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探讨220kV振林变电站GIS隔离开关动触头对外壳内壁放电导致绝缘击穿的原因。对20546隔离开关故障相气室进行解体检查,并采用X光透射技术对站内其它同批次的220k V隔离开关动触头分闸位置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20546隔离开关气室故障原因为隔离开关动触头分闸不到位,造成电场畸变,从而导致动触头绝缘击穿。对20546隔离开关驱动轴进行调整后,故障相动触头分闸不到位问题得到解决。针对该变电站隔离开关动触头分闸不到位问题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敏  王军委  王峰 《电工技术》2022,(5):152-153
针对C-GIS充气柜的三工位开关接地操作失误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三工位开关动触头的驱动丝杆断裂导致动触头实际移动位置与机构转动圈数不符合的原因,研究出一种安装有磁控开关的三工位开关装置.该装置的三工位接地指示功能由磁控开关与安装在动触头上的磁铁之间的磁场力大小控制其开断、闭合实现.结果表明,这种三工位开关装置的应...  相似文献   

3.
GW_6—220CD 型单柱隔离开关主要特点是静触头悬挂在架空母线上,动触头的动作为剪刀式,分闸后形成垂直方向的绝缘空间,因此能够有效地缩减变电站占地面积。特别是将其作为母线隔离开关供双母线使用时,此优点尤为显著。开关动作原理见图1(图中箭头表示合闸动作)。  相似文献   

4.
1 问题分析 图1所示为中压开关柜接地刀闸(隔离开关)常见的两种安装方式. 我们最初也并没有发现图1中两种安装方式的区别.在某次公司进行例行检修时,发现相比图1(b),按图1(a)安装的接地刀闸动触头与静触头存在开断距离变小,进而引发重大事故的隐患. 当接地刀闸的传动机构C点发生卡涩或磨损等故障时,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可造...  相似文献   

5.
额定电流为10万安的大电流开关由于现代化的化工和冶金生产的需要,苏联制造了ВВШ—1000型额定电流达10万安,在40Q伏时能分断多倍额定电流的大电流开关,其结构见图所示。开关的触头由主触头和弧触头两部分组成,主触头的静触头由宽960毫米、厚40毫米的扁平铜条制成,通水冷却。在这扁平铜条上开缝,形成16个并联的主触头。在二个静主触头1之间上下各有16组32个桥式动触头,  相似文献   

6.
特高压GIS中隔离开关的电场及参数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建源  司秉娥  林莘  路潞 《高电压技术》2008,34(7):1324-1329
为获得1100kV气体绝缘变电站(GIS)中隔离开关的电场分布规律及相关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气室进行了三维电场分析计算,得到了其内部电场强度分布和不同电极表面电场强度分布曲线。分析电场强度结果得出了隔离开关气室内电场强度较大的位置及电场强度值;分析接地开关静触头直径与边倒角尺寸对触头表面附近的电场分布影响从而降低了触头表面场强以提高耐压能力。利用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和电场能量法计算电容参数得出的气室内不同位置电容与测试结果比较,两者相对误差<4%,证明利用电场能量法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分布电容值,进而为特高压GIS中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的计算提供了比较准确的分布电容参数。  相似文献   

7.
<正>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是一种能够实现隔离和接地作用的机构,广泛应用在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C-GIS)中。本方案在隔离合位置和接地合位置都采用一开一闭双信号控制,实现三工位操作机构控制的冗余保护设计。在确定控制器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对控制器硬件、软件进行了设计,给出了部分硬件原  相似文献   

8.
黄亚艺 《电工技术》2023,(16):176-178
针对一起220kV变电站GIS隔离开关气室放电故障,通过检查现场一次设备、查阅保护录波图、解体GIS 隔离开关气室,得出隔离开关C相气室地刀动触头屏蔽罩对筒壁放电应为异物引发所致,而主刀静触头屏蔽罩对筒体 放电是本起故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专利选登     
《电工材料》2006,(3):56-56
特高压开关倍速分断触头/公开号:CNl747094/公开日:2006.03.15/申请人:王光顺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设备使用的特高压开关倍速分断触头。包括绝缘筒和设置在绝缘筒中的静触头、动触头。静触头与绝缘筒之间通过弹簧连接,静触头与动触头接触的接触面上带有荷载静触点和灭弧  相似文献   

10.
王恩林 《高压电器》1996,32(2):56-57
<正>高压隔离插头是手车式开关柜的关键部件。隔离插头(动触头)的触片与静触头的接触压力靠弹簧拉力产生,结构如图1所示。触片2与联接板3为单圆弧联接,在自重力的作用下触头会下垂,这是结构上的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11.
产品大世界     
高低压电器 GSR型真空断路器 ABB公司产生的GSR型铁路电气化用真空断路器的高压部分主要包括真空灭弧室,一次触头和电流互感器,真空灭弧室动触头的动作由操作机构通过绝缘驱动杆完成;真空灭弧室由两支水平安装的绝缘子固定于安装框架上;静触头和真空灭弧室动触头之间的主电流  相似文献   

12.
前言隔离开关是一种设有专门灭弧装置的开关设备,在BGP_3-6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中,采用的是HS121-6-1型防爆隔离开关,这系为闸刀固体绝缘结构。本开关是将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固定端及联接母线用环氧树脂浇注在一体的结构。对于起主要安全隔离作用的防爆型开关,设计者不仅要考虑开关元件的电的和机械负荷,而且要考虑绝缘材料的技术要求。一般情况下要注意如下方面:  相似文献   

13.
1100kV GIS隔离开关的电场数值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徐建源  路璐  林莘 《高电压技术》2008,34(10):2102-2106
为了解特高压GIS隔离开关气室内部的电场强度分布情况,建立了两种典型结构的1100kV GIS隔离开关气室三维静电场数学模型。基于电场数值分析理论,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实现了大型实际工程电磁场问题的三维电场精确计算。对隔离开关的气室进行详细电场计算的结果表明,接地开关触头间隙是场强集中的区域,盆式绝缘子的结构尺寸的合理设计可以有效改善电极屏蔽罩区域的电场分布。对比两种隔离开关的电场强度分布结果可知,2种不同结构的对应区域场强最大值以及电场分布稍有差异,但都具有一定的绝缘裕度。电场分析所得的结果,为特高压隔离开关气室的整体和内部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三工位隔离开关,采用隔离接地一体化设计,由于其公用一个动触头,公用一台操动机构,因此减小了体积,并且从结构设计上实现了隔离-接地的机械联锁,节省了电气联锁设置,大大提高了操作上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隔离开关广泛应用于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中,文中采用三维有限元电场分析软件,建立了GIS隔离开关气室的三维电场仿真模型,计算了GIS隔离开关气室内各部件的电场分布,研究了金属异物对隔离开关气室内部SF6间隙电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发现金属异物的存在引起隔离开关动触头屏蔽罩附近场强发生明显畸变,可能会导致GIS隔离开关气室绝缘故障。文中研究通过电场模拟手段,分析了金属异物对GIS隔离开关气室内部电场分布的影响,为今后GIS类似故障的处理分析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崔立 《电世界》2004,45(11):26-27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GW9-10系列隔离开关的底板上、下两端各有一个安装孔,现场一般利用这两个安装孔将其垂直固定在墙面或电杆等处。在户外安装时,由于隔离开关位置一般都比较高(不少地方超过5m),如采用垂直安装方式,站在隔离开关下方用绝缘钩棒钩拉、推顶其动触头时会出现操作  相似文献   

17.
《高压电器》2013,(7):96-99
为探讨触头设计解决大电流隔离开关温升过高、动稳定和热稳定性差的问题的措施,笔者分析了大电流隔离开关温升过高、动稳定和热稳定性差的原因,结合一个12 kV大电流隔离开关设计实例介绍了动端触指接触结构,重点介绍了一种用于触头静端的新型的凸圆柱与凹锥面进行导电接触的结构,这两种导电接触形式能够满足大电流隔离开关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变电站使用的GW4型隔离开关触头受附近厂矿企业排出的粉尘污染,造成隔离开关触头发热故障,需停电进行处理,严重影响供电的可靠性。设计研制了带电清洗隔离开关动、静触头的专用工具,该专用工具通过内部旋转绝缘杆带动清洗头转动达到清洗触头、触指的作用,可以在设备处于冷备用状态下或隔离开关一端带电的情况下,对发生脏污的触头进行清洗,有效清除触头表面脏污,降低触头间的接触电阻,改变了以往必须停电处理因触头污秽引起发热故障的局面,起到提前预防隔离开关发热故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从微观粒子动力学特性出发,以特高压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隔离开关为研究对象,建立隔离开关SF6放电数学模型,分析气室结构和操作特性对电弧电阻的影响,计算得到隔离开关操作下触头间隙多次重复击穿VFTO全波频暂态特性,并与实测波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隔离开关电弧放电模型受触头...  相似文献   

20.
文中采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及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充入干燥空气的柱上开关进行了温度场仿真分析,研究不同接触电阻条件下柱上开关内温度分布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柱上开关接触点在正常接触电阻条件下温升均符合标准要求;真空灭弧室静触头与动触头接触点接触电阻增大1.56倍,隔离开关动触头与隔离开关静触头接触点接触电阻增大1.80倍,温升达到标准规定的限值。最后,进行了相应的温升试验,温度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