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水环境承载力是体现当地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的重要指标,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水环境承载力分为水环境模块与水资源模块,以可承载的人口-GDP为目标函数,结合指标转化法与一维水质模型,分别计算了2010~2015年沤江流域的水环境承载力,得到了其水环境容量部分为适载状态,水资源部分为轻载状态且远远大于环境容量部分,整体来说,沤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为适载状态的结果。并且将该方法与传统的指标体系评价法相比较,得到该方法要严格于指标体系评价法的结论。可见,水环境与水资源因素相比,水环境因素要求更为严格,近年来虽然有所好转,但是依然是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章构建了一套基于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等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皖西大别山区域国土资源综合承载力开展了评价,结果如下:(1)皖西大别山区域的金寨县、霍山县、岳西县和宿松县的综合承载力已处于超载状态,其中这几个县城的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都处于超载的状态。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秉着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理念;(2)霍邱县、舒城县、潜山县和太湖县的国土资源承载力虽然还处于可载状态,但是接近满载状态,需改变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发展道路,亟需走资源节约集约化道路;(3)望江县、怀宁县和桐城市的国土资源承载力处于可载状态,且具有较大的可载状态,这些区域应大力发展经济,并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皖西大别山区域制定资源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4)
选取北京市净水资源承载力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赋权法下的指标权重确定,建立净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其次对综合评价值构建隶属度函数,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将2002-2014年间北京市的净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等级划分。最后,基于指数平滑预测和灰色预测进行组合预测,构建偏差平方和达到最小的动态分析模型,对未来15年北京市的净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合理预测、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技术的农业土地适宜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河北省邱县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为例 ,探讨了运用GIS技术和多源信息复合原理对农业用地的自然、社会属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数量化方法。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选取了质地、土壤养分、可利用水资源、机井密度、交通条件等十个评价因子 ,将这些因子在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下 ,分别构造各自新的空间信息 ,生成单因子评价层 ;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研究区域分成了 1772个网格 ,每个网格作为一个基本的评价单元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 (AnalyticalHi erarchyProcess)确定因子对土宜的贡献率 (权重 ) ;构建土地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 ,利用此模型逐网格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 ,邱县的土地质量中等偏上 ,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文中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土地改良应用的合理化建议。该研究大大降低了土宜评价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探讨了更为科学的土地资源评价方法 ,使评价结果能更好地为土地利用和规划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都存在较多关注水资源数量而忽略水质的问题,然而在水资源的实际利用中,最小生态需水量、水环境容量也是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重要约束条件。基于此,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提出新的理解,从水量和水质角度出发,建立了以最小生态需水量、水环境最大可容纳量为约束条件的水资源承载力模型,提出以人口和经济承载规模来表征水资源承载力。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选取COD和NH_3-N为主要污染因子,通过一维稳态水质模型计算研究区域内河道纳污能力,进而推算出在水量-水质约束条件下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对研究区域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结果表明:房山区不同水功能区由于其河段长度、现状水质不同,导致纳污能力差别较大;河流对COD和NH_3-N的纳污能力分别为4 411. 92 t/a和121. 61 t/a,预测2030年房山区水资源承载力即GDP规模为3 348. 43亿元、人口数量为243万人。  相似文献   

6.
于佳  黄晶 《城市建筑》2014,(17):359-360
文章引入水足迹理论,分析了影响水资源利用的因素,确定了由流域水足迹供需指标、流域水足迹效益效率指标、流域水资源安全指标和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等四类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框架,并根据此框架提出了七个二级指标,最后通过对每一个指标进行量化最终确定了评价的指标集,并综合各指标及其定量因子较为系统地构建出了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兰鹏 《城市住宅》2021,28(1):156-158,160
为使多巴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开发后尽量不受破坏,建立适合多巴地区生态特征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包括评定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的生态安全格局子模型,分析水资源供给与水环境承载力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子模型.相较传统评价方法,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进一步严格控制多巴地区的建设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其分析结果更精准、更具综合性,科学性更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
城市综合承载力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针对济南城市发展的现状,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子系统中选取相关指标,构建了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2006—2012年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经济承载力与社会承载力持续上升,对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提高影响较为显著,资源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制约着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大幅度提高。针对上述问题,必须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城市经济和技术水平等方面来提高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与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是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笔者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和内涵,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青岛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并构建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对拟定4种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对比分析,分别计算出各个方案的承载能力,确定出了青岛市水资源规划的最佳方案,为青岛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经济、资源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浅析上海水资源状况(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水资源量来自当地径流、可开采地下水、过境水3个方面,对其水量在时间、空间的分布情况作了详尽介绍,并从骨干河道和湖泊、太湖流域、黄浦江及上游支流、长江河口水等方面分析了上海水质,进而得出上海是个水资源丰沛的城市、有待我们去保护、综合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论点.  相似文献   

11.
生态承载力是评价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参考之一,也是多学科关注的热点与前沿 问题。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区域生态承载力研 究的基础上,梳理了生态承载力概念及其内 涵的演变过程,评述了常用的评价方法及其 指标要素,总结了各评价方法及指标选择的 优缺点。最后探讨了目前生态承载力研究存 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研究趋势。本文对厘 清生态承载力概念及推动评价方法、指标的 普适性具有重要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围绕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如何科学有效支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文章以河北承德市为研究区,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数据分析基础上,总结承德市资源环境禀赋特征,开展基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生态保护重要性、农业生产适宜性及承载规模、城镇建设适宜性及承载规模评价技术路线制定,研究不同自然资源环境条件与地质背景调查分别支撑各单项评价中的哪些要素,得出各类评价结果,分析现状问题和风险,识别潜力空间,为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支撑市级尺度“双评价”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克服现有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局限性,结合现有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交通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建立评级指标体系,并运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得出公路建设项目交通环境整体承载情况,并结合实例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赵军  张剑 《山西建筑》2008,34(4):43-44
结合包头市概况,通过对水资源承载力及其供需情况的分析,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对策进行了阐述,并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及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方面的状况分别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贞 《风景园林》2011,(1):72-77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绿地在域市化进程中的变化和环境承载力分析,针对本区域的绿地空间格局及其生态功能转型对区域(社区)生态健康的影响,提出农田一农村以及河流是未来生态城市和区域生态安全的战略点和景观纽带的低碳绿地发展思路.并认为对区域绿地的城市化建设应有一种制约机制,而提出低碳概念和建立定性或定量指标也是今后绿地建造的重...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资源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限制因素 ,应被视为城市规划的重要方面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而当前的城市规划未对水资源给予应有的重视 ,特别是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尚未得到正确的认识 ,造成某些城市的发展规模与其水资源承载力不相适应和其它各种水问题 ,反过来为城市的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概念的缘起和内涵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提出 :城市规划应将水资源承载力作为其指导思想之一 ,改革和完善城市规划程序 ,加强城市规划与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之间的协调 ,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水资源统一管理及可能采取的措施 ,并将其作为必要内容以一定形式反映出来。从水资源承载力量化指标体系和水资源承载力的多 (单 )目标模型优化两个方面展望了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矿区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赵晓光  高芳 《山西建筑》2008,34(6):346-347
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环境综合承载力等方面研究了环境承载力,以煤田为例,详细地阐述了矿区环境及环境承载力的评价现状,以促进矿区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Urban Water Journal》2013,10(7):615-62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in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 are analyze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quantify 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carrying capacity of cities in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entropy method and synergistic theoretical model are applied to calculate parameters, and a series of indicators are also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water resources are in severe shortage and overloaded in Wuhan. It also tends to be overloaded in Ezhou.The larger protential of WRCC should be recognized in other cities of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 such as Xiaogan, Huanggang, Qianjiang and Tianmen. Therefore, the rational planning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ict water-saving regulations are important for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相似文献   

19.
汾河太原段纳污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COD、氨氮为污染物指标,采用一维水质模型对汾河太原段进行纳污能力计算,对汾河太原段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建议,为太原市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蒋英 《山西建筑》2011,37(33):231-233
为了科学、客观地评价施工企业的绿色施工水平,从资源利用、环境负荷、施工企业综合管理三个方面,系统构建了住宅建设项目的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的模糊性特点,采用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估,通过实例应用,验证了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