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6):64-66
近年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已开始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鉴于风险与投资间"光与影"的关系,作为一种投资工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从基金募集、投资项目选择,到最终退出阶段会面临一系列风险。为实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中国的长效发展,帮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高市场投资效率,发挥金融在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7):216-217
近年来私募股权投资机制在我国越发活跃,对赌协议作为私募股权投资机制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被中国企业所使用。但从我国企业运用该机制的案例看,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主要是因我国对对赌协议的法律规制不足。因此,本文从私募股权投资和对赌协议特点出发,对对赌协议所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从立法、对赌协议条款设置和监管三方面对对赌协议进行法律规定,从而促进赌协议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3)
对赌协议在当前社会资本运行中的应用程度逐渐提升,对于私募股权投资活动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从私募股权投资和对赌协议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重点阐明其内涵和实施内容,并细致分析私募股权投资中的对赌协议在实际履行中存在着的法律问题,并以此为根据,提出了一些科学可行的应对策略,为全面有效提升私募股权投资活动水平,避免法律风险,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0):12-20
传统意义上认为,投资于一级市场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对于投资于二级市场的公募基金而言更能够规避市场流动性的风险。本文通过1997-2012年691条私募基金从投资到退出的数据构建修正内部收益率MIRR指标,利用包含流动性因素的四因素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研究发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暴露于流动性风险当中,定量计算流动性风险因子载荷达到每年62%。进一步实证证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是通过资本流动性渠道传导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2)
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迅速发展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但是任何企业并不会盲目地引入私募股权投资,文章以中小企业引入私募的利弊为切入点,立足于企业原股东的股权价值最大化目标,提出了中小企业引入的私募股权投资存在一个最佳时间与一个最佳投资额。以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引入私募股权投资的分析与权衡能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9)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已经成为重要的投资模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因而需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私募股权投资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在简要分析私募股权投资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并就如何推动私募股权投资科学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3)
最近几年,私募股权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金融的格局,亚太地区是私募股权基金的热门地区,中国作为这一地区的大国,更是成为了热门中的热门,但是由于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市场不成熟,而且中国法律、政策的局限性限制了该行业的发展,在广大中国市场上,私募股权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宏观调控力度加大、银行信贷政策收紧、信托融资受限等,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持续紧张,逐渐寻求自筹资金以弥补缺口,民间资本充裕、投资渠道匮乏,促使私募股权房地产投资基金(下称"私募房地产基金")在此背景下迎来爆发,特别是自2010年"开元"以来,私募房地产基金不断涌现,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更首次提出了"发展私募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5)
我国中小企业在面临银行贷款融资以及资本市场融资困难的现实背景下,私募股权投资目前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私募股权的退出环节关系着整个投资过程的成败。本文首先阐述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流的退出方式及退出机制,进而分析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退出方式上所面临的问题,结合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各种退出方式的现状及数据,最终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私募退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8)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当前炙手可热的融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本市场的投融资问题,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含有技术性的投资方式,也为目前我国一些高新技术性企业或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为市场经济提供了持续性的动力。退出机制的设计是决定基金收益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不能与其创立经营及市场规律相匹配,值得我们在法律制度框架下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环境给予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