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窗》2016,(8)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出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往往需要对既有建筑进行相应的加层处理,这一处理过程往往会加大对地基的荷载。为了确保既有建筑的地基能够有更强的承载能力,往往需要对其地基采取有效的加固处理措施进行处理,以更好的保证既有建筑的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施工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既有建筑物加固修缮勘察与地基基础加固方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期北京城区建设的建筑物一般为多层砖混结构,采用天然地基浅埋基础,因建筑物整体结构刚度较差或地基不均匀造成建筑墙体开裂、基础下沉的不在少数。本文以清华二教加固修缮工程为例,阐述了文物保护工作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适宜的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方案,以期对类似工程的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施工将引起附加沉降,对上部结构将造成一定的影响,《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中对该部分附加沉降未作考虑。本文作者通过理论分析和工程实例,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5.
王小钧  解志浩 《山西建筑》2002,28(10):36-37
介绍了树根桩的设计、施工方法,通过工程实例,进一步阐述了树根桩托换技术在既有建筑加固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得出它具有施工方便,造价低廉,承载力效果提高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结合昆明市的概况,从自然环境、地质环境、新建工程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昆明市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既有建筑基础工程的加固方案,为今后既有建筑地基工程加固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既有建筑物隔震加固技术的难点和关键问题,选取我国既有建筑中最常见的砌体结构,结合工程实例对既有建筑物的隔震加固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给出了既有砌体结构隔震加固的施工工艺,探讨了关键施工工序的处理方法,从经济性及环境效益方面说明了隔震加固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施工管理的实践,详细介绍了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的方法及要点;并结合工程应用实例,对其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施工方法的比选,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对其实用性进行了评定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影响既有建筑地基基础质量的因素,论述了既有地基基础加固的重要性及加固范围,对扩大基础底面积法、加深基础法、灌注加固法等常用的地基加固技术作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建筑工程使用年限的增长,地基基础的质量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对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良好办法。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建筑施工经验,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唐君  雷飞龙  江宁 《施工技术》2022,51(2):79-82
为解决老旧建筑垂直交通问题,北京某高校拟在既有建筑原结构外加建5层电梯.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结构设计要求,拟加建电梯井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均不满足设计要求.考虑邻近既有建筑施工空间有限,现场运用改装的套管跟进锚杆钻机成孔,采用注浆钢管桩联合桩端、桩侧复式注浆工艺的地基基础加固方案.第三方检测数据表明,微型桩承载力及变形...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既有建筑进行大跨度托换普遍存在竖向变形控制难的问题,本文以某一多层建筑为例,提出一种适用既有建筑大跨度托换的主动变形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转换梁进行预顶变形,后张拉预应力,再封闭转换梁与既有承台节点,实现对既有建筑的大跨度主动托换。另外,本文选取一榀典型转换框架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计算被动托换以及本文介绍主动托换变形及应力差异,分析表明:采用主动托换方法比被动托换方法能明显改善上部结构附加竖向变形及附加内力,托换后竖向变形在容许值的低值范围,解决了既有建筑大跨度托换竖向变形控制难题。本文提出的主动托换方法可为相似既有建筑的大跨度托换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某建筑工程为背景,说明地基施工条件和地质环境,分别就地基基础施工中的基坑支护、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和土方回填作业予以阐明。同时,说明地基加固施工所采用的SDDC桩加固的具体施工要点,以期为同类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和加固作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丁胜元 《砖瓦》2024,(1):160-162
为了解决既有建筑物在长期服役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及承载力不足问题,以山东省某市办公楼地基基础加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微型钢管桩兼做注浆孔的复合加固技术,并结合工程实际研究了其施工工艺,借助现场沉降监测和载荷试验,分析了复合加固技术后单桩承载力以及建筑物地基基础的沉降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监测时间的变化,既有建筑地基基础6个监测点的沉降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为单调非线性增加,并趋于收敛;位于既有建筑各个角点的沉降值变化较为相近,沉降值收敛值为31mm,位于既有建筑物长边中点的沉降值也较为相近,且其沉降值大于建筑各个角点的沉降值,沉降收敛值为43mm;随着监测时间的增加,既有建筑地基基础6个监测点的沉降速率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为单调非线性降低,并趋于收敛;微型钢管桩在加载初期(荷载小于125kN),荷载-位移曲线呈线性关系,而在荷载大于125kN后荷载-位移曲线呈现非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16.
程彦 《安徽建筑》2019,(4):179-180
出于建筑质量考虑,在建筑地基施工完成之后有必要采用相关方法对既有地基基础进行检测,其中常见的方法即为低应变法。低应变法是一种利用低能量的瞬态、稳态对地基顶部进行激振,根据激振的速度时间曲线、导纳曲线来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可以用于判断地基基础的完整性,在现代地基检测当中十分常见。  相似文献   

17.
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检测与评定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拴  崔峰  刘波  张鹏 《建筑科学》2011,27(Z1):163-166
通过既有建筑地基基础的载荷试验、原位取样、剪切波速、探地雷达、低应变动力测试、沉降观测技术等研究,得到了有益的结果,这些测试与评定技术有很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在工程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和规模得到不断的增速和扩大。因此建筑物的质量逐渐开始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建筑地基基础的各项测试与评定技术研究,得到有益的结果,这些技术具有一定的使用性,广泛引用在工程建设中,它们的出现使工程建设技术得到提高。本文主要从检测以及评定技术进行注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指出了当前加固改造工作中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对业内同仁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袁健  姜峰  蔡毅强  杨宏辉 《建筑施工》2009,31(3):172-174
无锡君来广场紧贴无锡市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中会堂的4根承重柱位于拟建基坑内部,为保证中会堂在施工期间安全及正常使用,通过对既有建筑结构体系分析后,制定出既能保护原有建筑,又不影响基坑施工的结构托换方案,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