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粉煤灰胶体在高瓦斯易燃煤层防灭火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阳泉矿区煤层易自燃,且瓦斯含量较高,自燃火灾严重地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粉煤灰胶体灭火技术在阳泉二矿8208综放工作面的成功应用,表明该技术在高瓦斯易自燃煤层大面积火灾防治中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瓦斯包”压力的突然释放是煤与瓦斯突出的重要原因。文章通过建立一个实体球模型来分析“瓦斯包”作用下的煤体破碎煤块散射过程,从而得到一个能使模型破裂碎散的临界瓦斯压力值,希为控制煤与瓦斯的突出和消除碎煤块的冲击提供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煤块瓦斯解吸渗流数学模型及残存瓦斯量数值解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多孔介质渗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煤块瓦斯解吸渗流微分数学模型,给出了残存瓦斯量的数值计算法,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煤矿井下火灾地点或火区中瓦斯混合气体爆炸问题,进行了探讨。瓦斯混合气体由可燃性爆炸物质组成,是爆炸的基础。氧含量不低于12%和火灾火源的存在,是爆炸的必要条件。文章对预防瓦斯混合气体的爆炸,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井下防瓦斯与防灭火的问题日益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井下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涌出和煤炭火灾对煤矿生产造成的安全问题,对其灭火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最大限度降低瓦斯与火灾的危害程度。根据三聚盛煤业有限公司9#煤层的分布、瓦斯含量、开采粉尘爆炸性及煤层的自燃倾向性,对其防火灾技术的主要灌浆工艺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防瓦斯、防灭火方案。  相似文献   

6.
杨广文 《煤矿安全》2012,43(8):77-79
矿井瓦斯和火灾是煤矿井下的2大主要灾害,特别是在火灾与瓦斯危害共存的条件下,灾害的治理难度极大。提出了新的技术途径与工艺路线,即通过化学药剂吸收的方法快速降低控制区域的O2含量,从而达到同时控制煤炭氧化自燃与瓦斯爆炸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安泉 《煤矿安全》1998,(4):48-48
凡发生在煤矿井下的火灾,以及发生在井口附近危害井下安全的火灾,都叫做矿井火灾。矿井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烧毁大量的设备器材和煤炭资源,给生产带来损失,而且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弥漫井下,使大批矿工中毒死亡。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中,还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其危害更加严重。矿井火灾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两种。由外来火源引起的火灾,如灯火、火柴。吸烟、火炉、放炮、机械摩擦、电焊、电流短路等发生的明火引起的火灾叫外因火灾。由煤炭自燃引起的火灾叫内因火灾,内因火灾占矿井火灾总数的75%左右。预防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综采工作面下分层上覆采空区块段过渡到实体煤块段开采技术进行探索,采取"追机移架"和"端头穿棚"方案,成功解决了下分层工作面上覆采空区块段顶板控制难题。创新采用"迎面斜交钻孔和上行穿层钻孔"及上隅角联合抽放瓦斯治理技术,杜绝采面推进到实体煤块段的瓦斯超限问题,并采取措施防止煤炭自燃。  相似文献   

9.
离柳矿区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茂林  薛友欣  姜耀东  王凯  赵毅鑫 《煤炭学报》2009,34(10):1349-1353
针对山西离柳矿区煤层瓦斯赋存特点及综采工作面开采条件,实测得出了工作面瓦斯浓度分布特征、工作面煤壁和采落煤块瓦斯涌出规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采空区流场和瓦斯浓度分布特征,测定了采空区瓦斯涌出的有效深度;综合分析了工作面地质、开采条件对瓦斯涌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煤矿内因或外因火灾发生在低瓦斯矿井中时,由于人们对瓦斯这个自然“敌人”观念淡薄,在处理上就容易忽视.考虑救灾方法多,不考虑或少考虑对于抢救人员危害极大的瓦斯这个自然敌人.另一方面,更忽视火灾后生成的火灾气体容易爆炸伤人的问题.这样往往在低瓦斯矿井中处理火灾易引起爆炸伤人事故,影响救灾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
瓦斯矿井(主要指三、超级瓦斯矿井)的自然火灾和外因火灾的处理,在目前救护工作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在处理过程中首先涉及到的是抢救人员的安全问题。如何防止瓦斯爆炸,迅速的消灭火灾,又能保证救护人员安全工作,使生命财产免受损失,  相似文献   

12.
《煤矿安全》2006,37(3):12-12
对回采工作面产量影响许多因素中最大的是煤层的自然瓦斯含量,既取决于煤层本身又取决于围岩的瓦斯含量。在深部矿井中,自然瓦斯含量达30~40m^3/t。在开采含瓦斯煤层时,在采区中瓦斯涌出量达100m^3/min和更高。单靠通风的方法很难排出这些瓦斯。目前,在瓦斯矿井中有34.1%的工作面的实际通风量不大于700m^3/min,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同时控制瓦斯、煤尘和自然发火的综合性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把瓦斯从采空区中排走,或借助改变风流方向把瓦斯从可能积聚的地方直接排到地面.这些新技术消除了矿井瓦斯积聚,降低了采区瓦斯含量50~88%,减少了采煤中的火灾威胁。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煤矿火灾封闭过程中瓦斯爆炸的数学模型,以鹤岗某矿"8.21"煤层自燃火灾诱发瓦斯爆炸事故为原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正常通风条件和火区密闭过程中火区气体流场、温度场、压力场分布特征,以及煤层自燃火灾诱发瓦斯爆炸危险性和煤层自燃引爆瓦斯过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刘鹏  秦跃平  郝永江 《煤炭学报》2018,43(3):735-742
煤瓦斯吸附规律及其数学表征是进行煤层瓦斯含量评估、煤层气产出预测、突出危险性判别的理论基础。在理论描述煤瓦斯吸附时,经典菲克扩散模型仅考虑了吸附瓦斯量的变化,忽略了煤基质孔隙空间内的游离瓦斯,并且煤的孔隙尺度分布广泛,不同尺度孔隙中气体流动机制应有差异,因此仅采用菲克扩散解释瓦斯吸附行为可能不够有效。为对煤瓦斯非线性吸附过程进行精确表征,首先进行了不同尺度煤块在不同初始压力下的瓦斯变压吸附实验,得到瓦斯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根据菲克模型的推导过程,将吸附瓦斯与游离瓦斯一并计为瓦斯密度,提出基于密度差驱动流的瓦斯非线性吸附数学模型(密度模型);其次,利用有限差分法编制了求解代码分别对菲克模型与密度模型进行了数值解算;最后将两种模型的解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菲克模型计算的瓦斯吸附曲线一定程度上偏离实验曲线,而密度模型的计算曲线与实验曲线吻合良好。结果表明密度模型能更加精确的描述瓦斯非线性吸附。  相似文献   

16.
煤与瓦斯突出发展过程的实验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洪伟 《煤炭学报》2012,37(Z1):98-103
为了研究煤与瓦斯突出发展过程中煤的破坏形式和原因,通过实验分析了含瓦斯煤块在突然暴露时的破坏规律,用简单的突出模型进行了各种条件下的突出发展模拟实验,并建立了突出发展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突出发展过程中煤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层裂形式,破坏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大于1 m/ms),在突出发展初期不存在剧烈的粉化破坏。突出发展过程中煤中裂隙初始起裂主要是由于煤壁突然卸载形成的卸载波向里传播过程中被受围岩约束的煤部分反射回去,入射波和反射波叠加使煤处于受拉状态而发生拉伸破坏。即便地应力为零,含瓦斯煤体在突然形成暴露面时也会产生向深部传播的卸载波,进而引发层裂。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氧化碳是煤矿井下威胁矿工生命的极其有害的气体。在火灾、瓦斯爆炸、爆破等情况下,都会发生一氧化碳。经过多年的实践,许多国家已公认检测矿井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不仅是为了预防矿工的中毒,而且是早期预报自燃火灾的最可靠的方法。煤矿井下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检测范围为低含量部分。煤炭工业部制定的《煤矿安全  相似文献   

18.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开采过程中,瓦斯爆炸和自燃火灾会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本文从现场主要隐患分析入手,对采空区瓦斯涌出、工作面CO隐患产生的因素及其规律进行分析,探索适用的技术方法,有效防止采空区自燃隐患发生。根据现场测试分析结果,评估工作面现行的瓦斯火灾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并为现场瓦斯火灾治理提出针对性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丽丽  李诚玉  李昕 《中国煤炭》2007,33(9):72-73,76
由采空区瓦斯涌出的来源可知,采空区内本层瓦斯涌出是由未采分层煤块和丢煤等涌出构成,而邻近层及围岩瓦斯涌出是与时间有关系的,因此如果以一定面积的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采空区瓦斯涌出也和落煤、煤壁是按同一形式衰减曲线逐渐枯竭的,而当以面积不断扩大的整个工作面的采空区为研究对象时,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呈现的变化,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出来。  相似文献   

20.
<正> 矿井火灾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矿井内发生火灾不仅造成大量资源和物质财富的损失,在瓦斯矿井中如果对火灾处理不当,有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的极大危险,因此,矿井内的火灾严重地威胁着工人生命的安全。在煤矿中约有80%的火灾是由于煤的自燃而引起的。所以,如何有效地防止矿井火灾的发生和如何迅速地熄灭现有火区,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加快煤炭工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