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酱香型白酒中微量成分的生理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酱香型白酒中含有许多具有生理活性的微量成份,包括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其来源是特殊环境酿造微生物通过酿造产生的。分析介绍了酱香型白酒中微量元素、有机酸、高级脂肪酸及乙酯酚类化合物的功效,重点介绍了杂环类化合物和形成机理,生理功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用麸曲法生产酱香型白酒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酱香型白酒的传统生产工艺是以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 ,以高粱为原料生产的。贵州茅台酒是其典型代表。但由于该工艺生产周期长、粮耗高、产量低、资金周转慢、成本高 ,从而导致酱香型白酒市场价格相对偏高 ,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的需求。另外酱香型白酒 ,质量、风格明显不同。为降低成本 ,减少环境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应用纯种微生物制成麸曲 ,生产酱香型白酒 ,成为科研工作的努力方向。经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通过大量的科学分析实验 ,从茅台酒酿造微生物中分离出了 6株产酱香细菌曲 ,为麸曲法生产酱香型白酒创造了条件。我厂于 1 987… 相似文献
3.
麸曲酱香型白酒新酒香气成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酱香型白酒香气是一种复杂的复合香气 ,至今尚未明确其主体香气成份 ,只能靠感官来鉴定其质量的优劣。酱香型新酒尚没有成型标准。由于我们的能力和水平有限 ,只能对新酒感官、理化及微量成份做一些粗浅的探索。通过对新酒质量的分析 ,可以找出影响酒质量的原因 ,便于指导生产 ,完善工艺。我们对新酒进行了一个月的跟踪化验分析和工艺查定。1 新酒的理化分析及感官品评情况如下1.1 下列各表是不同班次和相同理化、微量成份及感官品评情况表 1 不同班次理化分析数据 (一个月平均数 )项 目 总 酸g /10 0mL总 酯g /10 0mL一… 相似文献
4.
不同工艺酱香型白酒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充分认识不同工艺类型酱香酒在感官和指标上的差异,采用紫外光谱、气质谱联用和离子色谱对坤沙、翻沙、碎沙和窜沙工艺及其不同轮次酱香型白酒的吸光值和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法研究不同工艺、轮次酱香型白酒吸光值与挥发性化合物差异,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PLS-DA)进行潜在的标记挥发性化合物定量与鉴定。结果表明,紫外光谱法的PCA可以区分坤沙工艺与其他工艺的酱香型白酒;挥发性物质PCA只能区分坤沙工艺和窜沙工艺的酱香酒,6轮次酱香酒与成品酱香酒挥发性物质含量更相近。挥发性化合物质PLS-DA模型中,定量苯甲醛、2,3,5-三甲基吡嗪、己酸乙酯、乙酸和异丁醇为5种重要标记化合物,层次聚类分析可以把碎沙、窜沙聚类并与坤沙工艺酱香酒区分。 相似文献
5.
6.
7.
贵州麸曲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麸曲酱香型白酒生产具有发酵时间短、出酒率高、贮存期短、资金周转快、价廉物美的特点.但与优质大曲酱香型白酒相比,酒质尚有一定差距.可采取一些方法提高质量,突出酱香风格. 相似文献
8.
酱香型白酒历史悠久,生产工艺复杂。小窖酱香型白酒是在传承小窖的基础上,借鉴茅台酱香的核心工艺,结合宣城本土地区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基于微生物重组的生态发酵技术创制而来。本文系统综述了小窖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小窖酱香型白酒的工艺特点是以糯高粱为原料,按照传统“四高两长”的坤沙工艺: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馏酒、发酵周期长、贮存时间长。研究小窖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及微生物机理对揭示小窖酱香型白酒的风味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酱香型白酒的主香成分是什么?:对酱香型酒主香成分的几种主要说法的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呋喃类和吡喃类衍生物”说1983年,《酿酒》第1期登载了天律化学试剂一厂周良彦同志的文章《关于酱香型白酒中主香成份的探讨》一文,文中提出:“综上所述,我国酱香型酒的主体芳香物有很大可能是呋喃类、吡喃类衍生物,即使我们验证这一点,还需要调和的配比、被添加物的性质、熟化期的长短等条件,否则不会得到满意的结果,甚至失败。因为酒中成份多达几十种或上百种,某一物质会起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GC-IMS比较不同贮存时间酱香型白酒的挥发性成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作为一种简单、快速、准确、无损的检测方法,目前在白酒领域应用较少,该研究探究了GC-IMS应用于白酒分析的最优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盐离子浓度对物质检测影响不大,可不加盐直接分析;最优酒样稀释度为10%;最优平衡体积为1 mL,平衡温度为60℃,平衡时间为10 min。利用最优方法对同一轮次不同贮存时间的郎酒样品进行分析,发现部分酯类物质、醛酮类物质在贮存较久的酒样中含量偏高,贮存时间为15和20年的酒样中,乙酸丁酯、己酸甲酯、戊醇、戊酸乙酯、庚酸乙酯、异己酸乙酯、己酸丙酯、正己醇、辛酸乙酯、2-戊酮、戊醛含量显著升高。该研究为GC-IMS应用于白酒,特别是不同贮存时间酱香型白酒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模拟豉香型白酒关键微量成分构成制备配制酒,利用小鼠模型对关键微量成分缺失的配制酒进行醉度评价,检测配制酒灌 胃后小鼠体内生化指标,探究白酒关键微量成分对醉度及小鼠乙醇代谢和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 结果表明,酸、酯、杂醇等关键 微量成分主要通过影响乙醇代谢而导致醉度差异,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乙酸和乙酸乙酯可显著降低醉度(P<0.05),灌服后小鼠肝脏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活性变化不明显,血液乙醇和乙醛含量显著增加(P<0.05);异丁醇和异戊醇可显著增加醉度(P<0.05),灌服后小鼠肝脏ADH和ALDH活性同时增加,血液乙醇和乙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灌 服缺失不同成分酒后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指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模拟小曲清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固态发酵方法,分别向106CFU/g的酵母菌中添加菌体浓度为0(空白对照组)、1×104 CFU/g、1×105CFU/g、1×106CFU/g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I1,通过对比该菌株的接种顺序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对酵母菌生长及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糖化前接种贝莱斯芽孢杆菌更有利于白酒的发酵,贝莱斯芽孢杆菌的最佳添加量为104 CFU/g,此添加量下对高级醇含量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能显著增加发酵液的总酯含量(P<0.05)。研究为提高小曲清香型白酒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2-苯乙醇是酱油的特征香气成分,为研究其合成代谢途径并提高其在酱油发酵醪中的含量,从酱油发酵醪分离筛选到1株产2-苯乙醇酵母菌株30-2;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测序和系统进化树分析鉴定菌株30-2为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sp.);菌株30-2可以在高含盐(18% NaCl)培养基中生长,采用唯一氮源实验证明了菌株30-2主要通过艾氏途径,以苯丙氨酸为底物合成2-苯乙醇。菌株30-2添加至酱油发酵醪可一定程度降低发酵液还原糖含量,2-苯乙醇合成量达到40.95 mg/L,并可以抑制发酵醪产酸,对酱油其他理化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外加苯丙氨酸后2-苯乙醇含量进一步提高到对照组的14.7倍;显示出菌株30-2在高盐发酵调味品风味改善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