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高压电缆金属套接地电流偏大的主要原因,提出在交叉互联或直接接地串接抑制器可有效限流,也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结合实际线路,建立混合敷设方式下多回路电缆电路模型,通过仿真为抑制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结合科尧铝五线设计抑制器参数和现场改造接地箱。抑制器经第三方短路电流冲击验证试验,设计产品在两条110 kV线路试用,测试结果表明增加抑制器可有效限制护层环流在运行电流2%以下。 相似文献
2.
介绍的经改进后的温水交联聚乙烯电缆生产工艺,可防止交联度降低,即使经长时间挤出操作,也可使制品品质稳定、外观优良,挤出成型速度大幅度增加,并可减少着色剂用量,减少换色时材料损失,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通信电缆引进设备生产用模具的技术转化潍坊环太平洋通信电缆有限公司王有祥主题词通信电缆生产流水线挤出机模具纵包模具异形模具国产化引言本公司从美国DAVIS公司、西班牙Ca-bale′公司引进了四条全自动高速串联生产线;两条25对组合群绞生产线;1.6m...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VisualBasic语言编写的运行于Windows环境下的市内通信电缆设计与生产管理软件,并对其设计思想、结构组成和编程技巧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6.
为实现地铁用通信干线电缆的国产化,针对引进自德国同类电缆的结构进行了改革,使研制的国产电缆线对数大为增加,而价格仅为进口电缆的二分之一。介绍了研制电缆的技术要求及结构设计,电缆的实测性能及应用于工程中的线路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按照电缆故障部位和故障性质两种方式将高压电缆故障进行了归类,同时分析了故障形成的原因;总结了常规的电缆状态检测项目,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提出相应的状态检测方法和技术;给出了电缆故障的防范措施。从电缆故障的部位来看,本体故障占很大一部分;就形成原因而言,电缆设备质量问题,设计、施工工艺不良,外力破坏和外部因素是造成电缆故障的三个主因;运行巡检、局放检测、电缆运行温度监测是及早发现电缆缺陷和故障的三种最有效的检测手段。提出了电缆故障的防范措施,应从生产、设计和施工的源头把关电缆的生产和安装过程,同时加强运行巡检并运用合理的电缆状态在线监测技术,以期在电缆故障发生前发现缺陷,减少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重要参数的即时监测可快速制定生产决策,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找到生产过程中的规律性问题,进一步优化工艺水平,发现设备运行缺陷,为故障的及时、快速及准确诊断提供信息支持,从而提高生产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各级电力调度机构之间自动、准确、按时地传输电力生产信息是个保障电网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的大事。本论文介绍如何利用最新的计算机软件知识,对电力生产数据自动传输系统进行设计。本文首先对系统的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然后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在逐个介绍软件模块的设计过程中,还介绍了几个主要软件模块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网络布线用的六类数据电缆产品的结构设计、生产工艺控制、电气性能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6类、7类对称数字通信电缆的设计要领、结构特点,阐述了其工艺控制及设备要求,并指出了6类、7类电缆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3.
介绍7类数字通信电缆的应用及其主要电气性能指标,重点描述该种电缆的工艺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控制,以便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超六类屏蔽型数字通信电缆的设计与制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超六类屏蔽型数字通信电缆的应用及其主要电性能指标 ,侧重描述了该种电缆的工艺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制造技术的控制 ,以便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目前布线市场上常用的阻水型五类、超五类数据电缆产品的结构特点、生产工艺控制、电气性能特点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阻水型电力电缆的主要结构和关键工艺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阻水型电力电缆作为电线电缆行业的一个新品种,正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成熟而得到推广应用。该文就阻水电力电缆的结构设计和工艺控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油矿用的承荷探测电缆的应用和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我国油矿用的承荷探测电缆的生产和应用的发展史 ,提出了该产品使用特点及要求。介绍了产品的结构、材料 ,以及制造工艺的特点。最后 ,提出了对于开发西部石油 ,本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GYXTEW型中心束管式全填充型通信用室外光缆的设计过程,根据光纤余长、弯曲半径、外护结构与松套管直径之间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经验,确定出满足性能要求的最小光缆结构尺寸。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新一代MSTP的电力调度数据网和生产信息网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新一代MSTP技术的要点,分析了MPLS及RPR技术的组网模型。对广州电力调度数据网和生产信息网的业务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了3种组网技术:以太网二层交换、以太网业务汇聚和MPLS+RPR的优缺点,选择以太网业务汇聚+MPLS技术组建MSTP网。文章重点介绍了网络组成方案、设备配置情况等。最后提出了几个在实施工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