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某高校2号公寓楼的洗衣房排污口内分离出了可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唯一碳源生长并且可降解SDBS的菌株MB1.在SDBS浓度为100 mg/L的培养基中经30℃培养3 d后,其SDBS降解率为78.2%.MB1菌株在SDBS浓度为500 mg/L的培养基中降解率可达52.8%.MB1菌株的SDBS最高耐受浓度为1 200 mg/L.用正交试验法确定该菌株降解SDBS的最佳降解条件为:酵母膏浓度为2.4 g/L、Fe2+浓度为0.000 5 g/L、接种量为4%、pH值为6.对MB1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MB1菌株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sp).  相似文献   

2.
孔雀石绿高效脱色菌的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印染厂下水道污泥中分离出一株能高效降解孔雀石绿的细菌KL-1,根据形态学特征及16S rDNA基因序列相似性结果分析,初步鉴定其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该菌株可以以孔雀石绿作为唯一氮源进行脱色。在LB培养基中,培养6 h后对100 mg/L的孔雀石绿的降解率可达100%;当浓度为400 mg/L时,6h对孔雀石绿的降解率仍达到50%以上。该菌株降解孔雀石绿最适温度为30℃,适宜的pH范围较广,pH7.0-14.0均能使100 mg/L的孔雀石绿有效降解。液气比越小,菌株的脱色效果越好。KL-1降解孔雀石绿的酶主要位于细胞外,属于组成型表达酶。同时,该菌株有较为广泛的降解谱,5 d内能使20 mg/L的染料甲基红、酸性大红G、结晶紫、维多利亚蓝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溴氰菊酯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期施用溴氰菊酯农药的茶园土壤作为菌源,以富集驯化培养法从中分离得到一株溴氰菊酯降解菌DXQ018。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DNA分析,将菌株DXQ018鉴定为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研究了菌株DXQ018在不同条件下对溴氰菊酯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和底物质量浓度对菌株DXQ018的生长及其对溴氰菊酯的降解率都有影响;当培养温度为37 ℃、培养基初始pH为7、底物质量浓度为20 mg/L时,菌株DXQ018对溴氰菊酯的最高降解率达到58.27%。    相似文献   

4.
通过诱变荧光假单胞杆菌单菌株得到一株咪唑乙烟酸降解菌株qsun-1。菌株qsun-1能以咪唑乙烟酸为氮源生长。咪唑乙烟酸降解菌株qsun-1可以利用多种含碳物质为碳源,但当以甘露醇为碳源时,菌体生长情况最好。结果表明,当pH为6、温度为28℃、接种量为5%时,100 mg/L咪唑乙烟酸经过72 h,降解率最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降解率达到88%。  相似文献   

5.
通过富集、分离和纯化从长期受洗涤剂污染的环境中筛选出两株能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唯一碳源的菌株MB3和MB4,它们在SDBS浓度为100 mg/L时的降解率分别为70.80%和71.67%.通过实验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sp.)、琼斯氏菌属(Jonesia sp.).对它们的降解特性研究发现,MB3和MB4菌株对SDBS的最高耐受浓度分别为900 mg/L、1300 mg/L.通过正交实验确定MB3的最佳降解条件为:酵母膏浓度为2.0g/L、接种量为6%、SDBS浓度为400 mg/L、培养时间为36h,降解率最高,达到70.35%.MB4的最佳降解条件为:酵母膏浓度为1.6g/L、接种量为4%、SDBS浓度为400mg/L、培养时间为36h,降解率最高,达到76.36%.将两种菌株按比例混合接种,发现混合菌株的降解率要比单一菌株的降解率高,且降解率最高可达85%.  相似文献   

6.
从活性污泥中经定向驯化、分离纯化得到一株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降解菌P1,通过革兰氏染色和一系列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其为微球菌属.研究菌株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 值、培养温度、摇床转速、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菌株P1的苯酚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降解适宜条件为:初始pH 值7.0、温度35 ℃、转速150r/min、接种量3%,在此培养条件下,菌株P1可将500mg/L的苯酚于12h内完全降解;当苯酚的初始浓度为100~500mg/L时,菌株P1对苯酚的降解满足Monod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从某化工厂污水处理车间好氧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中,筛选了一株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具有降解能力的菌株ISB5。对菌株的16S rDNA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将菌株ISB5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进一步对菌株ISB5降解Triton X?100的培养条件进行考察,得到了菌株的适宜降解条件:培养温度为30 ℃,Triton X?100的初始质量浓度为4 g/L,培养时间为28 h,振荡速率为150 r/min,装液量为100.00 mL,接种量为1.00%(菌株ISB5与培养基的体积比)。在该条件下,TritonX?100的降解率可达93.0%以上。  相似文献   

8.
氯苯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条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筛选氯苯降解菌株为目的从抚顺石油二厂污水处理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具有降解氯苯能力的菌株, 命名为LP01, 依据该菌株的菌落特征、菌体形态以及染色反应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 初步判断其属于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 .sp)。同时分别考察培养温度、氯苯质量浓度、pH 值及摇床转速各单因素对该菌株降解氯苯性能的影响。并设计正交实验以选择菌株LP01 对氯苯降解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LP01菌株对氯苯降解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为35 ℃, 底物质量浓度为30 mg/ L, pH 值为8, 摇床转速为120 r/min 。在该条件下该菌株对氯苯的降解率可达到93.9%。  相似文献   

9.
从杭州某农药厂污水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高效降解对氟肉桂酸的细菌.根据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红球菌属,命名为HZW-3.该菌株能以对氟肉桂酸为惟一碳源生长.当接种量为5%,接药量为500mg/L对氟肉桂酸浓度时,24h后降解率达到94.5%.在以对氟肉桂酸为惟一碳源条件下,最大降解浓度达到2 000mg/L,其最适生长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7.0.  相似文献   

10.
柴油脱硫菌Rhodococcus sp.的分离及其性质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油产品中的硫经过燃烧以SOx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生物脱硫被认为可以有效补充甚至取代传统的加氢脱硫(HDS)。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47株菌又经进一步复筛得到7株有明显脱硫效果的菌,最终选出一株降解二苯并噻吩(DBT)的高效菌,经鉴定为红球菌Rhodococcussp.定名为ZY-75。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为30℃,硫源DBT的质量浓度为94.0mg/L,氮源NH4NO3的质量浓度为2.0g/L,碳源甘油的质量浓度为5g/L,培养时间为4d,pH值为7.0。并且初步考察了该菌株对柴油的脱出率,优化其发酵条件后DBT降解率达68%,该菌株对抚顺石油二厂重油催化裂化柴油和南油催化裂化柴油中硫的脱出率分别达到24.50%和31.19%。  相似文献   

11.
高效降解废弃蓖麻基润滑油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内蒙古某蓖麻榨油厂排污口采样,分离筛选出10株能降解废弃蓖麻基润滑油菌株,其中T-9菌株降解润滑油的能力较强,该菌株最适降解pH值为5.0,降解温度30℃,在1%~5%的NaCl中能较好生长.通过菌落形态与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在润滑油质量浓度为10 g/L,初始pH值为5.0,180 r/min,30℃下培养7 d后,采用改进的CEC-L-33-A-93方法测得其对废弃蓖麻基润滑油的降解率为72%.采用GC/MS对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测得其对废弃蓖麻基润滑油降解率为80%,该菌株具有良好的蓖麻基润滑油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大豆除草剂氯嘧磺隆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的问题,从氯嘧磺隆残留土壤中分离出一株高效降解氯嘧磺隆的真菌,经鉴定为丛梗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中的黄曲霉,命名为Q6。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氯嘧磺隆在土壤中的残留量,Q6在pH为6.5、温度为28℃、湿度为60%、接种量为10%、氯嘧磺隆质量分数为10μg/kg时,达到最佳降解率,在土壤中培养30 d氯嘧磺隆的降解率为94.88%。在氯嘧磺隆残留土壤中施用Q6的油菜出苗率由10%提高到80%,35 d后,油菜的株高和鲜重均达到对照的90%左右,不施用Q6的只有对照的45%左右,结果表明Q6能高效降解土壤中残留的氯嘧磺隆,对被氯嘧磺隆毒害的土壤有很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光催化-膜耦合技术成功制备了负载TiO_2的Al_2O_3陶瓷膜,并将其应用于亚甲基蓝的降解实验。染料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降解率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当光照时间为40 min时,降解率达到63. 4%。溶液pH值影响实验表明:pH值为3,4,10时,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较好,降解效率分别达到83. 2%,81. 3%,78. 9%; pH值为5和9时,降解效果其次,分别为68. 6%和71. 9%; pH值为6和8时,降解效果最差。催化剂投加量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投加量为250 mg/L时,降解率最高,达到63. 4%。  相似文献   

14.
以氰化钾为目标底物来驯化大连不同种源的活性污泥,使之适应并有效降解含氰废水,通过对比试验探究不同污泥来源及培养方式下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对含氰废水中氰化物的降解效果。活性污泥对于降解氰化物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6h后氰化物的降解率为86.15%,同样条件下自然降解率仅为61.7%;经过驯化后的污泥能够更有效降解氰化物,降解率为88.23%,与未驯化的污泥相比降解率可提高27.78%。在活性污泥中起着主要降解功效的是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处理6h后降解率为40%,而好氧微生物的降解率可高达98.23%。天然河道中提取的微生物同样有降解氰化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土壤中分离选育高效降酚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降酚菌的降解影响因素,诱变选育出高效苯酚降解菌,并确定此株高效菌的降解特性.方法从3种土样中分离纯化出一株能降解较高质量浓度苯酚的野生菌P4,通过菌落形态及显微镜观察作初步鉴定.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从诱变后的正突变菌株中选取一株降解率最高且生长旺盛的菌株,命名为高效苯酚降解菌P4S,利用正交试验法测试其降解特性.结果初步鉴定野生菌株P4为酵母菌,该菌能在48h内将800mg/L的苯酚完全降解.经紫外诱变选育出的高效降酚菌P4S,能降解1600mg/L的苯酚,并可耐受1700mg/L的苯酚.由正交试验与验证性试验结果相比较,得出其在苯酚废水中的最佳降解条件为150r/min,36℃,pH为6,生物投加量为5%,降解率可达85%.结论经诱变选育出的高效苯酚降解菌能降解更高质量浓度的苯酚,环境适应范围更广,更适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6.
原生质体融合选育高效菌株净化PVA工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界样品中分离到4株能降解聚乙烯醇的细菌,经紫外线诱变,得到2株具有单重抗药性的突变菌株S7(Strs,Kanr)和K15(Strr,Kans),二者对PVA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2%和58%.将S7和K15作为亲本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用双重药物平板筛选融合子.通过正交试验,对原生质体融合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使融合率达到4.603×10-5.融合子F4菌株对PVA去除率达到79.9%,是原始菌株的两倍,将其培养成活性污泥后,PVA去除率可达87%,是普通活性污泥的3~4倍.这充分说明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在工业废水的生物降解工程菌构建上是有应用前景的.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假丝酵母菌株N6降解氨氮的研究

王 凯1,2,孙亚文1,李斯琪1,张瑛洁1,程喜全1,马 军2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90)

创新点说明:

发现一株假丝酵母菌株,具有较高的氨氮降解能力,采用固定化技术,将其固定化后用于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仍然显著,表明将该菌固定化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研究目的:

将高氨氮处理效率的菌株N6固定化,以期通过固定化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废水处理中。

研究方法:

从山东威海金海湾排污口分离出一株假丝酵母菌,该菌株具有较高的氨氮处理效率。采用包埋固定化技术将N6固定,考察了固定化N6的氨氮降解能力以及稳定性,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试验确定了固定化材料以及最佳固定化条件。利用SBR反应器探究固定化N6的应用情况。

研究结果:

1)当固定化材料PVA, SA, CaCl2的浓度分别为9%, 1.5%, 2%时最适合N6固定化,在此条件下,固定化N6的氨氮去除率达到了97.97%。

2)稳定性测试表明固定化N6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固定化小球在测试条件下未出现破碎现象。

3)固定化N6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固定化24h,N6接种量3%,pH 8。

4) 固定化N6在SBR反应器中表现出非常好的氨氮降解能力,去除率稳定在95%-99%。

5)在固定化N6的应用过程中,最适添加量为15%。

结论:

固定化高效菌株用于废水处理具有广阔的前景。高氨氮处理效率的假丝酵母N6固定化后氨氮降解能力仍然较强。固定化N6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将固定化N6应用到SBR中,具有较高且稳定的氨氮去除率。

关键词:氨氮废水;固定化;假丝酵母菌属;脱氮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从自然界腐朽木材上分离筛选出白腐真菌,并对其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进行了分析.通过选择培养基富集培养、PDA培养基划线分离初步筛选菌株,利用显微镜观察、生长曲线的变化及木质素氧化酶的显色反应复筛,通过滤纸条崩解实验以及稻草固体发酵实验分析白腐真菌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结果表明,选育出的B2菌与E5菌株形态特征符合白腐真菌的生物特性,且存在木质素氧化酶,培养第6天菌株对应的滤纸失重率可达31.04%和25.59%,固体发酵20天后木质素降解效率为33.7%和30.7%.B2菌和E5菌株均具有较强的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且B2菌株的降解效果优于E5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