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树脂砂芯成形工艺特点,探讨了集装箱角铸钢件砂芯热芯盒模具的加热系统设计、排气系统设计以及模具材料的选择等方面的问题,指出热芯盒模具的加热系统设计及排气系统设计是模具设计的重点。保证加热功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多热源均匀加热的效果比较好。采用分型面排气槽、顶杆间隙排气与排气塞排气相结合的排气系统设计能够很好地满足模具排气需要。  相似文献   

2.
明金元  相益德 《铸造技术》2002,23(6):336-337
对煤气加热四开模热芯盒模具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阐述模具结构,材质、热处理工艺对模具使用性能的影响,结合工厂实际状况,对模具的定位方式、分模线选择、工艺参数选择、排气方式、热膨胀所带来的影响等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大型热芯盒模具排气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热芯盒模具充型特点,指出在型砂的充型过程中如何快速排出型腔内的气体,以及充型过程中带入的空气是影响壳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介绍了热芯盒模具分型面排气槽、排气塞以及推杆间隙排气等排气系统设计方法.排气槽排气主要用于充型开始时的排气;排气塞用于型腔内部容易产生困气的部位和需要大量排气的部位;推杆间隙排气用于排气量不大或者开设排气塞会与推出机构产生干涉的部位.这些排气方法互相配合,取长补短,根据壳型要求灵活布置,能起到良好的排气效果,并通过实例应用介绍了这些排气方法的设计原则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铸造技术》2016,(3):556-558
为提高刹车盘双胞胎模具的热芯盒的排气性能和加工工艺性,对芯盒进行了结构改进。增设梯形排气台和筋头排气孔,减少排气塞数量,降低了钳工工作量,芯盒维修方便,生产成本低。提高上下芯盒配合尺寸精度,改善其配合品质,提高了热芯盒的制芯品质。在热芯盒下芯盒芯头部位加设波浪排气槽,改善铸造生产时的排气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圆筒形电动机壳砂芯分成5个方向射芯成型、热芯盒模具必须分成多个模具体的结构特点,分析电动汽车电动机壳内部中空水冷循环结构的低压铸造热芯盒砂芯成型工艺要素,设计了一套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由PLC作为控制核心,能够控制每块芯盒模具开合及自动射砂动作,精确控制热芯盒砂芯的成型温度,达到每个模具体加热升温至同一预设温度值时启动射砂的目标,改变了依靠生产工人的经验判断预热时间以及射芯时机、固化时间等落后方法,提高砂芯热固化的质量和强度,保证合格率。  相似文献   

6.
尹志鹏 《铸造工程》2009,33(6):19-21
热芯盒模具的变形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彻底解决。以铸造生产中使用的热芯盒为例,从模具材料选用、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的使用及保养等方面细致分析了热芯盒模具变形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电子元器件行业一种超薄壁罩壳高效注射模设计为例,介绍模具结构特点。重点突出浇注系统、自动脱浇口机构、加热冷却系统及排气系统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汽油机缸体用热芯盒模具中的射砂机构、排气机构、顶芯机构和定位机构,分析了各种结构的利弊,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形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轧辊转动时加热控温元件的导线连接和绕动问题,对铝合金楔横轧模具加热控温系统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对加热控温元件的布局进行了设计优化,采用多点式加热测温方式保证了模具的加热效率和温度均匀性。开发了基于PID控制算法的功率自适应模具温度补偿系统,可根据设定的控温逻辑自动调节加热棒功率,将模具温度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内。基于该模具加热控温系统开发了铝合金精密楔横轧机,批量生产了尺寸一致性好、表面质量高的铝合金楔横轧锻件,表明该项研究成果切实可行,可用于铝合金、钛合金等有色金属的回转成形工艺及设备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我车间现有两台Z8612—1型热芯盒射芯机。如用热芯盒法制芯,需要制造金属模具,采用树脂砂,则成本贵,要求高。象我们生产的铸件批量小,品种很多的情况下,采用热芯盒法显然受到限制。我们车间长期来打泥芯一直是手工操作,大部分又是木质泥芯盒。现在我们学习了兄弟厂的经验,采用木质泥芯盒,用铜、钢冲孔底板排气,在射芯机上射制合脂砂泥芯。一、芯盒:一般手工操作的有敞开面的术质泥芯盒,只要适当加固改进,都可以上射  相似文献   

11.
史建国 《模具技术》2010,(4):32-33,45
通过对塑料熔体填充型腔时的分析,介绍了型腔及浇注系统内的空气及塑料受热或凝固产生的低分子挥发气体必须排除。提出了对于大型模具及注射时间短的模具,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模具上开设排气隙排气。详细阐述了排气隙的计算方法,设计实例。该设计方法既能排除气体,又能避免溢料,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梁楚  江丕昱 《模具技术》2007,(6):41-43,53
通过介绍2个拉深零件成形时,从最初采用无排气孔凸模,零件不能成形,到在凸模上开排气孔后,制成零件的试验过程,说明拉深凸模上排气孔对零件成形的影响.提示在设计拉深凸模时一定要注意开排气孔.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折叠式手机上翻盖壳体的工艺分析,介绍了该壳体的整体模具结构和设计要点,分析了模具浇注系统的设计方法,给出了该类模具排气系统和斜顶机构的典型设计方案,实现了塑件产品的顺利顸出,解决了产品注塑过程中引起的困气和斜顶断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根据劣质煤的特点 ,在中等热值粉状煤直接气化的基础上 ,探索炉温补偿燃烧方法 ,以用于锻造加热。为了解决劣质煤煤气发热值低的问题 ,将传统的热脏煤气发生室、加热室、喷火口结构 ,以及供风系统、喷射燃烧、空气预热等装置做了一系列的改进 ,同时 ,对废油处理、废油补给量 ,做了定性、定量地界定。  相似文献   

15.
刘明  李小举 《铸造工程》2014,38(6):26-28
为改善C3000缸体铸件质量,利用MAGMA软件对浇注系统进行了模拟优化,确定采用中间档进水的浇注方式,对制芯、造型、熔化、清理等工序实施一系列生产控制措施,合理布置外模排气针,重新设定现场工艺参数,从而大大降低了铸件爆砂、缩孔、气孔等缺陷的出现.产出的铸件质量稳定、可靠,完全能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碳化硅真空烧结炉加热系统的加热效率和温度均匀性,以ZSD4.5-1150C真空高温烧结炉为参考建模,采用Ansys Fluent软件、DO辐射模型,模拟了空载状态下真空烧结炉的瞬态温度分布规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最大误差在10%以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加热速率、加热管直径、加热管与有效加热区间距对加热系统温度分布特性及加热效率的影响,并对加热系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当增大加热速率和加热管直径,可有效提高加热系统的加热效率和温度均匀性,加热管与有效加热区间距对加热系统性能影响不大;具体优化方案为加热速率9 K/min、加热管直径ø45 mm、加热管与有效加热区间距50 mm,优化后系统加热时间减少了60 min,加热效率提高了30%,温度均匀性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玻璃热成型技术设计一种微流体器件的制备系统,该系统基于火焰加热并通过多组电机的顺序控制可实现不同规格微玻璃管的拉制。并通过软件对加热过程中微玻璃管的温度变化建立仿真分析模型,分析加热过程中微玻璃管的温度分布变化,为微玻璃管的加热时间提供借鉴,并对不同加热时间下微玻璃管的软化区域进行探究。通过改变制备系统的加热时间、拉伸电机的转速、加热区域宽度、微玻璃管的型号可拉制出不同型号尺寸的微针、微管道等微流体器件,并利用系统样机进行了基于加热时间、拉制速度、加热宽度的实验,探究各参数对微流体器件形貌尺寸的影响。相比于传统的制备系统,该系统不仅拥有多样化的可调参数,而且可通过更换不同内径的筒夹来实现对不同尺寸微流体器件的制备,使其拉制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冷轧不锈钢连续退火工艺及制度分析,对其连续退火炉加热系统进行了设计,通过表面能量平衡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可计算出炉长配置及燃烧功率配置。通过实际算例与实际运行情况对比分析,得到该设计方法是有效的,能够完成从产品大纲、工艺分析基础到机组加热系统集成、布置、设备总体布置的设计过程,为后续冷轧不锈钢连续退火炉加热系统二级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