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延长装载机用叶片泵使用寿命,运用热切油膜理论研究叶片泵转子与定子摩擦副失效机理,提出叶片泵轴向间隙参数化设计方法。针对装载机用高压叶片泵浮动侧板磨损严重问题,以某型号装载机液压系统中高压叶片泵为研究对象,建立定子与转子间摩擦副数学模型,计算油膜温升改进叶片泵轴向间隙,完善叶片泵结构设计。试验数据表明,改进叶片泵轴向间隙后,该型号装载机叶片泵使用寿命满足设计要求。该研究为高压叶片泵摩擦副失效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叶片泵的工作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用等效法求解叶片泵排量的新思想,实现了对单作用叶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泵排量的求解。该方法视觉独到,较传统的求解方法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3.
开关叶片泵     
1开关叶片泵专利介绍图1为新颖开关叶片泵原理图,其特征是不同于传统的叶片泵,叶片与定子内曲线的接触状态是可控的,仅当需要叶片泵向外供油时,叶片与定子内曲线处于接触状态,而当外系统不需要叶片泵供油时,叶片内缩,与定子内曲线不接触,处于空转状态。图2为开关叶片泵解剖照片,图3为开关叶片泵轴向剖面图,图4为开关叶片泵径向剖面图,图5为开关叶片泵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叶片泵的正确使用及故障判定进行了深入分析,着重阐述了叶片泵使用不当的多种表现及故障现象的判定,使客户对叶片泵的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于维护叶片泵有了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双作用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总体结构,基于Unigraphics软件对这一叶片泵进行建模装配,进而对叶片泵定子进行加工编程。与此同时,基于ANSYS软件对叶片泵转轴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转轴在特定工况条件下的位移云图与应力云图。  相似文献   

6.
高压叶片泵配流盘设计中开缺口后 ,因在使用高压叶片泵时 ,油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污染物 ,从而大大地缩短了高压叶片泵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子母叶片泵供油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母叶片泵与普通叶片泵相比,提高了寿命、改善了供油特性。本文较详细的分析了子母叶片泵的供油特性,对新型高压叶片泵的开发以及泵噪声控制研究提供了一种分析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明  胡秋 《机械》2009,36(8):70-71
叶片泵结构简单、小巧,常用于机床的润滑液系统中。本文介绍了叶片泵的常见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叶片泵的常见故障。给出了维修实例,该维修实例验证了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为叶片泵常见故障的维修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9.
叶片泵泵轴一般是用优质的碳素钢制造的,叶片泵轴不仅要支撑和连接叶轮,还要带动叶轮旋转,因此叶片泵轴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来满足扭转和抗弯强度。文章根据叶片泵的特点,从叶片结构设计、泵的结构性能分析等方面对叶片泵泵轴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主要根据现有的工作情况确定单作用叶片泵泵轴的零件尺寸,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叶片泵泵轴进行实体的建模和虚拟安装配置。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泵轴危险点的疲劳应用系数。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电机叶片泵一体化技术,结合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的要求,提出了一种结构更加简化的高度融合电机叶片泵(纵向融合的电机叶片泵一体机)。介绍了高度融合电机叶片泵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同时建立其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并通过ANSYS软件对其主轴-转子(叶片泵转子)的支撑效果、流场以及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纵向对称结构形式的高度融合电机叶片泵具有优异的减震降噪和冷却散热的性能,为其成品化的实现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新一代低能耗、高洁净注塑机面世给叶片泵配套带来冲击,该文介绍了轴向变量柱塞泵在低能耗塑机、内啮合齿轮泵在低噪声塑机的应用和无液压泵的全电动塑机,以及叶片泵在全液压塑机的应用现状。对高压叶片泵技术的未来与在注塑机市场的配套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离心泵无分离条件下叶片型线方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通过对压力面边界层分离条件的分析得出叶片型线方程并给出计算实例。着重强调在离心泵设计时除了重视叶轮出入口参数的选择之外,更不能忽略叶片曲度对微观流动即边界层流动的影响。叶片型线的选择应满足边界层不分离条件及由欧拉方程——泵的基本方程所确定的理论扬程条件。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球形叶片液压泵,在详细阐述球形叶片液压泵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球形泵的工作原理。通过建立球坐标得出球形叶片液压泵排量的计算公式,采用Pro/E体积测量法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进一步分析了该泵的流量输出特性,讨论了斜盘角度、叶片数目等参数对球形叶片液压泵流量脉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数目增加时,叶片泵的流量脉动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4.
利用Virtual. Lab Acoustic声学仿真软件,采用声学有限元法对旋片式真空泵排气过程中的气动噪声进行仿真,得到了在0~5000 Hz频率范围内的排气噪声的相关分布特征。同时,为研究旋片式真空泵排气空间内不同部位对排气噪声的贡献量,在模型中选择5个对噪声影响较大部位的声压级频率响应曲线进行分析,为探究降低旋片式真空泵的排气噪声的途径提供了重要参考,对同类真空泵噪声问题处理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例新设计的润滑泵。阐述其工作原理、主要零件的特点及功能 ;该泵与齿轮泵、叶片泵比较 ,具有结构简单 ,工作可靠 ,操作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三维特征建模的叶片泵CAD系统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叶片泵设计原理与优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叶片泵CAD系统的总体方案论述了MDT软件平台上用Visual C 开发研制叶片泵CAD系统中所采用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动态调控与实时效果技术、三维特征造型及容错处理等关键技术与实现方法,该系统的特点是融合二维与三维为一体,为用户提供方便友好的叶片泵设计、分析、绘图与修改荼的设计环境。  相似文献   

17.
由于塑料具有成本低、轻巧、表面光洁等优点已获得广泛的工程应用。但传统扭曲空间导叶由于叶片几何边界复杂,很难通过注塑工艺进行生产,而应采用圆柱叶片。因此,本文通过125QJ20型塑料泵的研发,设计出新型轴向导叶。为分析该导叶的性能,结合自主开发的导叶设计软件DLSJ,根据参数设计出另一径向导叶模型,并将同一叶轮分别与两个导叶进行匹配。再通过Fluent软件,采用标准k-ε模型、SIMPLEC算法对这两组模型分别进行了全流场数值计算,并对导叶内部内流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轴向导叶外特性明显优于径向导叶。通过流场分析,该新型轴向导叶能改善导叶内部流动,提高井泵水力性能。同时,新导叶具有注塑简单的特点,可有效降低成本,有着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以D82-19-2型中比转速离心泵为研究对象,根据无过载叶轮约束公式确定叶轮设计方案,选取四种叶轮包角(150°、170°、190°和210°)开展中比转速泵流场及无过载性能的模拟研究。与实验结果相比,模拟所得扬程、效率和功率值误差不超过9%,模拟方法可行。结果表明:当叶片包角由150°增大到210°时,叶轮进口压力提高24%,低速区面积扩大至整个叶轮流道的1/3,叶片对流体的约束能力及抗汽蚀性能增强,但叶轮出口压力降低,大包角下导叶的湍流损失加剧了动能损耗;功率备用系数由1.145减小至1.025,且功率曲线出现极大值,泵的无过载特性更显著,但扬程和效率分别下降了15.4%和4.48%。研究结果为中比转速离心泵的无过载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邹雯 《广西机械》2012,(11):70-71
利用SW的动画仿真功能,完成叶片转子泵的三维虚拟模型的清晰演示,实现泵的虚拟模型的作用。这样既可让SW服务于机械制图的教学,又可以提高学生对SW绘图软件的学习积极性,为三维设计软件的学习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