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Fe基非晶合金涂层的多晶型晶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等离子喷涂Fe基非晶合金涂层的晶化温度在590℃左右.在高于晶化温度热处理时,涂层首先以多晶型晶化方式直接结晶形成亚稳的Fe23(c,B)6和Fe23B6化合物相.随热处理时间延长,Fe23(C,B)6和Fe23B6相发生分解,逐渐转变为更稳定的Fe3B相和Fe固溶体相.热处理温度越高,Fe23(C,B)6相和Fe23B6相的分解转变速度越快.随热处理温度升高或时间的延长,晶化涂层的硬度呈线性降低.经590℃,4h热处理后,涂层结晶形成纳米晶组织;经660℃,4h热处理后,涂层结晶形成树枝状晶组织,随热处理温度升高,涂层中扁平状粒子间结合增强并趋于熔合,晶粒发生长大.  相似文献   

2.
Fe基非晶合金涂层的等离子喷涂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向兴华  刘下义  朱晖朝 《材料工程》2002,(2):10-12,Z002
一种Fe基非晶合金粉末(含Si,B,Cr,Ni等)被用于大气等离子喷涂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成功地制备出了一种高非晶含量的Fe基非晶合金涂层,涂层各区域的组织均匀一致,涂层由变形良好的带状粒子相互塔接堆积而成,涂层致密度高,孔隙率低,氧化物含量较少,并具有很高的硬度,显微硬度在530~790Hv0.1范围内,涂层与基材结合良好,结合强度可达27MPa以上,能够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弛豫对Zr-Al-Ni-Cu基非晶合金晶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民  王晓东 《功能材料》2002,33(2):220-222
非晶合金的稳定性是制备大块非晶合金的关键,而弛豫后形成的短程有序结构对非晶中的晶体相形核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差热分析及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预先弛豫处理对Zr60Al8Ni12.5Cu17Si2.5和Zr60Al8Ni10Cu17Si5非晶合金晶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先弛豫处理降低了上述非晶合金的稳定性。Si含量的增加则提高上述非晶合金的稳定性。根据等温转变过程日体相形核孕育期采用Arrhenius公式所确定的晶化激活能更能反映非晶晶化过程及非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非晶涂层在不同喷涂速度下的涂层组织及晶化行为。方法以成分为FeCoCrMoCBY的非晶粉末为喷涂材料,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在Q235钢表面制备非晶涂层,通过降低喷涂速度,使得单位面积上涂层得到的热输入量增加,使得涂层发生晶化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热仪DSC和透射电镜TEM等研究不同喷涂速度对非晶涂层显微组织及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随喷涂速度降低,未熔颗粒减少,涂层孔隙率逐渐减小,涂层晶化程度增高且更易氧化。采用不同喷涂速度使单位面积内涂层的热输入量不一样,导致涂层发生晶化,涂层在晶化过程中先析出α-Fe,再析出FeO,Fe_3C及其他相。结论不同喷涂速度下得到的涂层可以用来分析涂层的晶化行为。对于非晶含量较高的涂层,在界面处也可能会有纳米晶产生。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了Fe基非晶涂层,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技术对Fe基合金粉末以及获得的Fe基涂层的形貌和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喷涂工艺可以获得非晶态的Fe基合金涂层。Fe基非晶合金涂层的耐腐蚀性实验表明,获得的非晶合金涂层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DSC,XRD,TEM,Mossbauer谱及磁性测量技术研究了Cu取代Fe对FeSiB非晶合金的内禀磁性及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u元素取代Fe使FeSiB非晶合金的λs,σs,Hf,μFe下降,但居里温度Tc升度。而且,Cu的加入能够显著地降低FeSiB非晶合金的晶化温度及晶化激活能,改善αFe(Si)相的形貌。FeCuSiB非晶合金的晶化行为表明:在非晶合金内部存在αFe(Si)相成  相似文献   

7.
8.
利用 DSC,XRD,TEM,M(?)ssbauer 谱及磁性测量技术研究了 Cu 取代 Fe 对 FeSiB 非晶合金的内禀磁性及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u 元素取代 Fe 使 FeSiB 非晶合金的λ_s,σ_s,(?)_f,(?)_(Fe)下降,但居里温度 T_c 升高。而且,Cu 的加入能够显著地降低 FeSiB 非晶合金的晶化温度及晶化激活能,改善x-Fe(Si)相的形貌。FeCuSiB 非晶合金的晶化行为表明:在非晶合金内部存在α-Fe(Si)相成分富集区。  相似文献   

9.
分别介绍了等离子喷涂、高速火焰喷涂、活性燃烧高速燃气喷涂以及电弧喷涂技术制备Fe基非晶/纳米晶涂层的研究现状,分析比较了各自的特点、工艺方法、优缺点等,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用差热分析(DTA),结合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非晶Pr8Fe86B6合金的晶化动力学。结果表明:该非晶Pr8Fe86B6合金的晶化相为α-Fe固溶体、Pr2Fe23B3和Pr2Fe14B金属间化合物,通过对三相晶化激活能的分析得出:α-Fe相的激活能在晶化初期变化不大,当其体积分数大于8%时,其晶化激活能开始减小;而Pr2Fe23B3和Pr2Fe14B相的激活能随其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减小,且α-Fe相较Pr2Fe23B3和Pr2Fe14B相容易晶化析出。  相似文献   

11.
李强  梁迪飞  鄢波  邓龙江 《材料导报》2006,20(Z1):45-48
通过自主开发的熔融快淬炉制备出了铁基非晶合金纤维,研究了制备工艺参数对纤维几何尺寸、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转轮线速度、线圈功率(熔体温度)及气氛等对其微观形貌和几何尺寸的影响较大,通过调整优化工艺参数可稳定地制备直径为10~40μm可调的非晶磁性纤维.通过适当热处理可得到双相纳米晶磁性合金纤维.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非晶粉末价格昂贵、成型困难等问题,采用真空气雾化法制备了Ni FeCrMoNbBSi合金粉末,利用火焰喷涂焰流温度高、冷凝速度快有利于形成非晶相等特点,经火焰喷涂后制备了镍基非晶涂层。通过XRD、SEM、EDS、TEM等对粉末和涂层的相组织结构、表面形貌和微观特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 FeCrMoNbBSi合金粉末形貌为球形或近球形,主要由晶体相FeNi3和Ni CrFe固溶体组成,非晶含量较少。制备的Ni基非晶涂层组织结构致密,主要由非晶相和Cr2Ni3金属间化合物组成,非晶含量可达70%(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13.
电镀非晶态镍钨合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小波  张林  周兰  肖江 《材料保护》2006,39(12):23-25
研究了电镀非晶态镍钨合金工艺,采用EDS、XRD等手段检测了镍钨合金镀层,并将工艺条件如电流密度Jc、镀液pH值、镀液温度等对镀层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得出非晶态镍钨合金电镀的最佳工艺:[W]/([W] [Ni])为0.6~0.8,Jc=6.0~12.0 A/dm2,温度55~65℃,pH=6.5~7.5.结果表明,W含量质量分数高于44%的镍钨合金镀层结构为非晶态;且在此工艺下易得到钨含量在44%以上的非晶态钨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14.
利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A3钢表面制备了一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的、性能良好的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涂层有非晶相和纳米相组成,根据衍射峰的半高宽,计算出铁基涂层中平均晶粒尺寸为22~24nm.对涂层进行XRD、SEM、EDS、TEM和DSC分析,并利用显微硬度计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涂层的硬度和耐蚀性能,研究表明所制备的铁基涂层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热喷涂工艺制备铝基非晶态合金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铝基非晶态合金的制备方法有急冷法和机械合金化法.急冷法使用方便,冷却速率快,可获得非晶,可实现连续生产;机械合金化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工业化,合金成分范围相对较宽等优点.但是这两种方法只限于制备非晶条带、薄片或粉末,而且生产制备周期较长,生产效率较低.热喷涂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制备工艺,可获得非晶涂层,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高性能的镍磷合金镀层,对次磷酸盐-镍盐体系电沉积法制备非晶态镍磷合金的工艺以及镀层性能进行了研究.进行了7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试验因素分别为:温度、电流密度、pH值、硫酸镍浓度、氯化镍浓度、磷酸浓度、次磷酸钠浓度.结果表明,获得最佳耐腐蚀镀层的工艺条件为:150 g/L 磷酸镍,电流密度4 A/dm2,pH=2,温度68 ℃,11 g/L 氯化镍,7 g/L 次磷酸钠,45 mL/L 磷酸.获得最佳硬度镀层的工艺条件为:温度 68 ℃,150 g/L 硫酸镍,pH=2.5,6 g/L 次磷酸钠,电流密度6 A/dm2,50 mL/L 磷酸,11 g/L 氯化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镀液性能,扩大Ni-Co-P合金的应用范围,以硼酸为缓冲剂,柠檬酸钠为配位体化学镀Ni-Co-P合金,用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研究了Ni-Co-P合金镀层表面的微观形貌和晶化行为.结果表明,Ni-Co-P合金镀层在镀态时呈多晶态结构,有立方Ni-Co合金相和非晶相(以非晶相为主),镀层于339.4℃时转化为Ni3P相,其晶化行为与氨性缓冲介质中得到的Ni-Co-P合金有明显差异.Ni-Co-P合金在镀态时其表面有许多直径为1.9~4.8μm的圆形小颗粒;500℃处理后的镀层表面有一些直径为6~7μm的圆形大颗粒,表面呈胞状结构,每一胞状物由许多50~100nm的颗粒形成.本研究为Ni-Co-P合金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非晶态Cr-C合金镀层,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镀层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对镀层进行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及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非晶态Cr-C合金镀层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均明显优于普通晶态镀层;施镀态镀层硬度为997HV0.025,在300~600℃范围内发生晶化反应并析出Cr7C3、Cr23C6化合物,硬度可达1610HV0.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