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无机卤化物对不溶性硫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液相法制备不溶性硫(IS)的过程中,以无机卤化物KCl、KBr、KI作为稳定剂,采用单因素法确定了适宜的稳定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稳定剂KCl的适宜用量为0.6%,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260℃,IS收率为17.09%;稳定剂KBr适宜用量为0.8%,反应时间90min,反应温度280℃,IS收率为28.5%;稳定剂KI适宜用量为0.6%,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240℃,IS收率为29.30%。在研究IS热稳定性的过程中,对用三种稳定剂所制备的IS进行充环烷油、脂肪烃油、芳烃油处理,比较了工艺油的品种和稳定剂的协同作用对IS的受热影响。在105℃下15min内,三种工艺油中,以IS充芳烃油的热稳定性为最高;三种稳定剂中,以KI制备的IS充油后的热稳定性最好;以KCl、KBr、KI为稳定剂所制备的IS充芳烃油的热稳定性顺序依次为76.3%、87.5%、96.0%,同时初步讨论了工艺油种类和无机卤化物对抑制IS还原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不溶性硫磺(Insoluble Sulfur,简称IS)亦称斗型硫,产品为淡黄色粉末,属于无定型结构,是由可溶于二硫化碳、结构为八元环状的普通硫磺经过特殊加工聚合而成的一种无毒高分子改性品种。分为充油型和未充油型两类,大多数是充油型不溶性硫磺。  相似文献   

3.
不溶性硫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不溶性硫磺(IS)的形成机理I、S生产的各种主要方法以及产品的充油处理、稳定性、环保及用途等,并指出高含量、高温稳定性、高分散性、低静电是IS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不溶性硫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不溶性硫(IS)的短缺情况,研究并设计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不溶性硫生产装置,对炼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H2S进行回收再利用,同时减少环境污染,解决国内不溶性硫短缺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以焦化厂的硫磺为原料,进行了制取不溶性硫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可在安全、低耗的条件下制取高品级不溶性硫产品,而且几乎无三废排放。  相似文献   

6.
不溶性硫磺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不溶性的硫磺的合成机理、性质、生产方法、常用稳定剂及稳定性研究进展情况。不溶性硫磺是硫的聚合物,单独使用时稳定性随温度升高而变差,且含量随贮存时间延长逐步降低,因此需在不溶性硫磺中添加稳定剂以增加其使用和贮存稳定性。开发高温稳定剂则是橡胶硫化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不溶性硫生产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施凯  陈秉铨 《化工学报》1996,47(2):254-258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喷嘴套管内淬冷液和液态硫磺两相流体流场中速度场、湍流强度、液态硫磺轴向与切向进料比、淬冷液和液态硫磺进料比及喷嘴出口直径对液态硫磺淬冷效果的影响,采用RNG k-ε模型和Euler双流体多相流模型模拟了液液逆流接触喷嘴套管内的两相流场,用实验验证模型计算结果。结果表明,两相液体撞击形成的"泡沫区"湍流强度高,当液态硫磺轴向进料与切向进料比为8/12,淬冷液与液态硫磺进料比为1.04,喷嘴出口直径为15 mm时,两相液体传质效果好,液态硫磺淬冷效果好,不溶性硫磺产率高。  相似文献   

9.
熔融法生产聚合硫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惠民  汪树军  刘红研 《辽宁化工》2004,33(1):23-26,28
聚合硫(也称为不溶性硫磺)是硫原子的线性聚合体。其主要用途是作为优质橡胶硫化剂。本文介绍了采用熔融法来制备聚合硫的形成机理、工艺过程及生产过程中所需稳定剂、急冷剂及萃洗剂的选择,同时也简要介绍了聚合硫产品主要控制指标及分析方法等,并展望了熔融法在未来的聚合硫生产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不溶性硫磺的质量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 《化工质量》2006,(2):41-42,17
1.前言 不溶性硫磺(Insoluble Sulfur),学名为硫的均聚物,又称聚合硫,简称IS,指不溶于二硫化碳的聚合硫磺.不溶性硫磺为黄色粉末,其密度为.95g/cm3,是普通硫磺的无毒高分子改性品种,分子量约30000,分充油型和未充油型两类.橡胶工业中的不溶性硫磺,99%为充油型[1].不溶性硫磺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橡胶硫化剂,用其硫化的橡胶具有极佳的不喷霜性,能有效地预防胶料烧焦,增进橡胶与金属的黏合.  相似文献   

11.
将不同的稳定剂投加到不溶性硫磺生产工艺的熔融、聚合、淬冷、萃取和充油5道生产工序中。研究发现,在聚合工序加碘代硝基苯、淬冷工序加磷酸三苯酯、聚合工序加碘代硝基苯、萃取工序加磷酸三苯酯、充油工序加松节油作为稳定剂,所得不溶性硫磺的收率和热稳定率都较高,热稳定率达到91.91%。  相似文献   

12.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量子化学方法模拟建立了7 种常见稳定剂和自制复配溶剂HCX 与不溶性硫黄作 用后的稳定分子结构,并采用过渡态理论计算这些分子结构发生裂解反应的能垒以及热力学参数,比较不同稳 定剂条件下制备的不溶性硫黄的热稳定性以及热力学性质。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和DSC 表征结果相对比, 结果显示添加富含卤族元素HCX 稳定剂制备的不溶性硫黄在加剂量为1%,110℃、15min 条件下,其热稳定率 可达82.4%,DSC 表征结果显示该样品热裂解温度约为138℃,热稳定性明显优于常见稳定剂,与理论模型计算 结果相一致,论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表明该模型可用于研究新型不溶性硫黄稳定剂。  相似文献   

13.
以普通硫黄为原料,考察了低温熔融法工艺条件、稳定剂的加入、填充油和萃取剂的选择对不溶性硫黄(IS)含量、收率及产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聚合工艺条件为:聚合温度为260℃,聚合时间为1h,室温去离子水作为淬冷液,固化温度为60℃,固化时间为4h,硫黄聚合转化为IS可达40%以上;聚合产品的固化过程、提高萃取温度以及在淬冷、萃取、充油过程中稳定剂的加入能较显著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溶剂SL可以替代二硫化碳成为新的萃取剂并确定了其相应的萃取工艺条件.确定了淬冷液、萃取剂、填充油中适宜的稳定剂及其添加量,最终IS产品120℃、15min时的热稳定性达到49%以上,居同类工艺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不溶性硫磺的生产和发展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不溶性硫磺(IS)的发展现状,阐述了IS的形成机理、稳定性、影响因素以及各种主要生产方法,如接触法、气化法、熔融法、低温液相法、低温常压聚合混合溶剂萃取法等。目前国内IS的生产尚未形成规模效益,缺乏市场竞争力,建议应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尽快形成我国不溶性硫磺完整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不溶性硫磺是高质量子午线轮胎的专用硫化剂,近几年国内外正在开发利用低温液相法制备不溶性硫磺.本文主要探讨了反应条件对不溶性硫磺产率及含量的影响,从而选择适宜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6.
国产不溶性硫黄OT-20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井武  邱立武 《轮胎工业》2009,29(9):550-553
研究国产不溶性硫黄OT-20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带束层胶和过渡层胶中的应用,并与进口同类产品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带束层胶和过渡层胶中加入国产不溶性硫黄OT-20,胶料的高温稳定性、工艺稳定性和分散性以及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均与加入进口同类产品相当,成品轮胎的耐久性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同时可降低胶料成本.  相似文献   

17.
李冬 《轮胎工业》2007,27(8):482-485
试验研究不溶性硫黄IS-HS-7020在半钢子午线轮胎胎体帘布胶中的应用,并与不溶性硫黄IS-HS-6033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帘布胶中减量使用IS-HS-7020,胶料硫化特性、分散性和硫化胶物理性能及帘布粘性与加入IS-HS-6033胶料基本相当,成品轮胎的耐久性能和高速性能均超过国家标准要求,可降低配方成本.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低温熔融法制备不溶性硫磺的生产工艺,讨论了在制备过程中,各种工艺参数对不溶性硫磺高温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240℃,反应时间30 min,稳定剂用量0.05%(w).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不溶性硫磺在120℃下的高温稳定性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storage time of polymeric sulfur from different producers on its behavior in rubber compounds was studied. Also, the influence of activation by neutron irradiation on a quantity of an insoluble fraction in polymeric sulfur was investigat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ason of the small difference in properties of tested polymeric sulfur, its topological structures were evaluated using a thermomechanical method. It was confirmed by a previous conclusion that these kinds of polymeric sulfur have very similar topological structure, and as a result, their behavior in rubber compounds should be practically the same. Studying the reason of blooming in the mineral sulfur it was found that at normal storage conditions, sublimation and oxidative degradation of soluble sulfur could be negligible. For these measurements radioisotopic methods were used. © 1998 John Wiley & Sons, Inc. J Appl Polym Sci 69: 1531–1536, 19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