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莎  修毅  李雪飞 《纺织学报》2022,43(12):144-150
为解决大规模服装定制混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产品在线时间长、节拍不均衡、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首先对大规模服装定制复杂生产线特点及问题进行分析,构建了具有多子组管理、多目标寻优、服装单件定制的混合生产线平衡优化模型;然后利用矩阵原理对工序进行约束编码,并给出从工序到工位转换的解码算法;接着通过轮盘赌选择、两点交叉和单点变异、多目标适应度函数等算法设计实现了混流生产线的生产平衡;最后以大规模西服定制生产线为例,借助MatLab技术进行编程实现。结果表明,各组子生产线中编制效率最高可达93.93%,总生产线平均编制效率为85.77%,满足企业工序编制要求,验证了本文模型可有效解决大规模服装定制生产线的生产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2.
概述生产线平衡问题的定义与分类、服装生产线平衡的目的与方法,详细介绍近年来国内外以工作站数量最小化、周期时间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的生产线平衡问题的研究进展,以及启发式算法在服装生产线平衡优化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系统分析现有研究中针对各类问题的不同算法的适用性、优缺点和创新性,总结当前基于启发式算法的服装生产线平衡优化研究存在...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部分服装企业存在生产流水线编制效率较低以及生产周期长的普遍现象,提出一种服装工序编排方案自动生成和单件流生产线仿真运行的方法。首先分析服装生产工序编排方法和影响因素,采用拓扑方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在MatLab(R2016b)软件中建立自动优化模型,实现工序的自动编排;然后考虑服装生产数量和生产线设备情况,采用仿真技术,在Plant Simulation仿真软件中,根据实际生产对工序编排方案进行流水线仿真运行,得出直观可视的仿真结果,实现流水线平衡再优化。生产实例验证表明,流水线编制效率为90.8%,比原有效率提高12.8%,节省流水线编排方案在投产前的平衡调试时间,生产周期缩短。  相似文献   

4.
刘东 《纺织学报》2011,32(6):155-158
通过介绍服装生产线缝制工艺编排和工艺负荷平衡的基本理论,讨论服装生产线负荷平衡的基本方法.企业要提高效率,生产线的组织设计、工作人员的安排、工序的配置等成为生产管理的难点,因此,服装生产线的组织设计能为服装缝制车间提供工序编排的理论依据.结合生产中不同条件,对3种生产线组织设计的平衡方法进行分析:日产量确定时确定生产线...  相似文献   

5.
孙影慧  杜劲松 《纺织学报》2018,39(6):155-161
针对服装单件流水线生产中出现的空槽、等待、瓶颈等生产不平衡现象,借助Flexsim 软件对服装单件生产流水线的优化与仿真模拟进行研究,提升流水线优化和预测效率。首先基于服装单件流水线生产平衡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人员因素和生产线编制因素对服装单件流水线的影响;然后依据Flexsim 仿真过程和服装单件流水线生产特点,建立了服装单件流水线安排的Flexsim 仿真模型;最终以一款男士夹克单件流水线为实例,通过改变生产编排和人员安排等方法优化了男士夹克生产线。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生产线编制效率和生产效率均得到提高,有效地检验了Flexsim 仿真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张旭靖  王立川  陈雁 《纺织学报》2020,41(2):125-129
为解决服装缝制生产线作业间不平衡产生的效率损失问题,建立以最小化平衡损耗率为目标的平衡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男式衬衫按照工序流程、工艺种类和服装部件3种工作地布置方式的生产线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按工序流程方式和工艺种类方式布置工作地,生产线平衡后有14个工作地。按服装部件方式布置工作地,生产线平衡后有15个工作地,同样需要的作业人员数量和机器设备数量要多于其他2种工作地布置方式。按照工序流程方式布置工作地的时间损耗率为8.74%,按照工艺种类方式布置工作地的时间损耗率为11.79%,按照服装部件方式布置工作地的时间损耗率为20.32%,但仍高于企业对生产线最低编制效率的要求。通过仿真模型验证可知,经过优化的3种工作地布置方式均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刘东 《江苏纺织》2013,(6):46-48,51
本文在分析服装生产线缝制工艺的编排和工艺负荷平衡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指出要实现生产线的工序同期化,重点是要解决工序的合并与平衡问题,并以实例对服装生产线负荷平衡进行优化设计,坚持以生产线的平衡作为根本出发点,提高生产线的连续性、均衡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说明服装生产线的重要性以及Petri网特性的基础上,利用Petri网建立了面向服装企业的生产模型,并详细分析了其在服装生产线平衡中的应用,对指导服装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潘雨婷  熊先青  张江 《家具》2023,(3):107-110+57
对M公司板式定制家具生产线的瓶颈工序进行优化,以改善车间生产线不平衡问题。通过汇总板件加工流程中各工序的平均作业时间,找出耗时最长的瓶颈工序并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通过秒表测时法总结出操作员与设备在一个加工周期内的作业情况,通过分析发现人员与设备协同工作效率的提升方向。根据ECRS原则优化操作流程,从生产系统模式、操作区域设计和操作流程3个方面提出优化方案。采用以上方案后,瓶颈工序的平均作业时间从82.98 s减少至50.39 s;生产线平衡率从56.54%提升至68.50%。由此可见,以上方案对规范员工操作、提升生产线平衡以及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均衡生产优化研究就是通过分析生产线上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应用工序分析和时间研究等综合手法,减小各工序作业时间差距,缩短节拍时间,从而减少作业等待时间,达到生产线平衡、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研究。近几年,丝光棉服装生产企业面临成本日益高涨,利润空间逐步缩小,订单萎缩的困境。本文通过细致调查丝光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服装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及监狱服装劳务加工生产模式,引出了平衡生产线、现代化服装质量管理等方法以改革服装生产模式,结合监狱服装生产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监狱服装生产发展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简化工作难度,汽车空调活塞生产线基本上都分工作业,各工序间容易出现工作不平衡现象,文中研究了某活塞生产线生产节拍的平衡问题。针对某活塞生产线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测定工序作业时间,应用Witness软件进行仿真建模,发现瓶颈环节与利用率不足等不平衡现象,按照精益生产方法和平衡工序节拍的原则调整工序作业内容,对工艺流程进行重组规划。通过重组前与重组后的相关参数分析,重组后的生产线取得了明显的改善,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遗传算法的铺布与裁剪过程的优化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云  刘惠琴 《纺织学报》2005,26(5):111-113
遗传算法现已运用于服装生产的调度和负荷平衡问题,但这些研究只限于服装缝制生产线的调度。利用遗传算法可进行铺布与裁剪服装生产系统过程的优化调度。算法中的染色体用实数串来表达;采用位串的交叉和变异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算法的早熟问题。结果表明,遗传算法能有效地解决铺布与裁剪服装生产过程的优化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智能吊挂缝纫系统生产的优势,如可实时控制生产线平衡,生产效率高,能及时解决在制品质量问题等。然后对该系统平衡生产组织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针织服装吊挂缝纫生产线的工序设计和负荷平衡生产的组织进行研究,指出衡量生产线负荷平衡设计的评价指标。最后以棉针织衬衫为例进行缝制工序分析。结果表明:对针织服装吊挂缝纫系统的工序进行拆分、重排、穿插及调度等工序优化设计,以及结合对吊挂缝纫系统平衡生产组织要素的综合运用,可以达到生产线负荷平衡、快速生产的目标,并能有效提高服装生产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小型服装企业在实施单件流过程中不能有效解决生产线工序排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CRS原则和SLP法的工序排序方法。首先利用ECRS原则对制约流水线生产能力的瓶颈工位和能力过剩工位进行分析与改进,其次采用SLP法在顺序因素和聚类因素的基础上划分出非物流关系程度等级,然后通过绘制物流相关表建立各工位与生产线之间的量化关联关系,并提出生产线工序排序方案,进行工序的平衡分配和工位的合理编排,最后采用Flexsim系统仿真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案在由捆包流向单件流转化过程中,可有效缩短物流距离,提高生产效率,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6.
《广西轻工业》2015,(7):122-123
通过对生产线平衡理论的初步分析,简述生产线平衡理论在生产线配置中的主要指导思想和方法,以及平衡配置对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质量管理以及生产各要素管理的均衡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指导意义,对这一涉及到工程设计、现场管理、工程组织等多方面学科的综合性学科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服装生产在线品数量和存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雁 《丝绸》2004,(5):38-40
对服装生产过程中在线品数量和存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生产线组织形式对在线品数量、移动速度和生产周期有比较明显的影响。还讨论了影响生产现场和仓库存量的因素。可以作为服装生产线的组织与管理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选取卡莱轮胎公司生产车间QC区域为改善现场,开展生产线物流、工时测量和生产线平衡的分析研究,以精益生产理论为管理基础,综合运用5W2H、ECRS及动作经济分析方法,找出制约产能和设备利用率的原因,并重新优化作业内容和生产流程,使得生产线实现平衡优化。将优化前后的生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了精益生产理论在生产中的可操作性及有效性。研究表明精益生产能够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有效地提升生产效率,实现5M1E的良好受控,是一种先进有效地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9.
《家具》2020,(2)
在流水线生产模式中,生产线的平衡至关重要。实木家具生产由于自身特性,容易出现生产线布置不合理、生产线平衡失衡等情况,造成企业效益低下、生产成本偏高等问题。本研究使用相关生产线仿真软件对一家中小企业实木椅子中的后腿部件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通过现场调研、有限元仿真找到生产瓶颈,并通过调整设备、生产线布局及工位人员调整等方法,结合工业工程法的思想,最终使椅子后腿的生产线平衡率由28.54%提高到93.97%,生产线平滑率达到2.46。针对家具生产线平衡优化的问题,有限元仿真技术能让企业在较小的时间成本下发现生产线上的瓶颈问题,并在软件上模拟生产线的优化改进,快速有效地找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家具》2020,(5)
薄木贴面家具的贴面作业过程工作效率较低,各个生产环节存在用时不平衡的问题。本研究以Y企业的贴面生产车间为研究对象,依据MOD法(模特法)在生产线平衡中的应用,对生产流程中的作业动作进行分析与时间测定,结合生产线平衡理论找出瓶颈作业环节,利用MOD法的优化原则对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合理的优化方案。通过生产线平衡率计算公式得出,改善前流程平衡率为34.48%,提出优化方案对瓶颈环节重新划分操作动作,改善后经计算得出生产线平衡率为54.27%,将改善前后的作业平衡率进行作业效果评价,使生产线平衡率提高了近20%,说明其在提高作业效率中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