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采用异丙醇抽提结合水蒸气蒸馏技术提取艾叶中的挥发性组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提取工艺获得了丁酸、邻-二甲苯、正丁醚、反式-1-丁氧基-1-丁烯、丁酸-1-甲丙酯等新的挥发油组分。  相似文献   

2.
河南产艾叶经过新鲜活性离子水浸提水蒸气蒸馏获得挥发油,产油率为0.70%,较直接水蒸气蒸馏提高0.1%以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标准图谱和文献分析其化学组分,酸性和碱性离子水浸提的挥发油共检出47个成分,鉴定43个成分,其中有9个成分是采用直接水蒸气蒸馏获得样品中所没有的成分,如环氧石竹烯、反-索布瑞醇、茉莉酮酸酯等,有些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河南产艾叶经过新鲜活性离子水浸提水蒸气蒸馏获得挥发油,产油率为0.70%,较直接水蒸气蒸馏提高0.1%以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标准图谱和文献分析其化学组分,酸性和碱性离子水浸提的挥发油共检出47个成分,鉴定43个成分,其中有9个成分是采用直接水蒸气蒸馏获得样品中所没有的成分,如环氧石竹烯、反-索布瑞醇、茉莉酮酸酯等,有些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法(GP-MSE)和水蒸气蒸馏法(SD)萃取独活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检测和定性分析,并对两种萃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法获得106种成分,已定性的有78种,占总组分含量的91.42%,其中主要成分为含氧杂环化合物(63.58%)...  相似文献   

5.
研究武汉地区野生薄荷根茎叶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用水蒸气蒸馏法(SD)分别提取薄荷不同部位的挥发油,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薄荷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叶片挥发油出油率是0.45%,茎挥发油出油率是0.2%,根挥发油出油率是0.02%。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三种不同部位挥发油,共鉴定出43种化合物,叶和茎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薄荷醇,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二十四烷。用薄荷不同部位提取的挥发油含量和成分有较大差别。为获得较高产率的薄荷醇成分,以薄荷叶获取挥发油为最佳原料。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河北产9月份收割的紫花苜蓿干燥全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进行分析。利用GC-MS分离出152种成分,并鉴定了其中43种化合物,占挥发性物质的73.3%(质量分数,下同),其中最多的是酸类化合物,占40.17%。该紫花苜蓿挥发油主要成分是十六烷酸(32.1%)、六氢金合欢基丙酮(8.83%)、植物醇(4.51%),还有5,6,7,7-α-四氢-4,4,7-α-三甲基-2-(4 H)苯基呋喃(3.21%)、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2.94%)。通过与其他产地、不同收割期、不同处理方式的苜蓿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发现产地、收割期、处理方式不同的紫花苜蓿中挥发油成分差别显著,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苜蓿资源等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野菊菊米和野菊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南产野菊菊米和野菊花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相对含量.鉴定出野菊菊米主要化学成分50种,占总化合物的95.00%;野菊花主要化学成分42种,占总化合物的90.95%.野菊菊米和野菊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但其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当归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浸提-减压蒸馏工艺,从当归中提取挥发油,确定适宜工艺条件为:浸提温55℃,浸提时间6h,料液比1:12,挥发油提取率可达(0.54-0.64)%。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HD)、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MAHD)和微波无溶剂提取法(SFME)提取樟树落叶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及峰面积归一化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实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提取率接近,水蒸气蒸馏法为0.98%,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为1.12%,微波无溶剂提取法则为1.04%.3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29种化合物,单萜类氧化物和倍半萜氧化物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HD所得挥发油中香樟醇、桉树叶醇、樟脑和α-松油醇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58%、21.26%、16.79%和11.19%,MAHD为26.29%、28.72%、15.64%和10.16%,SFM为17.74%、17.74%、17.74%和12.46%.不同方法提取的樟树落叶挥发油提取率及成分总体相近,但也存在一定差异,这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樟树落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半仿生酶法从艾叶中提取挥发油并考察其微囊化的可行性。以挥发油提取率为目标,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以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应用复合凝聚法,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壁材,制备艾叶挥发油微胶囊。结果表明:半仿生酶法提取艾叶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12,在此条件下挥发油提取率可达2.23%。制备微胶囊的最优壁材质量配比为阿拉伯胶与明胶1:1,加入少量吐温,乳化效果更好。在甲醛交联用量为壁材量的20%、搅拌转速2 500 r·min-1条件下,包埋率可高达83.5%。经过模拟胃液测试验证,制备的微胶囊可稳定释放,宜常温保存,极大地提高了艾叶挥发油的保存率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CO2)技术从艾蒿全草中提取挥发油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及萃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能有效的萃取艾蒿挥发油成份,萃取率可达7.22%,产品色度较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夹带剂量100mL,40℃萃取100min。  相似文献   

12.
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野生藜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在单因素基础上,选取液固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主要因素,以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为响应值,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鄱阳湖野生藜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液固比45:1、乙醇体积分数71.2%、超声时间39.5min、提取温度72℃、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为3.623%。  相似文献   

13.
鱼油提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钾盐蒸煮法从鲫鱼内脏中提取粗鱼油,并对粗鱼油的氧化性及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茶多酚3种抗氧化剂对鱼油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BHA、BHT、茶多酚3种抗氧化剂对鱼油抗氧化作用以茶多酚效果最好,其次为BHA和BHT.  相似文献   

14.
致密性储层埋藏深、渗透率特别低,受敏感性影响较大,研究致密性储层的敏感性对避免不合理的开采方式对储层造成伤害,从而有利于油田高效开发。但由于致密储层注水困难,实验过程中,流速慢、耗时较长。本文采用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通过对新疆吉木萨尔致密储层4口油井的若干岩样进行敏感性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致密性储层岩样水敏损害程度平均为43.64%,速敏损害程度平均为24.3%,盐敏损害程度平均为33.80%,酸敏损害程度平均为15.66%,临界流速为24.63m/d;该致密性储层具有中等偏弱水敏性、弱速敏性、中等偏弱盐敏性、弱酸敏性。研究结果为该区块油田采取合理的开采方式,降低敏感性对储层的伤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丁香挥发油GC-MS特征指纹图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丁香挥发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进一步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并利用Excel中数据处理等功能进行相似度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精密度和稳定性(RSD均小于3%),所建立的丁香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能够提高辽河油田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最优复配体系以及在不同条件下乳状液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利用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FBRM)、流变仪,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探究了液滴平均粒径、分散度、乳状液黏度的变化规律,考察了外部因素对复配体系下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BS?50、AEO15/OS?15、OP?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4.0%、1.4%、1.4%的复配乳化剂有利于提高辽河油田稠油乳状液的稳定性;平均粒径与分散度存在正协同关系,与乳状液黏度存在反比关系;温度、油水体积比的提升,会降低乳状液的稳定性;加大搅拌速率及矿化度,有利于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矿化物NaCl的质量分数为0.2%~1.0%时,能较大幅度地提升乳状液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其质量分数对乳状液稳定性的提升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新疆油砂水洗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YSFL系列油砂水洗分离剂进行新疆沥青砂的水洗分离,综合考察水洗剂质量分数、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剂砂比等因素对油砂分离的影响,比较YSFL系列水洗分离剂配方对油砂沥青的水洗分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水洗分离剂质量分数(5%)、适宜的加热温度(90℃)、适当的加热时间(20min)和剂砂质量比(2:1)的条件下,YSFL-3油砂分离剂可以将油砂沥青中的沥青与石英砂实现较好的分离,油砂出油率可达94%以上.分离后的水性试剂可循环利用,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