟JT1型装置的比较,以及JT-C型机车信号车载系统在铁路行车中应用的优势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新型乘客信息系统(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PIS系统)播放控制器设备的研发,基于海思Hi3796M平台上嵌入安卓系统,研发了轨道交通新型PIS播控器与新型PIS信息播控软件,通过MVC架构,实现了PIS系统视频流编辑与视频播放。通过车站现场实测,新型PIS播控器能够取代传统视频编辑播放设备,为PIS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上海轨道交通超大规模网络发展的背景,对上海轨道交通车站卷帘门集中控制提出功能分析和初步方案.创新设计车站卷帘门智能控制系统,能提供视频监视、语音报警及远程控制等管理功能,确保乘客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运行,以满足上海轨道交通适应超大规模网络发展对车站机电设备自动化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图像区域划分的轨道缺陷自动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轨道表面缺陷检测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轨道缺陷自动检测系统,并对钢轨表面缺陷提取技术进行了研究。改进了最大类间方差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提出了基于轨道峰区检测的自适应二值图像投影法快速提取钢轨表面区域;最后,采用内部点掏空法和链码跟踪算法获取并存储缺陷轮廓信息,实现了钢轨表面缺陷区域的自动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可快速定位钢轨区域,并自动准确提取缺陷图像,平均每幅图像耗时11 ms,从而为后续缺陷的测量和识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的扩大,城市轨道将逐渐成为输送城市客流的主要交通方式,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也越来越重要。从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功能需求分析出发,深入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中心的综合信息应用系统,并提出所需的关键支撑系统,以期能够系统性地分析和总结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中心的业务功能,供相关城市在建设轨道交通应急指挥中心时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将工作流技术应用于电视台管理信息系统,介绍了工作流技术,描述了设计的WJDST电视台管理信息系统。对每一家电视台来说,新闻节目管理及摄录设备的管理都占有主导地位。用工作流技术对新闻节目及摄录设备的管理中的业务流程定制、流程实例创建、流程执行及流程进展查询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设计,提高了软件系统的效率及实用性、健壮性。  相似文献   

16.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基于视频技术的车辆跟踪是交通参数和交通事件检测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先研究了现有的基于视频技术的车辆跟踪技术,然后提出了一种使用Kalman滤波器预测车辆位置,并用距离和颜色信息辅助识别车辆的跟踪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车辆的跟踪。  相似文献   

17.
是快速获取视频关键信息的有效途径,现有的视频摘要方法通常计算复杂度高,在计算资源受限的场景下难以实际应用。为此,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顾及方向信息的时空联合监控视频摘要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水平切片获得目标时空运动轨迹;其次去除时空轨迹背景并计算直线轨迹斜率,依据目标时空轨迹斜率完成目标运动方向判定;然后检测采样域运动片段以确定目标在视频中的时序位置;最后依据目标时序位置及其运动方向自适应构建视频摘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帧平均处理时间(average frame processing time,AFPT)达到了0.374 s,明显优于对比方法,且所生成的视频摘要简洁高效、用户体验好。  相似文献   

18.
房川  程雷阳  汤俊芹 《电视技术》2016,40(8):139-142
在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中,针对乘客信息系统视频分配与传输环节的特殊环境,为了提升原有系统的抗干扰特性,将HDMI高清视频传输应用到乘客信息系统中.通过对HDMI高清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和降频,使HDMI信号的传输距离提升至百米级,同时在满足以太网网络带宽的提前下,保证了视频图像的清晰度,此外,同侧拉手传递的显示方案采用“无源通过”技术,从而保证了单点故障不扩散,该设计目前已在武汉轨道交通三号线投入使用,系统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19.
在战场环境下以及其它通信基础设施可能遭受破坏的抢险救灾等场合,都要求数字集群系统移动基站能够不依赖基础网络设施进行快速和灵活配置组网,因此考虑在数字集群系统中引入能够满足要求的机动基站自组网技术。数字集群系统能够提供安全、可靠以及高效率的语音和数据通信,目前在军事、轨道交通、公共安全、港口和民航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樊建文  李城梁 《现代导航》2016,7(4):235-238
针对卫导拒止且陆基无线电导航台站坐标未知的情况下,无线电组合导航方式难以应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时制图与定位(SLAM)辅助的无线电组合定位方法。首先,通过无线电导航传感器的测距和测角信息,结合惯导系统(INS)输出的位置信息来估算无线电导航台站位置。然后,由估算的台站位置和无线电导航测量信息进行INS/无线电组合定位,再由组合定位信息优化估算台站位置。最终,通过即时的进行自身定位和台站位置估计抑制INS的发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卫导拒止和未知环境下可改善组合导航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