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对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承视角出发研究了当下国家从政策方面引导和鼓励非遗的多样化保护,梳理了不同视角的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研究内容,提出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的方法:非遗文化产品的数字化还原、建立非遗文化资源数据库和文化基因图谱、建立非遗动态影像库;进而构建了基于数字化的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倡导形成“非遗挖掘与保护-非遗整理与研究-非遗资源库建立-非遗创新性发展”的数字化保护和创新发展新模式;最后从建立流动性博物馆、非遗数字化产品设计、制作数字化影像、开展新媒体非遗文化活动四个方面探讨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可持续策略。研究对于从新媒体视角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非遗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全球经济环境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受到严重影响,出现传承人老龄化、紧缺和断代等问题。高校具有人才培养、文化保护传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责任和义务。文章通过对传承人及非遗人才市场需求现状的分析研究,构建“保护+传承、实践+科研、创新+传播”能力目标培养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展综合型、设计性、创新型的实践性教学方式,探索一条非遗与高校艺术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不断加强,非遗苗绣的生存空间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依然没有走入大众视野。现以非遗苗绣的发展为研究目的,以服饰品设计为载体,通过分析非遗苗绣在现代服饰品中的应用现状,从文化基础、品牌形象、数字化智能手段、跨界合作、整合推广五个方面挖掘现代非遗苗绣服饰品发展策略,以期实现非遗苗绣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4.
吴昕昕 《纺织报告》2022,(11):120-122
湘西苗绣作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传统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文章立足于数字创意产业,结合湘西苗绣目前面临的保护和传承困境,探究数字创意产业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策略,通过湘西苗绣传播的数字化探索实践,研究其在数字创意产业繁荣发展时代传承与创新性设计的新面貌,以此为契机,激发更多人探索数字化传播的策略,使非遗能在延续中传承文脉,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5.
为保护和传承湘西苗族非遗资源,探索并总结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湘西苗绣数字化创新发展路径,文章围绕湘西苗绣的艺术特点、发展现状展开论述,分析湘西苗绣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重点阐述数字媒体技术在湘西苗绣活态传承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途径,通过建立湘西苗绣数据库、设计湘西苗绣虚拟体验项目、利用互联网移动端等方式共同推动湘西苗绣在保护、开发、传播等方面的进步,实现湘西苗绣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使科技赋能传统文化,让古老的湘西苗绣重焕生机。  相似文献   

6.
李雪 《西部皮革》2022,(16):108-110
湘西苗绣是湘西地区苗族人们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图案造型稚拙而古朴,工艺精美而丰富,色彩大胆而相得益彰,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代替了传统手工制造,使得湘西苗绣这种古老费时的民间传统艺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和困局,其保护传承与创新设计迫在眉睫。针对湘西苗绣的现代化设计语言的应用与转化进行理论创新和设计探索,为其对湘西苗绣文化发展路径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地域优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了进一步的意义,实现非遗的重要的价值体现和树立大众对非遗的文化自信,让非遗文化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促进了偏远地区经济向上的趋势,提升优秀的非遗文化良好的传播空间,让经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好的融合和展现。文章以黔东南非遗苗绣为例,探讨苗绣技艺在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之上,苗绣技艺的文化创新设计与地方区域经济之间的发展关系,揭示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本土文化中的独特价值,以及在非遗文化的推动下本土文化产业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探讨了传统纹样与非遗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时尚演绎。研究了传统纹样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还探讨了非遗工艺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和意义;重点关注传统纹样在时尚演绎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其在当代时尚设计中的影响与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实践,强调了传统纹样在时尚演绎中的文化表达和创新;研究了传统纹样与非遗工艺的时尚融合,包括协同作用、文化传达方式以及时尚设计师创新性的应用。在结论部分,总结了传统纹样和非遗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时尚价值,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文章强调了文化传承和时尚创新之间的重要联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为时尚界和文化保护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河南非遗视域下研究二七红色文创的设计路径,是将河南非遗与二七红色文创相融合,创新二七红色文创应用实践方法,同时拓宽体现河南非遗文化的二七红色文化传播途径。以河南非遗为基础的二七红色文创设计满足了现阶段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河南省红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构建新模式,对河南非遗文化及二七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沣瑾  刘璐  郭金梦  郭诗琪 《西部皮革》2023,(11):131-133+137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之下,鉴于湘西苗族刺绣文化的日趋式微,文章对苗绣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剖析。为了保护和继承湘西苗族刺绣文化,以移动互联为基础,通过分析湘西苗绣苗绣的渊源、发展的现状及其独特的艺术特征,结合交互设计的发展与应用,提出苗绣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湘西苗绣和苗族挑花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二者的传承脉络,总结湘西苗绣和苗族挑花在图案的题材类型、寓意内涵、构成形式、色彩组合、制作技艺、制作材料等方面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深入挖掘湘西苗绣和苗族挑花的多元文化构成,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非遗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玥 《纺织报告》2023,(9):111-113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涵盖环境美学、艺术创作和设计思维等领域的综合性课程,作为一门非遗课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传统艺术与设计的传承和创新对学生进行劳育和美育教育。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和美学追求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在非遗课程中开展劳育与美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详细分析了“环境艺术设计”非遗课程开展劳育与美育的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琼 《丝网印刷》2024,(3):41-44
研究非遗资源在服饰时尚设计中的开发路径,探讨了其文化情感价值、独特性、稀缺性和工艺的精湛性,以及设计理念与创新、非遗工艺与材质的选用、非遗元素的运用等,为非遗资源在时尚服饰领域的设计和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助力。  相似文献   

14.
非遗文化保护数字化、教育数字化都为非遗教育数字化提供了条件。案例分析齐鲁非遗文化高校数字化建设的实现路径,以更好地与特色专业、教材资源库、数字科技建设相融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创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关湘西土家织锦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也成为各界探讨的热点,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少有学者对其研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致使土家织锦文创发展模式、路径等未系统化呈现。文章通过查阅和梳理湘西土家织锦文创产品设计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湘西土家织锦文创产品的现状,从湘西土家织锦简况、土家织锦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入手,试图提出湘西土家织锦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的发展趋势,为今后进行湘西土家织锦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新思路、新路径,从而促进土家织锦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湘西土家织锦非遗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尹浩英 《丝网印刷》2024,(1):100-102
研究基于体验的非遗文化数字化展陈设计创新,并探索其在文化传承、文化教育方面的应用,从研究成果、体验策略设计和社会影响等多个角度对展陈创新进行探讨,以期为非遗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黄晟 《西部皮革》2024,(7):62-64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增强民族自信、弘扬工匠精神、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资源。文章从职业教育中的文化教育需求入手,分析了非遗融入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以实际教学案例进行探讨,提出了扩充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文化、完善师资队伍等四项非遗文化与设计创意类课程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之下,针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滕氏布糊画的创新转化进行研究,从布糊画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出发,论述了滕氏布糊画的创新转化路径、原则和意义,对于非遗的创新转化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非遗剪纸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新理念,分析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技术在高校的保护与传播现状,研究非遗剪纸数字化保护、传播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对于高校的意义,旨在探索将非遗剪纸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与田野调查法,从非遗视角下对铜仁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生态进行分析,发现土家族摆手舞存在群众基础差、内容缺乏创新等多种困境,以此现状去探寻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生态传承与发展的路径,为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