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重叙述了大型容器的制造方法,如锥体卷制的选择、球形容器制造、最终热处理、水压试验及众多接管孔的机械加工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带接管内压圆柱形容器通常受到内压与接管弯矩的组合作用,接管弯矩会影响内压圆柱壳开孔接管结构的强度性能。在内压与接管弯矩组合作用下,对4台具有不同开孔率的带径向接管圆柱壳容器开孔接管结构强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考察内压与接管纵向弯矩、内压与接管横向弯矩组合作用下容器开孔接管区弹性应力分布、应力集中、开孔接管结构的变形规律及塑性极限载荷等。结果表明,载荷大小相同时,横向弯矩作用产生应力增量较纵向弯矩作用产生应力增量大,横向弯矩对内压容器开孔接管结构强度较危险。内压作用在开孔接管区纵向截面产生应力增量较横向截面应力增量显著。较小值的内压作用可减缓开孔接管结构弯矩作用下的变形,内压能降低开孔接管结构的纵向极限弯矩,较小内压能增加开孔接管结构的横向极限弯矩。  相似文献   

3.
在压力容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使设备能够进行正常的工艺操作,满足容器制造、安装、检验及维修等要求,在壳体和端盖上往往需要有各种开孔并联结接管,例如:物料进、出口,测量和控制点,室镜、液面计孔,人孔和手孔等,所以,在压力容器上开孔是不可避免的。容器开孔以后,不仅整体强度受到削弱,而且还因开孔引起的应力集中造成开孔边缘局部的高应力,加上接管上有时还有其它的外载荷,而开孔结构在制造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形成缺陷和残余应力,于是开孔附近就往往成为容器的破坏源-主要是疲劳破坏和脆性裂口,因此,在压力容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  相似文献   

4.
在压力容器设计过程中,为了使设备能够进行正常的工艺操作,满足容器制造、安装、检验及维修等要求,在壳体和端盖上往往需要有各种开孔并联接接管,例如:物料进、出口,测量和控制点,视镜、液面计孔,人孔和手孔等,所以,在压力容器上开孔是不可避免的。容器开孔以后,不仅整体强度受到削弱,而且还因开孔引起的应力集中造成开孔边缘局部的高应力,加上接管上有时还有其它的外载荷,而开孔结构  相似文献   

5.
浙江读者王文光同志来信说,希望本刊介绍在容器上开孔的实用方法。在容器上开孔的方法很多,生产中选用那种开孔方法,应根据生产批量及工件具体状况而定。本文介绍单件生产简单而准确的开孔法。一、靠活开孔法所谓“靠活”就是依靠工件坯型来划线开孔。从理论分析,靠活开孔方法只适用于接管的投影图有积聚性的工件。图1中的5个接管中只有接管1、8、5适用,但实际操作中最适宜和简便的是接管1,因为接管3要先用本文后面介绍的计算开孔方法算出接管伸出高度,接管5实际操作较困难。下面以接管1为例说明具体工艺步骤。  相似文献   

6.
针对工程上高压容器筒体大开孔产生较大应力集中的问题,以某高压容器筒体开大直径双孔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应力集中系数K表征开孔对筒体造成强度削弱的程度,基于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圆角半径、3个无量纲参数(开孔率d/D、接管与筒体厚度比t/T、筒体径厚比D/T)、接管间角度α和中心距L对应力集中系数K的影响。并按照GB/T 150.3—2011中分析法初步设计厚壁接管补强结构,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得到最优方案,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实现了设备质量的减轻。结果表明:开孔率d/D>0.6时,需要考虑双开孔对应力集中的叠加作用;接管排布角度在30°~90°之间会在一定程度增大应力集中;厚壁接管结构中,筒体厚度T及接管补强段厚度t对应力集中影响程度较大。本研究得到了各参数对应力集中的定量化影响规律,可为大开孔接管设计与排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在化工、宇航及原子能等工业中所用的球形压力容器上,或圆筒压力容器的球形封头上,由于各种需要,往往要开孔与圆柱形接管径向相连。计算和测试都表明,在内压作用下,与未开孔的球壳相比,由于接管的存在,使球壳与接管连接部位的经向和纬向应力都大为提高(图1)。球壳在未开孔时只承受薄膜应力。  相似文献   

8.
在压力容器设计过程中,由于工艺和结构的要求,需要在容器上开孔和安装接管以连接外部管道。但是一个完整而连续的容器壳体开孔后,不仅会导致整体强度削弱,而且会造成开孔处应力集中。另外,开孔接管处通常会受到各种外载荷、温度变化导致的管道伸缩、相连管道振动等因素的影响。在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失效现象就会发生在开孔边缘处,主要表现为疲劳破坏和脆性裂纹,因此在压力容器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全面分析和充分考虑开孔补强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圆筒形高压容器上的开孔承受内压力的圆筒形高压容器,开孔边缘能产生很高的应力集中,孔边应力集中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容器的应力场和开孔形状。对圆筒形高压容器来说,当开孔直径与筒体内径之比不是很大时,可以用图1所示的承受双向拉伸  相似文献   

10.
管道开孔接管和三通设计及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管道开孔接管和三通设计研究及有限元应力分析,获得了内压作用下的管道开孔接管和三通的应力分布特性.同时,对管道开孔接管和三通的结构尺寸进行了探讨,讨论了各参数的变化对管道开孔接管和三通应力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达到了为管道开孔接管和三通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容器开孔补强设计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等面积补强法为准则,对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的开孔补强设计标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从另一角度分析了等面积补强时容器上椭圆形开孔长短径之比不大于2.0的要求;圆筒体切向接管时应使接管开孔直径大于等于圆筒体内径的四分之一,对圆筒体应取与壳体轴线平行的纵向最大直径为开孔直径,对球壳应取纵向和环向中的最大直径为开孔直径;圆筒体轴向斜接管的轴线与圆筒体表面法线的夹角应小于等于60°;对复合材料接管补强指出了其接管名义厚度、接管计算厚度和强度削弱系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林  胡爱和 《压力容器》1999,16(2):49-50
GB12337—90《钢制球形储罐》第7.2.2条规定:“人孔、接管与极板的组焊应在制造单位进行……”。对分片的极板来说,组焊的主要问题是焊接变形,造成球片曲率超标。1分析分片的球罐极板与人孔、接管凸缘组焊的一般做法是在极板的中间片即中极板上开孔、组...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在内压力的作用下,容器接管开孔区的应力状态比较复杂,其应力分布和应力值的大小与开孔大小,壳体和接管的薄膜应力和过渡连接的结构等因素有关。根据国内外大量的应力分析和试验研究证明在内压下壳体从平面的接管内圆角上将出现最大应力,在工作状态时该处出现局部塑性区,该塑性区的范围很小,从接管区的总体来说仍处于弹性范围内。当开孔直  相似文献   

14.
压力容器开孔接管区的有限元分析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压力容器正交和切向开孔接管区进行的有限元分析,获得容器筒体、接管及其连接部位的应力分布结果,利用电阻应变测试技术进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压力容器开孔接管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各类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接管与筒体连接处,是筒体失效的危险区域;与压力容器正交开孔接管相比,压力容器切向开孔接管的应力分布更趋复杂,有更明显的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15.
朱帅  孙宇  李芸 《装备制造技术》2023,(4):137-139+180
吸附器封头开孔接管结构在吸附工况下,由于几何不连续性会导致局部出现高应力集中,使得开孔区域成为吸附器强度失效破坏的危险部位,所以对吸附器封头开孔接管区域进行强度分析与优化设计具有重要工程意义。传统压力容器设计方法为了保证设备平稳运行,往往通过增加容器壁厚来满足强度要求,设计的容器壁厚较大,质量过重。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吸附器封头开孔接管结构进行应力强度分析,建立相应优化模型,通过Workbench响应曲面多目标优化,结合遗传算法对封头开孔接管结构进行优化。以最大应力满足强度设计标准为约束,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给出优化设计后结构尺寸及对应的封头接管质量和最大应力。结果发现,对于封头和接管过渡区出现的最大应力,通过优化封头壁厚、接管壁厚和封头曲面深度三个变量,能够使最大应力在满足强度要求条件下,封头壁厚从34 mm减至24 mm,接管壁厚从30 mm减至26.8 mm,封头整体质量从446.7 kg减至359.7 kg,封头质量减轻近20%,封头整体结构得到有效优化,生产成本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国外关于圆柱壳开孔接管问题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1.引言圆柱壳开孔接管是在压力容器设计中最常遇到的问题之一。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容器开孔接管与大型管道三通(T型、Y型等)。无论何种情况,一般说来,结构所承受的载荷(此处尚未涉及温度应力)应包括:(1)内压;(2)作用在接管上的外载荷,可以分解为三个  相似文献   

17.
容器上马鞍孔划线的一种简易工具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110044)王文元李真目前工厂对容器上马鞍孔的划线,大多按事先制造好的样板进行。我们设计了一种划线工具,勿需样板,能直接划多种常见开孔线,同时按划线工具所测量的数据,可方便画出接管展开图。该工具现...  相似文献   

18.
圆柱壳贴板补强结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美国压力容器委员会计划对圆筒形容器的贴板补强结构进行一系列研究的要求,对5台开孔接管贴板补强结构的圆柱壳容器进行了电测应力实验,所得结果为从理论上研究圆柱壳开孔接管贴板补强结构应力状况和在实际中有效应用贴板补强的设计规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容器筒体上大开孔及接管组焊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邦宁 《压力容器》1992,9(4):76-78
本文涉及接管既与筒体的中心线不相交,又与其成任意空间夹角的筒体开孔和接管的组焊工艺。对这类情况使用放样法开孔无法排除筒体和接管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几何误差和筒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压力容器设计规定》中的开孔补强极限分析法所存在的某些不合理,运用塑性理论中的下限定理,对球壳平齐式径向接管区重新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了塑性设计评定准则。然后,通过优化程序找出不同几何参数,不同内压载荷下的最佳补强方案。文中还列举了φ4000的球形容器在不同开孔率情况下,用本文推荐方法及按《设计规定》计算所得的补强参数,并将两者进行比较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