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3—1994年在河南等四省不同烟区用人工合成烟青虫性信息素进行大面积诱捕雄蛾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合成烟青虫性信息素具有较强烈的生物活性,一个诱捕器每晚平均诱蛾97头,最多148头。2个诱捕器间相距40—50m,置于和烟株同高或高5cm处,每一诱捕器内设一诱芯等,为最佳条件。烟青虫雄蛾交配活动,夏季始于18时,以20-22时诱捕蛾量为最多。文内提出今后大面积用于测报和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昆虫性信息素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的防治方式,能有效提高储粮安全,降低防治成本。为进一步提高印度谷螟性信息素诱捕效果,本研究对顺9,反12-十四碳二烯醇醋酸酯(Z9,E12-14:OAc)和顺9,反12-十四碳二烯-1-醇(Z9,E12-14:OH)两种印度谷螟性信息素组分设计不同配方的诱芯进行诱捕效果测定,对比了不同类型的诱捕器与不同来源的诱芯对印度谷螟的诱捕效果。筛选出二元组分Z9,E12-14:OAc与Z9,E12-14:OH制成的诱芯最佳配比为7:3,剂量0. 5 mg。米面蛾诱捕器与自制诱芯为诱捕印度谷螟最高效的组合。本研究为应用性信息素监测与防治印度谷螟的技术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3.
麦蛾是国内外主要储粮害虫之一。为了提高麦蛾性信息素监测与防治效果,本研究利用人工合成麦蛾信息素顺7,反11-十六碳二烯醇醋酸酯,在实仓条件下,优选其最佳性信息素诱蛾剂量,探索食物源取食引诱异戊醇与冰醋酸对其诱集效果的影响,比较了黄色与白色黏板性诱剂的诱蛾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麦蛾性信息素顺7,反11-十六碳二烯醇醋酸酯在剂量0.5~10 mg范围内具有显著的诱蛾活性,但剂量之间差异不显著。异戊醇和冰醋酸取食引诱剂本身对麦蛾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引诱活性,但能够提高麦蛾性信息素的诱捕效果。此外不同黏板颜色对麦蛾性诱剂引诱效果研究表明黄色黏板比白色黏板增加35.74%的诱蛾量。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麦蛾高效诱捕系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烟青虫预测预报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表明,用性诱捕器诱集成虫和用93-1诱集物调查卵量,可以较准确地进行烟青虫的短期预报,及时指导防治,尤其适合基层测报点使用。充分发挥自然因素和栽培措施对害虫的抑制作用,使用生物制剂,利用信息素诱集可以有效地控制烟青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贵州遵义烟区烟田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筛选出适宜配方的糖醋液诱源有效诱杀烟田害虫,于2017年4月17日至8月15日利用5种糖醋液配方诱源在贵州遵义烟区进行烟田害虫诱杀试验。结果表明,烟田小地老虎、烟青虫/棉铃虫分别在6月上旬、5月上旬出现发蛾高峰期;其他蛾类昆虫在6月上旬和7月上旬出现2个高峰期;中华弧丽金龟成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7月上旬出现两个高峰期。糖醋液诱源对天敌昆虫的伤害较小,但在烟株现蕾后对蜜蜂的伤害较大。5种糖醋液配方中,配方Ⅰ(糖:醋:酒:水=6∶3∶1∶10)的诱杀效果最佳,且对蜜蜂伤害相对较小。在贵州遵义烟区烟草成熟期放置糖醋液诱捕器的区域烟草叶片被取食率显著高于未放置诱捕器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趋性试验表明:黄色粘板在烟田诱虫效果最好,诱虫率为52.3%,绿、白、红、黑4种色板的诱虫效果依次降低,诱虫率分别为18.3%、11.0%、9.2%和9.2%;飞翔特性试验表明,南美斑潜蝇具有在烟株顶层飞翔的活动特性,并且在烟株顶层以上活动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7.
利用紫外法和色质联用法测定了菜油色拉油和猪油经高温(190℃-200℃、230℃-240℃和270℃-280℃)加热产生的油烟冷凝物的成分。油烟冷凝物在260-270nm处有一吸收峰,在相同条件下,菜油色拉油油烟冷凝物的吸光度大于午猪油油烟冷凝物的吸光度。结合GC/MS分析结果,认为对紫外吸收有贡献的化全物主要是2,4-庚二烯醛,2,4-葵二烯醛等2,4-二烯和其它其轭化合物。GC/MS结果表明菜油色拉油和猪油加热氧化生成醛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当温度升高至270℃-280℃,总醛峰面积可达30%-50%。菜油色拉油和猪油的油烟冷凝物中都含有大量的己醛和2-庚烯醛。  相似文献   

8.
“SERRICO”系日本生产的一种利用雌性烟草甲虫的性激素诱捕雄性烟草甲虫的诱捕器(trap)。它由食物诱剂、性诱剂和粘板组成,每一只诱捕器能控制100m~2的仓库,有效期为三星期。早在70年代美国昆虫学家曾提出烟草甲虫的性激素问题,到1979年日本中心研究所经过分离、提纯,确定了性诱剂的化学结构式,并命名为“SERRICORNIN”,目前日本已开始工业化合成。1984年内在所贮保实验室进行了初步观察试验。  相似文献   

9.
针对川南烟区烤烟生产存在的问题,通过烟区的生产调查和取样(土壤和烟叶)分析,并在代表性土壤──山地黄壤上设置烤烟中微肥肥效试验,研究中微量元素(镁、硼、钼)对烟叶产量、质量及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镁肥,产量增加4.2%-5.5%,上等烟增加2.67-3.52个百分点,产值增加 13.30%-15.95%;配施硼肥,上等烟提高 5.69个百分点,配施钼肥,产值提高5.68%;镁、硼肥混施有相互抑制的作用,中微肥(镁、硼、钼)施用对烟叶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影响,川南烟区山地黄壤生产优质烤烟最可行的模式是在氮磷、钾肥施用的基础上,配施镁肥(钙镁磷肥代替镁肥更佳)。硼肥和钼肥应视土壤情况施用。  相似文献   

10.
炒青绿茶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水乙醚作为萃取溶剂,采用SDE法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炒青绿茶香气的化学组成,结果在绿茶精油的101个色谱峰中分离鉴定了90种挥发性成分,占该精油总量的96.6%,其主要成分为亚油酸、芳樟醇、十六酸、香叶醇、亚油酸甲酯、橙花叔醇、顺,顺-7,10-十六碳二烯醛、4-氨基苯甲醇、α-荜澄茄烯、棕榈酸甲酯,检出的组分中有些尚未见有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苦瓜粉中挥发性特征风味物质。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到各挥发性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值)方法分析苦瓜粉挥发性物质。结果:85μm PDMS-CRA型萃取头对苦瓜粉挥发性物质提取效果最好,发现六个品牌的苦瓜粉中均含有15种风味物质。结论:2,4-壬二烯醛、苯乙醛、顺,顺,顺-7,10,13-十六碳三烯醛、ALPHA-蒎烯、β-石竹烯、(EZ)-β-紫罗兰酮、二氢猕猴桃内酯、棕榈酸甲酯、己酸、十四烷为苦瓜粉中关键特征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烟青虫的性引诱作用,我们于1979年烟青虫发生期间,采用笼关活雌蛾水盆诱捕器在本所试验田进行了诱捕雄蛾的反复试验,试验自7月10号开始至9月1号结束,历时51天,共投放活雌蛾37头(102盆次)共诱捕雄蛾925头,平均每头雌蛾诱获25头,发蛾盛期每头雌蛾最高诱捕量为333头,其中一日最高诱捕量为164头。活雌蛾的性诱力平均可使用7.6天,最多可达11天。在本试验中我们发现:1、雄蛾被雌蛾引诱,呈“Z”字型逆风飞向雌蛾被捕。2、晚11时至次日3时是雄蛾趋向诱盆被捕的有效时间,0—3时诱获量最大,占总诱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苦瓜粉中挥发性特征风味物质。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到各挥发性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值)方法分析苦瓜粉挥发性物质。结果:85μm PDMS-CRA型萃取头对苦瓜粉挥发性物质提取效果最好,发现六个品牌的苦瓜粉中均含有15种风味物质。结论:2,4-壬二烯醛、苯乙醛、顺,顺,顺-7,10,13-十六碳三烯醛、ALPHA-蒎烯、β-石竹烯、(EZ)-β-紫罗兰酮、二氢猕猴桃内酯、棕榈酸甲酯、己酸、十四烷为苦瓜粉中关键特征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14.
贵州老鹰茶(豹皮樟)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常压水敢蒸馏是提取贵州老鹰茶(Litsea coreans Lvel,Var,Lanuginose)的挥发性成分,挥发油得率0.1%,利用GC-MS技术对老鹰茶的挥发油进行了研究,从Litsea coreana挥发油中鉴定出32种成分,占挥发油组成的95%,主要成分是正醛(Decanal)含量71.53%;其次是10-烯-十一醛(10-undeceal),含量5.02%;壬醛(n-nonalde-hyde),含量3.95%;copaene,含量3.58%,正十二酸乙烯酸(Dodec anoic acid,ethenylester),含量2.63%。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仓库内评价了多孔淀粉包埋的昆虫引诱剂对书虱的诱捕效果。结果显示:在试验的72d内,多孔淀粉诱芯引诱书虱的平均数量始终保持在1463头以上,而同剂量的硅胶垫诱芯引诱书虱的平均数量从第7d开始就逐渐下降。从试验的第28d开始至试验结束,多孔淀粉诱芯引诱书虱的平均数量显著高于硅胶垫诱芯。改变引诱剂和多孔淀粉的配比会影响诱芯引诱书虱的效果,总体来看,2g多孔淀粉+1mL引诱剂制得的诱芯的引诱效果最好。由于多孔淀粉诱芯具有缓释效果好、无污染、无残留,对粮食安全等优点,因此在储粮害虫的引诱技术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连续两年在湘南烟-稻轮作区进行烤烟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烟-稻轮作区烤烟覆膜栽培能提高5~20cm土层地温1.5~1.8℃;烤烟大田生育期缩短6天。覆膜栽培能抑制烟田杂草生长,降低气候斑点病发病率,减轻肥料流失,烟叶产量提高6.9个百分点,产值增加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应用人工合成性诱剂大面积布局能很好地控制烟青虫的危害。性诱防治区88.4%的雄蛾被诱杀,雌蛾交配率下降79.9%~85.7%,平均幼虫密度为百株虫量10头(防治指标为百虫量30头),烟青虫为害破叶率和食叶率分别下降93.34%和83.72%。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测定了不同日龄和部位卤鹅肉的挥发性成分,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测定结果表明:70日龄、80日龄和90日龄卤鹅腿肉和胸肉检出的共同物质有30种,主体香气成分是己醛、2,3-辛二酮、顺-十八碳烯酸、壬醛、9,12-十八碳二烯酸、9,12,15-十八碳三烯酸、辛醛、硬脂酸、n-十六酸、肉豆蔻醛、顺-9-十六烯醛。  相似文献   

19.
烟稻轮作区烤烟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国生 《中国烟草》1995,16(4):41-43
连续两年在湘南-稻轮作区进行烤烟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烟-稻轮作区烤烟覆膜栽培能提高5-20cm土层地温1.5-1.8℃;烤烟大田生育期缩短6天。覆膜栽培能皂制烟田杂草生长,降低气候斑点病发病率,减轻肥料注失,烟叶产量提高6.9个百分点,产值增加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香菜地上部分挥发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香菜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香菜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出79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7.63%,并用峰面积归-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79种化合物中含有醇、酮、醛、酯、酸、烃类化合物及含N、S、Cl、I、Br、P等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主要是醇、醛、酮类化合物。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环己酮、2.十三烯醛、月桂醛、芜荽醇、薄荷呋、1,5-二苯基-3.(2-乙苯)-2.戊烯、肉豆蔻醛、肉珊瑚甙元酮、3-苯基-2-丁醇、2-十二烯醛醇、(z)乙酸叶醇酯、羊腊醛、2-十二烯醛醇、肉桂.6-苯丙酸甲酯、二环(2.2.1)庚-5.烯.2-基-1,1-二苯-2-戊炔-1,4-二醇、棕榈酸、(z)-甲酸叶醇酯、乙苯、乳酸顺.3-己烯酯、苯并扁桃腈、甲酸-3-己烯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