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伤弧菌广泛存在于海水和牡蛎等海产品中,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和溶血性,被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列为三大致病性弧菌之一。本文就创伤弧菌在食品中的污染状况,人类感染途径及临床表现,致病性、致病机制和检测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致病性弧菌具有嗜盐的特性,主要污染海产品而导致食源性疾病感染。近年来的监测表明,淡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一直保持较高的污染率,在生产、贮运、流通以及餐饮环节均有侵染,并呈现上升趋势。为了了解淡水产品致病性弧菌的污染途径和追溯其污染源,促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针对我国淡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弧菌的污染种类、水平及生物学特征,尤其对副溶血弧菌的污染状况和菌株特征做了翔实的叙述,以期为更好防控淡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危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供澳门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状况和三间分布。方法 2012年8月—2013年7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珠海、中山两地的供澳水产品样品1 510份,利用基于HAND系统多重PCR方法初筛后采用常规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验证,分析其污染状况,季节性、地域性以及水产品种类的分布。结果供澳水产品样品中弧菌阳性率为59.5%(898/1 510),复合感染率为37.3%(563/1 510)。一年中的5~11月份致病性弧菌总阳性率较高,1月和12月阳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珠海地区致病性弧菌总阳性率(69.5%)高于中山(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类的致病性弧菌总阳性率(70.6%)高于鱼类(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澳门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现象严重,需加大致病性弧菌的监测力度,以防致病性弧菌的感染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样品中的致病性弧菌进行初筛,阳性样品用传统培养法确证。结果检测了海产品、淡水水产品共12类1 356份样品,未检出致病性的O1群霍乱弧菌,但有非O1群霍乱弧菌存在;海产品的虾类、蟹类、贝类、软体类带副溶血性弧菌率高。结论珠海地区水产品中弧菌污染较为普遍,且存在着多重污染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市售带壳牡蛎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方法 2014年2~11月每月在某水产品批发市场的摊位抽样200只带壳牡蛎,共80份样品(其中腮和肠样品分别为40份)。用常规培养方法检测牡蛎腮和肠(含便)中致病性弧菌,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荧光定量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tdh、trh和tlh。结果 80份牡蛎样品中,致病性弧菌阳性样品检出率为62.50%(50/80),副溶血性弧菌阳性菌株检出率为33.75%(27/80),溶藻弧菌阳性菌株检出率为31.25%(25/80);各牡蛎腮和肠样品中,致病性弧菌阳性检出率为67.50%(27/40)和57.50%(23/40);27株副溶血性弧菌共9种血清型;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示,tlh均为阳性,tdh和trh均为阴性。结论北京市市售带壳牡蛎中致病性弧菌污染严重,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弧菌检出为主。  相似文献   

6.
致病性弧菌具有嗜盐的特性,主要通过污染海产品而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生。近年来研究表明,淡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一直保持较高的污染率,在生产、贮运、流通以及餐饮环节均有侵染,并呈现上升趋势。为了了解淡水产品致病性弧菌的污染途径、追溯其来源,促进对其防控措施探索,本文针对我国淡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现状进行综述,阐述弧菌的污染种类、水平及生物学特征,以期为更好防控淡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危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杨靖亚  张建  赵勇  陶妍  陆小凡  晁若瑜 《食品科学》2010,31(20):413-416
目的: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直接耐热溶血毒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DH)进行分离纯化,建立Western 斑点印迹法技术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的方法。方法:用直接耐热溶血毒素免疫小鼠得到特异性抗血清,利用棋盘方法确定免疫血清最佳工作浓度,并对致病性与非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分别进行特异性测定。结果:最佳免疫血清最佳工作浓度为1:3200;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为阳性,非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属呈阴性。结论:Western 斑点印迹法技术可以特异性检测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可用肉眼判定结果。  相似文献   

8.
弧菌属是海洋环境中的最主要的细菌,分布于全球的河口、港湾和近海水域。弧菌属中的大部分细菌为食源性致病菌,人类通过摄食生食或未经加工的海产食品导致感染。弧菌属的细菌可污染不同的食品种类,包括海产品、肉制品。随着全球贸易化趋势的增强,弧菌属细菌导致的食品污染事件不断增加,不仅造成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也会导致水产养殖业重要的经济损失。弧菌的传统检测方法为培养方法,检测时间较长且耗费人力,限制了其在现场检测的应用,急需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检测方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是一种快速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在细菌、病毒、转基因成分鉴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LAMP 技术的扩增原理,对LAMP技术在弧菌属中主要致病性弧菌的应用进行了梳理总结,分析了近年来LAMP技术在致病性弧菌检测中的应用特点,包括常规LAMP方法、可视化LAMP方法、多重LAMP方法以及LAMP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探讨了LAMP技术在致病性弧菌检测中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弧菌属快速致病性弧菌快速检测方法检测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建议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及致病性弧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致病性弧菌对水产养殖业及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基于此,致病性弧菌检测新技术的开发变得尤为迫切。本文介绍了包括免疫学方法、核酸检测方法、基于生物芯片的检测方法、基于核酸适配体的检测方法、基于肽质量指纹图谱技术的检测方法、基于生物传感器技术的检测方法在内的六项检测技术,分析了其优缺点及其在致病性弧菌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致病性弧菌检测新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新兴技术指出未来研究方向,为致病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创伤弧菌为研究对象,探讨智舌在致病性弧菌快速检测中的可行性。首先用基于脉冲伏安法的智舌监测创伤弧菌的生长趋势,并以常规的浊度法验证其可行性;再用智舌鉴别11种致病性弧菌的液体培养物,以确定智舌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能否将致病性弧菌区分开及其所需的最短时间;最后用智舌结合SIMCA法构建创伤弧菌的模式识别单元。结果显示,可用智舌监测液体培养基中创伤弧菌的生长情况;当在特异性培养基中培养弧菌8h后,智舌能很好地区分11种致病性弧菌;7种电极与其频率段组合下的PCA模型,对所有样本的判别准确率达到100%,说明所建模型可用于创伤弧菌的快速筛检。智舌快速检测创伤弧菌的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
探索仿生传感器--智舌在麦氏弧菌快速检测中的可行性,以期构建一种新型的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用智舌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11种致病性弧菌的液体培养物进行区分,以确定该法能否将11种致病性弧菌区分开及其所需的最短培养时间,并确定针对被测物的适宜电极和频率段组合;然后用智舌结合簇类独立软模式识别法构建麦氏弧菌的判别模型,并对判别模型进行回判及验证,根据判别准确率确定最佳判别模型,从而探索智舌结合簇类独立软模式识别法能否用来建立快速检测麦氏弧菌的数据库。结果显示:当弧菌在其特异性培养基中培养7h后,智舌能很好地将11种致病性弧菌区分开;6种电极与其频率段组合下的判别模型对所有样本的判别准确率均达到了100%。说明所建模型可用于麦氏弧菌的快速筛检。  相似文献   

12.
弧菌是一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广泛存在于海水以及海洋类食品之中。近几十年来, 弧菌对与人体健康、食品卫生以及海产品养殖业造成的危害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收集整理了近10年报道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拟态弧菌和溶藻弧菌等常见致病性弧菌的相关检测技术的研究成果, 从聚焦于弧菌表征的传统常规检测方法如传统培养方法、免疫相关检测技术和基于核酸靶向分子或聚焦于新平台的新型检测方法如: 核酸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生物芯片检测技术等这两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综述整理, 并对新、旧技术未来在致病性弧菌的应用进行了评价与展望, 期望能够为致病性弧菌快速检测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坐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致病性弧菌,建立致病性弧菌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针对霍乱弧菌的种特异性基因ompW、毒力基因tcpA、ctxA和副溶血性弧菌的种特异性基因tl、毒力基因tdh设计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建立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该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或霍乱弧菌,并进一步确定其是否携带tdh、tcpA或ctxA毒力基因,检测的灵敏度可达到10CFU/ml或0.1716μg/ml(pg/μl)DNA模板浓度。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食品中致病性弧菌的快速检验。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不同来源以及不同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差异,通过改良K-B纸片法对44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抗生素耐药性检测,应用PCR技术对其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从海水虾和淡水虾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耐药表型无明显差异,其耐药率分别为100%和95.5%;但是致病性菌株多重耐药性高达73.7%,显著高于非致病性菌株(其为16%);不同来源以及不同致病性菌株所含耐药基因种类和数量并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为副溶血性弧菌耐药多样性普查提供基础数据,并对进一步研究耐药菌风险评估提供相关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医学相关弧菌的分类及鉴定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致病性弧菌的研究。《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1984 九版 )自问世以来 ,有许多过去没能认定的致病性弧菌有所证实及归属。致病性弧菌的种类也由过去的几种增加到30多个种。为便于基层专业人员的日常工作 ,现将国内外部分相关研究做一综述。1 弧菌的分类变化 从医学细菌的鉴定需要出发 ,弧菌科包括弧菌属、气单胞菌属与邻单胞菌属。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革兰氏阴性杆菌、需氧及兼性厌氧、有运动性、接触酶阳性、氧化酶阳性、发酵分解糖 ,所有菌种大部分还原硝酸盐。[1]这群细菌的特征相似 ,分类不断发生变化。贝内克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儿细菌性腹泻患儿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类型以及药敏检测效果,以指导临床用药治疗。方法:选取我校收集的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细菌性腹泻患儿的70例粪便样本制成相对应70例实验标本纳入本研究,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药敏检测,了解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观察药敏检测结果。结果:70例儿童的粪便标本培养结果检出病原微生物共62株,检出阳性率为88.57%。检出病原微生物中弧菌属11株,志贺菌26株,肠致病性大肠杆菌15株,其他病菌10株。志贺菌检出率与弧菌属、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其他微生物检出率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结果显示,志贺菌、弧菌属等病原微生物对头孢三嗪、阿莫西林等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志贺菌、沙门氏菌属均是诱发儿童细菌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各类病原菌对头孢三嗪、氨苄西林等常见抗生素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需根据病原微生物药敏试验结果与耐药性状况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北京口岸进口鲜活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从北京口岸进口的鲜活海产品中是否存在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方法对2005年从北京口岸进口的鲜活海产品中分离的267株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尿素酶活性、神奈川现象和毒性基因(tdh和trh)进行了检测。结果267株副溶血性弧菌中27株尿素酶呈阳性,其中14株菌tdh基因和砌基因呈阳性。tdh基因和trh基因呈阳性的14株菌中有10株菌神奈川现象为阳性,并且全部分离自从加拿大进口的象拔蚌。结论北京口岸进口的鲜活海产品中存在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主要集中在象拔蚌中。应对从加拿大进口的象拔蚌加强监管,防止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18.
王志  蔡俊鹏  温其标 《现代食品科技》2011,(9):1169-1174,1061
为找到导致2002年以来中国南部沿海鲍鱼养殖大量死亡的原因,利用胰蛋白培养基或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培养基从2003年汕尾发生病害的鲍鱼中分离得到了一株具有致病性的细菌.经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及与特征溶藻弧菌ATCC17749比较,此菌株为溶藻弧菌.经感染试验证明其对鲍苗的半致死量为1.58x 104 CFU/m...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北京市夏季市售水产品污染与感染病例中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型进行比较研究,为评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目的与意义提供思路,为北京市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与临床感染病例的关联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采集的水产品样品和哨点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鉴定,采用血清玻片凝集法对分离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PCR方法检测菌株的tlh、tdh、trh基因。结果 2014年7~9月共采集水产品样品164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80份,总污染率为48.78%;其中淡水产品污染率为38.78%(19/49),平均菌量浓度为66.63 MPN/g;海水产品污染率为53.04%(61/115),平均菌量浓度为38.14 MPN/g。80株副溶血性弧菌分属于9个血清群,其中O2群28株,占35.00%,O1群11株,占13.75%,O5群10株,占12.50%。80株菌tlh基因均为阳性,只有1株菌携带tdh毒力基因,所有菌株trh毒力基因均为阴性。哨点医院腹泻病人粪便样本中分离鉴定副溶血性弧菌21株,血清型O3∶K6占61.90%(13/21),O4:K8占28.57%(6/21);毒力基因型tdh(+)/trh(-)占95.24%(20/21),tdh(-)/trh(-)占4.76%(1/21)。结论来源于食品样品的副溶血性弧菌绝大部分不具备致病性,而导致消费者腹泻的副溶血性弧菌绝大部分携带致病性毒力基因,表明目前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不能作为评估副溶血弧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和散发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辽宁省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发病状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19年辽宁省副溶血性弧菌感染者的病例信息,通过对其生物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Mantel-Haenszel分层分析方法计算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副溶血性弧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