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邻氨基苯甲酸-联吡啶-混合稀土(Eu、Tb)配合物的荧光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用邻氨基苯甲酸铵、2 ,2’-联吡啶与氯化铕、氯化铽在水 -乙醇溶液中反应合成了邻氨基苯甲酸- 2 ,2’-联吡啶 -铕铽异核稀土配合物 ,并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数据表明 :邻氨基苯甲酸中的羧基和氨基均与稀土离子配位 ,联吡啶中的氮也与稀土离子配位 ;由元素分析数据推测 ,配合物的化学组成式为(Eux Tb1 - x) L3L′(其中 L 为邻氨基苯甲酸 ,L′为 2 ,2’-联吡啶 ) ;在 35 1nm紫外光激发下 ,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结果表明 ,Eu3 的荧光发射被 Tb3 强烈敏化 ,而 Tb3 的荧光发射被 Eu3 离子强烈猝灭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合成了镝、钬、铒硝酸盐与一份α,α′-联吡啶(bipy)配位的混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示扫描(DSC)和热重(TG)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并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 Ln(bipy)(NO_3)_3·3H_2O。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14种稀土元素与1,4—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丁二酮—〔1,4〕(BPMPBD)和2,2′—联吡啶(BiPy)的配合物。配合物组成为:Ln_2(BPMPBD)_3(BiPy)_2·nH_2O和Ln_2(BPMPBD)_3BiPy·nH_2O。研究了配合物的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荧光光谱和差热—热重谱。认为BPMPBD为二价四齿配体,配合物具有双核结构。  相似文献   

4.
[RE(pic)L](pic)_2·6H_2O的合成、荧光性质及与DNA作用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四种N,N’-二(2-氨基吡啶)-1,1’-联萘-2,2’-二(氧杂乙酰胺)(L)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摩尔电导率的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pic)L](pic)2.6H2O[RE=La(Ⅲ)、Eu(Ⅲ)、Tb(Ⅲ)、Sm(Ⅲ),pic为苦味酸根],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8,在CH3OH溶液中属于2∶1型电解质,该系列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远大于Tb(Ⅲ)配合物,说明配体L的三重态能级与Eu3+的激发态能级匹配较好。通过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粘度法对配合物和DNA之间的作用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之间存在着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铕(Ⅲ)氯化物、乙酰丙酮、2,2联吡啶为原料合成了Eu(Caac)3BIPY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可见对它进行表征,然后将配合物掺杂到低密度聚乙烯的四氢呋喃(THF)溶液中,制备光致发光聚乙烯膜,研究了它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荧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铕配合物含量在1.75%时荧光强度最强.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N,N′-双(2-水杨醛缩氨基苯基)-1,3-二丙二酰胺(H4L)及其7种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经NMR、IR,UV,摩尔电导,元素分析,TG-DTA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初步认证了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结构,确认配合物组成为(Ⅰ)LRE2Cl2·6H2O(RE=La3+,Pr3+,Nd3+,Sm3+,Eu3+,Gd3+);(Ⅱ)LCe2(OH)2·(NO3)2·2H2O.并对其荧光性能进行测定,其中Eu,Sm,La配合物荧光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苯甲酰胺-桂皮酸-铕-镧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赵永亮  赵凤英 《稀土》2000,21(4):5-8
用氯化铕和氯化镧混合溶液与苯甲酰胺及桂皮酸铵在水溶液中反应 ,合成了苯甲酰胺 -桂皮酸 -铕-镧配合物 ,其化学组成式为 ( Eux L a1- x) L′L3(其中 L′代表 C6 H5CONH2 ,L 代表 C6 H5CH=CHCOO- ,x分别为1 .0 0 ,0 .90 ,0 .70 ,0 .50 ,0 .30和 0 .1 0 )。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结果表明 ,苯甲酰胺的氧原子和氮原子均与稀土离子配位 ;桂皮酸的羧基氧与稀土离子成键。在系列配合物中 ,由不发光的 La3 离子取代部分发光的Eu3 离子 ,可明显提高 Eu3 离子的特征荧光。本文对发光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Schiff类稀土配合物的组成和荧光性质,合成了N,N’-二(2-羟基-1-萘酚醛)-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L1),N,N’-二(2-羟基-1-萘酚醛)-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L2),N,N’-二(2-羟基-1-萘酚醛)-4,4’-二氨基二苯醚(L3)3种配体及其Eu(Ⅲ),Tb(Ⅲ)配合物。通过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红外吸收、核磁共振、紫外吸收、元素分析、差热—热重、摩尔电导率及荧光光谱的测定分析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RE2(NO3)4.L4.2H2O(RE=Tb3+,Eu3+;L=L1,L2,L3),每个稀土离子与5个O、4个N配位,配位数为9,还有2个结晶水。室温下,Eu(Ⅲ),Tb(Ⅲ)配合物均有荧光发射,且Eu(Ⅲ)配合物发射出更强的Eu3+特征荧光,说明该类配体敏化Eu3+发光比Tb3+发光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9.
选用5-(4-氟苯基)-1,3-二甲基-1H-1,2,4-三唑(fdpt)作为主配体,分别以4,4’-二叔丁基-2,2’-联吡啶(dtbpy)、2,2’-联吡啶(bpy)和4,4’-二溴-2,2’-联吡啶(dibbpy)为辅助配体,设计合成出3种新型离子型铱(Ⅲ)配合物[Ir(fdpt)2(dtbbpy)]+PF6-(W1),[Ir(fdpt)2(bpy)]+PF6-(W2)和[Ir(fdpt)2(dibbpy)]+PF6-(W3)。通过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的组成和化学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并同时对比分析了配合物的光稳定性与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配合物W1,W2和W3均具有较好的光稳定性与热稳定性,其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05,520和560 nm...  相似文献   

10.
刘睦清  高忆慈 《稀土》2003,24(1):6-9
以先制得 2 ,3-二氯异丁酸根 (L )稀土二元配合物再加入 2 ,2 '-联吡啶 (dipy)的方法 ,在丙酮溶液中合成了钕、钆、镱的 2 ,3-二氯异丁酸根 (L )和 2 ,2 '-联吡啶 (dipy)稀土混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X-射线粉末衍射、XPS、热分析以及摩尔电导等分析手段 ,确定了标题配合物的组成为 [REL3dipy]· H2 O。并对它们的性质进行了表征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以Eu3 ,Tb3 及Eu3 ,Tb3 掺杂RE3 (La3 ,Gd3 ,Y3 )为中心,以2-噻吩乙酸和1,10-邻菲啰啉为配体的两个系列8种同核与掺杂稀土固体配合物.对其进行了稀土及C、H和N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热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的测定及荧光性能研究.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L3L′和RE0.5Ln0.5L3L′(RE=Eu,Tb;Ln=La,Gd,Y;L=2-噻吩乙酸;L′=1,10-邻菲啰啉,在常温下测定了它们的固态粉末荧光光谱,发现掺杂离子(La3 ,Gd3 ,T3 )使稀土Eu3 离子发光明显增强,讨论了掺杂稀土离子对铕、铽配合物的发光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Claisen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β-二酮化合物1-(4-溴苯)-3-苯基丙烷-1,3-二酮(L),并以其为第一配体,邻菲罗啉(phen)为第二配体,合成出新型稀土铕,铽二元及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对合成的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红外光谱的分析表明第一配体L中的氧原子以及第二配体phen中的氮原子与稀土离子进行了配位。紫外光谱表明第一配体L为能量的给体,第二配体phen起协同作用。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发光性质,结果显示三元配合物的发光强度大于二元配合物,三元配合物Eu(L)3phen表现出Eu3+的特征发射,在593,615,653,701 nm处的发射峰分别归属于Eu3+的5D0→7Fj(j=1,2,3,4)能级间的跃迁,并且以位于615 nm处的5D0→7F2电子跃迁所发出的荧光强度最大;而铽配合物中并没有出现Tb3+的特征发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是由于配体L的最低三重态能级较适合Eu3+的发射能级,配体L吸收的能量可以有效的通过Antenna效应传递给稀土中心离子,使得三元配合物Eu(L)3phen的发光强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高光效、高稳定性能的发光材料,探讨β-萘甲酸(β-NPA)化合物在发光材料方面的应用,合成了Eu(Ⅲ)与β-NPA及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形成的二元、三元荧光配合物。对所合成的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对稀土配合物的结构与发光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表征结构表明,两个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Eu(β-NPA)_3·3H_2O和Eu(β-NPA)(TTA)_2·2H_2O;紫外光谱研究表明,β-NPA与铕离子配位后整个体系的共轭程度增大,使得配合物的紫外吸收能力增强;荧光光谱研究显示,与铕离子反应后的配合物的配体β-NPA、2-HTTA能将吸收的能量有效地传递给铕离子,从而使配合物发射出强的铕离子的特征荧光,且两个配合物Eu(β-NPA)_3·3H_2O,Eu(β-NPA)(TTA)_2·2H_2O均以~5D_0→~7F_2跃迁的荧光发射最强。得到了两种高效的红色荧光配合物Eu(β-NPA)_3·3H_2O,Eu(β-NPA)(TTA)_2·2H_2O,它们可望成为制备鲜艳红色发光材料的侯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合成了铕-联吡啶的二元配合物Eu(bpy)2(NO3)3(H2O)2,用元素分析、红外及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用Nafion将Eu(bpy)2(NO3)3(H2O)2修饰于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行为.讨论了介质、pH对该体系电化学发光性质的影响,推测了Eu(bpy)2(NO3)3(H2O)2电化学发光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没有共反应试剂存在的条件下,Eu(bpy)2(NO3)3(H2O)2在pH 8.0的硼砂缓冲溶液中可以产生较强的电化学发光,其发光体可能为Eu*(bpy)2(NO3)3(H2O)2.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高氯酸铕二苯亚砜和不同物质量比的高氯酸 ( )、钬 ( )二苯亚砜异核配合物 (Eux Ho1 - x)(DPSO) 7(Cl O4) 3 。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IR、粉晶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荧光光谱表明 :虽然 Ho3 的发射几率较高的 5S2 激发态能级高于 Eu3 ,但并未对 Eu3 的发光产生敏化作用 ,相反当掺入 0 .0 0 2 mol的 Ho3 时即对 Eu3 的发光产生猝灭作用。另外从 Eu3 的荧光光谱知 :5D0 → 7F2 的电偶极跃迁强度大大高于 5D0 → 7F1 的磁偶极跃迁 ,这表明铕 ( )在配合物晶体中处于非对称中心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导了钪、钇高氯酸盐与2,2′-联喹啉-N,N′-二氧化物(BiqO_2)新型固体配合物Sc(BiqO_2)_2(ClO_4)_3,Y(BiqO_2)_3(ClO_4)_3·2H_2O的合成,并对其组成及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X光粉末衍射物相分析,摩尔电导等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钪配合物具有很好的萤光性质,测定了它的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17.
同时合成了高氯酸铕、铽与2-噻吩甲酸、1,10-菲咯啉(phen)的三元配合物和高氯酸铕、铽与2-噻吩甲酸的二元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红外光谱、摩尔电导测定,确定了配合物组成分别为REL3·2H2O及REL3L'·C2H5OH(RE=Eu,Tb;L=2-噻吩甲酸,L'=1,10-菲咯啉).摩尔电导数据表明,此类配合物为非电解质.红外光谱测定表明,配体2-噻吩甲酸羧基氧与稀土离子配位,配体1,10-菲咯啉两个氮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荧光光谱实验表明,1,10-菲咯啉加入到铕-2-噻吩甲酸二元配合物和铽-2-噻吩甲酸二元配合物中形成三元配合物后它们的荧光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8.
稀土2-噻吩甲酸系列配合物的合成及其Eu3+的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6种稀土2-噻吩甲酸(L)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及差热-热重分析确定其化学组成为REL3·2H2O(RE= Y,La,Pr,Nd,Sm,Eu;L=C4H3SCOOH),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铕配合物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红外光谱测定表明,配体通过羧基以鏊合双齿的方式与稀土离子(Ⅲ)配位成键.荧光光谱数据表明, 铕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N ,N′ 双 (2 水杨醛缩氨基苯基 ) 1,3 二丙二酰胺 (H4 L)及其 7种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经NMR、IR ,UV ,摩尔电导 ,元素分析 ,TG DTA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初步认证了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结构 ,确认配合物组成为 :(Ⅰ ) :LRE2 Cl2 ·6H2 O (RE =La3+,Pr3+,Nd3+,Sm3+,Eu3+,Gd3+) ;(Ⅱ ) :LCe2 (OH) 2 ·(NO3) 2 ·2H2 O。并对其荧光性能进行测定 ,其中Eu ,Sm ,La配合物荧光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以甲基丙烯酸和8-羟基喹啉为配体,合成了甲基丙烯酸-8-羟基喹啉稀土(钕、镧、铕)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荧光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手段对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表征。此外,采用体外抑菌圈法研究了合成的3种稀土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实验数据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Eu L·L2'和REL2·L'(RE=La,Nd,L=甲基丙烯酸L'=8-羟基喹啉),在二甲亚砜溶液中配合物属非电解质,差热-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配合物热稳定性较配体增强,且Nd(III),Eu(III)配合物具有较强的Nd3+,Eu3+特征线状荧光。通过体外抑菌实验,发现3种稀土配合物作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均具有10~12 mm的抑菌圈,说明所合成的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中等的抑制作用,且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稀土配合物的抑菌作用明显强于单独配体,表明形成配合物后,稀土离子与甲基丙烯酸、8-羟基喹啉的协同作用,显著增强了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