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微生物降解褐煤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了褐煤的微生物降解,其中包括降解微生物的分离与筛选技术。褐煤经微生物降解后,腐殖酸含量显著提高,而腐殖酸对农作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从而为开发利用褐煤找到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许华夏  张春桂 《腐植酸》1998,(2):17-21,35
一、前言 我国具有丰富的褐煤资源,褐煤的热稳定性差,发热量低,工业上被称为劣质煤,很大数量的褐煤不能被利用,这样既造成浪费又影响环境。由于褐煤腐植酸与土壤腐植酸在组成、性质及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有类似之处,因此褐煤腐植酸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自60年代起,美、日、苏(原苏联)、法、奥地利等国相继建立了腐植酸类肥料的生产厂,其中以原苏联和日本发展速度最快,规模也最大。我国  相似文献   

3.
预处理方法对煤的微生物降解效果影响较大,光-氧氧化预处理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煤预处理方式,其在环保性和实际可操作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探究经光-氧氧化预处理后,氧化煤微生物降解效果得到提升的原因,利用自制的旋转床光化学反应器对四种褐煤进行光-氧氧化预处理,并比较黄孢原毛平革菌对褐煤预处理前后的降解效果。通过元素分析、工业分析、红外光谱分峰拟合、定量分析、煤的比表面积分析和润湿性表征,探讨了煤在预处理前后的组成、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四种光-氧氧化褐煤的降解效果均比原褐煤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光-氧氧化褐煤的含氧量和含氢量增加,富氢程度和富氧程度增大,比表面积增大,润湿性增强,这些结构和性质的改变可能是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光-氧氧化褐煤降解效果优于原煤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王英  王力  王学民 《煤炭转化》2006,29(1):19-22
利用4种真菌研究了硝酸氧化煤的微生物溶解作用.实验对细胞液、无细胞液和加煤诱导的无细胞液的溶煤效果进行了比较,细胞液的溶煤效果要优于无细胞培养液的溶煤效果,加煤诱导的无细胞液的溶煤效果要优于不加煤诱导的无细胞液;通过测定溶煤过程中的pH值的变化得出了溶煤碱溶机理;确定了菌种的生长时间为7d;煤的粒径越小越有利于微生物作用,溶煤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
6.
褐煤综合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卫星  夏吴 《化工设计》2011,21(1):42-44,13,2
褐煤是一种高挥发份、高水份、高灰份、低热值、低灰熔点的煤炭,具有易自燃,不适合长期储存和长距离运输的特性,因此长期以来被视作劣质燃料,开发利用程度低.定量分析褐煤洁净化和煤化工装置的联产,提出尿素和天然气两种产品路线的技术经济方案,探索符合国情的褐煤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五株放线菌和硝酸氧化的云南昭通褐煤进行菌-煤匹配降解实验,筛选出降解优势菌绿孢链霉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绿孢链霉菌降解硝酸氧化昭通褐煤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权重为:煤样粒度煤浆浓度接种量培养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煤样粒度-1 003+500μm,煤浆浓度0.200 0 g/20 m L,接种量1.8 m L/20 m L,培养时间20 d,转化率42.56%。红外分析表明,煤中的有机大分子已被绿孢链霉菌降解成小分子。滤液乙酸乙酯萃取物的GC-MS总离子色谱图证明了降解液中含有丰富的小分子有机物,且大多为脂肪烃、酯、醛、酮、胺及芳香族化合物等。  相似文献   

8.
褐煤储量丰富却是劣质燃料,但氧含量高使其成为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前驱体。褐煤降解及其产物分离是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关键。通过褐煤有机质的降解,褐煤降解产高值化学品,既能提高褐煤的经济效益,又能减轻褐煤直接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从而实现褐煤的非能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国内外褐煤干燥提质技术的发展现状。针对传统热力干燥在褐煤电厂应用中存在的高能耗、高投资和低安全性等问题,开展了褐煤过热蒸汽干燥机理的试验研究和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过热蒸汽的干燥效果优于常规热空气;中试试验系统能稳定、连续地对褐煤进行干燥,且干燥产品符合褐煤干燥实际工业应用的要求。最后提出了过热蒸汽预干燥低质煤提质洁净煤技术(SCU技术),对其在节能、安全等方面的技术先进性作了具体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CU技术节能节水、安全性高,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能减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五株放线菌和硝酸氧化的云南昭通褐煤进行菌-煤匹配降解实验,筛选出降解优势菌绿孢链霉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绿孢链霉菌降解硝酸氧化昭通褐煤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权重为:煤样粒度>煤浆浓度>接种量>培养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煤样粒度-1 003+500μm,煤浆浓度0.200 0 g/20 m L,接种量1.8 m L/20 m L,培养时间20 d,转化率42.56%。红外分析表明,煤中的有机大分子已被绿孢链霉菌降解成小分子。滤液乙酸乙酯萃取物的GC-MS总离子色谱图证明了降解液中含有丰富的小分子有机物,且大多为脂肪烃、酯、醛、酮、胺及芳香族化合物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劣质褐煤为原料制备磺化煤的方法,探讨了磺化温度、磺化时间、酸煤质量比等因素对磺化煤吸附重金属离子Cu2+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劣质褐煤为原料制备磺化煤的适宜条件为:磺化温度为160℃,磺化时间为10h,酸煤质量比为4∶1。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磺化煤对重金属离子Cu2+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洁净煤气化技术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寿建 《化工设计》2003,13(5):12-14,19
简述了洁净煤气化是2l世纪煤炭工业发展的方向,在对壳牌干煤粉气化技术与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进行比较后,指出前者比后者在煤种适应性、氧气消耗、碳转化率、热效率等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美国未来洁净煤技术研究推广计划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美国能源部近期及远期(~2020年)的洁净煤计划,重点介绍了美国能源部Vision21,FutureGen及CCPI3个具代表性的计划,包括计划的基本特征、技术体系、预期目标及实施情况等。  相似文献   

14.
加快发展洁净煤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伯章 《煤化工》2002,30(4):1-5,16
介绍了水煤浆技术、煤气化和间接液化技术以及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褐煤干燥提质技术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在春 《化工设计》2011,21(1):3-5,37,1
介绍褐煤的基本性质和几种褐煤的干燥提质技术,如管式干燥技术、蒸汽流化床干燥技术(DWT法)、热脱水工艺和LFC褐煤干燥等,简单分析各工艺,展望褐煤干燥提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洁净煤技术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虎 《洁净煤技术》2007,13(1):89-92
通过对世界各发达国家对洁净煤技术的发展及典型工艺的介绍,进而对中国清洁能源基地加速建设、洁净煤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煤炭运输面临的革命、粉煤灰陶粒生产线的建成、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等的论述,从而阐明洁净煤技术在世界及中国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7.
根据汾西矿区既有高硫焦煤资源又有低硫优质焦煤资源的特点,并结合矿区生产和场地、运输等条件,提出了高硫和低硫冶炼精煤的合理配煤方法以扩大炼焦精煤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洁净煤技术对提高我国煤炭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琼  刘毓宏 《广东化工》2003,30(3):30-32,5
本文分析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阐述了我国能源结构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详细介绍了各种洁净煤技术,并对我国的洁净煤技术开发推广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与看法。  相似文献   

19.
细菌选煤脱硫洁净煤技术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铁氧化细菌选煤洁净煤技术现状、示范装置、课题及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