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歧化松香为原料,先制得脱氢枞胺,再与丙烯酰氯经酰胺化反应合成了N-脱氢枞基丙烯酰胺单体,经提纯为液相色谱纯度97.95%的白色固体。通过 FT-IR、MS、1H NMR、13C NMR、TG、GPC及DSC表征了其结构和性能。结构表征结果显示成功合成了N-脱氢枞基丙烯酰胺。DSC分析显示,单一单体在151~196℃时发生热聚合,且自由基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的存在可以降低其聚合温度,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00.34℃。TG分析显示,聚合物在209~483℃发生热分解。对N-脱氢枞基丙烯酰胺聚合物进行GPC分析,结果为Mn=4 301,Mw/Mn=1.56。  相似文献   

2.
以歧化松香为原料,提纯得到脱氢枞酸,经酰氯化合成脱氢枞酸酰氯,再与N-乙基甲基丙烯胺发生酰胺化反应合成一种松香基丙烯胺类单体——标题化合物。通过FT-IR、GC-MS、1HNMR、13CNMR、元素分析、DSC及TG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的气相色谱纯度为98.63%,它在高温下可以发生聚合反应,并且以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可以降低其聚合温度。标题化合物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9.95℃,热分解温度为192.5~288.5℃。  相似文献   

3.
脱氢枞酸烯丙基酯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脱氢枞酸为原料,以草酰氯为酰基化试剂,先合成脱氢枞酸酰氯,然后再与烯丙醇酯化,合成脱氢枞酸烯丙基酯。并分别采用了FT-IR、GC-MS、13C NMR 和 DSC 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脱氢枞酸烯丙基酯在引发剂的存在下可以发生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4.
松香基紫外光固化功能单体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香是一种重要可再生资源,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将松香改性成聚合物单体重新受到关注.本文以脱氢枞酸为原料,以草酰氯为酰基化试剂(物质的量比1:1),先合成脱氢枞酸酰氯,然后再与甲基烯丙醇酯化(物质的量比1:1),合成脱氢枞酸甲基烯丙基酯,并分别采用了FT-IR、GC-MS、13C-NMR和DSC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脱氢枞酸烯甲基丙基酯的质量分数为91.36%,熔程为41.24~52.24℃,在引发剂的存在下可以发生聚合反应,可作为光固化树脂应用于涂料中.  相似文献   

5.
蒋士猛  蔡照胜  陈智栋  许琦 《化学世界》2014,(8):493-496,500
以歧化松香中分离出的脱氢枞酸为原料,经甲酯化和金属钠还原得到脱氢枞醇后,再在BF3-乙醚催化下与环氧氯丙烷加成生成3-氯-2-羟丙基脱氢枞基醚,最后在NaOH存在下环化得脱氢枞基缩水甘油醚(DAGE);用FT IR和GC-MS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环氧值分析法测定了产物中DAGE含量,正交实验方法优化了DAGE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以BF3-乙醚为催化剂催化合成DAGE时,其适宜条件为:加成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5℃和6.0h,环氧氯丙烷对脱氢枞醇的摩尔比为2.5,BF3-乙醚用量为脱氢枞醇质量的5.0%;在此条件下,DAGE的产率为71.67%。  相似文献   

6.
以脱氢枞胺为模板分子,丙烯酸为功能单体,马来松香乙二醇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脱氢枞胺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对分离提纯脱氢枞胺的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为:0.285 g脱氢枞胺(1 mmol)、0.288 g丙烯酸(4 mmol)和4.91 g马来松香乙二醇丙烯酸酯(8 mmol);反应溶剂为氯仿(30 mL),汽油(15 mL),水(300 mL)混合溶剂;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0.27 g);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为70~80℃,搅拌速度为300 r/m in。最佳静态吸附条件为:以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为溶剂配制脱氢枞胺溶液,质量浓度为2 g/L,分子印迹聚合物为20~40目,吸附温度70℃,振荡速度150 r/m in。脱氢枞胺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脱氢枞胺的静态平衡吸附时间为12 h,吸附量为223 mg/g,平衡解吸时间为12 h,解吸率为95.9%。经分子印迹聚合物分离纯化后的脱氢枞胺质量分数由67.4%提高到98.3%。说明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脱氢枞胺的特异吸附性能良好,可以达到分离纯化脱氢枞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四甲基哌啶基氧(TEMPO)存在下,以脱氢枞胺(DHA)为原料,经Eschweiler-Clarke反应得到N,N-二甲基脱氢枞胺(DMDHA)后,再于乙腈溶剂中与氯丙烯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烯丙基二甲基脱氢枞基氯化铵(ADMDHAC);用FT IR、1 H NMR和13 C NMR表征了产物结构,两相滴定法测定了产物中ADMDHAC含量,正交试验法优化了ADMDHAC合成条件,表面张力法测定了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ADMDHAC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65℃,TEMPO用量为DMDHA质量的1.25%,DMDHA与氯丙烯摩尔比为1∶1.6,反应时间为144h;此条件下产物收率为51.11%,产物中ADMDHAC含量为97.87%;临界胶束浓度为2.0mmol/L。  相似文献   

8.
脱氢枞酸(β-丙烯酰氧基乙基)酯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脱氢枞酸为原料,以草酰氯为酰基化试剂(摩尔比1∶1),先合成脱氢枞酸酰氯,然后再与丙烯酸-β-羟基乙基酯酯化(摩尔比1∶1),合成脱氢枞酸(β-丙烯酰氧基乙基)酯,得率75%,质量分数98.5%。用FTIR、GC-MS、13CNMR和DSC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脱氢枞酸(β-丙烯酰氧基乙基)酯是一种熔点为59~61℃的白色晶体,在引发剂的存在下,可以发生聚合反应,均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54.2℃。  相似文献   

9.
以脱氢枞酸为原料采用衍生化反应合成了脱氢枞胺(DA)并通过FT-IR、MS和1H NMR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分析表明确定合成了脱氢枞胺。以聚硅氧烷、白炭黑和脱氢枞胺等为原料,采用缩合反应合成了脱氢枞胺改性硅橡胶,并研究了脱氢枞胺添加量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脱氢枞胺添加量的增加改性硅橡胶的形貌越来越粗糙,密度、硬度相应提升,表干时间加快。此外,改性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随着脱氢枞胺添加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脱氢枞胺添加量为5%时,改性硅橡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失重10%所对应的温度和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分别为0.57MPa、170%、373 ℃、583 ℃。  相似文献   

10.
范旭  丁霞  林中祥  赵林果  邓慧敏 《现代化工》2007,27(Z1):257-259
以脱氢枞胺和氯乙酸为原料,通过N-烃化反应对脱氢枞胺的氨基进行修饰,增加其水溶性,合成了新化合物N,N-二羧甲基脱氢枞胺.以乙醇和水为溶剂,先用KOH水溶液与氯乙酸成盐,再在62℃的碱性条件下,向其中缓慢滴加脱氢枞胺乙醇溶液,反应18h,粗品经二氯甲烷重结晶得白色粉末状固体,得率为63.8%.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发现产物对黄孢原毛平革菌、裂褶菌、蜜粘褶菌,云芝和绵卧腐孔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以脱氢枞胺为原料首次合成了3-氯-2-羟丙基脱氢枞基氯化铵(CHPDMDHA)和烯丙基二甲基脱氢枞基氯化铵(ADMDHA),并创新提出以CHPDMDHA和ADMDHA作为活性季铵盐对壳低聚糖(LWCTSs)、N-羧甲基壳聚糖(N-CMC)、N,O-羧甲基壳聚糖(N,O-CMC)、N-羧乙基壳聚糖(N-CEC)和N,O-羧乙基壳聚糖(N,O-CEC)进行改性,分别得到了CHPDMDHA接枝壳低聚糖(CHPDMDHA-g-LWCTSs)、CHPDMDHA接枝羧烷基壳聚糖(CHPDMDHA-g-CACTSs)、ADMDHA接枝壳低聚糖(ADMDHA-g-LWCTSs)和ADMDHA接枝羧烷基壳聚糖(ADMDHA-g-CACTSs)等4个系列松香改性壳聚糖类梳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采用FT-IR、NMR、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了产物结构,并研究了所合成化合物的  相似文献   

12.
含松香骨架甜菜碱类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脱氢枞酸为原料,合成了3种新型含松香骨架的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N-(2-脱氢枞酰氧基)乙基-N,N-二甲基羧甲基甜菜碱,N-(2-脱氢枞酰氧基)乙基-N,N-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和N-(2-脱氢枞酰氧基)乙基-N,N-二甲基磷酸酯甜菜碱。通过红外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3种甜菜碱cmc分别为3.16 mmol.L-1、3.01 mmol.L-1和2.56 mmol.L-1,此时表面张力分别为31.91 mN.m-1、33.20 mN.m-1和25.79 mN.m-1,说明3种甜菜碱具有好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3.
何曼  陆进华  沈德渊 《化工时刊》2002,16(12):25-29
分3个步骤制备脱氢枞胺键合交联聚苯乙烯树脂:醚化反应,双键环氧化和脱氢枞胺与环氧基开环反应。为了提高树脂中功能基的转化率,针对每一步合成做了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对每一步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用脱氢枞胺键合交联聚苯乙烯树脂进行对映体分离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松香改性产品脱氢枞胺为原料,乙醚为溶剂,在-10~40℃下与二硫化碳(CS2)、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作用,合成脱氢松香异硫氰酸酯,最高产率为84.1%。然后以对甲苯磺酰氯、苯磺酰氯、水合肼为原料,四氢呋喃为溶剂,在10~15℃下分别合成对甲苯磺酰肼(最高产率91.9%)和苯磺酰肼(最高产率96%)。最后,松香异硫氰酸酯分别与对甲苯磺酰肼、苯磺酰肼反应,乙醇为溶剂,于60~80℃条件下回流搅拌,合成了対甲苯磺酰肼基脱氢枞氨基硫脲和苯磺酰肼基脱氢枞氨基硫脲,最大收率均大于60%。所合成的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表征分析,证实是一种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合成了N-脱氢枞基-三甲基硫酸甲酯铵,N-脱氢枞基-N,N-二甲基-N-羟 在氯化铵、N-脱氢枞基-N,N-二甲基-N-苄基氯化铵等三种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产品结构进行了紫外、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元素分析鉴定。测定了产品表面物理性质,并对产品缓蚀及抗菌性能进行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法(RAFT)将脱氢枞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异丙醇基)酯(DAGMA)单体接枝到乙基纤维素上合成了全生物质基两亲性的乙基纤维素-聚脱氢枞酸(2-甲基丙烯酰氧基异丙醇基)酯共聚物(EC-g-PDAGMA),并制备了聚合物自组装胶束。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凝胶色谱仪(GPC)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成功合成了EC-g-PDAGMA。由于脱氢枞酸的引入,EC-g-PDAGMA接枝共聚物具有明显的紫外吸收性能。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聚合物自组装胶束的粒径、胶束溶液的Zeta电位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C-g-PDAGMA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THF/H2O中能够进行自组装形成规整的球形胶束,并且其大小随着聚合物浓度和分子链长而变化,粒径分布较窄,同时胶束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以脱氢枞酸为原料,在二氯甲烷溶剂中与二氯亚砜制备脱氢枞酰氯,再以无水碳酸钠作缚酸剂,脱氢枞酰氯与脱氢枞胺在四氢呋喃溶剂中回流生成双脱氢枞基酰胺化合物,收率46.3%.产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红外光谱确证.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产物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6个菌种的体外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双脱氢枞基酰胺化合物对6个菌种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为8~128μg/mL,其中,对肺炎链球菌、阴沟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8μg/mL.  相似文献   

18.
HPAM-g-P(NIPA-co-DMAM)的合成与温敏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荣光  郭睿威  蔡超 《化工学报》2007,58(9):2388-2394
利用端基转换法合成了不同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的端丙烯酰胺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N,N-二甲基丙烯酰胺)[poly(NIPA-co-DMAM), PID]大分子单体;与丙烯酰胺聚合后再水解,得到以PID为侧链,浊点在37~63℃的接枝共聚物[HPAM-g-P(NIPA-co-DMAM), HGPID]。利用1H NMR及端基分析等对大分子单体和接枝物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接枝共聚物侧链的组成和链长、共聚物质量浓度和外加盐浓度等因素对其水溶液的热敏特性及温敏增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脱氢枞酸、3-溴-1-丙醇、甲基二烯丙基胺为原料制备了水溶性松香单体N-甲基-N, N-二烯丙基-N-(3-脱氢枞酰氧基)丙基溴化铵(DMDHAE),并使用核磁共振、气相色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熔点仪等分析手段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DMDHAE纯度为91%,熔点为127~131℃,溶解度为1.50~1.60 g/mL;核磁和红外分析中出现了特征基团峰,质谱和元素分析与理论值一致。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单体自聚进行监测,并利用自催化模型对其自聚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MDHAE具有可聚性,单体自聚的活化能(Ea)为124.336 kJ/mol,机理函数f(α)的表达式为SB(m, n)模型。  相似文献   

20.
脱氢枞胺及降解脱氢枞胺分别与杂环甲醛在乙醇溶剂中缩合合成了6个松香基Schiff碱杂环衍生物(a_1/a_2、 b_1/b_2、 c_1/c_2),并对产物结构进行了IR、~1H NMR光谱表征确证。通过体外最低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c_1和c_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产气杆菌(Bacterium aerogenes)具有显著效果,其最低抑菌浓度(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均为32μg·m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