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添加3%Na2SO3能有铲抑制米糠中的脂酶活性,对米糠保鲜效果显著,通过提取米糠油试验,添加Na2SO3后米糠对其出油率和精炼率与新鲜米糠比较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佘鑫 《粮食与油脂》1990,(1):60-61,64
<正> 襄樊市粮食局第一米厂是一个大米、榨油、饲料、食品、挂面综合粮油加工厂。1989年6月该厂通过学习外地经验和结合本厂实际,对糠油车间进行了技术改造。经过调整工艺流程,选用先进设备,投产后取得了较好的工艺效果。该厂大米生产原料全部从襄樊市所辖五县三市调入,稻谷品种均为中籼稻,米糠平均含油率为19.55%。八至九月生产(大米2134吨)糠油34.36吨,平均出油率为11.91%,饼粕平均残油率为6.51%,油米比为1.61%使糠油生产走上了一个新台阶。(见米糠出油率一览表)  相似文献   

4.
对油饼的压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探索了油饼厚度和榨螺转速对出油率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饼厚度与榨螺转速均对出油率有显著影响,且油饼厚度影响更为显著。出油率与油饼厚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油饼厚度越大出油率越低;出油率与榨螺转速负相关,且榨螺转速存在一个最高的出油转速(30 r/min)。在油饼厚度为21 mm,榨螺转速为30 r/min时,油料出油率最高,达51%。  相似文献   

5.
黄涛  宋少云  张恒  尹芳 《食品与机械》2023,39(1):91-94,169
目的:探究油菜籽在双螺旋榨油机中压榨时出油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油菜籽的压榨过程进行仿真,并探索榨螺转速和孔隙度两个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结果:油菜籽出油率与孔隙度呈线性关系,孔隙度越大出油率越低;出油率与榨螺转速呈负相关。结论:当孔隙度为0.45,榨螺转速为20 r/min时,油菜籽出油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大豆赤变是大豆品质发生的变化,当大豆含水在14%以上,环境温度在25℃时,大豆脐部两侧呈对称性的红变,随着范围的扩大和颜色的加深。表皮失去光泽,豆粒变软并有呕油现象。这种走油赤变的大豆,在外观上与正常大豆有明显不同,内在的化学成分和含量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那么大豆赤变对出油率有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油桐产量提高,如何提高出油率及其桐油的质量,已为各方重视。过去从原料的保管、加工等环节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忽视了对油桐的采摘时期的重视,同样会给我们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特别是1980年,很多地区片面强调多收一点,缺乏科学管理,实行干湿兼收,造成了抢采、早采油桐的现象,结果使油桐产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出口信誉也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豆赤变是大豆品质发生的变化,当大豆含水在14%以上,环境温度在25℃时,大豆脐部两侧呈对称性的红变,随着范围的扩大和颜色的加深,表皮失去光泽,豆粒变轨并有呕油现象。这种走油赤变的大豆,在外观上与正常大豆有明显不同,内在的化学成分和含量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那么大豆赤变对出油率有什么影响呢?为此,我们对发生赤变大豆的粗脂肪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其结论为大豆赤变后粗脂肪含量下降,出油率降低。1样品的配制与实验方法我们把地产大豆做为实验样品。水分在16%至25%之间,赤变的含量在10.1%至17.9%之间。在一份…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了不同酶制剂对酱油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0℃酱油出油率随果胶酶、中性蛋白酶、α-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木聚糖酶的加入会降低酱油的出油率,随β-葡聚糖酶的加入,酱油出油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高压电脉冲提取米糠多糖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高压电脉冲提取方法,从米糠中提取多糖。用苯酚一硫酸比色法测定米糠多糖含量。初步探讨了影响米糠多糖得率的影响因素(脉冲数、电场强度、料水比)和高压电脉冲的作用机理。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高压电脉冲提取米糠多糖的提取条件:脉冲数为12,电场强度为45kV/cm,料水比为1:20。  相似文献   

11.
对芝麻油料进行微波处理,选择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增湿比例、缓苏时间为影响因素,饼残油率为考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再在单因素实验结果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微波条件,最后对比未经微波处理和最佳条件微波处理后所得油脂的品质。结果表明,微波处理能够提高芝麻出油率,且微波处理能够提高油中芝麻素和芝麻林素的含量,但对芝麻油的色泽、碘值、酸值、主要脂肪酸含量影响不大。微波处理后芝麻油的过氧化值会提高,但其含有的芝麻素、芝麻林素等抗氧化物质会使其氧化稳定性提高。微波处理油料可用作油料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12.
米糠及米糠制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米糠油的特点 1.1米糠含油率 稻谷加工过程中,两个最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即大米和米糠.由于近年来稻谷加工成大米的生产过程中其利润率越来越低,其另一个有利用价值的米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米糠是大米的表皮层、胚、米粞和淀粉混合物.每加工.100 kg大米,可产米糠7~9 kg.米糠含油量与稻谷品种有关.糯米米糠含油率最高为20%~22%,籼米米糠含油率为18%~20%,粳米米糠含油率为16%~18%.一般早稻米糠含油量高于晚稻米糠.  相似文献   

13.
米糠蛋白提取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骁  金周筠  金晶  黄成龙  金龙 《食品科学》2012,33(10):24-28
研究米糠蛋白制备过程中存在的提取率低、产品颜色深等问题。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方法对提取温度、pH值、液料比以及辅助剂用量4因素进行优化,建立响应值(包括蛋白提取率与提取液色泽)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40.8℃、液料比12:1(mL/g)、pH10.5、辅助剂用量0.5%,此条件下米糠蛋白理论提取率为60.4%,提取液色泽理论值(L值)56.7;验证实验表明蛋白提取率59.5%,提取液色泽L值58.1,证明优化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室温通风(18±2)℃及高温高湿(温度50℃,70%湿度)储存的米糠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及制备的米糠浸出毛油酸值、过氧化值、色泽等指标的测定,分析研究储存条件对米糠及米糠毛油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吸附脱色试验,研究储存条件对其浸出毛油脱色难易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储存条件均会使米糠的粗脂肪含量降低、粗蛋白含量升高;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室温通风储存下米糠浸出毛油色泽变化不大,过氧化值呈波动小幅增长,储存10 d的米糠制备的米糠毛油经脱色后色泽接近米糠油国标二级标准;然而米糠经高温高湿储存6 d后,因发热霉变和严重酸败,其浸出毛油酸值大幅度升高,过氧化值降低,毛油色泽呈黑棕色,并有难闻的霉变味,对其进行吸附脱色时活性白土用量达到油质量的13%仍难将其色泽脱除,达不到米糠油国标四级色泽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米糠贮藏时间对米糠蛋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米糠贮藏不同时间脱脂制备米糠蛋白,研究米糠贮藏时间对米糠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米糠贮藏时间的延长,米糠脂质逐渐水解和氧化,米糠蛋白羰基和二硫键含量分别从1.76和5.69 nmol/mg增加到9.16和8.25 nmol/mg,游离巯基含量从7.58下降到1.22 nmol/mg,表明米糠贮藏期间米糠蛋白发生了氧化。当米糠贮藏时间由0 d增加到10 d,米糠蛋白内源荧光强度下降,最大荧光峰位蓝移,表面疏水性下降,米糠蛋白分子量分布图中蛋白质聚集体比例和粒径增加,表明米糠贮藏期间米糠蛋白逐渐形成氧化聚集体;傅里叶红外分析表明蛋白质氧化导致米糠蛋白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下降,β-转角和无规卷曲含量上升。电泳分析表明,蛋白质氧化导致米糠蛋白形成了氧化聚集体,二硫键和非二硫共价键参与了氧化聚集体的形成。表明米糠酸败可诱导米糠蛋白氧化,导致米糠蛋白结构改变和形成氧化聚集体。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立地对油茶籽出油率及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以9个立地的低温压榨油茶籽油为样品,测定油茶籽出油率及油茶籽油的理化性质、感官品质、脂肪酸组成、功能性成分含量及氧化诱导时间,分析坡向、坡位因子对油茶籽出油率及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立地对油茶籽出油率及油茶籽油的过氧化值、碘值、皂化值、感官品质、功能性成分含量及氧化诱导时间均具有明显影响,对油茶籽油的酸价、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影响。说明立地是影响油茶籽出油率及油茶籽油品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大米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粮,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糙米占稻谷的70%以上,米糠占糙米10%左右,我国每年米糠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米糠可做酿酒、制醋、酱油、制油的原料,也可直接作饲料。制油中的皂化物与馏出物中可提取谷维素、甾醇、维生素B、维生素E、肌醇等多种医用及营养物质。因此深刻认识来糖,科学地利用米糖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用常压蒸煮、高压蒸煮和微波处理米糠,研究热处理方法对米糠及米糠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热处理方式均能使米糠的水分下降,抑制过氧化物酶和脂肪酶活力,使储藏过程中脂肪酸值上升速度减慢。其中常压蒸煮米糠的过氧化物酶和脂肪酶活力下降最多;微波处理的米糠在储藏过程中脂肪降解最慢,过氧化物酶和脂肪酶活力有下降的趋势,提出的米糠油品质优于常压蒸煮和高压蒸煮。  相似文献   

19.
李娜 《中国油脂》2020,45(12):1-5
采用微波技术对奇亚籽进行预处理后低温压榨制油,测定奇亚籽油理化指标、营养及抗氧化指标,探讨微波预处理条件对奇亚籽出油率以及奇亚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的水分含量、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对奇亚籽出油率和奇亚籽油的理化指标、黄酮含量、多酚含量及DPPH·和O-2·清除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对奇亚籽油脂肪酸相对含量影响较小。经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微波预处理奇亚籽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奇亚籽水分含量12%、微波时间3 min、微波功率600 W,在该条件下奇亚籽出油率可达到21.05%,奇亚籽油酸价(KOH)0.52 mg/g、过氧化值0.44 mmol/kg、黄酮含量318.25 mg/kg、多酚含量28.00 mg/kg,DPPH·和O-2·清除率分别为2479%和26.84%。  相似文献   

20.
以新鲜米糠为原料经不同时间贮藏后脱脂制备米糠球蛋白,研究米糠贮藏时间对米糠球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米糠贮藏时间延长,米糠球蛋白羰基含量增加,表明米糠球蛋白在贮藏过程中发生了氧化;新鲜米糠在10 d贮藏过程中,米糠球蛋白溶解性从66.30%降低至54.86%,其他功能性质均先上升后下降,其中起泡能力在贮藏1 d后达到最大值为55.64%;持水性、持油性、泡沫稳定性和乳化性均在贮藏3 d后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25.10%、533.55%、70.46%和74.92 m2/g,乳化稳定性则在贮藏5 d后达到最大值,为21.27 min;表明新鲜米糠短时间贮藏可改善米糠球蛋白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和乳化性,但长时间贮藏对这些功能性质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