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控轧控冷工艺对铌钛微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金相,图相仪透射电镜和相分析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控轧控冷条件对铌,钛复合微合金化低碳热轧钢板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铌,钛碳氮化物的析出行为;探讨了微合金钢的强化机制,提出了更佳的控轧控冷工艺参数,研究结果对开发高强度,高成形性能的汽车钢权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控轧控冷工艺对HQ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用HQ钢的控轧控冷实验表明,典型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终轧温度、终冷温度和冷却速度等工艺参数对钢材的组织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各参数的合理组合,在提高强度的同时又提高韧性。  相似文献   

3.
控轧控冷工艺条件下Nb—V钢碳氮化物的析出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洪波  程龙 《宽厚板》2001,7(5):16-20
本文通过热模拟实验和电子显微技术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控轧控冷对铌钒钛复合微合金化低碳热轧钢板的铌、钒、钛碳氧化物的析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开发高强度船体用钢板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研究表明,在奥氏体区和铁素体区都用Ni(C,N)析出,对Nb、V的析出起了诱导作用,并与Nb、V形成复杂的碳氮化物。在铁素体中主要以基体均匀沉淀析出和位错沉淀析出。  相似文献   

4.
通过热轧模拟实验,研究了轧制过程中控制冷却工艺对含Nb-V微合金钢性能的影响。适当降低终轧温度,增加冷却速度,降低终冷温度,以控制Nb(CN),V(CN)析出行为,从而改善钢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试制条件下,通过控制终轧温度和轧后冷却速度,研究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对低合金高强度钢Q550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终轧温度在780~850℃范围内可以明显改善Q550钢力学性能;采用轧后冷却的方法,可以显著细化Q550钢的铁素体晶粒,提高其强韧性能。  相似文献   

6.
控轧控冷工艺对铌钛微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金相、图相仪、透射电镜和相分析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控轧控冷条件对铌、钛复合微合金化低碳热轧钢板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铌、钛碳氮化物的析出行为;探讨了微合金钢的强化机制;提出了更佳的控轧控冷工艺参数。研究结果对开发高强度、高成形性能的汽车钢板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化学成分和控轧控冷工艺对16MnREL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传水 《钢铁》1997,32(12):33-37,71
对不同碳、锰、硅含量的16MnREL钢板做控轧控冷试验,研究其化学成分和工艺对钢板组合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其宽冷弯性能合格率与钢的组织和σb、σs、δ5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微合金化控轧控冷钢筋纵向金相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重  邹荣  吴光耀  陈伟 《钢铁》2013,48(6):61-66
 对微合金化控轧控冷钢筋的纵向金相组织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成分试验钢纵向“条带”组织的差异及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偏析元素(P、Si、Mn等)在轧制过程中沿轧制方向呈条状分布,是20MnSi、20MnSiV钢产生带状组织的原因。铌及其碳氮化物的溶质拖曳和“钉扎”作用,使20MnSiNb钢的奥氏体未再结晶轧制温度提高到1050℃,在冷却过程中,先共析铁素体在形变奥氏体晶界和内部变形带均匀析出,随后沿形变奥氏体晶界(在先共析铁素体与奥氏体的界面上)生成珠光体带,最后在形变奥氏体晶粒内部形成贝氏体条。研究条件下优势形核点的排序为:形变奥氏体晶界和形变奥氏体晶内变形带、偏析元素和夹杂、再结晶奥氏体晶界。  相似文献   

9.
控轧控冷时Nb-V微合金钢中碳氮化物的析出行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Nb(CN),V(CN)在控轧控冷不同阶段的析出行为,探讨了各阶段析出物在钢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轧后冷却制度对碳氮化物的析出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控轧控冷工艺对低碳铌微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测定了低碳铌微合金钢变形后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并在实验室对该实验钢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的实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实验钢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分析了低碳铌微合金钢的强韧化机制.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在较宽的冷却速度范围(0.5~30 ℃/s)内可以获得贝氏体组织.控轧控冷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的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和贝氏体.随着终轧温度的降低,组织得到细化,强度提高,但屈强比也随之增加;降低卷取温度使组织中的贝氏体含量略有增加,强度有所提高.初步探讨了贝氏体对实验钢性能的影响,为制定合适的生产工艺制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加工工艺对含钒微合金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光宏  杨钢  杨德江  向德渊  任庆海  李岩 《钢铁》1999,34(10):34-37
讨论了在控制轧制和加速冷却条件下,含钒微合金较洁净钢的工艺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给出了所用成分钢要得到较佳力学性能所需的一种控制轧制和加速冷却工艺制度。对含钒微合金较净钢而言,加速冷却对屈服强度的贡献是冷却速度提高10℃/s,屈服强度约增加10MPa。  相似文献   

12.
HSLA钢板控轧控冷生产中组织性能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HSLA钢板在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生产中,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预测模型。模型包括再结晶,析出,相变和力学性能四个子模型,分别考虑了发生在控轧控冷过程中的各种冶金学现象。模型的计算结果与两种Nb-Ti-V钢的控轧控冷实验所测得的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3.
以实验室热模拟实验和热轧实验为基础,采用光学显微技术和力学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热轧参数对含钒微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给出了试验钢种获得较好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控冷控轧工艺制度,为改进工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控制冷却对热轧双相钢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HERMCMASTOR-Z型热加工模拟试验机研究了控制冷却工艺参数对Si-Mn-Cr钢的显微组织的影响,并在带钢热连轧机上进行了试验,确定了获得铁素体和马氏体的双相组织的最佳生产工艺。生产的双相钢板、其成形性、烘烤硬化性及疲劳性能优良,冲压的汽车零件已装车使用。  相似文献   

15.
控制轧制工艺对中厚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在单机架中厚板厂管线钢生产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控扎控冷工艺的优缺点,指出实施再结晶区控轧控冷工艺的主要现场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控轧工艺对Mn-Mo-Nb-B系超低碳贝氏体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连登 《钢铁研究》2004,32(4):43-46
以 6 2 0MPa、6 90MPa、780MPa三个级别的钢板生产为例 ,研究了Mn -Mo -Nb-B系超低碳贝氏体钢 (ULCB)钢坯加热、控制轧制、控制冷却、时效处理诸因素与钢的力学性能的关系。对三个强度级别的ULCB钢的合金成分与生产工艺提出了设计方案。研究表明 ,在适当的工艺制度下 ,在较低的碳当量基础上可以获得满意的强度与韧性。  相似文献   

17.
加速冷却对控轧管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两种管线钢材料,通过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的五道次变形将试样厚度从60mm轧为8mm。热轧后的试样进行水幕冷却,然后分别放置于500℃和400℃的加热炉中随炉冷却以模拟卷取。结果表明,对于两种管线钢材料通过适当的冷却工艺都可以得到以针状铁素为主的组织。  相似文献   

18.
石钢GCr15轴承钢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石钢Φ 50 mm GCr15轴承钢圆钢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的生产工艺,与原工艺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9.
热轧含钒微合金钢在加速冷却条件下的强化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昭东  张晓芳 《钢铁》1996,31(11):39-43
讨论了含钒微合金钢在热轧及加速冷却条件下终轧温度,终冷温度,冷却速度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加速冷却含钒钢的显微组织为细小的无边形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组织,由此获得相变强化。钒引起的碳化物析出强化,在加速冷却条件下得到加强,这是由于生成了大量的弥散细小的析出物,并且析出强化效果在600℃冷却条件下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