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介绍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液晶玻璃基板质量在线检测系统。利用分布式视觉处理技术、采用模块化的图像处理系统设计,能够实现缺陷的精确提取与对缺陷的智能分类和分级,满足LCD液晶玻璃基板质量在线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饮料产量规模世界第一,市面上的饮料包装材料种类十分多。注塑杯具有密封性好,造价低廉等优点。但是注塑杯瓶身脆弱,并且在制造过程中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或许会造成生产线障碍,影响生产效率,以至于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在利用注塑杯包装生产前,需对注塑杯进行质量检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本设计对于注塑杯的表面缺陷检测有高效,准确的优点,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成本,对相关研究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智能视觉系统的饮料瓶缺陷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智能机器视觉系统的饮料瓶封装缺陷检测应用技术。根据饮料瓶封装缺陷检测的特点及实际生产要求,提出了一套智能机器视觉系统应用的总体解决方案。对整个系统的结构原理,工作流程以及得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做了具体的阐述。应用结果表明,使用上述机器视觉系统实现方便,功能强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工业产品的表面缺陷对产品的美观度、舒适度和使用性能等带来不良影响,所以生产企业对产品的表面缺陷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加以控制。机器视觉的检测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克服人工检测方法的抽检率低、准确性不高、实时性差、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弊端,在现代工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方法 以机器视觉表面缺陷检测为研究对象,在广泛调研相关文献和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对基于机器视觉在表面缺陷检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典型机器视觉表面缺陷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阐述了表面缺陷视觉检测的研究现状、现有视觉软件和硬件平台,综述了机器视觉检测所涉及到的图像预处理算法、图像分割算法、图像特征提取及其选择算法、图像识别等相关理论和算法研究,并对每种主要方法的基本思想、特点和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结果 机器视觉表面缺陷检测系统中,图像处理和分析算法是重要内容,算法各有优缺点和其适应范围。如何提高算法的准确性、实时性和鲁棒性,一直是研究者们努力的方向。结论 机器视觉是对人类视觉的模拟,机器视觉表面检测涉及众多学科和理论,如何使检测进一步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8.
9.
10.
谢季峰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16):112-113,115
目前,光纤已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光纤连接器作为精密对接光纤两个端面的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端面检测方法是以人工方式对光纤显微镜下的图像是否合格进行判断,不仅精度低,而且效率低下,而利用机器视觉,由计算机来检验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距离变换的粘连细胞分割方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在医学细胞图像中,经常会有细胞重叠和粘连的现象。将粘连在一起的细胞群单个分开是医学细胞处理中一项重要而困难的问题。对这一情况,文章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分割算法。先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图像进行二值化,然后对图像作距离变换,将像素点位置信息转化为灰度信息,再利用分水岭算法,找到粘连边界点,从而将细胞群分开。实验证明,该算法能成功地分离粘连细胞。 相似文献
12.
一种改进的重叠细胞图像分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医学细胞图像处理中,经常遇到细胞图像重叠现象。传统的分水岭算法存在严重的过分割现象。使用距离变换的分水岭算法能很好地避免过分割现象。考虑到细胞具有类圆形的特点,使用固定的结构元素进行极限腐蚀容易导致细胞失真。使用交替结构元素对重叠细胞进行腐蚀,能准确地标记出单个细胞种子,同时能避免细胞因腐蚀而失真。最后使用膨胀处理找出重叠细胞的分界线。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有效地避免了过分割现象,并提高了分割处理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人工进行珍珠形状分拣效率低、精度不稳定等问题,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珍珠形状检测方法;采用背光成像方式消除珍珠表面纹理和光泽的影响,对获取的珍珠图像进行同态滤波等预处理算法,提高图像对比度;为了解决相互接触珍珠影响珍珠轮廓提取的问题,采用分水岭算法对珍珠图像进行分割,得到了独立存在的珍珠个体,再通过连通域标记、质心算法对珍珠进行定位;根据国家标准对珍珠形状的规定,基于珍珠图像信息建立珍珠形状参数模型,对珍珠形状进行量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形状的珍珠样本的检测误差为0.63%,形状统计精度为100%,算法耗时24 ms;该方法可准确高效地对珍珠进行分拣分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人工进行珍珠形状分拣效率低、精度不稳定等问题,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珍珠形状检测方法。采用背光成像方式消除珍珠表面纹理和光泽的影响,对获取的珍珠图像进行同态滤波等预处理算法,提高图像对比度。为了解决相互接触珍珠影响珍珠轮廓提取的问题,采用分水岭算法对珍珠图像进行分割,得到了独立存在的珍珠个体,再通过连通域标记、质心算法对珍珠进行定位。根据国家标准对珍珠形状的规定,基于珍珠图像信息建立珍珠形状参数模型,对珍珠形状进行量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形状的珍珠样本的检测误差为0.63%,形状统计精度为100%,算法耗时24 ms。该方法可准确高效对珍珠进行分拣分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光照度不一致立体图像对的匹配率,提出一种基于对数颜色空间下改进极线距离变换的立体匹配算法.在对数颜色空间下,首先根据初始视差图计算立体图像对的灰度比;然后,采用与灰度比成比例的灰度误差系数,分别对左右图像进行极线距离变换;最后利用置信度传播算法计算视差图.理论上,本文算法的匹配结果不会受光源位置、光源谱分布、光照强度以及摄像机参数设置等光照度不一致因素的影响.实验表明:本文算法的匹配率相对于原始极线距离变换算法最多可提高60%;而应用于弱纹理图像对时,相对于当前先进的自适应归一化算法,匹配率最多可提高78%. 相似文献
16.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焊点质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焊点加工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可靠性,焊点的检测对产品质量的提高尤为重要。应用主成分分析与极限学习机对焊点质量进行检测。首先通过中值滤波和分水岭算法对焊点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焊点轮廓及区域划分情况并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然后采用200个隐含层网络节点、sigmoid响应函数的极限学习机算法对预处理结果进行分类。测试结果表明,极限学习机算法能够对焊点精确分类,与支持向量机、邻近算法、卷积神经网络相比,取得更高的检测准确率,检测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判别育秧播种后每穴超级稻籽粒的数目,基于机器视觉运用了遗传改进的BP神经网络(GABP)算法并结合LabVIEW和Matlab设计了图像采集、处理及结果显示系统.针对采集到的图像,采用迭代阈值法分割并获取二值图像,运用投影法定位秧盘目标检测区域及秧穴,并提取超级稻的面积、周长、形状因子和7个不变矩共10个特征参数,建立基于GABP算法的播种检测模型,分别检测空穴、1粒、2粒、3粒.检测试验结果表明,4种情况的实际检测试验结果与人工检测相对误差分别为3.9%、2.0%、3.74%、5.63%,算法平均处理时间为1.018 s,为进一步实现在线穴播量检测系统设计及精密播种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粘连或重叠颗粒图像的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模糊推理的局部形态学重构参数计算方法,对传统的距离变换结合分水岭的算法进行了改进。在传统距离变换结合分水岭方法的基础上,将颗粒图像划分成若干连通区域,每个连通区域单独处理,使用形态学局部重构的方法抑制分水岭的过分割现象。通过对距离图像连通区域极大值进行统计分析,提取该连通区域的颗粒形态特征。将颗粒形态特征作为模糊输入,重构参数特征作为模糊输出,使用模糊推理方法自适应地计算重构参数,解决了重构参数选取的不确定性问题。最后对重构图像进行分水岭变换得到颗粒分割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各种粘连状态的颗粒分割效果良好,克服了传统方法的过分割与参数自适应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监控视频流开展生产流程的有效性检测,存在计算量大、耗时长等问题;根据采集的手持探针探测的视频流图像,构建数据集,训练人工手持探针的探测模型;采用KNN算法分析前后帧的监控视频流,实现视频流图像前景和背景的分离;利用人工手持探针模型实时提取监控视频中的探针,获得手持探针的前景图像;提出基于像素搜索的手持探针的位置探测算法实现视频图像中人工手持探针探测位置的点推算,并对比理论应检测的真实位置,从而判断手持探针检测的有效性;工厂监控视频流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监控视频流的手持探针探测位置检测算法的平均准确率约93.26%,召回率约81.11%,F1值约86.76%,检测速度约9.66 fps/s,能够实现工厂监控视频流中人工手持探针的有效性检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