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00MW空冷竖向混合结构平扭耦联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空冷支架结构是火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电厂的正常运行。传统300,600MW机组空冷支架结构采用典型的钢桁架-钢筋混凝土管柱竖向混合布置形式,结构刚度、质量沿竖向分布极不均匀。1000 MW空冷机组与300,600 MW空冷机组相比,从工艺布置到设备支撑结构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震后结构破坏造成危害更大。针对1000 MW机组空冷支架结构扭转效应明显的特点,考虑地震动扭转分量的平扭耦联地震动反应分析,研究多维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平扭耦联地震作用对该类竖向混合结构的不利影响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吴涛  白国良  刘伯权 《工业建筑》2004,34(11):27-29,48
对钢筋混凝土横向框排架、纵向框架 -剪力墙结构的某火力发电厂主厂房进行平扭耦联的地震反应分析 ,研究了该类结构的动力特性、扭转对整体结构受力的影响、层间变形及扭转效应、框架与排架的内力分配等相关内容 ,供设计时参照。  相似文献   

3.
周晓松  裴星洙  廖述清 《工业建筑》2005,35(12):32-36,54
结构的偏心距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对偏心结构的地震响应作了详细深入的分析。通过列举两种实际结构,建立了单层偏心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平扭耦联运动方程,并采用Rayleigh阻尼,应用时程分析法,对结构进行线弹性分析,解出在不同偏心率和刚度比时结构模型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最后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可为结构地震扭转效应的工程计算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偏心率、周期比(结构扭转为主的第1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1自振周期之比)和位移比(楼层最大水平位移(层间位移)与该楼层两端水平位移(层间位移)平均值之比)是平扭耦联问题中的三个关键参数。中美两国规范都把位移比大于1.2定义成平面不规则中的扭转不规则。但是,两国规范控制扭转效应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美国规范不控制周期比,它对每层的动扭矩作了放大,以考虑扭转不规则对构件内力的影响,强调结构的地震反应和构件的内力;我国规范提出周期比不大于0.85~0.90的限值要求,强调结构的自振特性。本文详细地叙述了结构工程师关心的刚心和质心的定义和计算机求解方法,综合结构的自振特性和地震反应,以周期比、第1振型中的扭平分量比和位移比为控制指标,提出了结构动力规则性概念。明确指出结构的扭转不仅仅是几何规则性问题,本质上它更是一个动力规则性问题。结构可以是几何不规则的,但结构工程师要努力做到结构的动力特性是规则的。文中还列出了实现结构动力规则性的9  相似文献   

5.
结构的偏心距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对刚度偏心结构和质量偏心结构的地震响应作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建立了单层偏心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平扭耦联运动方程,并采用Rayleigh阻尼,应用时程分析法,对结构进行线弹性分析,解出在不同偏心率时结构模型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最后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可为结构地震扭转效应的工程计算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单层偏心结构平扭耦合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刚度偏心结构和质量偏心结构的地震响应作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建立了单层偏心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平扭耦联运动方程,并采用Rayleigh阻尼,应用时程分析法,对结构进行线弹性分析,解出在不同偏心率时结构模型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最后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可为结构地震扭转效应的工程计算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以往高低跨工业厂房在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设计实践提出了适于高低跨厂房的设计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使厂房中主要的三大结构系统,即柱子系统、吊车梁系统和屋盖系统有机地结合成一体,从而达到结构布局紧凑、充分发挥结构潜力、车间内视线开阔、节约基建投资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探讨消能减震结构在发生平-扭耦联变形时的振动反应分析方法,对消能减震结构中消能装置附加阻尼比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建立了可以考虑平-扭耦联效应的消能装置附加阻尼比计算方法,即改进变形能比法,并深入研究了消能减震结构发生平-扭耦联变形的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如振型叠加法、状态空间解法和直接积分法。选取2个偏心结构对建立的计算模型和相关结论进行了验证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变形能比法求解的消能减震装置附加阻尼比与精确解(复模态理论)结果相接近,3种动力分析方法在求解消能减震结构发生平-扭耦联变形时均具有较高精度,可用于此类工程抗震设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海城、唐山地震中大量单层厂房的破坏情况表明,厂房发生侧移和扭转振动的同时,屋盖自身还产生显著的纵向和横向水平变形。一些厂房的实测变形曲线和屋盖动力实验,则进一步给出了屋盖水平刚度的具体数值。为了确切反映非对称单层厂房的实际振动性状,合理确定构件地震内力,本文提出考虑厂房扭转、屋盖变形和围护墙刚度三要素的空间结构力学模型和“串并联多质点系”计算简图,进行双向地面平动分量作用下的三维振动分析。实例计算表明,此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单层厂房的震害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中,对不等高多跨单层厂房在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时,高低跨交接处柱截面地震效应修正的规定及其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刚度非均匀分布的多层厂房地震反应分析,在以往的平扭耦联振动力学模型中均采取刚性楼盖假定。本文提出考虑楼盖双向水平变形的差异平移—扭转耦联振动力学模型,建立空间结构在地面运动纵、横向平动及旋转三个分量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及其数学解。 为将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推广应用于结构的三维分析,本文还按照反应谱理论,给出厂房地震荷载以及考虑楼盖空间作用时构件地震内力的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表明,对不同刚度的楼盖,考虑其水平变形时,中间框架的地震内力约为刚性楼盖假定计算结果的120~190%。  相似文献   

12.
关于单层厂房扭转耦联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讨论魏琏,杨红卫(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白城地区建委)-、前言近几年来,国内关于弹性屋盖单层厂房扭转效应的两种分析方法一直存在着分歧。一种方法是应用结构力学矩阵位移法理论的动力分析方法(以下称方法一),具体...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平扭耦联非规则隔震体系的隔震层设计理论和方法,本文通过振动台模拟试验来研究该体系的动力特性和反应。试验中,采用1个3层两跨钢框架,通过调整上部结构负重块位置及下部隔震垫位置,进行不同偏心工况下的平扭耦联隔震体系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本文模型组装方法,实现结构模型的平扭耦联,简单、适用、有效;采取基础隔震可显著降低上部结构扭转反应;调整隔震层刚心使其与上部质心位置接近可进一步降低偏心隔震结构扭转反应。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串联刚片系模型,对隔震结构的多维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基于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利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探讨了双向水平地震输入时不对称多塔楼基础隔震、层间隔震和抗震结构的地震响应特性,比较了结构自振周期、结构位移、结构加速度、剪力、扭矩和塑性铰等特点.结果表明,采用隔震技术可以显著地降低地震的破坏作用并且减小塑性铰的数量和变形,而层间隔震对减小多塔楼结构体系的扭转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典型平面非规则隔震结构的平扭耦联反应时程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层间剪切平扭耦联计算模型建立的动力方程基础上,采用改进的Wilson θ法,对典型的非规则平面布置(T型、L型)隔震结构,进行了隔震前后的时程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计算可靠、收敛性好;结构在隔震前,空间效应明显,层间扭矩大;在隔震后,层间剪力和扭矩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一弧形平面单轴对称的双塔连体大长宽比工程的设计,着重研究了这种结构的平扭耦联振动特性及设计中各种设计参数对其扭转振型的影响,对设计中如何控制这种弧形平面高层连体结构扭转振型的出现次序及降低这种扭转效应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在我国历次地震中,特别是唐山地震中,不等高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遭受的破坏比一般等高单层厂房严重得多。其典型的破坏部位之一是高低跨交接处柱断面的开裂,严重者甚至折断,造成整个厂房倒塌。例如天津锅炉厂的金属结构车间、天津发电设备厂的主厂房、塘沽新港船厂的船体车间等,在其高低跨交接处,普遍出现开裂;10度区的唐山冶金矿山机器厂,在其十二栋厂房中,有三栋为不等高厂房,震后全部倒塌。由此,引起了我国工程抗震界的高度重视。我国现行《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4)和(TJ11-  相似文献   

18.
王立军 《工业建筑》1993,(8):7-11,15
一端设置山墙的多层框架厂房在地震作用下将出现扭转振动,不考虑这种影响对结构设计来说是偏于不安全的。本文用空间计算模型分析了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并与平面结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所得到的结果对工程设计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大底盘多塔楼的串联刚片体系模型,推导了大底盘多塔楼隔震结构计算简化模型的运动方程。分析了不对称多塔楼在地震作用下采用隔震和非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比较了自振周期,结构位移和结构加速度等的特点。结果表明该结构采用基础隔震可以显著地降低地震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徐晓珂  王平山  卢旦  李进军 《建筑结构》2020,50(14):104-109
提出了一种新型框架-核心筒耗能耦联结构,此结构将框架和核心筒分开,框架和核心筒之间通过水平向阻尼器连接。为了了解框架-核心筒耗能耦联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采用SAP2000和PERFORM-3D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传统框架-核心筒结构、新型框架-核心筒耗能耦联结构有限元模型,对两种模型分别进行中震、大震弹性和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框架-核心筒结构,新型框架-核心筒耗能耦联结构能有效耗散地震能量,降低楼层剪力,减小结构地震响应,表现出优异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