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是了解宁夏地区生产的食醋质量安全状况,为市场监管部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在流通领域和宁夏食醋生产企业抽取地产食醋,依据食醋相关产品标准对食醋的理化指标、卫生指标、食品添加剂等10个项目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酿造食醋合格率为60%,配制食醋合格率为55%,主要不合格项为酿造醋酸的比率(天然度),说明宁夏食醋在生产过程中勾兑合成醋酸现象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测定市场中18个配制食醋、90个酿造食醋中的有机酸、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鉴别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的方法。结果表明:酿造食醋的乳酸含量在500~15000 mg/kg之间,配制食醋乳酸含量在0~500 mg/kg之间,差异明显;酿造食醋中的游离氨基酸种类和含量都明显高于配制食醋;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食醋样品可明显分为固体发酵食醋与配制食醋两大类,因此,通过检测食醋中乳酸、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的含量,对主成分分析法作了重要贡献,可以有效区分酿造和配制食醋,达到鉴别市场上标称的酿造食醋的真伪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一种利用元素分析-同位素比质谱法(Elemental analyzer-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EA-IRMS)测定食醋总碳同位素比值的方法,并对食醋进行聚类分析。优化了样品稀释倍数及进样量。2 g芳香醋用4 m L超纯水进行稀释,2 g糯米酿造食醋用2 m L超纯水进行稀释,苹果醋、配制白醋不稀释,进样量均为1μL,样品分析时间为670 s。结果显示:芳香醋、糯米酿造食醋、苹果醋及配制白醋的δ~(13)C值范围分别为-26.94‰~-23.46‰、-25.06‰~-22.40‰、-27.99‰~-22.76‰、-19.06‰~-13.74‰,聚类分析可将不同产地、不同原料、不同生产方式的食醋进行初步归类,并且该方法可鉴别出芳香醋和掺入≥4%糯米酿造食醋、≥6%苹果醋、≥2%配制白醋的芳香醋混合样品。食醋及质控样品(咖啡因)的测试精度(SD)在0.02‰~0.25‰(n=6)之间,均小于0.3‰,满足方法检测分析要求。结果表明,所建EA-IRMS方法结合聚类分析可用于食醋分类及掺假鉴别。  相似文献   

4.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电子鼻技术快速检测了台州地区生产和销售的酿造食醋与配制食醋。研究表明:以食醋中特征香味物质为参照,对检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发现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的落点在各自区域内而互不干扰,说明电子鼻能很好地区分台州市场上的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  相似文献   

5.
行业动态     
别让冰醋酸毁了中国醋产业“中国的配制食醋,到了欧盟不许叫醋,只能标注为冰醋酸。”欧洲最大食醋企业——德国冠利公司CEO安培尔(Emple)先生近日在与石家庄珍极酿造集团合作的新闻发布会上语出惊人。“其实,用冰醋酸勾兑食醋的发展是以牺牲整个行业的进步为代价的。”安培尔呼吁,“别让冰醋酸毁了中国醋产业!”1991年,欧盟委员会在“就食品:食醋、酸乳酪和鱼子酱允许出售的说明规定”中指出,在10个成员国中的食醋仅指用酒精和醋酸经过双重发酵方法制成的产品,即国内通称的酿造食醋。欧盟委员会允许成员国官方禁止用醋酸和水稀释成的醋在…  相似文献   

6.
研究应用电子舌技术,对台州地区生产和销售的酿造食醋与配制食醋进行了检测.研究表明,电子舌检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其主成分1和主成分2的得分图上,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的落点在各自的区域范围内而互不干扰,说明电子舌对台州生产和销售的酿造食醋、配制食醋有很好的区分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酿造食醋与配制食醋挥发性组分含量的差异,提出了一种测定食醋中挥发性还原性组分的方法,即氧化值法,并将氧化值定义为100mL食醋样品蒸馏液所消耗的0.002mol/L KMnO4的体积(mL)数。经过分析发现,酿造食醋与配制食醋、冰乙酸的氧化值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食醋的氧化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酿造属性,可作为反映食醋样品品质的一个指标,并有可能通过测定氧化值来判断某一食醋是否为酿造食醋。所建立的食醋氧化值测定法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的特点,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1986年4月对本地区市场销售的52件酱油、酱(甜面酱)、食醋卫生质量监测结果。52件样品仅合格5件,合格率只有28.8%。其中酱油24件合格2件,合格率8.3%;酱15件合格8件,合格率为53.3%;食醋23件,合格5件,合格率为21.7%。监测结果表明,目前市售酱油、酱、食醋卫生质量低劣,尤其细菌污染严重,食醋中醋酸含量低以及酱油、酱中氯化钠和氨基酸态氮含量低。针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评价,并提出了建议。酱油、酱、食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其卫生质量与消费者的健康有较密切的关系,为了解目前市场销售的酱油、酱、食醋卫生质量,保证消费者食用安全,我们于1986年4月对我区市场销售的酱油、酱(甜面酱)、食醋进行了随机抽样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方法建立食醋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分析食用醋精、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的指纹图谱的区别,找到能表征食醋质量信息的指纹图谱振荡周期数、振荡寿命等参数,并据此大致鉴别食醋中酿造食醋的含量,可以判断食醋真伪及质量优劣。结果表明,此法能将食用醋精与配制食醋、食用醋精与酿造食醋、配制食醋鉴别出来,并能准确表征食醋质量优劣。  相似文献   

10.
食醋分为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二者在制作工艺、物质组成等多个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酿造食醋中风味物质多样,营养和功能成分突出,市场欢迎度高,但生产成本高于配制食醋。酿造食醋与配制食醋鉴别方法研究经历了从感官评价到理化分析,再到仪器分析的历程,目前仪器分析是研究重点。该文综述了鉴别两种食醋的一些分析方法,进而为两种食醋之间进行区分鉴别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1.
食醋是一种传统的酿造调味品,当前食醋掺假的问题仍时有发生,食醋掺假检验方法的研究已成为当前调味品研究的热点之一。食醋掺假形式多种多样,掺假检验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基于食醋特有的酿造组分如挥发性风味组分、有机酸、氨基酸等进行检验,有的通过检验食醋中掺入的非酿造组分如合成乙酸等进行识别。虽然当前食醋掺假检验方法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实际应用尚不理想,将多指标组合使用识别食醋掺假可能是未来食醋掺假检验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Possible adulteration of canned products containing spirit vinegar pickle by adding synthetic acetic acid is a significant problem of the food industry. Isotope analyses, which determine botanical origin of acetic acid and also can detect synthetic acid, were applied to detect undeclared addition of synthetic acetic acid to canned products.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mprove the extraction technique for the SNIF-NMR (2H/1H; site-specific natural isotopic fractionation-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IRMS (13C/12C; 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 isotope methods and for an atypical matrix and to determine isotope ratios in canned vegetables pickle to prove their adulteration or authenticity. The following set of canned products was analysed: pickled cucumbers (n = 16) and one vinegar pickle purchased in the Czech market and six model (cucumber) pickles. The determined ratios of 2H/1H and 13C/12C for the pickled cucumbers proved to be authentic ranged from 89.4 to 107.0 ppm and from ?28.7 to ?15.6 ‰, respectively; for the synthetic acetic acids diluted with water they ranged from 114.2 to 129.0 ppm and from ?44.9 to ?33.4 ‰, respectively. Isotope analyses were confirmed as a reliable tool for assessing authenticity of canned products. The method enables detection of synthetic acetic acid addition into vinegars and canned vegetables containing vinegar pickle up from 20 % (of total acidity).  相似文献   

13.
高乳酸食醋酿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人们对食醋的认知一直停留于一种含有醋酸的酸味调味品阶段,忽略了食醋中不挥发酸对食醋风味的贡献。国内外食醋酿造技术研究进展显示,东西方食醋因原料、工艺差异,食醋中的有机酸成分存在很大差异,东方谷物醋较西方果醋风味丰富,尤其是食醋中的主要不挥发酸成分-乳酸对调节食醋风味协调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食醋酿造过程中,可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对关键工艺环节进行特定乳酸菌种及代谢产物的靶向调控,调节食醋中醋酸与乳酸的合理配比。通过提升不挥发酸在总酸中所占的比例,增加具有醇厚味感的乳酸含量,减少醋酸对味觉的刺激,使食醋口感更加绵酸柔和,可全面提高食醋风味品质,为未来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以小米为原料,接种酒曲和醋酸菌,采用固态发酵工艺生产小米醋。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酿造工艺,结果表明,酒精发酵的最佳条件是选用米糠为辅料,酒曲接种比例(万家兴高产生料酒曲、安琪酿酒曲)为2∶1,总添加量1.5%,料醅水分含量为69%,入缸初始温度29 ℃;醋酸发酵的最佳条件是酿醋醋酸菌接种量为0.15%,料醅初始酒精度8.0%vol,入缸初始温度31 ℃。在此优化条件下,小米醋感官评分为87.6分,总酸含量为7.1 g/100 mL,小米香突出,酸味柔和,风味典型。  相似文献   

15.
酿醋工业的核心微生物是醋酸菌,其中最常用的菌种属于醋酸杆菌(Acetobacter)。研究表明,具有高耐受性的醋酸菌菌株在高浓度乙醇和高温条件下的产酸量仍可达到较高水平,对高耐受性醋酸菌菌株的发现为现代酿造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有利于对不同生长与代谢特征醋酸菌菌种的挖掘以及新型酿造工艺的开发。该文综述了目前已知的高耐受性醋酸菌的特性及其在酿造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进展,对更多高耐受性醋酸菌菌株的筛选以及酿造工艺的改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保宁醋因其复杂微生物体系和酿造工艺而形成独特风味,其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主要由各种功能性微生物发酵生成,其中乳酸菌是非常关键的一类菌株,其对保宁醋的风味和营养物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稀释涂布平板法从保宁醋醋曲中分离得到12株乳酸菌,通过定性试验、产酸率、耐酸试验和胞外多糖测定等实验,得到一株产多糖量为191.98 mg/L、产酸率为1.62%的乳酸菌L7,鉴定为发酵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femertum),其发酵液中3-羟基-2-丁酮和乙酸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36.22%、45.76%,HPLC检测到乳酸、乙酸,含量分别为66.56 mg/100 mL和104.08 mg/100 mL,这表明L7将有利于提高食醋酸度以及川芎嗪含量。产多糖乳酸菌在食醋发酵过程中的具有重要作用,而此次所得乳酸杆菌对保宁醋生产和发酵工艺改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梨、姜复合果醋饮料酿造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开发梨、姜复合果醋饮料,优化发酵工艺和勾兑工艺,提高我国农产品资源的的利用率。[方法]以梨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鲜姜,通过微生物发酵和勾兑来生产果醋饮料。[结果]最佳发酵工艺配方为:醋酸菌接种量为12%,发酵温度为34℃,姜汁添加量为6%;混合勾兑的最佳配方为:原醋25%~30%,鲜姜汁1%~1.5%,白砂糖8%~9%,蜂蜜5%~6%。[结论]梨、姜复合果醋体态澄清透明,酸味柔和,具有食醋清香、梨香气和姜香,典型性突出;总酸含量为1.5±0.3%,细菌总数≤40个/mL,大肠菌群≤3个/100mL,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金秋梨在黔东南州种植面积宽,产量大,为提供梨果原醋酿造生产技术,实施饮料型梨果醋深加工利用,有效解决梨果易腐烂及梨农卖梨难的现实,特利用金秋梨资源开展原醋酿造方式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液体发酵较半固态发酵速度快,相反,半固态发酵方式生成的乙酸量稍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食醋生产现状,介绍了生产食醋原料的分类、成分及酿造微生物,食醋的生产原理即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机理和食醋的贮存等.  相似文献   

20.
陈景  黄群  傅伟昌  欧阳辉  余佶  罗兰萍 《食品科学》2009,30(20):467-470
以苦荞粉为主要原料,辅以百合精粉,液态发酵酿造苦荞百合保健醋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酿造工艺条件及产品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苦荞、百合粉加水充分糊化后加入3.0% α-淀粉酶于95℃液化22min,再加入糖化酶糖化,调整料液糖度,接入活性干酵母0.10%,32℃酒精发酵6d;调整酒醪酒精含量至5%,接入13%醋酸菌,32℃以140r/min摇床发酵5d。苦荞百合醋饮料最优配方为原醋9%、蜂蜜5%、蛋白糖0.3%、柠檬酸0.13%。所得苦荞百合醋饮料酸味柔和,具有醋香味和苦荞特有香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