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延长轧辊使用寿命和提高轧机生产能力,在型钢轧机上应用工艺润滑是很必要的。本文讨论的是在φ326mm型钢轧机上轧制角钢时应用工艺润滑的方法和试验结果。试验表明,润滑轧制得到了以下效果:孔型磨损减少50%,轧辊使用寿命延长一倍,轧辊重车时的消耗减少45.8%;由于轧辊表面的改善而轧制出表面质量好的角钢,角钢一边的厚度差改善57%;轧制负荷和轧制能耗分别降低23%和15%。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邯钢大型轧钢厂型钢车间轧辊的几种失效方式,分析了轧辊失效原因。应采取合理选择轧辊材质、加强轧辊管理、改善轧辊冷却条件、开发润滑轧制新技术等措施,提高轧辊使用寿命,降低辊耗。  相似文献   

3.
在普通C8463A轧辊车床上增加一套凸痕机构,并以PLC为核心进行电气控制,解决了在田500mm轧辊孔型槽底刻制凸痕的问题.实践证明,轧辊凸痕机构的应用,对改善轧制咬入条件,提高轧材表面质量,降低轧辊消费有明显效果,轧辊的重车率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4.
轧辊是轧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设备,直接影响轧机的生产率、带钢的表面质量和制造成本。在保证带钢表面质量的情况下,降低轧辊的消耗的重要途径,一是通过使用镀铬辊、合理选择轧辊基辊材质、制定合理的轧制规程等方法,延长轧辊使用寿命;二是通过降低断带和缺陷换辊事故,防止爆辊、黏辊,减少非正常换辊次数,最终有效地降低了轧辊的消耗。  相似文献   

5.
随着河钢集团邯钢公司产品转型升级,带钢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轧后带钢表面水印则成为产线经济效益提升的制约。本文从热轧原料、轧辊表面质量、辊缝润滑、乳化液浓度、轧制策略、压下分配等工艺方面,系统地分析了邯钢2 180 mm酸轧机组带钢表面水印的形成原因,认为水印缺陷主要由带钢表面粗糙度均匀性太差、轧辊粗糙度在带钢表面不均匀复制所致。通过降低轧辊表面粗糙度,提升轧辊粗糙度RPC,降低F5机架压下率,提升末机架乳化液浓度,加强轧辊喷嘴检查,提高原料表面质量等措施,轧后带钢表面水印缺陷得到有效控制,为后序生产汽车外板创造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6.
莱钢1500 mm热轧生产线采用轧制润滑技术,在实践生产中通过对喷射流量、喷射时序、轧制模型调整,使各钢种、机架使用达到最佳效果,轧制润滑系统改善了变形区的变形条件,降低了轧制力,减轻了轧辊磨损,提高了产品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7.
一、工艺润滑在热轧时的作用在热轧型钢时采用工艺润滑剂在热轧过程中能够改善摩擦条件,降低金属与轧辊间的摩擦系数,从而减低轧制压力和轧辊弹性压扁。同时由于润滑剂的作用,可以减轻轧辊的磨损,延长使用周期,减少换辊时间,提高轧机作业率。由于轧制力的降低,还可以增大道次的压下量,减少轧制道次,节省轧制时间,提高产量。所以工艺润滑在热轧过程中的作用已成为一  相似文献   

8.
针对Y型钼棒轧机的轧辊在轧制过程中出现的表面凹陷、断裂等问题,通过设计新的轧辊结构、改善轧辊表面合金层厚度、控制轧辊使用时间,可显著减少轧辊异常损坏,保障轧机长期稳定运行,有效掌控轧制工艺的执行,提高了轧制钼杆的表面质量及产品的成品率。  相似文献   

9.
在型钢轧制的生产成本中,轧辊费用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减少轧辊单位消耗成为型钢轧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为降低轧辊消耗,实行了改善轧辊材质,采用空心辊,改善冷却及润滑方法等项措施,本文仅就冷却及润滑装置的改善进行叙述。装置概要:设备改善前的冷却方法是所有尺寸规格共用,以固定在机架上下部的冷却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普通型钢轧机万能孔型技术的改进设计方案 ,将主动式立辊结构改进设计成为被动式立辊结构 ,降低了轧辊加工难度 ,便于现场安装调整 ,提高了产品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铜管坯在轧制过程中轧制塑性变形区域温度场变化、金属塑性变形流动、轧辊金属疲劳趋势、轧辊辊型优化和轧制力点轨迹的研究,设计铜管坯三辊行星轧制冷却系统,运用新式可调水嘴喷水环冷却系统,跟踪轧制热变点轨迹强化轧辊温变区冷却效果,促使整个轧制过程冷却状态稳定和持续,随轧制区温度段和热摩擦点冷却需求的不同,通过可调水嘴喷水环孔径变化对应实现各轧制热点冷却流量的变化,最大限度的降低轧辊热变劳损和粗糙,从而大幅提升轧辊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轧管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2.
姜栋 《天津冶金》2011,(1):31-34,50
介绍了江天型钢公司对轧辊采取从选材、采购计划、常态库存、孔型样板制作和加工等一系列科学系统化的管理措施,有效降低轧辊库存,减少了轧辊资金占压,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通过对轧辊科学系统化的管理还提高了轧辊使用寿命和废辊再利用,较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钢铁》1958,(8)
球墨铸铁(又称加镁铸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用以制造轧辊,使用寿命显著提高;并可代替一部份铸钢、锻钢轧辊,使成本降低50~80%。鞍钢自1954年底试制成功以来,已广泛用于轧制大、中、小型型钢、钢板及无缝钢管。现就其中一些主要问题简述如下。一、球墨铸铁轧辊的种类和用途根据使用上的不同要求,分为:硬面轧辊(即球墨铸铁复合轧辊,下同)及半硬面轧辊。硬面轧辊用于轧制钢板。半硬面轧辊又分为两种:硬度较高(肖氏45~52度)的用于型钢的成品架或成品前架;硬度较低(肖氏35~42度)的用于初轧连轧机架或预轧机架。  相似文献   

14.
与标准铸铁轧辊相比,轧制长材的高速钢轧辊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表面质量。本文讨论了高速钢轧辊的开发及其在Villares/Sidenor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生产的出口铍片超一半因其表面质量问题达不到要求,要提高出口铍片的表面质量,必须重新研制表面处理加工量较大的、不仅能彻底消除铍片表面的氧化铍薄层,更能大幅度降低、消除整个轧制过程中产生的及原材料本身带来的而遗留到产品表面处理工序的表面缺陷的新的铍片表面非化洗处理方式。采用磨砂砂光拉丝机对出口铍片表面进行砂光拉丝处理,能较大幅度地降低、消除出口铍片表面缺陷,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出口铍片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6.
莱钢在大型H型钢生产线精轧机组万能轧机上应用了润滑轧制技术,润滑喷射设备包括油箱、泵站、混合器、PLC、相配套的仪表仪器以及机内的基座和喷嘴,采用油水在管路中搅拌均匀后混喷到轧辊上的润滑给油方式。润滑液通过燃烧后的"残炭"、形成高温高压"气垫"及"润滑膜"的形式起润滑作用。应用表明,轧辊的磨损量减低了27%,H型钢的产量提高了24%,且表面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热轧工艺润滑是现代轧钢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美国于1968年取得工业性试验成功以来,引起了国内外轧钢界的普遍重视。传统的热轧工艺由于在高温下轧制,轧辊件接触时承受巨大轧制力,轧辊表面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规则的龟裂和磨损,降低了产品表面质量,常常由于过多地换辊、换槽而降低了作业率和产量。采用热轧工艺润滑后,轧制压力可降低15%左右,能耗降低16%左右,轧辊使用寿命提高一倍以上。以轧槽钢为例,采用工艺润滑后,可使每对轧辊的轧出量增加86%,每条轧槽的轧出量增加53%;功率消耗约减少9%;  相似文献   

18.
冷轧表面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冷轧过程中表面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确定了表面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影响轧机辊缝内表面质量控制的三大要素是轧辊、轧件和轧制油,对这三大要素的有效控制是确保冷轧表面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在型钢(60kg/m重轨)轧制中应用热轧工艺润滑所采用的润滑系统、润滑剂、润滑方式以及润滑效果。试验研究表明:使用所研制的润滑系统能使润滑剂较好地喷到轧辊孔槽表面,设备简单、安装方便、运行可靠,采用纯油润滑可使轧辊磨损减少一倍,轧制电流降低10%,轧制力降低4.5%~26.4%。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二列式轨梁轧机用一台四辊式万能轧机轧制IPEH270×135的孔型设计方法、孔型设计具体实例和轧制结果分析。本文又对普通轧机上轧制H型钢时如何 解决轧辊孔型磨损问题和提高轧辊使用寿命提出合理的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