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酒泉盆地窟窿山地区撕裂断层与油气成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窟窿山逆掩推覆带位于酒泉盆地祁连山北缘西部,中生代为断陷盆地,新生代为前陆盆地,已在窟窿山构造发现青西裂缝性油藏。为了搞清油气富集特征,以断裂构造剖析为主线,对本区逆掩推覆带内的撕裂断层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剖析了窟窿山地区油气分布的独特特征,指出北东向撕裂断层控制着开启性裂缝带的分布,是油田的高产区块。  相似文献   

2.
 窟窿山构造是酒泉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最重要的控油构造,已发现亿吨级的青西油田。以断层相关褶皱和冲断构造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钻测井及地面露头资料合理建立了窟窿山构造模式,落实了整体构造形态。指出窟窿山构造整体上为一个完整的北西向大型断层转折背斜构造,发育多条北北东向调节断层,将其切割为五个北东向断块(窿107,窿11,窿8—窿7,窿15和窿14)。油气勘探表明,不同断块由于地层、岩相(性)不同,特别是裂缝发育程度的差异,造成油气富集程度的差异。综合评价认为其中的窿15区块是下步油气勘探有利目标,窟窿山构造深层也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3.
孙星  潘良云  闫群  赵建儒  魏军  方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Z1):139-143,163,174
本文从岩心和测井资料出发,研究酒泉盆地青西油田裂缝的类型和微观特征,通过区域构造背景和断裂特征分析,研究裂缝分布规律及与构造的关系,进而应用地震属性分析,结合钻井和测井资料对裂缝进行预测,得出以下认识:①下白垩统下沟组块状砂砾岩和泥质白云岩为典型的特低孔、低渗储层,裂缝为最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各种类型构造裂缝均有发育,但高角度裂缝和斜交缝对油气富集最为有效;②断层控制了裂缝的发育方向,裂缝发育带展布方向和断裂发育带展布方向基本一致,主要为北北东向和北西西向;③构造转折部位和断层交会带为构造应力集中的部位,裂缝发育;④裂缝的发育程度控制了油气的富集程度,北北东向调节断层产生的裂缝带是油气富集带。结合裂缝预测结果,在青西油田部署的L104井获得64m3/d的高产工业油流。  相似文献   

4.
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结合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在精细地震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了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东段玉北地区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并探讨了该区构造与油气聚集的关系。研究表明:该区构造具有垂向分层变形特征,元古界前寒武系基底局部发育正断层,形成基底断块;古生界发育沿中下寒武统膏岩层滑脱的逆冲断裂,断裂具有统一滑脱面,断裂和褶皱在横向上具有分段性;逆冲断层上盘上古生界发育有不对称(三角剪切)和对称(扇状)褶皱类型,同时伴生褶皱相关裂缝;新生界无明显断裂和褶皱发育,仅在区域上表现为西倾斜坡。断裂、构造裂缝、不整合面构成了上古生界裂缝型储层中油气运移的垂向和横向输导体系;上古生界褶皱膝折带进一步扩展了储集空间,伴生的构造裂缝有效改善了储集性能。受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奥陶系内岩溶储层和上古生界裂缝储层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区。  相似文献   

5.
济阳坳陷桩海地区前第三系潜山构造样式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济阳坳陷桩海地区前第三系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动,形成了含油气性差别较大的多种类型潜山。钻井和地震资料分析表明,该区主要发育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3期断裂,并形成了北西西向、北东向和近东西向3种断裂组合。应用平衡剖面技术恢复了该区构造演化史;依据各期构造的叠合关系划分出逆掩推覆、挤压褶皱、逆掩叠加、拆离滑脱及走滑断裂5类构造样式,并明确了其展布方向。由于挤压褶皱构造带、拆离滑脱构造带及走滑断裂构造带所处的构造位置、形成时期及相关成藏条件均较有利,因此其含油气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地质结构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油气勘探难度大。为寻求油气勘探新突破,利用地质、地震和钻井资料,对北部山前带构造样式进行重新梳理,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校正构造解释,建立更合理和准确的构造模型,系统分析该地区构造变形机理及变形规律。研究成果表明,北部山前带发育侏罗系煤层和二叠系泥岩双滑脱层,形成了以叠瓦状构造为主的逆冲推覆构造,垂向上为"入"字型冲断层、突起构造、叠瓦扇构造;滑脱层下面是堆垛状双重构造或叠瓦状双重构造;平面上受2组断层控制,呈南北成排、东西成段分布,由北向南依次为冲断带、逆掩带、逆掩带外缘构造带。研究区中东段推覆体下盘断背斜、断块构造群发育,形态完整,利于油气保存,是侏罗系油气勘探的有利区;逆掩带外缘构造带形态较为完整,是下侏罗统及之下层系油气勘探的潜力区。  相似文献   

7.
以酒泉盆地酒西坳陷青南次凹青西油田为例,探讨了断层封堵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判别断层是否封堵的3个判别标志:①高异常地层压力;②油水界面;③断层两侧流体性质。上述3个判别标志不仅适用于青西油田青南次凹这样的复杂岩性复杂构造裂缝-孔隙型油气藏,也适用于其他碎屑岩油气藏。研究认为,青西油田青南次凹在晚燕山末期形成的2组断裂,后期具封堵性,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和保存;喜山期形成的一系列北西向逆冲断层和近南北向的压扭性断层是开启的,对后期裂缝的形成起封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在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及邻区构造演化和对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区中新生界构造样式,识别出压缩、走滑和反转三大构造样式类型。根据构造样式空间分布,对构造变形在平面上的东西分段性与南北分带性、垂向上变形的差异性以及走滑扭动变形特征和扩展方式进行了研究。该区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构造控油作用明显,山前冲断带的断层相关褶皱、山前逆冲断裂下盘的背斜构造和山前冲断带前缘外围带的背斜构造为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9.
明确塔里木盆地秋里塔格构造带东部箱形褶皱的变形特征与形成机制,可为该构造带的演化过程恢复及油气勘探提供重要参考。根据地震资料反映出的深部地质结构以及箱形褶皱内部的断层和裂缝特征,分析了秋里塔格构造带东部地表箱形褶皱的力学机制及构造演化过程,并讨论了褶皱内部断层和裂缝的成因以及对油气勘探的启示。结果表明:秋里塔格构造带地表箱形褶皱是在喜马拉雅中期和晚期自北向南的强烈挤压背景下,在盐上构造层发生共轭膝折而形成的构造,经历了库车组沉积前的构造平静期、库车组沉积早中期的褶皱雏形期和库车组沉积晚期—现今的褶皱定型与抬升剥蚀期3个演化阶段。箱形褶皱前翼发育的北倾逆冲断层和网状裂缝体系形成于库车组沉积早中期,受深部高矿化度地层水影响被石膏大量充填,但断层的后期活动可将充填物错开;核部上端发育北倾张性断层及近EW向张性裂缝,下端发育小型背冲构造和近NS向的剪切裂缝,中性面位于褶皱中下部;后翼发育南倾反冲断层和层间滑脱作用形成的近EW向层间剪切裂缝;褶皱核部和后翼受高矿化度地层水波及较小,发育的断层及裂缝均未见明显的矿物充填。膝折带及附近地层的储集和渗流能力较强,具有形成油气藏的潜力,正确地解释出覆盖区...  相似文献   

10.
对酒西盆地主要含油构造的变形特征和成因机制分析后指出,喜马拉雅运动的非均质幕式活动形成了北祁连山逆冲断层、老君庙逆冲断层和新民堡逆冲断层,三排逆冲断层向北逆冲且平行排列。地层岩石的弹性差异是北祁连山逆冲断层东西向分三段变形的主要原因。由于新老地层岩性的弹性差异以及地层岩石受力方向和大小的非均质性,在青西油田形成断层转折褶皱,在鸭儿峡白垩系油藏形成断层滑脱褶皱,在新近-古近系油藏形成断层传播褶皱。根据精细地层等时划分与对比建立的连井油藏剖面,在鸭儿峡白垩系油藏以及老君庙背斜北缘冲断带发现了新的油气资源,为玉门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离石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离石断裂带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与山西隆起之间,北段以雁行断裂系为特征,南段则主要为强烈挤压剪切。北段活动始于晚太古代末,具有硅镁层断裂特征,南段活动始于中三叠世,为硅铝层断裂,晚三叠世南、北连成一体。此一断裂并非岩石圈断裂,应属壳断裂性质,因为它所分隔的不是活动带与稳定区,而是华北板块内部的次级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地质露头调查、绘制剖面图以及航磁资料分析等一系列方法,按不同的构造特点将涟源凹陷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个构造亚带。西部构造带主要是一系列断面倾向南东的逆冲推覆构造;中部构造带主要构造要素是双冲式断裂系统和隔档式褶皱组合;东部构造带主要构造要素是断面倾向北西的叠瓦状逆冲断裂带。结合各个构造带的构造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其构造的形成机理,总结出了涟源凹陷的构造应力发展史。  相似文献   

13.
欢喜岭油田中潜山带成藏期应力场及裂缝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寻找古潜山油藏已成为辽河等老油区重要的勘探方向,潜山带中裂缝的发育程度、分布范围等直接影响着潜山油藏的储油潜力和规模。针对潜山裂缝研究这一难点,采用有限元程序和自行开发的后处理软件,实现了大比例尺、参数实测条件下二维应力场的精细模拟计算和裂缝的预测评价。以辽河盆地西部坳陷二级构造欢喜岭油田为例,阐述了油田二维应力场及裂缝精细模拟计算的基本思路,分析了该区中潜山东营组沉积期即成藏期油田应力场分布的基本特征、断裂应力场特点及其控油作用;圈定了中潜山带裂缝发育程度和范围,并作出了合理的评价,为潜山油藏储集和聚油条件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这对含油气盆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酒西盆地南部逆掩断层带属祁连山北麓逆掩断层带的西段,东西延伸约10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图1)。它主要由盆地南缘断裂及老君庙背斜带北翼断裂(以下简称庙北断裂)组成。  相似文献   

15.
酒西盆地青西地区油气藏裂缝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位于酒西盆地西部的青西油田由若干个深层裂缝性油气藏组成,裂缝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又是油气的主要渗流通道,主力油层段位于裂缝发育段内,油田内裂缝发育区为高产井区。目前已运用多种方法研究裂缝,诸如全直径岩心X-CT扫描、核磁共振分析、成像测井裂缝解释识别、三维地震相干数据体处理以及地震属性提取分析等手段,从裂缝静态特征描述、井筒周围裂缝评价、裂缝分布预测等方面研究裂缝,并确定裂缝发育层段及裂缝发育区分布。  相似文献   

16.
物理模拟在天然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气成藏的物理模拟实验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油气成藏的条件和结果,从而再现地下油气生成和运聚的过程。选取天然气运聚成藏这个重要过程,就川西平落坝天然气藏的成藏模式进行实验模拟,针对逆冲推覆断层对气藏形成的作用,对冲构造的成藏过程,原生气藏和次生气藏分别形成的过程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得出很多认识,在平落坝原生气藏形成过程中,对冲构造起了重要作用,平落2逆冲断层对侏罗系次生气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这些认识对川西前陆盆地天然气藏的下一步勘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冷湖构造带西段新生界构造模型及变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和钻井资料,对柴达木盆地北缘 4-5号构造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解释,厘定了构造要素,建立了构造模型。4-5号构造总体表现为近南北向被断层复杂化的背斜,但南北深浅层次构造又有所不同,4号构造是一被断裂复杂化了的箱状背斜,5号构造总体表现为斜歪背斜,但上下层变形样式不同,组合成复杂的构造叠置; 4号、5号构造过渡区为断裂斜歪背斜。4-5号构造带复杂的构造样式受控于褶皱作用和剖面“X”型断裂作用的联合影响,断层的发育程度决定着构造样式。不整合和断层组合显示构造的形成主要在下油砂山组沉积后的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受南西– 北东向挤压,且构造的形成与侏罗系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8.
霍尔果斯复杂山地逆掩构造带勘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霍尔果斯逆掩构造带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北天山山前带。因该区地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虽经多年地震勘探。收效甚微。2003年在霍尔果斯地区开展的新一轮地震勘探攻关中,针对地表及地下构造复杂的特点,利用高精度卫星照片辅助采集方案设计,采用了灵活多变的观测系统、覆盖次数、激发方式、激发因素及适用的静校正方法等一整套新的勘探思路;并制定了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得到好的地震资料为目的的实施技术方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目的层反射能量强、信噪比高;断裂特征清晰,逆掩断面清楚;原霍尔果斯构造北翼地震资料空白区消失了,深浅层局部构造关系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