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电离辐射和肿瘤化疗药物对荷瘤机体正常组织损伤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测定荷瘤鼠肝脏、脾脏、肾脏、心脏、肺、脑和骨髓组织的活性氧(ROS)、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观察SOD对荷瘤小鼠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荷瘤小鼠受照射和化疗药物后其骨髓、肝脏、肾脏、脾脏、组织匀浆中ROS、MDA含量明显升高,而GSH-Px和CAT活性明显降低,其机制是电离辐射和化疗药物造成抗氧化酶的损伤及机体内ROS含量上升。加入SOD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荷瘤小鼠骨髓、肝脏、脾脏组织匀浆中ROS、MDA含量,略微升高GSH-Px和CAT活性,而对肾脏组织匀浆中ROS、MDA含量和GSH-Px和CAT活性无明显影响,同时SOD可明显减轻电离辐射对荷瘤小鼠肝细胞超微结构破坏,SOD通过直接清除自由基和保护抗氧化酶的损伤起辐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对受照小鼠造血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PHILIPS-SL18型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6MV高能X射线照射Balb/c小鼠(剂量为6.5Gy),照后不同时间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白细胞介互-6(IL-6)和/或肿瘤坏死因子(TNF),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的变化,以探讨IL-6对放射损伤后造血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照射后应用IL-6组较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恢复快,且呈量依赖关系,CFU-S则在TNF与IL-6协同作用时数量多,体积大,提示IL-6和TNF有利于放射损伤后的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3.
采用Phlips SL18型直线加速器发射的6 MV高能X射线照射BALB/c小鼠(吸收剂量分别为6.5和8.5 Gy),于照射前后不同时间(照前24 h、12 h、6 h、20 min和照后即刻)腹腔注射不同剂量(10、30 μg/鼠)的人重组白细胞介素-8 (rhIL-8),观察动物的存活情况及造血功能指标.结果表明:(1)8.5 Gy照后30 d内,rhIL-8 10 μg给药各组的小鼠全部死亡,其中照前24 h给药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明显短于单纯照射组,照前6 h给药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rhIL-8 30 μg给药各组中,照前20 min给药组小鼠存活率达40%左右,其余各组均死亡,其中照前12 h给药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明显短于单纯照射组.(2)受6.5 Gy照后第6 天,各组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均在正常对照组的10%以下,各组受照小鼠外周血WBC计数未见明显差别;骨髓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计数与受8.5 Gy照射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在变化规律上有内在联系.以上结果说明,rhIL-8在一定的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的条件下,对受到急性放射损伤的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白介素-6对受分次照射荷瘤小鼠脾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白介素-6(IL-6)对受照射荷瘤小鼠脾脏的辐射防护作用。6MV X射线对荷瘤小鼠进行分次全身照射(5Gy/5f/5d)后,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脾组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钠(TBA)荧光法测定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抗生蛋白链霉素-过氧物酶-生物素(SP)法检测脾细胞Bcl-2的表达;Beckman液体闪烁仪检测脾淋巴细胞亚群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表明, IL-6组脾组织T-SOD含量明显增高(p<0.01),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 IL-6组脾细胞Bcl-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6提高了脾淋巴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和氧自由基作用的增强是电离辐射引起细胞过氧化损伤,导致细胞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IL-6可能通过促进脾细胞Bcl-2蛋白表达,增强脾细胞的抗氧化活性,抑制氧自由基对脾细胞的损伤,延长脾细胞寿命,增强其免疫功能而发挥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霜  徐贤坤  汪淑芳  曾宪垠 《核技术》2007,30(2):135-138
采用双相氯胺-T法对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PEG-rhIL-6)进行碘化标记,比较了双相氯胺-T法碘化标记PEG-rhIL-6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标记效果.用三氯乙酸沉淀法和γ计数探测仪测定标记物的标记率、超滤离心法对标记物进行分离纯化、三氯乙酸沉淀法鉴定标记物的放化纯度、SDS-PAGE电泳分析标记蛋白断链损伤情况.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标记PEG-rhIL-6,在100μL、pH值7.4的反应体系中,控制反应蛋白量为25μg、浓度20g/L的氧化剂15μL、室温反应时间40-50 min,可获得较高的标记率和放化纯度,比放射性适中,标记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采用光镜、免疫酶联吸附实验、免疫组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方法,观察了小鼠受8Gy^60Co γ射线全身1次性照射后,肠道粘膜免疫功能损伤机理及其调控的措施。结果表明,射线可直接损伤肠道淋巴细胞,导致肠道固有层中分泌免疫球蛋白A的浆细胞数量减少。同时,射线还能抑制肠道淋巴组织中调控免疫球蛋白M型B淋巴细胞向免疫球蛋白A型B淋巴细胞转化的白细胞介素-4基因表达,使分泌免疫球蛋白A的细胞进一步减少,从而使小肠粘液中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含量明显减少。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调控后,肠道固有层中浆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提高粘液中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对放射损伤后肠道粘膜免疫功能的恢复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受分次全身照射的三种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探讨白介素-6(IL-6)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表达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L-6对S180肉瘤、H22肝癌、Lewis肺癌三种荷瘤小鼠经6MVX线分次全身照射后肿瘤细胞凋亡及增殖指数的影响,以免疫组织抗生蛋白链霉素?过氧化物酶?生物素(SP)法检测以上三种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p53、bcl-2的表达水平,及IL-6对经照射的三种荷瘤小鼠肿瘤组织p53、bcl-2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受全身分次照射的三种荷瘤小鼠中,Lewis肺癌IL-6组SPF值及PI值均较对照组低,AI值较对照组高(P<0.05),S180肉瘤荷瘤鼠结果相反(P<0.01),而在H22肝癌两组肿瘤细胞凋亡及增殖指数未见明显差异(P>0.05)。其机理可能与IL-6改变了肿瘤细胞所处的周期时相的比例有关。IL-6对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的表达在不同肿瘤组织中具有不同影响,Lewis肺癌荷瘤鼠IL-6组肿瘤细胞p5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S180肉瘤荷瘤鼠IL-6组肿瘤细胞bcl-2、p5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而H22肝癌荷瘤鼠两组肿瘤细胞bcl-2、p53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其作用可能与IL-6对不同肿瘤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的表达产生不同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用2.5Gy的~(60)Coγ射线照射外周血淋巴细胞,在照射后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单克隆抗体OKT_3~ 、OKT_4~ 和OKT_8~ 与淋巴细胞膜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以评价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总T细胞(OKT_3~ )、辅助T细胞(OKT_4~ )和抑制T细胞(OKT_8~ )的变化。然后加白细胞介素-2(IL-2),观察IL-2对辐射损伤T淋巴细胞亚群的逆转效应。结果表明,T细胞亚群受2.5Gy~(60)Coγ射线照射后,照射组与不照时组相比,0KT_3~ 、OKT_4~ 和OKT_8~ 细胞数均明显减少,且OKT_4/OKT_8的比例升高,这说明OKT_8细胞减少最多。当加入IL-2继续培养96h后与在同样条件下不加入(IL-2)的平行样本相比,其各群体的细胞荧光标记阳性百分率均明显增加。实验结果发现,IL-2可以使辐射损伤淋巴细胞的膜抗原恢复,对淋巴细胞的群体进行调节,使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用2.5Gy的~(60)Coγ射线照射外周血淋巴细胞,在照射后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单克隆抗体OKT_3~ 、OKT_4~ 和OKT_8~ 与淋巴细胞膜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以评价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总T细胞(OKT_3)、辅助T细胞(OKT_4)和抑制T细胞(OKT_8)的变化。然后加白细胞介素-2(IL-2),观察IL-2对辐射损伤T淋巴细胞亚群的逆转效应。结果表明,T细胞亚群受2.5Gy~(60)Coγ射线照射后,照射组与不照射组相比,OKT_3~ 、OKT_4~ 和OKT_8~ 细胞数均明显减少,且OKT_4/OKT_8的比例升高,这说明OKT_8细胞减少最多。当加入IL-2继续培养96h后与在同样条件下不加入(IL-2)的平行样本相比,其各群体的细胞荧光标记阳性百分率均明显增加。实验结果发现,IL-2可以使辐射损伤淋巴细胞的膜抗原恢复,对淋巴细胞的群体进行调节,使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pEgr-IFNγ基因-放射治疗对荷瘤小鼠抑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pEgr-IFNγ基因-放射治疗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的适宜照射剂量和质粒注入量。观察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及瘤内不同量pEgr-IFNγ重组质粒注入,基因-放射治疗在接种B16黑色素瘤小鼠体内抑瘤效应的差异,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IFNγ含量。结果表明,质粒注入后接受20Gy X射线照射组照后3—27d,肿瘤生长速率明显低于2Gy和10Gy照射组(p<0.001),且小鼠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01)。质粒注入量为20μg或30μg的联合治疗组照后3—27d,肿瘤生长速率明显低于注入量为10μg的联合治疗组(p<0.05—0.001),且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1)。基因-放射联合治疗组受照射后第1天和第3天外周血IFNγ含量明显高于单纯基因治疗组均为(p<0.05)和对照组,分别为(p<0.01,p<0.05)。结果显示,pEgr-IFNγ基因-放射治疗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的适宜照射剂量为20Gy,质粒注入量为20μg;联合治疗组可能通过诱导瘤内IFNγ基因表达增强,使血液中的IFNγ浓度升高,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凝溶胶蛋白(Gelsolin)在辐射损伤中的作用,以6、8和12Gyγ射线分别照射BALB/c小鼠和人小肠上皮隐窝细胞(HIEC).于照后不同时间抽提HIEC全蛋白,Western blot半定量法检测胞浆型Gelsolin(cGSN)蛋白相对含量.照射后24h给受照小鼠注射重组人源Gelsolin蛋白,不同照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