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应用的10kV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装置大部分是整组人工投切方式,这样的方式下装置只能做到高负荷时投入、低负荷时切除。不能自动的随着对无功功率的需求以及负荷的变化相应的进行相应的调整,电压无功补偿综合自动化调节也无法实现。由于以上原因,文章对10kV线路无功补偿在装置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网容量的增加,电网对无功功率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无功补偿装置是广泛应用在低压配网中的无功功率源,为了对这些无功补偿装置的补偿效果和运行状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研究开发了配网无功补偿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参数等信息进行在线监测。长期的挂网运行表明,该系统减小了电力企业的维护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介绍海洋石油平台电力组网的EMS系统设计。针对海上石油平台电网的特点,提出了集SCADA、在线安控及电站综合自动化等功能为一体的EMS系统建设方案,并对EMS的有功功率(频率)控制、电压无功控制、优先脱扣、高周切机、通信故障控制策略进行研究,解决了小电网的安全稳定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4.
苗华 《微型电脑应用》2020,(4):29-30,41
针对电网中谐波含量大及功率因素低的质量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装置--TCR(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S-HPF(晶闸管投切滤波器)混合型的无功补偿装置,控制器的主控芯片采用TMS320F2807,并配合使用高精度电能计量芯片ATT7022B,实现无功功率补偿和谐波抑制。  相似文献   

5.
在海洋钻井平台中,钻井机械多为SCR电力拖动。在调速过程中,无功分量占有很大的比重,且产生奇次谐波,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设备发热。在采用无功补偿装置后,功率因数接近于1,可少用一台发电机组。  相似文献   

6.
固定式电容机械投切无功补偿系统存在实时性差、只能分级投切和机械装置动作频繁等缺点;动态无功补偿系统SVC采用TCR和TSC组合方式,可对无功功率进行动态、连续补偿;针对某一具体工程应用,确定了SVC主电路方案和相关技术参数,设计了基于DSP2000系列TMS320F2812的动态无功补偿系统控制装置,详细介绍了控制器的原理及实现技术以及软件功能,给出了系统采样信号、触发信号等理论与实测波形,实验结果表明动态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具有运行可靠、控制精度高、调节时间短及实时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提高电能质量的主要方法是在电力系统中消除谐渡和补偿无功功率.目前使用的先进补偿装置包括有源电力滤渡器(APF)和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等,其补偿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测的精度.文中提出了电网电压畸变情况下谐波和无功检测的具体方法,同时对SVG实验中经常会遇到的无功电流检测中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介绍ip-iq方法能准确、及时有效地检测出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和无功功率,能够为有源电力滤波器和静止无功发生器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柴大鹏  王晓雯 《计算机仿真》2021,38(5):51-54,198
配电网处于电能输送末端,由于无功功率不稳定导致配电变压器利用率低,增加线路损耗.为改善补偿方法的适应性,提出配电变压器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方法.分析补偿装置出现故障原因,引入分相补偿、运行记录仪等先进技术,重新设计补偿装置.将提升补偿装置功率因数和设备利用率、减少电能损耗为目的 ,根据负荷程度结合经济成本要求,计算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容量.利用最优覆盖思想将电容容量曲线覆盖的最大面积当作目标函数,构建补偿模型.通过上述模型对负荷数据预处理,计算有功、无功负荷,得出变压器无功损耗,在无功不倒送等条件约束下获取电容容量曲线覆盖面积,实现自动补偿.仿真结果证明,上述方法能够提高各线路关口力率,降低线损,说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带钢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无功功率及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介绍有源动态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装置(SVG)的原理和特点,突出了SVG技术在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方面的的优势和在工程应用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无功补偿的方法及方案,以及动态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和无功补偿容量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无功补偿后的电力系统,表明了无功动态补偿的优越性,最后提出加强电网无功功率调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于众多供电企业来说,用户用电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网中的电能损耗和功率损耗,关系到供电线路的电压波动和电压损失,而且关系到电能的节约和供电的质量。为此,如何提高配电网功率因数,已成为众多供电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提出了电力系统中功率因数低对电网的所带来的影响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然后再给出了具体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定了一定参数进行了功率因数提高的仿真。从而从理论上解决了提高功率因数的基本办法,符合了众多供电企业功率因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今复杂片上系统(SOC)设计时,功耗完整性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根据在深亚微米工艺制程下复杂片上系统设计时,对功耗完整性的特殊要求,对电源网络规划、设计和分析的概念和方法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和研究,并且结合具体芯片设计的实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从方法学的角度上对功耗完整性问题作了研究和探讨,能有效提高片上系统电源规划的效率和质量,保证功耗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王韬  郭炜 《微机发展》2007,17(7):167-170
针对当今复杂片上系统(SOC)设计时,功耗完整性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根据在深亚微米工艺制程下复杂片上系统设计时,对功耗完整性的特殊要求,对电源网络规划、设计和分析的概念和方法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和研究,并且结合具体芯片设计的实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从方法学的角度上对功耗完整性问题作了研究和探讨,能有效提高片上系统电源规划的效率和质量,保证功耗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功率合成器和耦合器是功率放大器中的重要部件。提出了功率合成器和耦合器的一体化设计方案。用电路仿真软件和电磁场仿真软件对功率合成器和耦合器进行的高精度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频率范围在900MHz-1300MHz内的四路功率合成器和耦合器,测试指标与仿真高度吻合,说明了设计的有效性,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高频开关电源的变压器建立了实际等效电路,建立了变压器功率损耗模型.重点对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的损耗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对25kW高频开关电源进行了设计与计算.对设计的开关电源进行数据测试,结果显示该开关电源大大提高了功率因数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LS—RISC指令级功耗模型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笔者自主研制的LS-RISC微处理器,讨论了其指令级功耗模型的开发。为了降低指令间效应对功耗分析带来的复杂度,按照指令执行时经过的功能部件,对指令进行重新分类,使得分析的复杂度由O(n2)减小到了O(n)。功耗模型的成功开发,为低功耗编译和软件功耗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无功优化控制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建立了动态无功优化数学模型。提出的高压配电网无功优化控制基于现有地调自动化系统,在母线负荷预测的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整个电网的无功优化问题,得到的优化结果为各个变电站VQC的合理限值。该方法将全局优化与VQC分散控制的优点结合起来,克服了各变电站无功、电压就地最优控制的弊端,节电效益显著。在某地区电网的应用中验证了该系统和方法的有效性,经过优化计算,在满足电压约束和控制设备动作次数限制的条件下,降低了电能损耗,有功损耗比优化前下降约3%。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发动机转速均匀需要对其精确供油,设计了一种程控大功率可调稳压电源,给出了具体的软硬件设计方法。稳压电路的开关电源芯片LM2596ADJ反馈输出稳定电压,大功率扩流电路实现了电源的大电流驱动能力,控制器STM32和数字电位计AD5293组成的程控调节电路自主调节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最后,电路中补充完成了抗负载干扰电路的设计,较为明显地改善了电路的通用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整个系统具有功耗低、体积小、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字级统计的功耗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提出的功耗宏模型建立在字级信号统计的基础上,可用于各种音/视频信号处理芯片的功耗估计,与比特级统计的拟合模型相比,具有更好的健装性,能在很大的信号变化范围内保持令人满意的计算精度;与门级模拟结果相比较,本模型的计算时间下降了2-3个数量级,而相对误差不超过20%,此外,这个模型可以区别不同的数字表示,给出低功耗的编码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理解和优化智能手机的功耗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软件和硬件开发人员均需要一个动态的功耗评估工具来指导功耗优化,从而开发低功耗的应用程序和构建省电的系统.现有的工作已经提出多种功耗模型来评估功耗,但这些模型缺乏细化粒度和精确度.提出基于硬件使用率和延时功耗的智能手机功耗模型,细化了模型的硬件组件,加入了延时功耗,能够更加精确地评估实时功耗.该模型基于非线性回归结构,通过模块化目标设备的各个系统变量来确定模型,然后通过功耗测试用例测试进行模型辨识,确定各个功耗相关系数,最终将评估功耗与功耗测量设备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常用场景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4.6%,明显提高了模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