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型感应电机自适应观测与滑模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细政  王耀南  杨民生 《煤炭学报》2009,34(8):1144-1148
基于感应电机在二相坐标下的数学模型,使用滑模变结构与非线性分析方法设计出由1个基于滑模的转矩与磁链控制器和1个速度自适应磁链观测器非线性控制系统.首先以定子电流与定子磁链为状态变量,采用非线性系统分析方法建立误差状态方程,然后在使误差渐近收敛为零的原则下设计滑模流形面,根据Layapunov稳定性条件,推导出电阻估计表达式及用于逆变器输入的定子电压控制规律.利用基于模型参考与状态反馈的速度自适应磁链观测器来完成转速辨识与磁链的准确观测,分析得到观测器的收敛条件及自适应率,证明了其稳定性,其估计值作为滑模控制器的输入完成系统的闭环控制.Matlab的仿真与分析结果证明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糊逻辑理论将两种磁场定向的方式进行结合,从而减少电机的电气参数误差对磁场定向的影响。同时利用神经元网络进行电机转子速度的辨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牛云龙 《煤》2006,15(6):8-12
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感应电机(IM)无传感器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MRFAC)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利用EKF算法,通过测量电机的端电压和流过定子线圈的电流在线估计电机转子的位置和速度;利用模糊自适应机构替代常规自适应机构,构成一个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系统,从而实现具有较强自适应和抗干扰能力的感应电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感应电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和转矩响应。  相似文献   

4.
《煤矿机械》2015,(9):192-194
为了消除常规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使用速度传感器导致的速度估计误差问题,建立了一种新型无速度传感器DTC控制系统。通过建立新型MRAS模型对电机参数进行在线辨识,达到准确观测转速的目的。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以TMS320F2808 DSP为核心的控制平台上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转速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逆系统理论感应电机转矩和磁链解耦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感应电机数学模型的非线性、强耦合特性,应用逆系统理论,将感应电机转矩与定子磁链动态解耦成2个一阶线性子系统,证明感应电机数学模型的可逆性。设计了基于逆系统方法的感应电机闭环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基于逆系统的交流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非线性解耦控制效果和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6.
严利芳  岳凤英 《煤矿机械》2011,32(7):152-154
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速度辨识效果较好的方法是自适应观测器法。传统基于观测器方法的速度辨识主要采用极点配置来得到观测器增益,这种方法存在不稳定区域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自适应观测器来克服此缺陷,并在DSP平台上实现了应用此观测器的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转速辨识是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的关键环节。主要介绍了当前研究的矢量控制系统中的速度辨识方法,分析了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对直接计算法、模型参考自适应法、滑膜变结构法等几种常用的转速辨识方法进行了仿真、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速度传感器故障率较高、易受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速度观测器,用于矿井提升机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该方法将变结构控制和自适应控制进行有机结合,以定子电流作为参考模型输出量,采用电流偏差构造了合理的滑模面,根据Lyapunov稳定性定理,分析了观测器的收敛条件,证明了其稳定性,得到了转速估计表达式。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转速辨识方法具有较好准确度和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参数固定的常规PID速度调节器易受电机参数变化的影响而很难达到高精度的控制要求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速度调节器。该调节器能根据当前速度误差和速度误差变化率,借助模糊经验推理出常规PID控制器的比例修正系数Cp,积分修正系数ci和微分修正系数ccl,实时在线调整常规PID控制器的参数。将之应用于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本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陆玉正  李俊娇 《煤矿机械》2012,33(1):216-218
无速度传感器是电机调速的一个新发展方向,它具有免维护、不受电机和传感器参数影响等优点。矢量控制技术已经发展到实用化阶段,在目前的矢量控制技术中,速度调节器和转矩调节器都采用常规的PI控制器。在工程应用中,整定PI参数较为困难。将遗传优化算法引入矢量控制的速度调节器的参数寻优中,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整定PI参数,仿真结果表明,经遗传优化后的系统具有很好的静、动态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露井联采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的冒放性以及为采场围岩控制提供依据,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平朔安家岭2#井工矿B902工作面条件下,露天矿边坡、排土场等因素对露井联采区综放开采采动垂直应力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露井联采条件下,边坡周边岩体由三向应力状态转为二向应力状态;受边坡及排土场的影响,工作面前方6 m处的垂直应力最大值出现在远离边坡侧,偏离工作面几何中心的距离占工作面面长的5.3%,井工开采区和采空区区域沿工作面倾向剖面上垂直应力呈不对称分布;与工作面远离边坡侧的未开挖区域相比,邻近边坡侧的未开采区煤岩层中的垂直应力值和应力集中影响范围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直接转矩控制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的交流传动控制技术。介绍了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原理及DSP芯片的特点和性能 ,给出了基于TMS32 0F2 4 0DSP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软硬件的设计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张旭隆  谭国俊  蒯松岩  吴涛 《煤炭学报》2011,36(9):1570-1574
提出了无位置传感器SRM应用于采煤机牵引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了开关磁阻电机非线性的磁链特性及实时计算方法,建立了以磁链和相电流为输入、转子位置角度为输出的径向基(RBF)神经网络模型,以轴编码器实时获得的转子位置角度为学习样本,对SRM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在线学习,给出了学习算法和训练步骤。以TMS320F2812 DSP为控制芯片,开发完成了1套18.5 kW三相12/8极无位置传感器开关磁阻电机样机,并进行了采煤机牵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可靠,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位置检测误差≤2°。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开关磁阻电机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系统(ANFIS)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新方法。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系统以相绕组的电流和磁链为输入,以转子位置角度为输出,从而建立起电流、磁链和转子位置角度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网络训练的样本数据来自于有限元模型分析,它具有足够的精度,且不需要测量仪器和线路布置,不受环境干扰因素影响,能够大幅减少试验成本,缩短试验周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由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获得的角度信号和由位置传感器获得的角度信号相比误差较小,电机能够准确换相,且输出转矩波动小,转速曲线平滑,电机在无位置传感器下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5.
给水泵变频调速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水泵实现转速调节的基本方法有机械和电气两种。文章就其实现方式及经济效益提出了分析 ,认为给水泵变频调速技术方案已基本成熟 ,装置安全可靠 ,调速性能优越 ,节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支剑锋 《煤矿机械》2004,(1):124-126
分析了车用柴油机超速故障发生的机理及其诱发因素 ,给出了超速故障发生前、发生中及发生后应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指出正确认识柴油机超速的发生机理和诱发因素 ,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对于预防重大交通事故、延长车辆设备寿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新荣 《矿山机械》2012,(1):121-124
针对直流电动机转速高精度智能控制的实际需求,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传感器与定时器、计数器配合测速,用光电码盘产生脉冲,将电动机每转一圈所测的信号转换成矩形脉冲波,控制定时器、计数器计算得出的电动机转速,经PID算法得出控制量发送给从单片机,产生PWM波,从而形成高精度闭环控制,实现基于脉宽调制的高精度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通过对PWM调制信号进行调试,产生良好的调制信号驱动电动机,实现电动机转速高精度控制。该装置多用于转速要求精确的电器产品,它稳定性好、精度高且操作简单,符合现代工业化、家庭化产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李万魁  刘辉  聂凯 《矿山机械》2021,49(4):37-41
由于传统的带式输送机驱动系统存在着结构相对复杂、占用空间大、故障率高及维护成本高等缺点,设计了基于滑模观测器算法的煤矿带式输送机用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根据永磁同步电动机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调速性能好、转速响应快、波动小,能够准确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