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磁黄铁矿与乙硫氮相互作用电化学浮选红外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乙硫氮为捕收剂时磁黄铁矿的浮选行为,发现在pH2-12的范围内,磁黄铁矿均可表现良好的可浮性。只有pH>12时,可浮性下降。通过用氧化剂过硫酸铵、还原剂硫代硫酸钠调节矿浆电位, 考察了磁黄铁矿在不同pH值下,可浮性与矿浆电位之关系,得出了矿物可浮电位-pH区间。通过红外光谱测试技术的研究,探讨了乙硫氮在磁黄铁矿表面作用机理及生成产物,不同pH值下与乙硫氮作用后,磁黄铁矿浮选回收率与乙硫氮红外吸收强度有对应关系,乙硫氮的二硫化物秋兰姆是主要吸附产物。  相似文献   

2.
考查了乙黄药为捕收剂时,磁黄铁矿、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的浮选行为,发现在pH2~12的范围内,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均表现出良好的可浮性,只有pH>12时,可浮性下降。铁闪锌矿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有较好的可浮性,当pH>5以后,浮选回收率急剧下降而不可浮。并采用氧化剂过硫酸铵、还原剂硫代硫酸钠调节矿浆电位,考查了磁黄铁矿、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在不同pH值下,可浮性与矿浆电位的关系,得出了矿物可浮的电位-pH区间。研究表明,三种硫化矿存在可分离电位区间。  相似文献   

3.
丙三醇黄原酸钠抑制磁黄铁矿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pH值、矿浆电位以及红外光谱, 探讨了丙三醇黄原酸钠抑制磁黄铁矿的作用机理。在丙三醇黄原酸钠作用下, 磁黄铁矿表面存在亲矿的-C==S吸收峰和亲水的-OH吸收峰, 抑制了磁黄铁矿的上浮; 磁黄铁矿的可浮性与pH值和矿浆电位存在着匹配关系, 在某一pH值下, 只有在适宜的电位区域磁黄铁矿才可浮。  相似文献   

4.
考查了乙硫氮为捕收剂时,磁黄铁矿、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的浮选行为,发现在pH2~12的范围内,磁黄铁矿具有良好的可浮性,当pH>12时,可浮性下降。而脆硫锑铅矿在整个pH范围内,均具有很好的可浮性。铁闪锌矿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有较好的可浮性,当pH>5以后,浮选回收率急剧下降而不可浮。并采用氧化剂过硫酸铵、还原剂硫代硫酸钠调节矿浆电位,考查了磁黄铁矿、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在不同pH值下可浮性与矿浆电位的关系,得出了矿物可浮的电位-pH区间。研究表明,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可分离电位区间很窄。  相似文献   

5.
张芹  徐兢  王昌安  陈铁军 《矿业快报》2005,21(10):10-12
考查了丁铵黑药为捕收剂时, 磁黄铁矿、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的浮选行为.发现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在pH<10范围内均有较好的可浮性,当pH>10后,回收率开始下降.铁闪锌矿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可有很好的可浮性,当pH>5以后,浮选回收率急剧下降而不可浮.通过用氧化剂过硫酸铵,还原剂硫代硫酸钠调节矿浆电位,考查了磁黄铁矿、脆硫锑铅矿和铁闪锌矿在不同pH值下,可浮性与矿浆电位的关系,得出了矿物可浮的电位-pH区间.研究表明,三种硫化矿存在可分离电位区间.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乙硫氮为捕收剂时,方铅矿、闪锌矿和单斜磁黄铁矿这3种单矿物在不同矿浆pH值及不同矿浆电位下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方铅矿在整个试验pH范围内的可浮性均很好,单斜磁黄铁矿在低pH值下的可浮性差,闪锌矿的可浮性随着pH值的增大而急剧减弱;矿浆电位对单斜磁黄铁矿的浮选行为影响不大,方铅矿在矿浆电位升高时可浮性变差,闪锌矿在矿浆电位降低时可浮性变差。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乙基黄药为捕收剂时,脆硫锑铅矿的浮选行为,发现在pH2 ̄12的范围内,脆硫锑铅矿均可表现良好的可浮性,只有pH>12时,可浮性下降。通过用氧化剂过硫酸铵、还原剂硫代硫酸钠调节矿浆电位,考察了脆硫锑铅矿在不同pH值下,可浮性与矿浆电位的关系,得出了矿物可浮的电位-pH区间。并通过红外光谱测试的研究,探讨了乙基黄药在脆硫锑铅矿表面作用机理及生成产物,不同pH值及不同电位下与乙基黄药作用后,脆硫锑铅矿浮选回收率与红外吸收强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弱酸性范围,红外信号最强。乙基黄药在脆硫锑铅矿表面作用主要生成物为黄原酸铅。  相似文献   

8.
姜毛  张覃  李龙江 《矿冶工程》2015,35(3):44-47
研究了黄药类捕收剂在载金黄铁矿表面上的吸附机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 乙黄药、丁黄药和Y-89用量为20~40 mg/L时, 载金黄铁矿上浮率能达到80%~90%; 矿浆pH值对载金黄铁矿可浮性影响较大, 在pH=4~8条件下, 载金黄铁矿可浮性较好, pH>8后, 可浮性下降; 黄药类(乙黄药、丁黄药、Y-89)捕收剂对亚铁离子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对金离子选择性较小。吸附量试验结果表明, 捕收剂在载金黄铁矿表面吸附量随着药剂浓度增大基本呈线性增加, 且随着pH值增加逐渐降低, 在酸性条件下, 吸附量较大, 当pH>8后, 吸附量快速降低。载金黄铁矿与黄药类捕收剂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表明, 捕收剂在载金黄铁矿表面产生了吸附。  相似文献   

9.
针对磁黄铁矿易氧化且氧化后可浮性差、难以通过浮选将其与其他矿物分离的问题,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接触角测量、Zeta电位测定以及红外光谱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酸预处理对不同氧化程度六方晶系磁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六方晶系磁黄铁矿氧化程度越深,其可浮性越差; 通过酸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六方晶系磁黄铁矿可浮性,且酸预处理pH值越低,酸预处理后六方晶系磁黄铁矿可浮性越好; 酸预处理后的六方晶系磁黄铁矿接触角明显增大,疏水性得到提高,零电点向负方向偏移,表面带正电的氧化产物发生脱附; 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丁基黄药与六方晶系磁黄铁矿发生化学吸附同时生成双黄药。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乙黄药、乙硫氮和丁胺黑药分别为捕收剂时,脆硫锑铅矿的电化学浮选行为。结果表明,脆硫锑铅矿在3种捕收剂体系中虽然浮选行为不尽相同,但均表现了较好的可浮性。脆硫锑铅矿的浮选行为依赖矿浆电位。矿浆电位调节所用药剂为过硫酸铵((NH4)2S2O8))和硫代硫酸钠((Na2S2O4))。考查了脆硫锑铅矿在不同pH值下,其可浮性与矿浆电位之关系,得出了脆硫锑铅矿的可浮电位-pH区间,为大厂矿区复杂硫化矿电位控制分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Bi2O3催化氧化法处理选矿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红  梅光军  周国华 《金属矿山》2011,40(3):151-153
研究了用Bi2O3催化氧化法处理含黄药的模拟选矿废水的降解效果,分别考察了光照与否、反应时间、废水的pH值、Bi2O3用量、黄药浓度、催化剂可重复利用性等因素对催化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药初始浓度30 mg/L,自然pH=7.2,Bi2O3用量为1 g/L且无光照条件下搅拌反应60 min,黄药降解率可达99.74%,催化剂重复利用4次仍有较好的活性,且在黄药降解过程中不产生任何中间产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用臭氧类高级氧化剂O3/H2O2对含有丁基黄药的模拟选矿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O3和H2O2的用量、溶液pH值、丁基黄药初始浓度、常见难免离子对废水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添加叔丁醇试验,探讨了O3/H2O2工艺去除丁基黄药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丁基黄药初始浓度为400 mg/L、pH=6.8的模拟废水1 000 mL,投加100 L/h 的O3和1 000 mg/L 的H2O2,反应2 h后CODCr的去除率可达60.25%;CO2-3和SO2-4有抑制废水中CODCr去除的作用,而Cu2+和Zn2+可以提高废水CODCr的去除率;O3/H2O2工艺去除废水CODCr反应遵循羟基自由基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采用过硫酸铵((NH4)2S2O8)作氧化剂、氯化钠(NaCl)作络合剂的无氰浸银新方法。对浸银过程中(NH4)2S2O8及NaCl的浓度、浸出温度和时间、浸出环境的pH值、浸出过程中的搅拌强度等进行了条件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NH4)2S2O8浓度0.225%,NaCl浓度25%,浸出温度45 ℃,浸出时间6 h,搅拌速度675 r/min条件下,对银粉中银的浸出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低碱度下组合抑制剂对黄铜矿和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周源  刘亮  曾娟 《金属矿山》2009,39(6):69-72
研究了在pH=8的低碱度条件下,Na2S2O3+焦性没食子酸、NaClO+焦性没食子酸、CaCl2+单宁酸、KMnO4+单宁酸、NaClO+腐殖酸钠这5种组合抑制剂对黄铜矿、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都可以在铜硫浮选分离时作为黄铁矿的选择性抑制剂,只不过在选择性强弱和用量上有差异。以NaClO+腐殖酸钠为代表,比较了组合抑制剂与单一抑制剂对黄铁矿的抑制效果,结果证明组合抑制剂效果更好。最后,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NaClO+腐殖酸钠对黄铁矿的抑制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