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型铝铸棒切断生产线的液压系统和PLC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
水泥混凝土混合料密实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振动棒是密实混合料的主要装置。因此,如何迅速准确地排除振动棒系统故障显得非常重要。图1为振动棒液压系统图,现以SF350型四履带滑模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为例,对振动棒系统较常见且故障原因较为复杂的4种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并以"故障树"形式出现(见图2,此故障树未包括液压泵及液压马达的故障原因)与同行交流。滑模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振动棒系统“故障树”@陈蝶$西安公路交通大学!陕西省西安市三环路中段407#710064  相似文献   

3.
基于H∞鲁棒控制器来改善机器人液压系统位置控制性能。首先经液压动力学和机械动力学分析,建立液压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摩擦力采用Dahl模型。然后按系统参数标称值设计基于混合灵敏度的H∞鲁棒控制器,对权值函数进行优化选择。最后经仿真和实验验证得出如下结论:该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摩擦力参数误差对位置跟踪控制的影响,尤其在速度换向时摩擦力模型的不确定性产生的影响,显著减小了位置跟踪误差,且该控制器稳态和过渡性能都优于传统PID控制器。  相似文献   

4.
针对液压伺服系统不易进行状态估计和参数辨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算法,把液压伺服系统的动态行为当作一个具有时变参数的线性随机状态空间模型来描述,把故障当作系统参数变化,将参数公式中重要项进行泰勒级数展开,推导线性状态方程和线性测量方程,从而得出状态向量和参数向量的估计。在液压伺服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该鲁棒算法能很好地对液压伺服系统进行状态估计和参数辨识;并且相比于其他算法,收敛速度快,对非高斯噪声和系统参数故障的存在敏感性较低,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6-DOF并联机器人液压伺服系统存在参数摄动和外界不确定性因素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鲁棒复合控制策略。在充分分析了液压伺服系统的基础上,对控制系统进行了PD控制器、鲁棒内回路控制器、零相位误差跟踪控制器以及动态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然后基于MATLAB软件进行了控制系统的运动性能仿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鲁棒复合控制器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了消除了负载交联耦合干扰对系统的影响,而且提高了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二次调节的车辆轮桥模拟加载系统,通过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可知,由于其转速控制系统和转矩控制系统间存在较强耦合作用,主要包括机械耦合和液压耦合,如果不对系统进行解耦,这些耦合干扰会使系统的控制精度明显降低,严重地影响着系统的控制性能。为了消除子系统间的耦合干扰,本文提出了两种解耦方法。方法一是在系统中加入解耦元件,通过求解解耦元件实现系统的解耦控制;方法二是在系统中加入鲁棒补偿器,通过鲁棒控制进行解耦。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解耦元件的解耦控制对机械耦合具有很好的解耦效果,但对液压耦合不起作用;鲁棒解耦控制,对机械耦合和液压耦合都具有很好的解耦效果。  相似文献   

7.
《橡塑机械时代》2009,21(3):39-4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长棒形绝缘子注射成型机,它包括液压成型机、液压系统、两台以上的垂直或者水平安装在液压成型机一侧的橡胶注射机、包括能合模成一个整体模具的上模、下模、多个芯棒定位装置、芯棒拉紧装置和注胶嘴的模具、控温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和控制活塞杆同步运动的装置;液压系统竹多个油缸,活塞杆的下端都固定在同一滑块上,  相似文献   

8.
冷连轧机液压系统的H∞混合灵敏度鲁棒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双机架可逆冷连轧机液压APC(Automatic Position Control———位置自动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相应的轧机液压APC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鲁棒H∞控制的设计方法对参数摄动等的不确定性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H∞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跟踪特性和对参数摄动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将柔性机械臂视为Euler Bernoulli梁模型 ,其动力学特性以假设模态法描述 ,并充分考虑柔性臂与液压驱动系统 (液压回路、液压缸和液压伺服阀 )的动力耦合作用 ,推导出液压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在此基础上 ,提出同时控制刚体运动及弹性振动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数字仿真结果表明了控制器的镇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液压元件用铜合金棒、型材的分类和耐磨机理着手,阐述了液压元件用耐磨铜合金国内外的使用情况及我国产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论述了液压元件用铜合金棒、型材标准化和国产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