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国内外城市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点源污染的逐渐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日益凸现,已成为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对非点源污染的概念、分类、危害及城市非点源污染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我国非点源污染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非点源污染的概况,污染特点及其危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并对其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表径流非点源污染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城市地表径流非点源污染的来源及危害,着重介绍井冈山市如何控制管理其非点源污染。综述目前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意义,为政府部门对非点源污染的控制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依据。  相似文献   

4.
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危及全球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本文介绍了非点源污染的概念,提出了采用最佳管理措施进行防治,并介绍了最新的技术——多槽处理设施。  相似文献   

5.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目前城市生态问题之一,该文在ARCVIEW GIS平台下利用宁德市土地利用图、宁德市土壤图、土壤质地图以及SCS模型来研究宁德市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布情况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净水信息     
《净水技术》2011,(2):22+27+32+36+41+45+49+54+61+67+75+80+88-22
陕西建成非点源监测体系陕西省首个大规模非点源污染防治综合监测体系日前在陕南基本建成。截至目前,共计完成监测采样4000多份,获得分析数据3万多个.  相似文献   

7.
西湖长期面临着以富营养化和生态退化为主要特征的水环境问题,其中非点源污染是影响湖区水质根本改善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应用SWAT模型对西湖流域进行了非点源污染模拟,利用2016年和2017年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准与验证,径流、总氮和总磷的模拟精度均满足R~2≥0.6、NS≥0.5的评价标准。应用验证后的模型模拟得出西湖流域氮磷负荷,并进一步识别出西湖流域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关键源区。  相似文献   

8.
流域水环境外源污染主要有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根据流域水环境外源污染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理措施,主要有:截污工程、初期雨水截流工程、分散式一体化设备污水处理工程、人工湿地深度净化工程。  相似文献   

9.
城市绿地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削减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米文秀  谢冰 《上海化工》2007,32(10):2-4
雨水是城市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载体之一,受污染的雨水已经成为重要的城市非点源污染。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控制城市地表径流中污染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了在不同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初期和后期,绿地对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削减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宁睿 《净水技术》2021,40(z2):71-75
滇池既是昆明人民的水源地,又承纳流域内的点、面源污染负荷.随着近年点源污染的控制和城镇化的发展,非点源已成为滇池流域的重要污染源.文中利用InfoWorks ICM模型,得到城市基本信息和城市面源污染排放参数,计算昆明城市面源污染负荷.结果 显示,降雨量较大的场次面源污染负荷较大,且昆明CODCr污染负荷最严重,TP最轻.基于计算结果,提出屋顶绿化、道路透水铺装、提高道路清扫频率这3个建议措施,以降低城市面源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11.
工业过程多变量系统的辅助常规控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ID控制器对多变量系统进行控制,主要采取分散常规控制或解耦控制的策略。对于存在耦合的系统,分散常规控制无法消除各变量间的相互扰动,而直接设计动态解耦矩阵有时候会存在困难,静态解耦的效果却并不明显。针对已设计好分散常规控制器的方系统,以解耦为目标和原则,设计多变量系统中分散常规控制方案剩余配对的控制器作为辅助控制器,以频域近似的方法整定其PID参数,实现多输入多输出的控制结构,降低了各变量的相互耦合作用,提高了控制性能。通过对Shell公司的典型控制问题的辅助控制器设计与仿真实验,取得了比原有分散常规控制与静态解耦控制更好的控制效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干煤粉加压气化装置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为基础,分析该类型气化装置的运行特点和控制要求,重点讨论气化炉负荷控制和合成气质量控制的关系,提出氧气流量作为气化炉负荷控制主控变量、氧煤比作为合成气质量控制主控变量的控制策略,并制定详细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石化工程建设项目控制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项目的控制要素分成五大类,即项目的进度控制、费用控制、合同控制、质量控制和“HSE”控制。项目控制诸因素是互相联系、互为影响的,因此,应避免孤立的进行单项控制,而需采用综合控制技术,达到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PID对直接空冷系统背压控制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直接空冷系统汽轮机背压控制方法。根据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建立了背压控制器模型,并将它与PID控制的背压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相比,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响应更快、更稳定。  相似文献   

15.
以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1500 kt/a乙烯装置裂解炉为例,详细描述裂解炉的工艺流程,分析常规控制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而重新设计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平均COT控制、支路温度平衡控制、支路温度“高控”“低控”和总进料流量提/降量控制。并且还介绍控制系统的工程实施,其中包括先进控制系统硬软件平台、先进控制与常规控制的切换逻辑、先进控制系统操作界面等。本系统的投用提高了裂解炉控制的平稳度,延长了裂解炉的运行周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刘琴 《化工文摘》2012,(6):32-33,35
结合生产实际,对粗轧控制系统进行综合设计。介绍粗轧控制系统的结构,以及粗轧核心APC控制、粗轧RAWC控制和带铜SSC控制的控制思想并给出相应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7.
首先,对硫化机群控技术与单机控制技术进行了对比,说明群控的优势。其次,分别介绍了令环组建的群控系统、局域网组建的群控系统、总线组成的群控系统、星形网络组成的群控系统、电力猫组成的群控系统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建立焦炉加热的智能控制模型,提出采用预测控制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方法。预测控制提高控制精度,模糊控制为实时控制提供预测模型未收敛时的控制量及模型收敛后的修正前馈控制量。采用该算法对焦炉立火道温度进行控制,保证控制精度和被控对象的快速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介绍热网远程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将模糊控制应用于该系统,设计了一个热网模糊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控制的热网远程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系统稳定控制时间短,控制精度高,控制效果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0.
Nonlinear adaptive generic model control and self-tuning PID control systems were applied to control the top and bottom product temperature of a packed distillation column separating methanol-water mixture. In the first control algorithm, an adaptive generic model control (AGMC) structure was proposed for dual temperature control of the system. In the second control algorithm, nonlinear self tuning PID (NLSTPID) control based on pole-placement technique was used to control the same system. For NLSTPID control purposes pseudo random binary sequence (PRBS) signal and recursive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of a polynomial NARMAX model. In this work, real-time applic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both dynamic and control studies, perturbations in feed composition were utilized as the disturbance, and the reboiler heat duty and the reflux ratio were selected as the manipulated variables. The control performances have been obtained by using ISE and, in general, AGMC result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STPID control algorit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