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凌绍明  沈文闻  隆金桥 《化学世界》2003,44(12):622-625
以银原子团簇作晶种,采用微波高压液相合成法制备了分散性好、规则球形的(Ag)核·(Au)壳复合纳米粒子。研究了(Ag)核·(Au)壳复合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液相(Ag)核·(Au)壳复合纳米粒子和高压微波合成的液相金纳米粒子的最强共振散射峰均在580nm处,它们的吸收光谱图相似,最大吸收分别在518.5nm和524.8nm。  相似文献   

2.
(AgBr)核·(Ag)壳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AgBr)m团簇作晶种,在柠檬酸钠存在条件下,(AgBr)m团簇表面结合的Ag+被光化学还原而获得土红色的液相(AgBr)核*(Ag)壳纳米粒子.研究了(AgBr)核*(Ag)壳纳米粒子的光谱特性,在512 nm处有最强共振散射峰,在410 nm处产生一个吸收峰.结果表明,(AgBr)核*(Ag)壳纳米粒子的形成是导致512 nm共振光散射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凌绍明 《广东化工》2009,36(12):61-62,66
以葡聚糖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采用微波高压液相绿色合成法制备了黄色银纳米粒子。用吸收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其制备条件的影响。在413nm处产生最大吸收峰,在486nm处产生一个最强共振散射峰。实验表明:该法制备的银纳米粒子粒径均匀,平均粒径为16nm,其稳定性和分散性好,合成方法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原理、自身性能以及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意义。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制备新型的核-壳型纳米复合粒子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氢氧化钠介质中,氯金酸与多巴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金纳米粒子而使体系在519. 4 nm处产生一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当加入三聚氰胺时,多巴胺和三聚氰胺通过氢键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多氢键化合物,使得结合的多巴胺还原能力降低而不能还原氯金酸,阻碍金纳米粒子的形成,导致体系519. 4 nm处的共振散射峰强度降低。据此建立了检测三聚氰胺的共振散射光谱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c(三聚氰胺)在8. 33×10-7~1. 67×10-5mol/L范围内与该共振散射峰强度的降低值(ΔI519. 4 nm)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 996 1,检出限为2. 1×10-7mol/L。将该共振散射光谱法用于牛奶制品中的三聚氰胺的测定,回收率为96. 0%~108. 0%,相对标准偏差为1. 3%~2. 7%。  相似文献   

6.
采用Meisel方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各Ag纳米粒子溶胶,通过对Ag纳米粒子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吸收光谱的实时观测,研究了Ag纳米粒子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并着重探讨了温度对Ag纳米粒子生长过程的影响.实验发现,SPR吸收峰的移动与实验条件有密切关系.采用恒温磁力搅拌直接加热的方式,Ag纳米粒子的SPR吸收峰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主要体现为红移,其反应动力学主要表现为零级反应,反应速率与温度符合Arrhenius关系,并粗略估算了一定反应条件下的反应活化能;而采用恒温磁力搅拌水浴加热方式,SPR吸收峰则呈现红移→蓝移→红移交替移动现象.初步探讨了SPR吸收峰的红、蓝移影响因素及其移动机理,得出SPR峰的移动方向是粒径大小与电荷转移相互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银纳米粒子的绿色合成及其光谱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糊精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采用微波高压液相绿色合成法制备了黄色银纳米粒子。用吸收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研究银纳米粒子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最佳条件下,用该法制备的纳米银最大吸收峰在418 nm处,最强共振散射峰在486 nm处,银纳米粒子颗粒呈球形,粒度均匀,平均粒径为20 nm,单分散性较好。该法操作简单反应快速。  相似文献   

8.
柠檬酸钠做保护剂,光化学同时还原Au(Ⅲ)与Pt(Ⅳ)离子混合物合成Au核Pt壳纳米粒子。应用XPS、UV-V is、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Au-Pt纳米粒子的结构、形貌、化学状态等。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双金属纳米粒子为球形,具有Au核-Pt壳复合结构,平均粒径范围为8.1~5.1 nm。  相似文献   

9.
通过直流溅射镀膜的方法制备了SiO2/Au核壳结构复合纳米粒子,对其结构形貌以及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所得到的金复合纳米粒子呈不完全包裹的帽状结构,其等离子共振吸收峰会随着内核粒径及金壳层的厚度不同而在近红外光区产生数百纳米波长范围的移动.这种对称性降低的核壳结构复合粒子敏感的光学特性在近红外光等离子共振领域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小培  艾照全  肖宇 《粘接》2014,(3):78-82
综简述了核壳型纳米二氧化钛/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形成机理,重点对纳米TiO-核/聚合物-壳和2聚合物-核/纳米TiO-壳这2种复合粒子进行了介绍,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2  相似文献   

11.
丙烯酸酯核壳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改性环氧树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脂(GMA)为官能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出具有活性结构的BA/MMA/GMA核壳纳米粒子,并以此作为环氧树脂(EP)的增韧改性剂。研究结果表明:当w(核壳粒子)=10%、m(BA):m(MMA):m(GMA)=80:20:10时,与纯EP体系相比,改性EP体系的断裂伸长率提高了42.5%,剥高强度提高了近3倍,25℃和150℃时的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48.6%和31.2%,坡璃化转变温度变化不大;红外光谱(FT-IR)证实,该核壳纳米粒子具有典型的特征吸收峰;透射电镜(TEM)观察结果表明,合成粒子具有纳米级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12.
将粒径为80 nm的二氧化硅(SiO_2)用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然后与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进行乳液聚合制备了不同核壳比的SiO_2-g-(MMA-co-BA-co-GMA)纳米核壳粒子,研究了核壳粒子对聚乳酸(PLA)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_2核壳粒子在PLA中部分聚集;DMA测试表明核壳粒子与PLA具有一定的相容性,SiO_2含量高,材料储能模量越大;DSC发现核壳粒子加入有利于结晶;TGA结果证明SiO_2提高了PLA的耐热性;冲击测试发现核壳粒子提高了PLA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3.
核-壳型复合结构纳米粒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发全 《现代化工》2004,24(2):12-15
介绍了核-壳型有序组装复合结构纳米粒子(CS-NP)在作为复合半导体、生物活性物质或药物的控制释放、活性组分的包埋与保护、可控催化、解决纳米粒子的团聚以及作为纳米粒子合成反应器、分离器等方面的应用。对目前合成CS-NP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模板法、自组装法、模板/自组装法等。详细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工艺过程,并以一些具体实例从合成产物的包埋完整度、过程的难易程度、对前聚物的要求、合成产物的稳定性、进一步修饰性等方面对这些方法的适用性、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提出了CS-NP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半连续的加料工艺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PTFEMA)为壳,以聚丙烯酸甲酯(PMA)为核的纳米核壳乳液。并通过SEM、TEM、DSC、DLS等对合成的乳液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粒子具有核壳结构,粒子形貌较为规整,且成球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化工》2016,(1):131-135
采用简单的模板法制备了以壳聚糖为壳层、聚苯乙烯粒子为核的核壳结构纳米复合粒子PS/CS,用FTIR、SEM和TE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形成的粒子具有核壳结构,且粒径均一。以液体石蜡为油相,考察了PS/CS核壳结构粒子的乳化性能。当粒子浓度为1.0%就可以获得具有长期稳定性的乳液,并且该粒子的乳化能力不受电解质和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几类主要的合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未来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无机-有机核壳结构纳米复合粒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耦合剂、LBL等技术,通过模板反应、乳液聚合等制备了无机-有机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结果表明,无机纳米粒子能均匀分散在有机体中,或包覆于有机物的外层,有效防止了纳米粒子的团聚;该类材料不仅具有核、壳两类材料的性能,也具有某些独特的性能,其在光、电、磁及光催化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应加强该类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技术研究,挖掘其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核-壳结构纳米CaCO_3/SiO_2复合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在氢氧化钙碳化过程中向体系中滴加硅酸钠溶液的方法来制备核-壳结构的纳米CaCO3/SiO2复合粒子。将超细碳酸钙的制备和表面包覆改性工艺融为一体,在碳化反应的末期加入硅酸盐水溶液,通过控制碳化末期的反应及硅酸盐水解反应的进程,有效地防止了碳酸钙粒子的团聚,同时在超细碳酸钙粒子表面成膜包覆二氧化硅薄层,获得核-壳结构的CaCO3/SiO2复合颗粒。用耐酸性测试、吸油值、TEM、IR等方法对复合粒子的包覆效果、粒径大小、形貌、化学组成等做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乳液聚合技术用于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包覆改性二氧化钛(TiO2)纳米粒子.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作乳化剂,考察了其浓度对复合粒子形态的影响.用Fourier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热重分析表征了无机-有机核-壳复合粒子.用沉降实验评价复合粒子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实验表明:SDS浓度为0.8mg/mL时,可以实现PS对纳米TiO2粒子的成功包覆.最佳条件下,乳液聚合单体转化率达62.0%:包覆效率为54.0%;复合粒子中PS占62.6%;复合粒子平均粒径为181nm.复合粒子能在乙酸乙酯中形成均匀分散体系.  相似文献   

20.
核壳纳米粒子作为复合纳米粒子一个重要的分支,由于其光、磁和催化等方面的优异性能,近年来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诸多性能,并对核壳纳米粒子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