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文章从国际上大都市区新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出发,分析杭州大都市区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杭州新城的建设进行探索与思考,总结问题与教训,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出行方式中的一种,但轨道交通系统中又有多种分类,常见的有:国铁(普铁、快铁、高铁)、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地铁、现代有轨电车、磁悬浮和APM(无人驾驶)7种模式.选用何种轨道交通模式作为都市区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有效带动大都市区外围新城产业升级与城镇一体化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对外围新城轨道都市构建策略进行分析,助力外围新城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0年(广州)亚运会亚运村选址于广州新城.从重大事件与城市发展的角度,阐述亚运村规划建设对广州新城规划控制区规划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并就后亚运时代广州新城规划控制区的目标定位和空间布局问题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科技产业园发展历程的角度分析了创新型城市发展背景,根据创新型城市的社区特征,提出3R社区概念,并以广州国际创新城启动区的规划为例,探索了采用3R社区塑造创新型城市空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源于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英国新城运动,为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总结前人的理念,并以当前正在进行的上海市“海港新城”的规划工作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对海港新城的定位、规划的目标、规划中的问题、规划过程中相关操作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对二十一世纪中国大都市区域新城规划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近郊小城镇是大都市区的基本腹地,对大都市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区域整体发展走向和政策变化等外部条件影响,近郊小城镇既拥有许多发展机会,也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本文结合作者在北京市西集镇的规划项目实践1,探讨了城镇化过程中,大都市近郊小城镇在多变条件下,如何通过空间规划手段对发展的刚性和弹性提出应对。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2000年以来,广州市在"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指导下,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基本形成。伴随关于珠三角区域发展格局的重新反思,面对老城区高度密集的人口和交通拥挤问题、日渐突出的旧城改造和城中村等问题,以及城乡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的新要求,2007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在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增加了"中调"策略。  相似文献   

8.
拉丁美洲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的建设,是为缓解随着城市规模增大而产生的交通及环境问题的重要策略。通过综合分析3个代表性的拉丁美洲大都市区轨道交通建设成效,不仅可以较全面地了解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还可以总结出相应的影响规律,为其他同类型城市所借鉴。论文基于PTSMAP框架构建合适的轨道交通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分析认为轨道交通对大都市区的发展不仅具有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也会产生逆城市化等问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抑制作用。因此,通过总结4条轨道交通对大都市区发展的影响的规律,可以从城市规模、轨道交通类型、线网布局等方面优化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时的一种城市地域形式。在美国、日本、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市区是重要的统计地域单元,并有官方权威的定义和界定标准。而在国内学术界,学者们对大都市区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却十分混乱。在理清这些混乱认识的基础上,本文从功能区域的角度对大都市区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分析大都市区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并且对大都市区的界定标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大都市区概念及其界定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时的一种城市地域形式.在美国、日本、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市区是重要的统计地域单元,并有官方权威的定义和界定标准.而在国内学术界,学者们对大都市区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却十分混乱.在理清这些混乱认识的基础上,本文从功能区域的角度对大都市区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分析大都市区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并且对大都市区的界定标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邢箴  冷方兴 《规划师》2006,22(3):40-44
上海M9线大学城站地区规划实践新城市主义空间设计的紧凑型、适宜步行、功能复合、可支付性等原则,使规划区域形成街坊面积合理、街道界面连续度高、周边道路红线宽度小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中,新城的建设成为重要的一环。通过我国城市化和新城建设的关系的介绍,分析今天我国新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借鉴国外新城建设的经验,解决我国的新城建设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推动我国的新城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3.
朱建武 《城市建筑》2014,(11):13-14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做好镇级中心区规划,将会对城乡一体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伦敦、巴黎、香港、东京和首尔等国内外特大城市新城发展的案例分析,总结和探索了这些取得成功的新城在技术层面(包括规模、距离、交通等方面)和在政策层面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对新时期上海的新城建设做出了相应的评价,并给出了规划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吴剑平 《城市建筑》2014,(18):51-51
地下空间作为重要空间资源,在城市面临“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逐渐在新区开发中引发关注。本文结合韶关芙蓉新城地下空间规划实践,探讨了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所应涉及的内容及研究方法,以期为城市规划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发展--以郑州龙子湖大学城规划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银生  宋海瑜 《规划师》2005,21(1):28-29
大学城的建设对所在城市的发展具有五大意义:有利于建设“教育和人才高地”;有利于调整城市总体形态结构,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有利于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继承历史化,创造精神又明。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模式对广州中心区具有普适性,但广州市近郊轨道站点周边开发低效、带动范围有限,文章指出需要拓展近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TOD影响范围研究及内涵。作者分析了新加坡新市镇TOD的经验,提出广州近郊区通过驳接公交拓展轨道站点影响范围形成的E-TOD模式,轨道站点与公共设施整合形成E-TOD功能组团公共中心,确定E-Tod核心区和影响区的开发强度及环境建设标准,建立轨道建设和土地储备、开发机制,为广州近郊新区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杨靖  司玲 《规划师》2005,21(6):87-90
哥伦比亚新城是美国公认的最成功的新城开发项目。其以“创建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为目标,以“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的生活”为理念,注重保护土地并提高土地的质量,延续地区历史,强调公共空间的开发,提倡环境为社区共享,构筑清晰的“新城一小区一组团”的三级结构体系,实现社区人口构成的多样化,增强居民的社区感,建设成为“享受生活的花园小城”。  相似文献   

19.
林启丰 《城市建筑》2014,(33):13-14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如何在现有的经济、社会、政策条件下,在诸多难点的夹缝中寻找农村新社区发展之路呢?本文结合马屿镇社区的发展,对社区规划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