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lanning》2014,(16)
中国的城市建筑正在全球化的热潮中发生着重要变化。一些城市为了建造所谓的"地标性建筑"而拆毁了原本属于城市记忆的老建筑,丧失了建筑的文化传承性。我们既要学习国外的建筑技术和理念,也要重视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使中国建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林楠 《山西建筑》2005,31(9):17-18
简要阐述了历史建筑的价值及其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实例,从传承历史文脉、记录城市生活、丰富城市景观、展现城市魅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历史建筑对于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大量的玻璃幕墙、各种奇异的西洋建筑在中国城市中越来越多的时候,中国古建筑怎么办?中国传承已久的优秀建筑传统怎么办?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届中国古建筑文化高峰论坛上,政府官员、古典建筑专家、建筑工作者济济一堂,纷纷为目前中国古建筑现状与发展献策,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古建筑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与价值,现阶段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发掘,使它的价值能够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品牌。  相似文献   

4.
彭正斌 《山西建筑》2022,(19):27-29
中国文化遗产充满绚烂和魅力,工业遗产是其中重要的种类之一,见证了城市的发展进程,记载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工业建筑遗产作为工业遗产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建筑文脉的表达和传承是工业建筑遗产改造的核心,它们自身蕴含着一定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价值,是对过去工业辉煌时代的记忆和保存。从工业建筑遗产文脉传承的必要性、价值分析入手,以淄博旧工业建筑为例剖析城市文脉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探索工业建筑遗产改造中建筑文脉表达与传承的途径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停止中国城市恶俗建筑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光 《中外建筑》2006,(1):52-54
随着中国城市的迅猛发展,各种类型建筑纷纷建成,给城市增添了许多亮点,然而,一些恶俗建筑也随之产生,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引起许多市民的反感,而且扭曲了城市的健康形象。所以,停止城市恶俗建筑风,还给市民一个积极向上的城市环境,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民族的就是国际的”,城市建筑的过高相似度导致了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断层和自我意识的缺失,引发了人们对传统建筑和中国元素的保护利用的思考。不少传统住宅上保留的花纹与雕饰在今天看来不仅颇具特色,而且其背后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意识。最为典型的就是北京的传统住宅上的花纹与雕饰。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中介空间从单体建筑,群体建筑,城市三个层次作了较透彻的分析,指出了正是这些中介空间使得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形体与空间相互依存,并形成多样而富于变化的人性空间。  相似文献   

8.
作者结合社会实践,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有选择地重建历史名胜建筑以传承城市文化,彰显城市特色问题进行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宋启林 《华中建筑》2000,18(4):79-84
文章论述了中华民族魂以人情和人情味为基础,以忠、义、智、勇、和等一项哲理为支柱。它源于中国远古以人为中心、以民为本的特有文化传统。它历经几千年不断发展、丰富、调适、筛选、传承、变异,已构成中国文化精髓。支持了伟大中华民族始终凝聚团结统一。中国古代城市和建筑中一贯洋溢着人情、人情味以及和谐的民族魂。未来城市大发展、大变化中,这种民族魂的传承形势严峻,道路曲折,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10.
《城市开发》2012,(20):73
<正>"万国建筑博览"的历史沿革为青岛的城市建筑增添了独特的西洋范儿,在这里,外来的与传统的和谐共融。正是基于这种特色,青岛城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立足历史,打造了"青岛印象"这一系列的高端产品,将因地制宜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首先,注重青岛城市建筑文化的传承。建筑文化包括人的生活方式、建筑技术与材料运用以及建筑美学等多方面。而提到传承,表象的东西容易,但文化较难一些。"青岛印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发展目前正由高速变化转为优化更新,改善城市风貌也应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目标。城市风貌由制度性的规划控制细则和技术性的城市设计方法来引导、控制。以建筑学为母体的城市规划,其相关规划控制细则主要由建筑学视野制定;主要从建筑学背景出发的我国现行规划控制细则,无法全面保障城市空间的公共利益、良好地引导城市山水风貌的保护。文章从风景园林视野出发,对广州现行与城市山水风貌相关的规划控制细则进行文本分析,总结现行规划控制细则的不足,在国际城市相关规划控制经验的基础上,从“对山景的眺望保护”、“对水景的眺望保护”、“水景与人的关系处理”、“山景的延续”、“完整性保护”、“可持续性保护”6方面提出对广州山水格局规划控制细则的完善建议,以拓宽建筑学视野,完善城市规划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回顾中国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近代建筑遗产与城市风貌、城市文化特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重视文化在近代建筑保护中的作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全球化对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按照通常的概念,全球化是一个以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为主体的“话语”领域,在建筑领域表现为建筑文化的国际化以及城市空间的趋同现象。全球化不是一元化,而是多元化和地域化的共存,全球化与地域化、多中心化是一种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全球化对中国的城市与建筑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设计领域内国际建筑师的参与,在城市化过程中中小城市逐渐失去了特色。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领域,一方面应当继续学习国际经验,另一方面也必须应对建筑文化的国际式冲击,保护并发展中国的城市与建筑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全球化对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按照通常的概念,全球化是一个以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为主体的“话语”领域,在建筑领域表现为建筑文化的国际化以及城市空间的趋同现象。全球化不是一元化,而是多元化和地域化的共存,全球化与地域化、多中心化是一种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全球化对中国的城市与建筑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设计领域内国际建筑师的参与,在城市化过程中中小城市逐渐失去了特色。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领域,一方面应当继续学习国际经验,另一方面也必须应对建筑文化的国际式冲击,保护并发展中国的城市与建筑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传统徽派建筑风格的传承与发扬——黄山市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徽派建筑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表征,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并作为乡村建筑的代表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在新酌历史时期,作为徽派建筑的发源地,黄山市传承与发扬徽派建筑风格,提出了“保徽、建徽、改徽”的构想,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乡风貌。  相似文献   

16.
该文阐述了"外廊样式"与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关系,认为"外廊样式"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存在于中国近代建筑历史发展的始终,丰富繁衍并精彩演绎,对中国建筑的近代转型起了重要作用;另外,它还衍生出"骑楼街屋"这种特殊的城镇空间形式。  相似文献   

17.
童乔慧  孙政  张玲 《华中建筑》2009,27(10):137-140
该文认为青岛城市与建筑的现代转型在1929年~1937年间达到巅峰,这段时期的青岛城市建设和建筑样式都处于转型时期。文章对于转型时期城市格局、建筑样式的论述对厘清青岛的历史文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景猷 《城市规划》2005,29(12):70-73
上海城市后继新建筑,关注单栋建筑与城市环境的总体关系,充分注意城市历史的延续与创新,新旧建筑之间应取得空间上和时间上的连续感和平衡感。上海城市后继新建筑,具有熔铸中西的“后海派文化”内涵,构建出全球-本土-地域三个层面多元复合、融汇时尚文化的现代主义本土化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19.
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笔者以德国总督副官宅第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其建筑形式上既有中式居住建筑特征,又具有西方古典建筑风格,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保护和研究这些历史建筑,对于地域文化的发掘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涛  杨昌鸣  滕军红 《新建筑》2012,(5):116-118
建筑以人为本,风格当随时代,这两个基本原则揭示了建筑界的一个普遍"常识",即"风格"是果,不是因。历时150年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新风格"探索历程说明:中西成熟的建筑"风格"不是中国现代建筑"新风格"的来源;当代中国建筑应该放弃无果的"风格"借鉴,思考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和风格紧随时代,专心研究当代中国人及社会对建筑所提出的真正要求如此,中国当代建筑的"新风格"就会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