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振生 《地质装备》2021,22(4):24-27
花岗岩类岩石在我国分布广泛,准确划分其风化程度对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目前规范中花岗岩风化程度的划分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便之处.随着物探技术的发展,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方法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花岗岩在不同风化带具有不同的电性特征,可以通过测量视电阻率来划分.本文利用视电阻率测井对花岗岩风化程度的定量划分,并与不同钻探岩心进行...  相似文献   

2.
东莞地区花岗岩风化剖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东莞地区花岗岩风化带及残积土宏观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数量的原位测试和室内分析,并结合前人资料,对花岗岩风化剖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提出了东莞地区花岗岩风化带和残积土完整的分带方案。  相似文献   

3.
根据多年的勘察经验,认为软质岩石风化带的划分和承载力的确定,应考虑岩石野外特征,野外荷载与标贯试验,和岩石抗压强度;推荐了南平市区软质岩石风化带划分和承载力,以及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黄铁矿在划分岩石风化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规范提出的划分岩石风化带标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同一工点区段分带的对比较差,给设计参数的确定带来一定困难。为了达到各区段区带的统一,认为:黄铁矿的普遍性,易氧化性及其变化特征可以作为划分岩石风化带的依据之一,并根据两工点岩石抗压强度指标的统计分析,说明利用这种方法划分的岩石风化带对比性较强,离散性小。  相似文献   

5.
兴蒙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是研究古亚洲洋构造演化的重要部位,出露大量古生代花岗岩体。苏左旗准和热木音苏木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其北部分布大量的钾长花岗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中—细粒钾长花岗岩、角闪钾长花岗岩,呈岩株状产出,形成于晚石炭世。依据区内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野外地质踏勘、剖面测量和区域地质填图等方法,通过对钾长花岗岩进行样品描述、岩性薄片鉴定,确定该区岩石类型及其岩相学特征。通过对岩石样品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讨论了钾长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区内钾长花岗岩体的岩石成因及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6.
对岩石结构体风化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发现岩石的风化作用进程主要受控于风化前锋面的扩展,岩石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应力使岩石结构体向小颗粒转变;在非饱和带潮湿环境中,水分以汽态方式侵入岩石内部并开始化学风化,随着时间的增长,风化前锋逐渐扩展,岩石结构体最终转化为腐岩结构体。  相似文献   

7.
以伊春鹿鸣钼矿发育的花岗岩边坡岩体为例,开展不同风化程度的花岗岩岩石样品的冻融循环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和纵波波速试验,得到不同风化程度的花岗岩冻融循环单轴抗压强度和纵波波速损失程度不同,风化程度高的花岗岩冻融系数较低;冻融循环作用下的花岗岩单轴抗压强度冻融系数与纵波波速损伤变量之间为线性关系,对于不同风化类型的花岗岩,其线性关系高度相近。从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2种获取冻融循环花岗岩边坡岩体强度参数的方法,并进行了计算验证。结果显示:采用单轴抗压强度冻融系数直接折减抗剪强度,或采用纵波波速冻融系数折减RMR值后推导抗剪强度,所得结果均可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相对来讲,后者计算的安全系数与边坡体实际稳定状态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8.
工作面顶板工程地质条件对工作面支架选型、围岩稳定性评价及安全回采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以淮南矿区张集煤矿1410(3)上提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基于井下钻探探查工程,采用岩心鉴定与描述、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工作面顶板风氧化带探查与评价,获得了工作面基岩风氧化带深度及风化程度。结果表明:工作面顶板30 m范围内岩石存在明显的风氧化现象,基岩风氧化带深度在28~35 m,基岩风氧化程度表现为中等风化-残积土,风氧化带岩石颜色以黄色为主,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结构表现为块状-碎裂状-土状,岩石风化后矿物成分以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及绿泥石为主,含量可达60%以上,风氧化带内岩石较正常岩石结构破碎,工程地质特性下降,研究结果可对下一步工作面顶板管理及回采上限确定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 广东省潮州市登塘镇白水一带,在花岗岩风化壳中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新华夏系构造韩江——榕江北西向构造带,韩江断裂南西侧,葫芦田岩体东部边缘相。花岗岩原岩系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岩体属燕山晚期第二次侵入岩(r~2y),同位素年龄测定约153百万年。在花岗岩中石英含量30—38%,钾长石含量25—45%,斜长石15—36%,黑云母少量,呈鳞片状散布于岩石中。岩石中普遍含有镀、钇、镱、镧、镓等稀有、稀土金属元素,为本区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风化壳为铁褐、黄褐色,表面因析出铁质呈砖红、紫红色。高岭土为乳白色,表面铁染为黄褐色。风化  相似文献   

10.
正花岗岩是大陆陆壳主要的组成部分,与之有关的矿产十分丰富,故长期以来,一直是岩石学者研究的重点。自Chappell和White(1974)在研究了澳大利亚东南部莱克兰(Lachlan)地区褶皱带的花岗岩之后,提出了"S"型和"I"型的分类。"S"型即地壳表面经历风化、搬运和沉积作用,而后由超变质作用形成的花岗岩类。"I"型,即直接从火成成因的先成岩派生出来的花岗岩类[1]。之后,Wones和Loisella(1979)以及Collins  相似文献   

11.
在合理地确定了包气带环境中岩石受温度变化模型的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岩石二维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岩石球状风化结果吻合良好,从而为进一步深入认识岩石球状风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花岗岩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分布广泛。中等风化花岗岩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抗震性强等特点,可作为大型LNG储罐的地基持力层,但由于原始地貌、构造、差异风化等多种因素,花岗岩基岩面往往参差不齐。本文以某LNG储罐为例,利用三维地质建模手段,建立了罐区中等风化花岗岩岩面地质模型,直观反映了中等风化花岗岩岩面的起伏,在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罐区地层接触关系以及区域地质调查,对罐区花岗岩风化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罐区花岗岩风化作用以化学风化为主,在花岗岩节理发育密集部位,风化作用强,节理稀疏部位风化作用弱,风化作用强度的差异形成了厚度不均的风化壳,从而导致了风化壳下岩面的起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巷道穿过断层破碎带、岩石风化带以及稳定性极差的松软岩层等特殊地段的施工方法,提出了巷道在穿过不稳定岩层等特殊状态下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金川—理县花岗岩带老君沟花岗复式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主要由印支晚期至燕山期产出的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岩石指数显示为钙碱性系次铝型岩石。稀土元素富集,分馏明显,具同熔型花岗岩特征。微量元素呈现规律变化,显示出大陆造山带花岗岩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上接本刊2013年第1期)3菅等花岗岩体建筑石材矿特征3.1宏观分布特征在岩体露头的东北部,岩石风化强烈,近地表岩石多不成块,目前还没有人开采建筑石材矿。近几年在岩体露头的西部及南部,经勘查确认的建筑石材矿有:岩体西部的马山矿区和虎山矿区,岩体中南部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金川-理县花岗岩带老君沟花岗复式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主要由印支晚期至燕山期产出的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岩石指数显示为钙碱性系次铝型岩石。稀土元素富集,分馏明显,具同熔型花岗岩特征。微量元素呈现规律变化,显示出大陆造山带花岗岩特征。  相似文献   

17.
详细研究了五沟煤矿基岩风化带的工程地质特征,重点探讨了风化带厚及分布规律、岩石的岩性特征和矿物成分等,为合理确定回采上限和留设防水煤(岩)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冻融循环对风化花岗岩物理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冻结温度为-40 ℃,融化温度20 ℃的环境下对风化花岗岩进行0,10,20,30次冻融循环实验;并对岩样进行室温下岩芯核磁共振和常规单轴压缩实验,得到冻融循环后岩石的孔隙度、孔隙分布和单轴抗压强度,孔隙度与循环次数拟合多项式。实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后风化花岗岩饱和水状态下的质量均会增加;岩石内部的孔隙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小尺寸的孔隙数量增加且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增长;花岗岩强度明显降低,冻融系数和单轴抗压强度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弹性模量有所降低。最后利用损伤力学原理对岩样进行冻融损伤分析,得到有效应力与孔隙度表达式,为研究寒区岩体工程损伤破坏机理和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9.
大屯矿副井(净径6米)表土层和岩石风化带采用钻井法施工,表土层为第四纪冲积层,厚度为153.33米,其中有25层流砂,最厚的一层达9.18米,总的涌水量为1500米~3/时。该层之下为岩石风化带和紫色砾岩层,砾岩层裂隙溶洞发育,静水储量较大,厚度为15~25米。钻井法施工成井后井壁底座落于该层岩石之上。  相似文献   

20.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用实测标准贯入试验击数进行花岗岩类岩石的风化程度划分已成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在风化壳顶部有沉积覆盖层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偏差,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