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碎浆和浮选条件对混合办公废纸脱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美国混合办公废纸(MOW)在不同碎浆浓度以及碎浆时加入脱墨化学品对浮选脱墨的影响,并对实验室浮选操作条件和脱墨化学品的匹配及其用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碎浆时加入脱墨化学品对提高白度和脱墨效率很重要,在优化的碎浆和浮选条件下,MOW脱墨浆白度由未浮选的71.5%ISO提高到77.3%ISO,残余油墨量由未浮选的29.49mm^2/g浆减少到0.39mm^2/g浆,浆中灰分降低81.2%,纸浆的强度性能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介绍浮选法矿物脱墨剂MA在江苏某厂250 t·d-1 ONP/OMG/MOW混合废纸脱墨生产线的使用情况,从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方面与之前用的生物酶脱墨剂EA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原有脱墨工艺不变的情况下,使用MA后,浮选纸浆白度增益平均值较EA增加0.9%ISO;脱墨成浆白度平均值较EA增加2.4%ISO;脱墨成浆油墨尘埃含量较用EA时降低80%;脱墨成浆的L*、a*、b*色相值稳定;吨浆脱墨成本较EA降低15%~20%。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制的中性脱墨剂对在ONP/OMG中性脱墨过程中影响脱墨效果的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碎浆温度为70℃,碎浆浓度为5.0%,碎浆时间为20min,熟化时间为15min,浮选温度为50℃,浮选浓度为1.0%,浮选时间为8min,洗涤2次,脱墨剂用量为0.75%时,ONP/OMG中性脱墨效果很好,此时脱墨浆的白度可达到68.5%,残余油墨粒子浓度减小到186mg·kg-1。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用酸性纤维素酶和中性纤维素酶/淀粉酶与化学处理混合办公废纸的脱墨实验,并优化了酶作用条件。研究表明,用中性纤维素酶/淀粉酶处理的纸浆经浮选后,其纸浆白度比酸性纤维素酶处理和化学处理的浆样分别提高1.9%ISO和1.0%ISO;与化学法相比,用中性纤维素酶/淀粉酶脱墨并用过氧化氢漂白的MOW浆在实验室小长网纸机上抄造的胶印书刊纸白度高、强度好和尘埃度低。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了用中性生物酶进行MOW脱墨的优势,为工厂应用该工艺生产高级文化纸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生物酶脱墨剂和传统化学脱墨法在废纸碎浆与浮选工艺中的脱墨实验。从碎浆白度、浮选白度、白度增值、油墨去除率等指标对两种脱墨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碱性脂肪酶类生物酶脱墨剂A、B较常规化学脱墨剂MT-90具有更好的脱墨效果,很好地控制了纤维流失,成本节约24.5元/吨纸废纸。  相似文献   

6.
利用两种来源不同的漆酶对废新闻纸进行脱墨研究,分析其脱墨效果并进行对比,得出1号漆酶能获得更优的脱墨效果.最佳的脱墨工艺为:首先预浸泡废新闻纸2h(温度40℃,pH值7.0,漆酶用量20IU/g),然后加入一定量脱墨剂碎解25min,最后浮选15min.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漂白浆的白度达58.1%ISO,裂断长2.31km,撕裂指数为7.33 mN·m2·g-1,ERIC为332.1mg·kg-1,尘埃度(PPM)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碎浆浓度、碎浆时间、碎浆温度及生物酶用量等4个因素对生物酶用于8号美废脱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碎浆浓度及时间对碎浆和浮选后纸浆白度的影响较大;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碎浆浓度10%、碎浆时间20 min、碎浆温度50℃、生物酶用量为0.01%质量分数,此时碎浆白度为36.7%,浮选白度为42.1%,碎浆后Eric值为1 227,浮选后Eric值为890,油墨去除率为27.4%;与常规化学法脱墨相比,用生物酶脱墨可以提高浮选后纸浆的白度和油墨去除率;同时,碎浆废水、浮渣废水及总废水的COD分别降低了67.9%、43.1%和51.5%。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碎浆浓度、碎浆时间、碎浆温度及生物酶用量等4个因素对生物酶用于10号美废脱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4个因素对脱墨效果的影响都较大。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碎浆浓度10%、碎浆时间20 min、碎浆温度50℃和生物酶用量为0.02%质量分数(下同),此时碎浆白度为52.0%,浮选白度为62.5%,碎浆后Eric值为586,浮选后Eric值为166,油墨去除率为78.0%;与常规化学法脱墨相比,用生物酶脱墨可以提高浮选后纸浆的白度和油墨去除率;同时,碎浆废水、浮选废水、浮渣废水及总废水的COD分别降低了54.0%、29.8%、80.0%和39.2%。  相似文献   

9.
进行生物酶法脱墨和传统化学脱墨实验。从碎浆白度、浮选白度、白度增值、油墨去除率等指标对两种脱墨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碱性脂肪酶类生物酶脱墨剂A、B较常规化学脱墨剂MT-90具有更好的脱墨效果,很好地控制了纤维流失,成本节约24.5元·t~(-1)废纸。  相似文献   

10.
王凤  龙柱 《中华纸业》2018,(6):33-38
将实验室合成的腰果酚聚氧乙烯醚(CPE)与其他市售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制备环保高效脱墨剂,用于混合办公废纸浮选脱墨。研究其脱墨效果及最优工艺。实验结果表明:C PE对混合办公废纸有较好的脱墨效果,且具有良好的配伍性,与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CPE与其他表面活性剂三组分复配使用时脱墨效果优于双组分使用,更优于CPE单独使用。当CPE/AEO-9/AES质量比为1∶1∶1时复配使用效果最好,脱墨浆白度达到90.45%ISO,油墨去除率达到91.96%,纸浆得率75.7%。最优脱墨工艺条件为:脱墨剂用量0.3%,碎浆时间30min,碎浆温度55℃,浮选时间20min,浮选温度50℃。  相似文献   

11.
采用纤维素酶与超声波协同对混合办公废纸进行脱墨探索,实验结果表明,酶法脱墨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处理温度50℃,纤维素酶用量为1.5IU/g,纤维素酶处理浆浓5%,纤维素酶处理时间60min,表面活性剂用量为0.05%,酶处理PH值为5.5,浮选时间15~20min,浮选浓度1%。超声波脱墨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频率...  相似文献   

12.
在混合办公废纸(MOW)常规化学脱墨工艺条件下,考察了几种阳离子聚合物(CPAM、CS、PAC)对脱墨浆分散体系界面及胶体化学特性(如Zeta电位、表面张力)和浮选脱墨效果(如白度、残余油墨量)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胶体环境改变前后脱墨浆中纤维表面形态变化与残余油墨粒子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MOW脱墨分散体系中加入少量阳离子聚合物对改变体系界面及胶体化学特性有积极影响;适宜的界面及胶体化学环境有利于油墨粒子的去除;当Zeta电位在-14.0~-12.0 mV之间、表面张力在60.0~63.0 mN/m之间时,与常规化学脱墨相比,脱墨浆白度及油墨去除率均有提高。SEM图显示出加入少量阳离子聚合物可保持适宜的界面及胶体化学环境,有助于进一步去除细小油墨粒子,降低细小纤维及杂质含量,使纤维表面变得更加洁净。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浮选脱墨过程中转子转速、浮选温度以及脱墨剂用量等条件对浆料表面张力、气泡产生情况和脱墨效果的影响,并对表面张力和气泡产生情况与脱墨效率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脱墨剂用量对浮选效果影响显著;脱墨剂用量和温度变化对表面张力影响显著;泡沫产生和破裂情况对油墨脱除效率和纤维流失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DBI漂白混合办公废纸脱墨浆时NaHSO3和NaBH4的用量以及它们的配比、漂白时的温度、pH值等对提高脱墨浆的白度、油墨尘埃度的影响,摸索DBI漂白脱墨浆影响因素的取值.  相似文献   

15.
陈嘉翔 《中华纸业》2006,27(6):46-47
介绍了美国Utah大学为混合办公废纸研发的磁性脱墨的主要过程与效果。结果认为采用凝聚剂将碎解浆中的铁磁颜料(氧化铁)与非磁化颜料凝聚后进行磁性脱墨,脱墨效率可达90.8%,从而可以代替浮选脱墨而达到了良好的脱墨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段碎浆的方式,得出了废纸碎解条件影响油墨已老化的旧报刊废纸脱墨效果的趋势,分析了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结果显示:碎浆浓度和时间是影响脱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脱墨剂及Na2SiO3次之.采用二段碎浆工艺,可使出纸墨点数<250个/m2,白度>56%SBD.  相似文献   

17.
废报纸的高浓碎解及其脱墨浆浮选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ORMAX Micro-Maelstrom实验室高浓碎浆机研究了废报纸碎解过程中的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对脱墨浆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FORMAX浮选器工艺参数如浮选时间、空气流量、空气压强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报纸碎解过程的化学作用中NaOH、Na2SiO3、H2O2和脱墨剂的用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机械作用中碎浆浓度的影响大于碎浆时间和碎浆机转速.  相似文献   

18.
定量检测了办公废纸中大胶粘物和微细胶粘物的含量,并就浮选脱墨对大胶粘物和微细胶粘物的去除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碎浆,浆中胶粘物含量较低;优化浮选后,办公废纸浆中大胶粘物和微细胶粘物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了79.17%和74.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