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恒速压汞技术在长2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伟  张创  孙卫  仝敏波 《断块油气田》2011,18(5):549-551
恒速压汞技术是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定性和直观分析的先进技术之一。文中应用该技术对定边油田张韩区块长2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了孔隙与喉道的大小及其分布频率等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孔隙大小、孔隙体积、喉道大小及孔喉比等参数对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低渗透储层有效喉道半径越大,其渗流通道越宽,不同渗透率级别的低渗储层.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喉道大小及分布上;喉道特征是决定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不同渗透率级别的储层岩石由不同半径的喉道控制;储层岩石的孔喉比参数对水驱油渗流特征、剩余油微观分布特征及驱油效率等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恒速压汞技术在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珊  孙卫  王力  马永平 《断块油气田》2013,20(4):485-487
以恒速压汞实验为基础,从喉道、孔隙、孔喉半径比及毛细管压力曲线变化特征4个方面,对苏里格气田苏48—苏120区块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渗透率越大,峰值喉道半径及主流喉道半径越大,喉道半径分布范围越宽,大喉道越多;微观孔隙结构越好,孔喉半径比分布范围越窄,平均值越小,驱油效果越好;低渗透储层不同渗透率样品孔隙半径差异不大,微观孔隙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喉道的大小和分布上,喉道是影响储层渗流能力和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深入分析恒速压汞法原理的基础上,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岩心实验结果,研究了该方法在致密油孔隙结构表征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运用恒速压汞法能够区分孔隙和喉道,获得孔隙半径、喉道半径及孔喉半径比分布,可以更全面地表征孔隙结构并揭示其对渗流能力的影响;恒速压汞法以准静态进汞,能够消除润湿滞后效应,同时修正了高压下介质变形的影响,实验数据相比于高压压汞法更为准确。然而,受最高驱替压力的限制,恒速压汞法最大汞饱和度较低,无法表征半径小于0.12μm的孔喉。总体而言,恒速压汞法在表征致密油孔隙结构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才能表征致密油完整的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及七东区克下组油藏为例,将恒速压汞技术应用于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中,可得到孔隙与喉道的大小及其分布频率等参数,并可具其分析孔隙大小、孔隙体积、喉道大小及孔喉比等参数对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和七东区克下组砾岩储层孔隙半径分布频率随渗透率的变化不明显,与喉道半径分布特征有明显的区别,说明控制储层岩样内流体渗流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喉道,而不是孔隙。  相似文献   

5.
《石油化工应用》2016,(9):29-33
为了评价华庆地区长6_3砂岩储层,应用恒速压汞技术对华庆地区长6_3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表征,得到了孔隙、喉道、孔喉比等参数的分布特征及毛细管压力曲线并对之进行分析。分析可知,随着渗透率的变化,孔隙半径分布无明显变化,集中分布在110μm~170μm,平均值为150μm。而喉道半径的分布范围较宽,主要分布在0.1μm~1.6μm,平均值为0.79μm,曲线呈现出不等频率的正态分布。表明低渗透储层,决定储层渗流能力的主要因素不是孔隙,而是喉道半径的大小、分布及形态;通过恒速压汞的定量分析表明,喉道是影响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好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喉道分布是决定储层渗流性质的主要因素,如果储层渗透率主要由较大的喉道所贡献,那么流体的渗流通道大,渗流阻力小,渗流能力强,储层的开发潜力大。反之,如果储层渗透率主要由细小的喉道所贡献,那么流体的渗流阻力就大,渗流能力弱,储层的开发难度加大。利用恒速压汞技术对花庄油田花17断块储层微观孔隙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17断块主流喉道半径基本小于2μm,属细微喉道,较难动用,油井自然产能低,储层为三类储层,开发难度大。  相似文献   

7.
恒速压汞技术不仅可测量喉道数量,还能准确直接测量孔隙和喉道的大小及分布,有助于直观、定量地表征储层的孔喉特征。主要从喉道、孔隙以及喉道和孔隙的配置关系等方面对苏120区块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孔隙大小对渗透率影响较小,喉道大小及其分布影响孔隙结构的微观非均质性,喉道特征是决定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深入分析恒速压汞法和核磁共振实验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岩心实验结果,分析川西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类型、孔喉特征、孔喉比特征及其与孔、渗相关关系,研究孔隙和喉道对毛细管曲线的影响,探讨孔喉特征对可动流体参数的影响。川西须四段为低孔、低—超低渗致密储层,孔隙度介于1.6%~10.9%,平均5.9%,渗透率介于(0.01~2.81)×10-3 μm2,平均0.37×10-3 μm2。发育粗喉大孔、粗喉小孔、细喉大孔和细喉小孔4类孔隙结构类型,孔隙半径介于8~180 μm,平均112 μm,以微孔—小孔为主;喉道半径介于0.100~1.008 μm,平均0.484 μm,以微喉为主。孔隙半径对低—超低渗储层的物性影响较小,喉道半径与渗透率相关性较好,其影响了毛细管曲线的变化,控制了低渗透储层的物性特征,是决定气藏开发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孔隙半径、喉道半径和最终进汞饱和度对可动流体参数影响较大,基于此三项参数提出孔隙结构指数,结合测井曲线开展了川西致密砂岩储层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效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榆树林油田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恒速压汞技术对榆树林油田二、三类储层孔隙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类储层喉道半径较大,三类储层喉道半径细小.储层的喉道分布是决定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喉道分布差异是决定榆树林油田二、三类储层开发难度和开发效果差异的主要因素,三类储层动用难度大主要是由于其喉道细小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致密油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密油储层的孔隙结构决定并影响着渗流规律。当下主要有2种压汞方法进行储层定量表征,分别为高压压汞法和恒速压汞法。通过对8块致密岩心样品先后进行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实验,逐一分析阐明了2种方法在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方面的特性,联合2种压汞实验方法,在同一图版上绘出2种方法的压汞曲线,计算得到8块样品完整的孔径分布曲线,并根据Loucks的分类方法计算得到8块样品的孔径分布直方图。研究结果表明:(1)在低汞饱和度下,恒速压汞总体曲线和高压压汞的进汞曲线重叠完好,说明了该区域是反映同一种孔隙结构。(2)通过综合后孔径分布曲线可以明显看出,致密油储层孔隙半径分布在9.2 nm~500 μm之间,致密油储层孔径分布曲线呈多峰形态。右侧孔隙半径80~500 μm之间有一个峰,峰值在半径150 μm左右,孔隙半径小于1 μm的纳米级孔隙大量发育,并出现多个峰值。(3)根据Loucks的分类方法,纳米孔(<1 μm)是主要的孔隙孔径类型,大于62.5 μm的介孔数量次之,中间孔径即微米级孔隙分布最少。  相似文献   

11.
恒速压汞实验的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恒速压汞技术,对牛圈湖油田西山窑组低渗透油藏孔隙结构和渗流特征进行研究。恒速压汞实验通过检测汞注入过程中,压力涨落不仅能够得出喉道和孔隙各自的发育情况,而且能够给出喉道和孔隙的大小及其分布特征。实验表明喉道是控制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储层性质的决定因素。储层主流喉道分布的微观非均质差异是渗流能力非均匀性的重要原因。通过与同类型油田对比得出,相同渗透率级别的岩心,牛圈湖西山窑组油藏喉道半径往往比大多油田小,这就决定了牛圈湖油田开发难度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致密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衡量致密储层油气渗流能力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致密油气藏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恒速压汞实验和建立微观孔隙结构模型,分析了宏观储层物性参数与微观孔隙结构参数的关系,实现了对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精细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喉道半径越大,总进汞饱和度、喉道进汞饱和度和孔隙进汞饱和度越大,残余的湿相饱和度越小;致密岩心喉道半径及孔隙半径均呈“两端分布少、中间多、左右不对称,粗(正)偏态”的正态分布特征,随着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增大,正态分布参数α和σ值有增大的趋势;以主流孔喉半径为判别特征参数,将致密岩心孔隙结构类型分为4类:Ⅰ类渗透率大于1×10-3μm2,主流孔喉半径大于1μm;Ⅱ类渗透率为(0.5~1)×10-3μm2,主流孔喉半径为0.7~1μm;Ⅲ类渗透率为(0.3~0.5)×10-3μm2,主流孔喉半径为0.5~0.7μm;Ⅳ类渗透率小于0.3×10-3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吐哈盆地柯柯亚地区致密砂岩孔渗数据和压汞曲线特征参数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最大进汞梯度峰值,结合起始排驱压力和岩心孔隙度等参数,作为评价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的重要指标,建立了一套适合吐哈盆地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的新方法和思路,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特低渗砂砾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孔喉结构复杂、定量表征难度大等问题,综合应用铸体薄片观察、常规压汞和恒速压汞等技术对准噶尔盆地三叠系百口泉组特低渗砂砾岩储层孔喉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储层非均质性强,砾岩含量超过50%,孔喉分选系数为1.10~3.60,平均为1.97;储层平均孔隙半径和平均喉道半径分别为127.80、0.25 μm,主流喉道半径为0.71~1.12 μm,平均为0.91 μm;对于微观孔喉非均质性较强的砂砾岩储层,主流喉道半径应作为衡量砂砾岩储层渗流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建议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方式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单井产量,采用气驱和注气吞吐提高采收率。该研究定量认识了特低渗砂砾岩储层孔喉结构特征,为开发对策的制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杂砂岩储层基于流动单元指数的渗透率建模时存在流动单元指数计算精度低且物理意义不明确的问题,提出基于核磁共振刻度流动单元的渗透率建模方法。在深入分析渗透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用流动单元指数对储层类型进行分类,建立碳酸盐岩级别约束的不同流动单元类型的渗透率计算模型。将SDR模型和Kozeny-Carman等方程相结合,建立流动单元指数与T2几何平均值的关系,实现了流动单元指数的准确计算。该方法综合考虑了骨架矿物与孔隙结构的双重影响,将核磁共振测井和常规测井有机结合,具有常规多元拟合、SDR、Timur-Coates等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极大地改善了渗透率计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三维CT扫描、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等方法,对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定量表征,探讨孔隙结构差异性成因,进而优选出反映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储层评价参数。结果表明: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颗粒、胶结物)溶孔、黏土矿物晶间孔及少量残余粒间孔;不同渗透率的储层孔隙半径差别不明显,但喉道半径分布差异较大,储层越致密,喉道半径分布范围越小、小喉道所占比例越高,喉道占有效储集空间的比例也越高;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和中粗粒岩屑砂岩结构成熟度高、原始孔隙度高、溶蚀作用强烈,溶蚀孔隙所占比高,形成的半径大于1μm的孔喉含量显著增加;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分选差、原始孔隙度低,溶蚀作用弱,孔隙类型主要为黏土矿物晶间孔,形成的孔喉主要为半径小于1μm的孔喉;主流喉道半径对储层渗流能力起主要控制作用,并且可以很好地反映储层的孔喉分布、有效储集空间及非均质性等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应当作为致密砂岩储层重要的储层评价参数。  相似文献   

17.
东辛油田营13复杂断块油藏构造破碎,地下油水关系复杂,油水井多年来一直是合采合注,层间矛盾日益加重。针对以上问题,运用数值模拟等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实施细分注水方案,采取合采分注的开采方式,改善油藏水驱效果,提高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多井约束反演技术Interwell-3D是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交互式地震地层反演,具有层位标定、构造解释、快速建模等功能。引入三维地质模型约束机制,以钻井、测井资料为约束,采用网格反演的算法,反演出高精度波阻抗数据体,为进一步研究储层的空间分布、物性特征等提供可靠基础资料。应用该技术对文东地区目标区Es^33-Es^43地层进行了储层预测,对砂体的空间分布、厚度变化、物性特征做了精确描述,与钻井符合较好,为圈定有利储层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吐哈油区三塘湖油田牛圈湖区头屯河组砂岩储层主要为岩屑砂岩,平均孔隙度为19.7%,平均渗透率为77.9×10-3um2;孔隙类型主要以粒间孔为主,粒间溶孔、长石溶孔和岩屑溶孔次之,碳酸盐溶孔和杂基溶孔很少.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高压压汞、恒速压汞等实验手段认识到,研究区砂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较强,注水开发水驱油效率差;这主要是由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较强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