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辣椒籽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溶剂提取辣椒籽中的抗氧化物质,从还原能力、抗脂质体氧化和对Fenton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等方面对辣椒籽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辣椒籽提取物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对脂质体氧化、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均具有抑制作用或消除作用,优于同浓度的Vc和VE的效果或基本相当,这表明辣椒籽提取物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消除剂,而且不同溶剂的辣椒籽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效果不同,其中脱脂甲醇提取物>甲醇提取物>脱脂水提取物>Vc>石油醚提取物>VE。 相似文献
2.
3.
4.
5.
6.
以茶籽粕为原料,用碱法、盐法和缓冲液法提取茶籽蛋白,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盐法的茶籽蛋白得率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盐法最佳提取条件为硫酸铵浓度0.005mol/L,料液比1∶50,时间180 min,pH 10;在盐法最佳提取条件下,茶籽蛋白得率为5.24%,蛋白质含量为82.65%。3种提取方法所得茶籽蛋白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Fe3+都具有抗氧化活性,当盐法所得茶籽蛋白在质量浓度8.0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4.78%,优于碱法和缓冲液法所得茶籽蛋白。 相似文献
7.
以脱脂韭菜籽粉为原料,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法制备韭菜籽蛋白。以韭菜籽蛋白的提取率、DPPH·清除率及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为指标,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及料液比四个因素各取三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优的制备工艺。最优的工艺条件如下:提取温度48℃,提取时间1.5h,pH7.5,料液比1∶10。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测得韭菜籽蛋白的提取率为9.87%,在韭菜籽蛋白浓度分别为1mg/mL和2mg/mL时,对·OH和DPPH·清除率分别为73.37%和25.2%,说明采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法制备得到的韭菜籽蛋白具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模型,以Vc和VE作对照,比较研究超临界CO_2萃取、石油醚萃取及超临界CO_2萃取后脱色脱胶3种工艺制备的辣椒籽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制备的辣椒籽油的还原能力以及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H_2O_2的清除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超临界萃取后脱色脱胶、超临界萃取、石油醚萃取,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石油醚萃取、超临界萃取、超临界萃取后脱色脱胶;超临界萃取后脱色脱胶、超临界萃取、石油醚萃取3种工艺制备的辣椒籽油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09,0.13,0.34mg/mL,对羟基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98,1.73,2.19 mg/mL,对DPPH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38.47,10.82,2.00 mg/mL;综合比较,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后脱色脱胶制备的辣椒籽油体外抗氧化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10.
对山楂籽油的化学成分、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山楂籽油中角鲨烯、维生素E、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利用DPPH和ABTS法评价山楂籽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通过GC-MS,初步确认了23种化学成分,其中亚油酸、油酸及其脂类、角鲨烯为主要成分。通过对山楂籽油的脂肪酸分析,鉴别出14种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89%);测定角鲨烯含量为(236. 64±13. 20) mg/kg,HPLC法分别测定4种亚型维生素E的含量,含量最高的为γ-生育酚,达到(51. 92±2. 53) mg/100 g,测定了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24. 59±11. 25)、(103. 33±5. 86) mg REs/100 g DW,这些物质均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利用DPPH和ABTS法评价了山楂籽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山楂籽油对DPPH和ABTS有很好的清除能力,清除率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猕猴桃籽油为原料,采用体外抗氧化实验模型研究其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猕猴桃籽油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H2O2以及羟自由基(·OH)清除实验,以VC为阳性对照,探讨猕猴桃籽油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猕猴桃籽油的还原能力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对DPPH自由基、O2-·、H2O2以及·OH的清除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其中对O2-·的清除效果比VC更明显,对其他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却比VC弱;猕猴桃籽油对O2-·、H2O2、·OH的IC50分别为0.078、0.1、0.2mg/mL,表明猕猴桃籽油清除O2-·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13.
以脱脂后的漆树籽粕为原料,采用热回流提取漆树籽粕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该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进一步研究漆树籽粕多糖对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20(g∶m L),提取温度80℃和提取次数2次,此时籽粕多糖的得率为1.561%。漆树籽粕多糖对清除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8.515 mg·m L~(-1)和7.03 mg·m L~(-1),当漆树籽粕多糖的浓度为25 mg·m L~(-1)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61.5%,当浓度为10 mg·m L-1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58.4%。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漆树籽粕多糖抗氧化活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以脱脂后的漆树籽粕为原料,采用热回流提取漆树籽粕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该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进一步研究漆树籽粕多糖对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20(g∶m L),提取温度80℃和提取次数2次,此时籽粕多糖的得率为1.561%。漆树籽粕多糖对清除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8.515 mg·m L-1和7.03 mg·m L-1,当漆树籽粕多糖的浓度为25 mg·m L-1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61.5%,当浓度为10 mg·m L-1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58.4%。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漆树籽粕多糖抗氧化活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自西藏地区藏药大籽蒿的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并对大籽蒿精油体外抑菌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大籽蒿精油中共鉴定48 种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5.36%,主要成分为红没药醇、兰香油奥、α-水芹烯、棕榈酸和薰衣草醇等;体外抑菌结果表明,大籽蒿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新型隐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而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弱抑菌效果;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籽蒿精油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一定的的清除能力,且清除效果强于VC。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辣椒籽油的提取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考察了料液比、温度、时间对辣椒籽油及辣椒素提取的影响。同时,采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得辣椒籽油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组成。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分析黄秋葵籽多糖(okra seed polysaccharides, OSPs)的组成结构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方法 样品经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cryl S-400凝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得到黄秋葵籽多糖, 采用尺寸排阻色谱柱分析其分子量, 并对其化学成分、单糖组成、糖苷键链接方式、傅里叶变换红... 相似文献
19.
采用GC-MS、原子吸收和常规分析法研究八月瓜果籽油的功能成分,通过测定过氧化值和自由基清除率考察八月瓜果籽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八月瓜果籽油的酸值(KOH)、皂化值(KOH)和碘值(I)分别为1.23、260 mg/g和83.02 g/100 g。八月瓜果籽油脂肪酸组成主要为棕榈酸(30.08%)和油酸(48.93%),其油中钾、钠、钙、镁、锌含量分别为2.57、5.12、3.15、0.23、0.21mg/g。在芝麻油中添加八月瓜果籽油,分别用235 nm紫外光照射450 min和在80℃加热60 min,芝麻油过氧化值比添加BHT的分别降低11.46%和16.81%;比较八月瓜果籽油与芝麻油、VE、异VC-Na和BHT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发现八月瓜果籽油的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H2O2清除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2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9):205-209
以猕猴桃籽粕为研究对象,根据溶解性的不同,从中分离出了水溶性蛋白、盐溶性蛋白、醇溶性蛋白及碱溶性蛋白,并对各蛋白组分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猕猴桃籽中主要蛋白为水溶性蛋白和碱溶性蛋白,分别占其总蛋白质的32.06%和32.26%,其次是醇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分别占总蛋白质的1.45%和1.04%。4种不同溶解性的猕猴桃籽蛋白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各蛋白质组分的总抗氧化能力呈现较好的量效关系:4种蛋白抗氧化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醇溶性蛋白﹥水溶蛋白、盐溶性蛋白﹥碱溶性蛋白;在0.021 mg/mL范围内,除醇溶蛋白外,其余3种蛋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且水溶性蛋白﹥盐溶性蛋白﹥碱溶性蛋白。因此,猕猴桃籽蛋白质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剂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