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涡流式电线电缆偏心测试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震  李迎  赵洪 《信息技术》2002,(2):17-19
针对电线电缆生产过程的偏心问题,采用电涡流传感器开发研制电涡流式电线电缆偏心测试系统,该系统经过模拟运行可以得出具有造价低,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现代电子技术》2019,(21):77-81
为减轻静态漏洞体对计算机片上网络造成的序列化运行危害,设计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片上网络静态漏洞检测系统。利用Hadoop检测框架,定向规划片上网络漏洞处理模块、静态漏洞评估模块的物理运行位置,实现新型检测系统的硬件运行环境搭建。在此基础上,采集漏洞信息的入侵行为,并以此为标准编写大数据检测函数,在相关组织设备的促进下,构建片上网络的静态漏洞行为链,实现新型检测系统的软件运行环境搭建。结合基础硬件条件,完成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片上网络静态漏洞检测系统研究。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与hook系统相比,应用新型漏洞检测系统后,计算机片上网络的平均容错率达到90%,单位时间内出现的漏洞总量不超过3.0×109TB,序列化运行危害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3.
《现代电子技术》2019,(9):55-59
为解决由传输数据堆积而引发的网络拥塞问题,达到缩减网络滞后延迟的目的,设计一种基于随机检测算法的新型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利用LAIDS/LIDS主机随机检测架构,对拥塞控制器、网络数据过滤器进行调节,完成新型系统的硬件运行环境搭建。通过传输数据拥塞定义的方式对网络中可能出现的拥塞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再根据具体判断结果选择合适的网络拥塞控制方式,实现新型系统的软件运行环境搭建。结合软、硬件结构,完成基于随机检测算法的网络拥塞控制系统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控制系统相比,应用新型控制系统后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堆积量的最大值不超过5.5×10~(13)TB,网络滞后延迟平均值始终低于60 ms,网络拥塞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4.
《现代电子技术》2019,(19):41-45
为解决传统多屏显示系统图像接收速率过低、单路图像输出速率受限等问题,设计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型三维动画图像多屏显示系统。利用动画图像处理平台、规划显示电源、三维多屏SOC显示模块的连接方式,完成新型显示系统的硬件运行环境搭建。将虚拟现实技术分割后的三维动画图像作为读取依据,对显示滤波参数进行重新设置,完成新型显示系统的软件运行环境搭建,结合软、硬件运行单元实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动画图像多屏显示系统的搭建。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多屏显示系统相比,应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型三维动画图像多屏显示系统后,平均图像接收速率可以达到2.5 MB/s,单路图像输出速率最大值接近120 MB/s。  相似文献   

5.
磁感应成像(MIT)是对所测生物组织电导率进行图像重建的一种新型技术,生物组织所产生的涡流信号过于微弱制约着MIT检测装置的设计精度和重建图像的分辨率.该文基于涡流信号的特点,提出一种最大化减少主磁场信号的涡流检测方法,即对线圈传感器进行改进有效抵消主磁场信号从而增大涡流场.针对所提出的MIT测量模型,通过仿真实验,确...  相似文献   

6.
张艳杰 《电子质量》2021,(1):97-100
新型弹载波控组件通过控制相控阵天线完成波束的电控扫描和快速赋形,实现对飞行目标的快速跟踪和定位.波控组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上万个通信、控制信号,如何实现对波控组件通信、控制以及供电输出信号的快速的准确测量成为弹载波控组件测试交付的难点.设计了波控测试软件和硬件,完成了波控测试系统的搭建,通过分时单元实现了对多产品的多通...  相似文献   

7.
《现代电子技术》2019,(13):156-160
为解决传统实验室耗材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水平较低、可视化存储空间受限等问题,设计新型开放性实验室耗材信息智能整合系统。在智能整合框架中,良性分配耗材数据集成模块、开放性角色管理模块的运行空间,完成新型智能整合系统的硬件运行环境搭建。在此基础上,选择较为适宜的信息服务协议,并将共享数据库调试到极佳的存储状态,根据缓存数据的集成上线,完善实验室耗材数据的交互流程,完成新型智能整合系统的软件运行环境搭建,实现开放性实验室耗材信息智能整合系统的顺利运行。在相同运行条件下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智能整合系统与传统系统相比,数据处理能力提升75%,可视化存储空间容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8.
在基于资源按需分配策略的卫星通信系统中,网控中心负责系统的管理控制和运行维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协商策略的网控中心热备份方案,结合链路检测、信令交互和数据同步实现了主备网控中心的自动无缝切换及主备网控中心间网控数据的一致。网控中心主备角色切换不影响当前系统内各地球站的入退网状态、业务通信,有效地保证了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火电厂的发电汽轮机组,日常的安全稳定运行,与轴系监测系统中传感器的正确合理使用有举足轻重的直接关联。文章以电涡流传感器应用于发电机组汽轮机轴系监控的实例,从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检测方式、监测应用及安装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并分析了电涡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设计了同被测件相应的电涡流传感器,并完成了测量电路、接口电路的设计和调试,从而完成了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该类系统可用于自动售货机币值的判别和生产线扁平金属工件的多信息采集及自动控制,由于是多信息采集,系统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严怀龙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1):135-137,142
提出了涡流检测装置的控制分析与设计,分析了涡流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完成了PLC对步进电机和气动系统的合理控制,目前该装置对产品的检测中各部分协调性良好。本检测装置通过PLC有效地将机、电和气结合起来,在汽车轮毂等转轴零件的检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将有助于其他同类检测设备的研制开发。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电子技术》2019,(11):72-76
为解决由负载分配不均造成的断网故障问题,设计新型失稳网络的非均衡断网故障排除系统。在非均衡网络负载框架中,重新分配失稳网络故障探查模块、排除编译器两个单元结构所占比重,实现新型故障排除系统的硬件运行环境搭建。在故障排除服务器的支持下,规范断网故障数据表、非均衡失稳网络锁协议的联结形式,实现新型故障排除系统的软件运行环境搭建,结合软、硬件运行结构,完成失稳网络非均衡断网故障排除系统设计。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与现有故障排除系统相比,在非均衡网络失衡状态比为0.33和0.47的条件下,应用新型失稳网络非均衡断网故障排除系统,能使负载分配均衡率达到90%,有效解决由负载分配不均带来的断网故障现象。  相似文献   

13.
传统软件架构恢复系统不能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流畅、高效的信息响应。为改善此问题,基于云计算环境,设计新型软件架构恢复系统。利用SaaS平台搭建云计算环境,通过云计算环境下多租户选择,完成系统的硬件设计。应用架构适配子系统和协议接入恢复、软件资源控制子系统和通用呼叫恢复完成系统软件设计。通过软件架构恢复业务接入子系统实现系统正常运行。模拟用户需求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云计算环境下软件架构恢复系统提高了恢复响应率和恢复响应流畅性,全面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4.
电涡流检测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无污染等优点,适用于对金属微裂纹的检测.文章设计了一款电涡流探伤系统,能够进行高速采样和连续显示,当检测到被测物体具有微裂纹时,能够进行声光报警.它是基于ADSP-BF531处理器本身的高速接口,利用高速模数转换器进行采样,并且结合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和TFT-LCD将检测结果清晰连续地显示出来.本系统结构简单、采样速度快、体积小,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及时、有效地修复通信网络阻塞故障问题,设计了基于大数据的通信网络阻塞故障检测系统.利用大数据CPU主板,控制通信网络阻塞信号在转发故障诊断模块中的传输行为,借助耦合检测电路,实时整合检测电量,完成检测系统的硬件执行环境搭建.建立通信锁相环结构,通过阻塞故障信号拟合处理的方式,判定故障检测信号的基本性质,搭建检测系统的...  相似文献   

16.
涡流脉冲热像技术是一种将电磁生热和红外热成像相结合的新型无损检测技术。针对金属疲劳裂纹生热研究不深入的问题,本文以含有贯穿的疲劳裂纹金属平板试件为研究对象,搭建了涡流脉冲热像检测实验系统,并建立了涡流脉冲热像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涡流脉冲热像检测中裂纹生热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红外热像中,同一时刻越靠近裂纹根部的位置,温升的最大值越大;在激励过程中,裂纹区域的温升逐渐升高,当激励结束时,裂纹区域的温升则具有逐渐下降趋势,并且呈现先迅速后缓慢的下降速度。进一步揭示了裂纹尺寸对裂纹区域温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胡兆祥  吴小亮 《电子世界》2012,(14):67+69-67,69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对维持核电厂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性至关重要。为了监测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降质行为,应用涡流检验技术对传热管实施定期检验。田湾核电站卧式蒸汽发生器采用远控多频涡流检查系统,实现了远程涡流数据采集和分析,快速、准确获得传热管运行状态,为设备维修和寿命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涡流检测技术采用频谱丰富的正弦信号作为激励源,响应中包含多个频率成分,增强了涡流检测的抗干扰能力.将涡流检测技术、数据采集技术与虚拟仪器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开发了适用于在线检测的涡流检测系统.系统由脉冲涡流检测硬件电路、PXI总线系统以及相关软件组成.硬件电路可产生性能良好,频率、幅值稳定的激励信号,频率范围为0~5 M...  相似文献   

19.
淬火层厚度采用涡流检测方法得到的信号一般非常微小,而我们身处于充满噪声的环境中,涡流检测得到的微小信号非常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噪声,电路噪声等淹没,因此设计一个能精确提取被噪声包围的检测信号,即放大有用信号,滤除无用信号,对整个涡流检测系统测量的精确度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将以精确的涡流检测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硬件电路和软件处理两个部分来分析,对淬火层厚度涡流检测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获取电网用户的用电消耗数据,实现对电网环境的实时监测,设计基于数据驱动的不规则用电检测误差校正系统.借助用电检测电路,调度步进式校正电机与EMI滤波器间的即时连接关系,实现系统的硬件执行环境搭建.在此基础上,过滤已生成的电网用户电量消耗数据,通过求取不规则电负荷特征的方式,设置必要的误差校正维度条件,实现系统的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