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静 《江苏纺织》2021,(6):107-10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云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字、服饰以及民族文化.傣族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服饰种类丰富,蕴含着傣族文化以及审美情趣,拥有深厚的民族色彩和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高的教育价值.文章通过分析傣族服饰的特点和教育价值,探讨傣族服饰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至今仍保留穿戴传统服饰的习俗,苗侗两族有着相似的生产方式与地理环境,本文分析了两族服饰相似性的原因,梳理了苗侗两族服饰结构、头饰、面料的制作过程,探究了岜沙苗族与侗族的文化内涵以及服饰文化彰显的民族精神,指出了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传统服饰文化传承所面临的危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王静 《江苏纺织》2021,(5):123-124
彝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追溯其根源,多是由于彝族人对自然、祖先、图腾的崇拜,服饰中的美学文化也多与此有关.从原始时期,彝族服饰文化便随着彝族文明的发展不断变化,彝族服饰文化具有显著的传承价值与民族特色.对于当代人来说,幼儿时期是能力、审美以及一系列培养的最佳时期,要在幼儿时期对孩子灌输少数民族文化,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5.
6.
邢瑞洁 《西部皮革》2023,(24):90-92
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每个朝代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核下具有不同的服饰表现。文章以宋代服饰文化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宋代文献资料的整理,梳理宋代服饰发展的背景、服饰制度的特点。研究认为,宋代的服饰文化既能看到中国传统服饰一脉相承的特征,又能看到不同条件下诞生出的时代特征,这对观察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彭荟 《江苏纺织》2021,(6):120-121
湘绣、苗绣、土家织锦和蓝印花布等作为湖湘非遗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湖湘少数民族的聪明才智,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虽然湖湘非遗服饰文化在艺术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共性,但也有各自的独特性.文章对湖湘各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进行对比分析,详细介绍相关特点,并探究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经济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迎来了新的方式。文章在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推广现状的分析,总结出非遗品牌塑造与合作、非遗人才的培养与服务、非遗数字化推广平台建设三条发展路径,打破了传统的传播媒介与传播模式,构建了非遗数字化销售与推广平台,借助数字化的力量,创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9.
肖群 《江苏纺织》2021,(3):121-122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汉服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原则,对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应将其整合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于地方教育中.文章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汉服文化的本质与内涵,讲述了汉服的基本色彩和结构特点,提出了目前地方师范教育中...  相似文献   

10.
杨婷婷 《丝网印刷》2023,(20):100-102
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介对于传播非遗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纪录片《苏绣》为例,主要探讨非遗文化在数字创作中的呈现方式和传播策略,以达到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唤起受众对传统苏绣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12.
13.
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大运河天津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可行性、创新性及具体策略,以期为大运河天津段非遗文化保护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服饰,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生活中,聪明勤劳的中国人利用本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和精湛的工艺技巧,制作出了很多经典的服饰艺术品,这其中就不乏作为独立服装艺术形式出现的满族服饰,而清代作为满族服饰发展的高峰期,是融合了满族和汉族俩种民族风格在一起的特别的服饰。无论款式品种、衣着特点都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是研究我国现代服饰文化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自明代开始山西商人活跃起来,将商业的触角伸向了亚洲各地,南到香港,北到伊尔库茨克、西伯利亚、莫斯科,东到大阪、神户,西到塔尔巴哈台伊犁等地,都有过山西商人的足迹。历史上将他们称为"晋商",晋商长期出外经营,穿衣打扮的习惯发生了变化,对晋商服饰的习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来清王朝建立后,也受到了满族服饰的影响,清末,受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影响,晋商服饰也带有了一些西方的新颖色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现状,分析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设计。探讨创新设计理念,将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和3D打印技术、VR虚拟展示技术等相结合,在"互联网+"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模式下,通过网络技术与自媒体开拓文创设计新思路,以期对我国的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开发领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背景下,广西三江侗族的服饰彰显出深刻的文化意蕴,为新时代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提供了有机的范式样本。如今广西三江侗族服饰文化在继续厚植本身文化土壤,同时有力地凸显了传承民族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使命。广西三江侗族服饰具有深刻的美学特征与价值,对此,文章从节日盛装、男子盛装、女子盛装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指出,广西三江侗族服饰的创新应用主要体现在农耕文化的内容再现、审美标志的功能彰显、民族情感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非遗产品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在大众生活水平和审美逐渐提高的当代,由于非遗自身的局限性及市场开拓等因素制约,非遗仍面临较大的生存问题.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留青竹刻为例,分析其在当今社会中的状况及问题,并在提出可行的营销策略,使其能够较好地传承并传播,也为其他非...  相似文献   

19.
立足于黎族的发展情况,对其非遗服饰品牌的创新发展进行探究,以期推进黎族文化与市场的有效结合,同时使多姿多彩的黎族文化通过产品的方式得到传承,促进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