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内反馈电机及其调速装置是一种调速性能优良、性价比高的调速节能产品,适合于电厂风机和泵类设备的调速节能运行[3],但是传统的内反馈电机及其调速系统存在功率因数低、谐波分量大等缺点,本文介绍了一种提高内反馈电机及其调速系统功率因数、降低谐波含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性能优良的内反馈电机调速系统。  相似文献   

2.
李青  卢荣 《广西电力》2000,23(3):61-63
介绍一种新型交流调速方式--内反馈调速电机.着重分析内反馈调速电机的特点、性能,介绍了在火力发电厂中的节能应用.  相似文献   

3.
依据传统的电机理论,分析了内反馈电机的调速原理,建立了内反馈电机的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电机仿真模型是有效的,能够反映电机的动态特性,为工程设计分析内反馈电机串级调速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交流调速电机——内反馈调速电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新型交流调速方式--内反馈调速电机。着重分析内反馈调速电机的特点、性能,介绍了在火力发电厂中的节能应用。  相似文献   

5.
许军  任宇锋  李健  冯江婷  张伟 《黑龙江电力》2004,26(3):221-223,225
从节能角度出发,分析了电动机调速的不同方式及节能效果。介绍了内反馈串级调速电机及其装置在发电厂中的应用。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指出采用内反馈调速电机及其装置是高压电动机调速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黄俊锋 《电工技术》2004,(10):47-48
分析了内反馈串级调速电机及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以及内反馈电机应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离心泵工况调节的主要方法,以及内反馈电机的结构与斩波式内反馈串级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斩波内反馈串级调速系统在调速时的效率以及功率因数,得出其在调速时具有功率因数高和效率高的特点,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在离心泵工况调节中调速性能好且经济节能。  相似文献   

8.
对国产新型交流内反馈调速电机及调速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揭示其技术的先进性及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9.
以普通绕线电动机为基础,分析了加入调节绕组对电动机模型的影响,建立了内反馈串级调速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根据串级调速系统的原理,补充了反映其工作特性的方程。利用MATLAB软件中的仿真工具SIMULINK,建立了内反馈电机的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建电机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交流高压电机的调速一直是电气专业人员不断研究的课题.现在比较成熟的方式有变频和串级调速等方式,内反馈串激调速方式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是个新技术.对内反馈串激调速的原理,工程实施中的技术问题解决及装置可靠性和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IGBT驱动器在斩波串调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以智能门极驱动模块IGD515E为核心的IGBT驱动电路在斩波式内反馈串级调速系统中的典型应用方法,可为该驱动电路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此外给出了较为充分的试验波形予以证明该驱动电路工作稳定,具有优良的驱动和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12.
对风机和水泵类负载,串级调速是一种高性价比的节能调速方法。介绍了新型的6kV/1250kW绕线式电动机的软开关升压型串级调速装置,它采用IGBT软开关升压电路结合晶闸管逆变器来实现转差功率的回馈并实现电动机的连续调速。由于升压开关频率为2kHz,逆变触发角固定,使得装置具有逆变功率因数高、升压电感体积小、效率高等优点。装置结合内馈绕线式电动机构成风机、水泵类负载的调速系统,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13.
随着能源领域的加速变革,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将引领能源领域布局新产业,推动数字化转型。能源云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已积聚包含电、水、冷、热等多种类型的海量能源数据,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以社会热点、用户需求为导向,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能源数据的价值,通过依托中国社会结构的理论基础,挖掘能源数据潜力,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多种维度,形成如电力经济指数、复工复产指数、能耗分析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产品,可有效促进能源产业上下游价值共创共享,催发新的能源生态关系和治理体系,为能源数字化转型提供有效途径,助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节能变压器结构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磊  姚志松 《中国电力》2007,40(9):49-53
电网损耗占供电容量7.7%,而变压器损耗占其中大部分,因此采用节能变压器是节能工作的重大措施。降低变压器损耗可从降低铜损、铁损、杂损,消除"大马拉小车",提高运行性能着手,采取改进材质、改造部件结构、使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相适应等措施。介绍了超导、非晶、卷铁心、R型卷铁心、立体铁心、单相柱上、调容量、有载调压、中阻抗除尘、低压节电器、铜铁损耗比适配、采用细磁畴高导磁硅钢片、低阻低损导线等13种节能变压器的原理、结构、特点并加以对比。如措施组合,节能会更多。指出S7、S9、S11系列变压器的损耗比较适宜单班制生产,对连续负载和农村负载并不节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清洁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现有的能源架构难以满足能源产消的需要,一场能源行业的革新势在必行。能源互联网作为一个学术与工业界看好的下一代能源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受到广泛关注,其开放、互联、对等、分享的基本特征为未来能源发展勾勒出一个丰富的愿景。然而,现有成熟的信息技术方案从设计思想到工程实施无法全面满足能源互联网的特征需求。区块链作为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技术,具有分布式、平等、安全、可追溯等特性,与能源互联网的设计思想高度契合,有望成为能源互联网落地的关键技术。能源区块链是区块链与能源行业结合的产物,其可以为能源互联网的各个层面提供安全保障和价值支撑。文章通过定位能源互联网中电力交易区块链中的关键技术,综述了现今能源电力交易区块链在共识机制、交易与智能合约设计、安全机制和其他领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与分析,探讨了目前各项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能源区块链的进一步研究与落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的清洁能源占比高、电源与负荷逆向分布,在可再生能源消纳、市场放开程度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其改革路径与经验对其他省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云南最新的电网运行与市场建设情况为背景,总结云南省的改革历程与实践经验。首先,介绍云南电力市场概况,以交易品种、市场主体变化为主线,梳理云南电力市场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云南交易模式及机制,分析包括激励机制、多能协同在内的云南市场化交易的创新机制设计;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未来云南完善中长期交易机制、推进现货市场、探索零售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电力物联网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支撑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基础平台。为此,文章对面向城市能源互联网的电力物联网内涵、架构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首先,梳理和分析了城市能源互联网和电力物联网的区别,并指出了面向城市能源互联网的电力物联网内涵;其次,分别提出了面向城市能源互联网的电力物联网的体系架构、物理架构和系统架构;最后,结合现有的“云大物移”、电力光纤入户、“四网融合”和“三表集抄”等技术,从信息化和通信化2个角度阐述了面向城市能源互联网的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内容及其现存的不足,以期为未来城市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碳中和、碳达峰的践行,零碳园区是重点之一。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园区的电力能源供应具有水/电/气/热高度融合、源网荷储强不确定、一二次拓扑结构复杂多样等特点,现有的规划设计技术较难满足其应用需求。为此,以零碳园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优化规划设计的研究现状、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趋势展开讨论。首先,从能源互联的角度阐述了零碳园区的内涵架构与其规划设计技术研究现状;其次,归纳并阐述了零碳园区包括能源-交通系统耦合、多能互补、能量梯级利用、需求响应、渐进式规划等优化规划关键技术;最后,从共享理念、数字孪生与云储能等方面分析了园区规划未来的发展趋势,从理念应用、学科交叉、信息融合与态势感知等角度指明了园区规划的技术挑战与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零碳园区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赋能能源与交通传统行业.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三网融合发展,将有力推动能源转型和交通强国的建设,实现绿色、智慧、可持续发展.文中对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融合发展的优势与需求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明确了三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归纳了三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以及融合发展的现有技术支撑,总结了三网融合发展在电动汽车充电服务领域的初步尝试,论述了三网融合发展的途径及可行性;分析了三网融合发展形态,提出了三网融合系统架构,归纳了三网融合系统的主要特征;从三网融合系统架构的物理层、感知层、平台层、应用层4个层面,归纳总结了构建三网融合系统的关键技术;最后,探讨了三网融合分析的关键理论.  相似文献   

20.
随着能源互联网迅速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大规模、大区域互连、能源源头多、分布广、范围大、互联互通的特点对现有的计量设备全寿命周期评价提出新的思路,使得能源互联网对计量设备的可靠性、质量管控业务模式、全寿命周期评价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在能源互联网复杂应用环境下基于“互联网+”的计量设备质量管控业务模式及全寿命周期评价技术。解决了目前计量设备的质量管控及评价技术主要体现在电力公司的验收、配送、运行、报废环节,但在生产企业侧的研发、物料采购、生产制造等生命周期前端的质量控制、评价手段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