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研究植物与病害互作的主要模式生物.烟草病害种类泛多,对烟草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有黑胫病、赤星病、青枯病、烟草普通花叶病、黄瓜花叶病、马铃薯Y病毒等.化学药剂防治会引起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烟叶安全性等问题,而培育烟草抗病新品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烟草抗病相关基因或分子标记的获得可高效靶向加快培育烟草抗病新品种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赤星病烤后烟叶内生及叶际真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背景  由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的烟草赤星病是烟叶成熟期主要真菌病害,在大田期和烘烤期均会造成严重危害,该病害的发生与叶片内生及叶际真菌群落密切相关。  方法  本文以健康与感赤星病烤后烟叶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技术扩增真菌18S rRNA转录间隔区的ITS1区,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赤星病烤后烟叶内生及叶际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结果  链格孢属Alternaria为赤星病烤后烟叶的优势菌属,相对丰度>70%;其次为红酵母属Rhodotorula,相对丰度>10%,其余真菌属相对丰度均小于1%。链格孢属和红酵母属均为健康烤后烟叶的优势真菌,但二者的相对丰度之和小于赤星病烤后烟叶;健康烤后烟叶中相对丰度>1%的菌属还包括曲霉属Aspergillus、Wallemia等。Alpha多样性结果表明,赤星病烤后烟叶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健康烤后烟叶。  结论  赤星病烤后烟叶内生及叶际真菌群落多样性低于健康烤后烟叶,其优势菌属为链格孢属和红酵母属。   相似文献   

3.
在对烟草野火病、赤星病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烤烟叶片经烘烤后,干烟叶上的野火病、赤星病病斑面积比未烘烤时鲜叶上的病斑面积明显增大了。病斑面积发生此种变化的事实至今尚未见报道。如果这种变化及变化的数值被证实,将加深我们对野火病和赤星病的认识,在指导病害的防治工作中也有一定实用价值。1989年—1990年我们对这两个病害于烟叶烘烤前、后病斑面积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现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烤烟生产技术的改进,特别是施肥量增加,严格掌握采收成熟度,相应地延长了大田生长期;种植抗赤星病能力较差的 NC89等品种,在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时,常引起烟草赤星病暴发性危害,重病区减产减值达50%以上;烟叶品质下降,香气质差,香气量少,刺激性杂气增加(见表1),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赤星病危害已成为优质烟生产的一大障碍。为此,1990~1992年在河南省宝丰县进行了烟草赤星病发生流行规律和防治技术的研究,总结出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四川烤烟赤星病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并筛选高效防治药剂,连续3年在四川省泸州市、凉山州、攀枝花市、广元市、宜宾市等5个主要植烟区对烟草赤星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在烟叶成熟期采集典型患病烟叶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通过宏观形态学、显微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其种类并测定菌落生长速率和萌发率,同时在烟田开展烟草赤星病高效防治药剂筛选。结果表明,5个烟区采集的赤星病样均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真菌,各烟区所采集分离的赤星病菌在SDAY培养基上菌落直径、产孢量和萌发率差异均不显著。5个烟区均发生烟草赤星病,整体发病规律为:每年6月底至9月初,烟田病情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每年8月份,5个植烟区烟草赤星病病情指数显著高于7月份并趋于峰值。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对烟草赤星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均大于60%)。  相似文献   

6.
烟草叶部病害种类繁多,病理复杂,严重影响烟草产量及品质,烟草病害精准检测是烟草病害及时防治的前提。传统检测方式精准性差、效率低,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可提高烟草病害检测准确性。本文以5种较为常见的烟草病害(普通花叶病、黄瓜花叶病毒病、赤星病、烟草野火病、气候性斑点病)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YOLOv3的烟草病害检测模型,实现烟草多类病害的精准快速检测。使用Darknet53特征网络提取烟叶病害特征并将不同尺度病害特征融合,并用K-means++算法对融合后特征进行分类和位置预测,通过非极大值抑制算法(NMS)去除冗余框,得到病害区域预测框。用田间实际采集的烟草病害数据集,对构建的YOLOv3病害检测模型与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模型对比测试。结果表明,YOLOv3的mIoU为0.81,明显优于SSD的0.73,且YOLOv3模型的mAP为0.77,也高于SSD的0.69。本研究构建的YOLOv3烟草病害检测模型能有效定位烟叶病害区域,实现多类烟草病害的检测,为精准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烟草赤星病是我国烟区的重要病害.全国各主产烟区,均有分布.山东烟区自七十年代初推广春烟以后,病情有所减轻,但夏烟受害仍然严重. 1972年起我们在益都和临朐烟区建立防治试验示范基点,开展多抗霉素防治烟草赤星病的药效试验示范和应用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8.
贵州烤烟赤星病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赤星病(Alternaria alternata)是贵州烟区常见的病害之一,在部分地区的一些烟田为害严重。据1973和1975年在贵定、湄潭、黔西等七个县早、中烟田调查,即将采收的中部和上部叶片的病情指数分别是6.3和11.1,个别地块可达50以上。赤星病对烤烟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影响。采收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病斑面积仍可继续扩大,降低烤烟质量,影响烟叶的售价,据1974年调查,病级增加一级,售价下降0.12元。  相似文献   

9.
烟草病害症状腊叶标本的保色与保存,过去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保色方面,原有腊叶标本的颜色与新鲜烟叶的颜色差异较大,即使用醋酸铜或硫酸铜法保色,与新鲜烟叶的颜色还有一定差异。作者经过长期试验探索,改用快速干燥塑封套密封与低温保存的方法,对烟草苗期黑胫病、立枯病和大田叶斑病类如赤星病、蛙眼病等18种病害进行试制,制成的腊叶标本保存18个月后,其颜色与新鲜标本基本一样。本制作方法简单,需要时间短,在没有病害发生时期进行教学或讲演时,使学生或听众可以看到完全和新鲜标本一样的病害症状,大大提高教学和讲演效果。在烟草腊叶标本保存方面,过去采用玻璃镜框保存,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要防虫、防  相似文献   

10.
烟草种植制度是指烟叶生产烟区或生产单位,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为实现烟草与当地粮作、经作种植结构的分布配置,达到烟草及其他作物产品质量、产量的全面提升和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整套用地养地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体系。种植制度是烟草栽培制度的中心环节,它包括作物布局与轮作、套作、间作、复种等。轮作是烟草种植制度的主要内容,烟草的合理轮作能充分均衡的利用土壤养分,提高施肥效果,保持、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清除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减少土传病害,提高烟叶产、质量,是烟草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百色是广西新兴的重点优质烟区,目前正酝酿加快发展步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优质烟叶的要求,确保百色优质烟叶的竞争力,当前制定符合百色实际的烤烟轮作规划,对百色烤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实地考察为依据,着重就百色烤烟种植制度中的轮作问题作一初浅探索,以请教同仁。  相似文献   

11.
烟草赤星病、炭疽病和蛙眼病是烟草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烟草赤星病、蛙眼病多在大田后期发生。炭疽病过去仅在苗床期造成为害。近几年来,大概由于气候及其栽培诸方面的原因所致,该病在大田前期也普遍发生。特别是在一些轮作不合理的地块和高温多湿的季节里,上述三种病发病尤为严重,直接影响着烟草产、质的提高。对于防治烟草赤星病、炭疽病和蛙眼病广大烟农多采用栽培措施,如实行四年轮作制、  相似文献   

12.
一、目的赤星病是烟草真菌病害,主要侵染危害烤烟叶片,在叶片上形成坏死枯斑,使烤烟产量和质量受到损失。近年来,各地产烟区都在探研改良优质抗病品种,但由于病菌生理小种的存在,使化学药剂的使用成为必要。寻求最佳防治药  相似文献   

13.
烟草赤星病流行动态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1~2002年对黑龙江省宾县和肇州县两个烟草赤星病田间观测点进行了系统调查,种植烤烟品种为NC89,共计获得了13组田间病害流行数据资料,利用多种增长模型对所得数据进行拟合检验,通过比较决定系数和剩余均方,认为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赤星病田间动态变化过程。分析赤星病发病因素,证明初始病情、日平均温度、日平均相对湿度、日降雨量及降雨日数是影响赤星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烟草赤星病田间增长速率的预测模型,并对田间病害流行动态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烤烟新品种中烟100(CF965)的选育及其应用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中烟100(CF965)是以兼抗烟草多种主要病害的烤烟新品系9201为母本与易感赤星病、对低温短日照反应敏感的优质烤烟品种NC82为回交亲本,通过杂交重组、回交聚合,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试验结果证明:该品种适应性强,耐肥水,易烘烤;抗黑胫病、赤星病,耐气候斑点病;烤后原烟呈浅桔黄色,油分多,色泽均匀鲜亮,主要化学成份含量适宜,比例协调,烟叶质量符合中式卷烟需要;与目前主栽对照品种比较,烟叶产量提高9.44%,均价提高9.24%,中上等烟比例增加3.3个百分点,产值提高18.36%;是一个品质、抗性、产量、适应性等综合性状较能兼顾、适宜全国主要烟区种植的优良烤烟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烟草黑胫病、赤星病和花叶病是较普遍的主要病害,是当前影响烤烟产、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和各地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烟区广大贫下中农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坚持为革命防治烟草病虫害,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这三种病害的发生和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世界烟草病害形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烟草从种子、幼苗到成株的生长及烟叶调制、烟叶和烟制品贮存的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受到病害不同程度的侵染与危害,严重威胁着烟草的产量和品质,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加强烟草病害的防治,是保证烟草产质的重要措施。因此,了解世界烟草病害的现状及趋向,对从事烟草病害的工作者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全国16个主产烟省(区)烟草侵染性病害调研报告   总被引:113,自引:8,他引:113  
经过全国16个主产烟省(区)烟草侵染性病害调查研究协作组3年的调查、研究和鉴定,共查清烟草侵染性病害68种,已鉴定的62种,尚待鉴定的6种。在62种病害中国内首次报道的11种,5种是世界上首次报道,它们是烟草茎点病、烟草细菌性叶斑病、烟草细菌性黑茎病、烟草细菌性黑腐病及日本菟丝子,都是偶然发生的病害。62种病害中主要烟草病害有15种,其分布范围为11~16个省(区),其为害严重省(区)为1~14个省(区),为害中等省(区)为2~9个省(区)。62种病害依病原物划分,其中真菌性病害30种,细菌性病害8种,病毒病害17种,类菌原体病害2种,线虫病害3种及寄生性种子植物2种。就烟草花叶病(主要包括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和黄瓜花叶病毒病)、赤星病、黑胫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5种烟草主要病害,1989~1991年3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损失估计研究,据不完全统计烟叶产量损失4.8亿多kg,产值损失15亿多元。烟草病害为害程度,仅此可见一斑。从烟草病害发展史着眼,烟草病害一直威胁着烟草的产质,所以为保护烟草生产与病害长期斗争的任务是艰巨的。  相似文献   

18.
烟草野火病发病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野火病是烟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abacci)引起的细菌性病害,近3年鲁山县烟区发生较为普遍。今年夏收以后,20多天阴雨连绵,雨过天气暴晴,烟田突发严重的野火病,同时伴有角斑病,底部叶片还发生赤星病和蛙眼病,严重发病田病(?)率达71.5%,病情指数达61.7,7月中、下旬,笔者在鲁山县马楼乡丁楼村对不同品种、不同长相及不同茬口烟叶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中式浓香特色烟叶生产中,为替代化学肥料和农药,在潍坊市的诸城、安丘和高密3个产烟县(市)进行了沼液在烟叶生产上的使用效果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沼液能够促进烟苗生长,提高烟苗茎高、茎围和根重,同时可以改善烤烟株高、叶数和腰叶面积等农艺性状;沼液处理能较好地改善烟叶等级结构,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平均分别提高了4.02%、8.59%、4.38%和8.15%;沼液对烟草病毒病、黑胫病和赤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病害发病率分别降低了59.96%、55.56%和19.05%,对烟蚜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沼液处理后,烟蚜虫口数量明显下降。综合分析,沼液对促进烟草生长、防治烟草病虫害、提高烟草质量有积极作用,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闽西烟区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闽西烟区主要病害调查发现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烟草炭疽病、烟草病毒病(含TMV、CMV、PVY、TRSV、TEV、TLCV)、烟草黑胫病、烟草赤星病、烟草青枯病,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有烟草气候斑点病和缺素症等。同时,结合当地生态条件和有关试验及调查结果,提出综合防治技术,该技术对烟草重要病虫害的防治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