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文涛  程伟 《山西建筑》2014,(22):130-131
以武汉市某小区为例,分别采用简单公式法和计算机逐日模拟法进行雨水蓄水池容积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简单公式计算得出的雨水蓄水池有效容积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不符合经济性最优;用最短投资回收期确定的雨水蓄水池容积较小,但雨水的利用率较低;降低雨水供水保证率,可有效提高雨水利用工程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降雨特性统计与雨水存储池容积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雨水利用系统存储池容积的设计方法.通过统计分析上海市近20年的降雨资料,获得了独立降雨事件的降雨量、降雨历时和降雨间隔的平均值以及各降雨特性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在此基础上运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了雨水存储池集蓄效率的分析计算.通过对概率密度函数的积分,获得了不同容积下存储池的集蓄效率及相应的年均集蓄水量.结合雨水利用系统的投资、运行费用与预期水价,可确定相关存储池的合理容积.应用该方法评价了上海世博园区屋面雨水集蓄工程存储池的合理容积.该方法对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设计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通州某建筑小区海绵改建示范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SWMM雨水管理模型,依据降雨径流实测数据率定、校验模型参数,构建了海绵改建小区雨水径流多级调控系统,分析了海绵改造前后以及不同情景下LID设施参数、管道参数等对雨水调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级LID措施调控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达到41. 51%~57. 40%、污染物削减率均在25%以上;二级调控雨水管道尺寸最为有效,当排水沟底宽或最大深度增加60%时,可保证小区10年一遇降雨重现期下无积水现象发生;三级调控蓄水池容积,可以实现小区3年一遇降雨重现期下无积水现象发生,同时雨水资源利用率达到3. 93%。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屋面雨水综合利用的可行性,以福州某中学为例,利用福州近30年降雨资料和蓄水池模型模拟了学校屋面雨水利用的情况,并分析了雨水利用效率的影响参数。结果显示,蓄水池体积、雨水收集面积和用水方案对于雨水利用效率都有显著影响,在用水负荷大于15mm/m~2,蓄水池小于90L/m~2,学校雨水利用效率即可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一、工程概况镇江某小区雨水回收利用工程为1座容积为180 m~3的蓄水池,蓄水池尺寸为28.8 m×4.8 m×1.32 m。该工程雨水处理量为10 m~3/h,设备为全自动运行系统。本工程项目范围为雨水部分收集,雨水处理后用于绿化浇灌,道路冲洗,在雨水不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连续时序降雨量法在雨水调蓄池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尔  曾祥英 《中国给水排水》2013,29(1):56-58,63
针对雨水调蓄池有效容积的传统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时序降雨量的新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区域实际降雨情况为依据,通过对调蓄池周期性工作过程的模拟,确定调蓄池降雨截流率拟合曲线及模拟方程,并根据雨水截流率目标确定调蓄池的容积。将该方法应用于昆明市主城区东南片两座雨水调蓄池的设计中,结果表明,由该方法确定的调蓄池有效容积能够达到相关去除效果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清华  陈大群 《山西建筑》2012,38(7):120-121
以同济大学、无锡市建设局撰写的《无锡城区雨水径流滞留与利用可行性研究》中上海市20年降雨各参数为背景资料,通过对居住小区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的介绍,提出了"建筑小区屋面雨水利用快捷计算"方法,从而为长三角与雨量相当的地区设计者进行屋面雨水利用计算提供了快捷途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由英国沃灵福德水力研究院提出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储雨设备容积计算方法.该方法使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不但可以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而且能够作为调蓄雨水的设施,减少降雨地表径流的产生,即可作为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的一个处理单元.另外,分析了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集水和用水的关系,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蓄水池能够应用于可持续排水系统中的限制性因子为集水用水比(Y/D),根据英国的经验此比值不应超过0.95.该方法的提出改变了仅将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视为节水设备的传统认识.  相似文献   

9.
构建某小区SWMM模型,基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小区低影响开发(LID)设施总调蓄容积,并按不同比例分配至LID设施,形成多套LID设计方案,模拟计算设计方案在不同降雨情景下的场次降雨径流控制效果。选取6种景观指数,分析其与设计方案场次降雨径流控制率的相关关系,探讨景观指数评价LID设计方案效果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与场次降雨径流控制率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斑块密度、分割度、最大斑块指数、斑块面积变异系数在特定情形下与场次降雨径流控制率有相关性,该结论可为小区尺度LID设计方案径流控制效果的简易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马鞍山二中校区水系统规划为例,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构建了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目标,阐述了该项目水系统整体规划设计方案,指出该项目采用雨水渗透、雨水回收等技术手段,将雨水蓄水池收集的雨水进行绿化喷灌和道路冲洗,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市政供水量和小区污水排放量。  相似文献   

11.
城市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规模的优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通过分析雨水贮存池容积、多年平均日降雨量、满蓄次数等关系,依据贮存池的工作过程和费用效益分析原理提出了雨水贮存池经济规模优化求解方法,进而对优化设计中常见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如贮存池满蓄次数、可收集水量、投资与成本、综合效益、资金时间价值等。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可以作为城市雨水利用工程优化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最后对北京地区某工程实例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2.
设置雨水调蓄池是城市雨水利用的有效措施,但目前国内还未有设置调蓄池的雨水管道设计计算方法.为此,结合雨水管道设计的推理法和管道空隙容积理论,提出了通过设置雨水调蓄池,使上游雨水全部持续进入调蓄池而延长下游管道的汇流时间t,的合理假设,计算下游雨水管道的降雨历时应包括地面集水时间t1、折减条件下管道流行时间mt2和上游管道的设计流量充满调蓄池的时间t3,从而得到了适用于设置调蓄池的雨水管道设计公式,并将其应用于西北某规划科技园的雨水利用系统的管道设计中,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提高了系统的雨水调蓄功能,并降低了管道造价.  相似文献   

13.
A solution is proposed to make use of the rainwater thermal energy in highly urbanised area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tormwater heat represents an additional on-site renewable energy available for hot water production. The proposed solution increases multi-functionality in the urban infrastructure that is essentially used to mitigate impacts from extreme climate events. The integrated system model applications correspond to local area conditions in the north-eastern Baltic region. This study considers the optimal collection of stormwater through maximizing the water absorbed heat usage in relation to hot water consumption in different building types (residential, public and commercial). Two key parameters, ‘stormwater volume in storage tank’ and ‘rainwater catchment area’, are determined. A genetic algorithm finds a number of storage tank fillings corresponding to rainfall statistics and the hot water consumption of buildings. System cumulative expenses are related to the stormwater storage and the rainwater harvesting expenses.  相似文献   

14.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主要由雨水入渗设施和雨水收集回用设施构成。雨水利用工程的规模应该有设置标准,规模过小则雨水径流流失,雨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利用;规模过大,则浪费投资。雨水利用量应按重现期为1~2年设计,收集回用设施供水管网的规模应达到3d用水量不小于集水面日雨水径流量,雨水蓄水池容积不宜小于集水面日雨水径流量。雨水入渗设施的规模应满足日渗透量不小于汇水面上的日雨水径流量,储存设施的有效容积宜不小于渗透面上的日产流雨水量。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园林绿地的雨水利用探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沛永 《中国园林》2004,20(11):71-74
雨水是城市中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水资源,雨水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生态效益.探讨了城市绿地雨水利用的途径,并以北京地区某绿地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秀山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监测传统片区和低影响开发(LID)片区的降雨径流数据,探析LID片区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对径流量的削减效果。结果表明,经LID改造后,地面透水性增大,所容纳的雨水量增加,与传统开发模式相比,中雨条件下对径流总量和峰值的削减率分别可达到80. 4%和56. 0%;LID措施的蓄水容积有限,不同降雨条件下对径流总量和峰值的削减程度不同,削减程度排序为:中雨(80. 4%、56. 0%)>大雨(69. 4%、64. 4%)>暴雨(56. 1%、60. 8%),而且随着降雨等级的增大,LID片区的径流产生时间和峰现时间的滞后效果减弱,在暴雨条件下与传统片区无明显差别;LID片区是否产生径流以及产生多大的径流,主要由降雨强度决定,而与降雨量关系不大,在本研究中,当降雨强度> 0. 2 mm/min时才会产生径流,且降雨强度越大,径流量就越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地下储水空间雨洪资源利用作为开展雨洪资源化、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的有效途径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北京平谷盆地为例,在充分分析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指标叠加的方法评价了该地区开展地下储水空间雨洪资源利用的适宜性,并讨论了以平谷盆地为代表的北方半湿润山前冲洪积地区利用腾空的地下储水空间实现雨水资源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雨水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将雨水利用纳入城市景观设计,不仅有助于缓解水资源的短缺,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创造出多功能的水域空间和景观.文中探讨了城市公园雨水利用的设计方法,并以深圳某公园为例进行具体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proposes a semi-probabilistic approach for the design of rainwater tanks. In particular, the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the active storage is derived as a function of rainfall moments. The model is validated through continuous simulation of the hydraulic behaviour of a hypothetical rainwater tank located in Milan (North Italy) using as input a series of rainfall reco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