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采用固定砂石配比设计方法配制C40自密实混凝土,研究不同聚羧酸引气减水剂掺量下自密实混凝土含气量、工作性能、不同龄期抗压强度、及抗冻融循环性能.结果表明,聚羧酸引气减水剂质量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0.5%时,新拌C40自密实混凝土含气量为4.3%,工作性能达到二级自密实混凝土要求的标准,28 d抗压强度56.8 MPa,200次冻融循环后相对动弹性模量降为72.5%.相比0.4%、0.55%、0.65%引气减水剂掺量,0.5%掺量下28 d抗压强度降低较少,抗冻融循环性能最好.研究结果为掺加聚羧酸引气减水剂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世宏  尚纯影 《广西化工》2012,(4):18-19,41
研究了共聚反应工艺,确定了聚羟酸减水剂的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所生产的减水剂产品性能稳定,在反应过程中省去了酯化工序,工艺流程短,加工成本低;所生产的减水剂产品达到混凝土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洋  唐建华 《四川化工》2004,7(2):14-16
减水剂渣是生产减水剂过程中产生的过滤渣与沉淀渣,通过改性处理,变废为宝,使该渣成为早强减水剂的主要配料,回收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4.
新型复合陶瓷减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辉茹  孙晓然 《陶瓷》2007,(12):14-17
研制出了一种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与无机物(碳酸钠、硅酸钠)复合的新型陶瓷减水剂。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最佳制备条件,并将其与无机物(碳酸钠、硅酸钠)以不同比例复合,配比为1:1.5:1.5,添加量为0.3%时减水性能最佳,减水率达到58.75%,是一种很好的减水剂。  相似文献   

5.
张明 《硅酸盐通报》2017,36(1):369-373
混凝土最大的缺陷是收缩开裂问题。以酯化大单体丁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BPEGMA)、甲基丙烯酸(MAA)、减缩功能单体一缩二丙二醇单甲醚马来酸酯(DPGMAL)和消泡单体聚丙二醇丙烯酸酯(PPGA400)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低引气减缩型聚羧酸系减水剂。考察了大单体种类、不同分子量 BPEGMA、MAA、 DPGMAL 和PPGA400用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合成产品最佳的工艺条件为 BPEGMA1000∶ MAA∶ DPGMAL∶PPGA400的摩尔比为1∶3.2∶0.6∶0.3。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合成产品具有较高的减水率、较好的减缩性能和较低的引气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氨基磺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方法及生产应用。对反应温度、投料顺序和速度、溶液的酸碱度等条件进行控制,并以工业产品进行水泥净浆流动度与其经时变化的实验,以及与萘系高效减水剂复配实验。结果表明:氨基磺酸系高性能减水剂除具有很高的分散性(减水率高达30%),还具有良好的保塑性能;和萘系高效减水剂复配效果好,能够解决其泌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减水剂功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研究了见水泥减水剂掺量对减水率和流动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三聚氰胺甲醛磺化树脂高效减水剂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志明 《湖北化工》2000,17(5):42-43
合成了水溶性三聚氰胺甲醛磺化的树脂,确定了其合成反应路线以及各步反应的需求条件,并对第三步缩合反应的pH以及不同三聚氰胺与磺化剂加入比(S/M)条件下所制备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减水率和粘度测定,所得产物减水率可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9.
萘油合成高效减水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波 《上海化工》2004,29(1):26-27
以萘油及添加剂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减水率及配制泵送剂的性能略优于萘系高效减水剂。其高的性价比使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利用正交实验通过磺化、缩合、中和、再缩合反应对菲渣制取水泥减水剂进行了研究,优化了主要工艺条件,制备出的减水剂减水率可达17.5%.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介绍了已用于工业生产的陶瓷抛光污泥立式烘干分级系统的基础上,将陶瓷抛光污泥细粉用于混凝土掺和料,研究了其对水泥胶砂强度、混凝土工作性能以及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陶瓷抛光污泥细粉可替代部分传统矿物掺和料应用于混凝土材料,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混凝土矿物掺合料供应匮乏的问题,又实现了陶瓷抛光污泥的大规模处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段慧萍 《山西化工》2012,32(6):65-66
仪表空气带水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工艺设计不合理、操作不当、设备本身的结构问题、维护保养不到位等原因。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探讨了仪表空气带水的各种原因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聚羧酸减水剂(醚型)的合成工艺及生产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聚合反应工艺,确定了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应用制备的聚羧酸减水剂按混凝土相关标准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减水剂具有掺量小、减水率较高以及坍落度保持性好的特点,对混凝土的性能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和彦 《磷肥与复肥》2017,32(5):31-33
随着湿法磷酸净化及分级利用技术的发展,降低湿法磷酸淤渣产生量已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以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生产实际为基础,介绍降低湿法磷酸淤渣产生量的措施,包括优化磷矿配比,降低过滤稀磷酸、澄清稀磷酸固含量。技改措施实施后,清酸与渣酸产出比例由4.6∶1.0提高至6.8∶1.0,每年降渣效益为1 000多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5.
张旭 《水泥工程》2017,30(1):27-32
针对聚羧酸型混凝土减水剂的生产工艺和原料配比,进行了不同配比生产的水泥与聚羧酸型混凝土减水剂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熟料C_3A含量低于8.0%以下时,其进一步降低对聚羧酸型混凝土减水剂适应性影响较小;在生产1.0‰掺量的水泥助磨剂时,醇胺类有机物制得的水泥助磨剂,均具有明显的提高水泥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的作用;工业盐加入助磨剂后对水泥与聚羧酸型混凝土减水剂的适应性影响不明显;水泥中立磨粉磨的矿粉掺加量为70.0%时水泥与聚羧酸型混凝土减水剂的适应性急剧变差;掺加石灰石、炉渣、粉煤灰后水泥与聚羧酸型混凝土减水剂的适应性会随着掺加量的增加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16.
陈凸立 《水泥工程》2020,33(5):86-89
介绍了受弯构件正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的基本概念及承载力设计的基本假定,结合中欧混凝土规范的混凝土及钢筋材料相关参数推导了受弯构件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中欧混凝土规范中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的取值及含义,得出了中欧规范在设计中受压区高度的取值范围的差异,为设计人员更好的学习国内外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磺化淀粉开发用作新型水泥减水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程发  侯桂丽  伊长青  戚红卷  魏玉萍 《精细化工》2006,23(7):711-716,720
以氯磺酸为磺化试剂,半干法制备了磺化淀粉,并对其用作水泥减水剂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磺化淀粉减水率随磺酸基取代度增加而增加,当其取代度达到0.060 4,质量分数为0.3%时测得的水泥净浆减水率、净浆标准凝结时间和3 d、28 d砂浆强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高效减水剂的国标要求,磺化淀粉对水泥还具有一定的缓凝作用。通过XRD和SEM,对掺加了磺化淀粉的水泥材料进行了微观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磺化淀粉掺入水泥浆后,由于缓凝作用导致初期水化反应发展缓慢;而经较长时间(如28 d)后硬化水泥结构比基准样密实、强度更高。而且磺化淀粉掺量0.3%(质量分数)即可达到高效减水剂的要求,比现有的高效减水剂掺量都低。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PTA废水处理系统的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及涡凹气浮技术的工作原理,阐述了该技术在污泥浓缩中的应用情况,验证分析了药剂投加量、固体负荷、水力负荷等对污泥浓缩效果的影响,对比了涡凹气浮技术应用前后的不同效果,提出了运行中出现泥层过厚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valuate the dewatering of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sludge (DWTS) by vacuum electro-osmosis dewatering (VEOD) technology. DWTS has a high moisture content, with the water existing as free water, pore water, surface adhesion water and internal combined water. Vacuum filtration of 0.05 MPa can quickly dewater sludge and has low energy consumption, but can only remove free water and some pore water.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DWTS was reduced to below 79% by vacuum filtration technique alone. At this moisture content, all free water had been expelled by vacuum filtration. Electro-osmosis optimized fo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0.05 MPa, 2.5 V/cm) began after vacuum filtration ceased, and drew pore water and surface adhesion water to the cathode, where it was expelled through vacuum filtration. The VEOD process removed all free water. In addition, pore water and surface adhesion water were reduced by 60.2% and 15.9%,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