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某油田某油藏的岩心、地质、测井、动态、监测等资料,以小层划分与对比、储层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储层微观特征研究为基础,开展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进而通过流动单元约束建立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并开展了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得到研究区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了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流动单元和夹层的分布是某油田某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油田某油藏的岩心、地质、测井、动态、监测等资料,以小层划分与对比、储层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储层微观特征研究为基础,开展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进而通过流动单元约束建立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并开展了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得到研究区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了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流动单元和夹层的分布是某油田某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岩心描述为基础,综合各种分析化验资料,对珠江口盆地NH25油藏岩石学特征、岩石相特征、生物遗迹化石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成分成熟度较高,结构成熟度中等,发育6种岩石相,海生迹遗迹化石丰富、分布广泛,成岩作用较弱,对物性影响不大。综合确定研究区属滨岸相临滨亚相沉积,进一步分为上临滨、中临滨、下临滨,利用孔隙度和渗透率对沉积微相进行定量识别。沉积微相与油藏开发关系表明:上临滨产能高于中临滨,中临滨产能高于下临滨产能,下临滨和中临滨及不同沉积微相过渡区是剩余油富集区。  相似文献   

4.
气顶底水油藏开采特征及开发策略——以塔中402油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顶底水油藏因其构造的特殊性使其在开发过程中存在不同于其他类型油藏的特殊问题.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塔中402油藏的开发状况和开采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原则.研究表明,边底水推进的规律既受构造形态控制,又受井网及射孔层位影响;各类夹层在边底水的推进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遮挡作用,延缓了油井的见水,但采油速度过高会大大削弱这种作用,同时导致地层压力过低而使开发状况急剧恶化,采油速度以不超过2.5%为宜;在水平井未见水或含水很低的情况下,快速提高地层压力可有效恢复其采油、采液指数;气顶之下的砾岩段和底水之上的均质段均衡开采是该油藏获得高效开发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李根  郑海妮  李雪  朱猛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35(8):127-132,138,0,1
夹层对底水锥进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带有夹层的底水油藏,油井的临界产量会因为夹层的存在而大幅度提高。在分析夹层与水锥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塔河油田三叠系砂岩底水油藏的水平井实例建立单井夹层模型,模拟不同人工夹层参数对底水锥进的影响,详尽分析夹层垂向渗透率、规模及其距井筒的位置对底水锥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位于油水界面之上且靠近水平井水平井筒的致密夹层能有效延长无水采油期和提高油层采收率。因此,在开发过程中,精细刻画底水油藏中夹层分布,根据夹层的特征合理射孔开采,针对夹层不发育或夹层无效的井,可借助人工夹层来合理控制底水锥进速度,对指导底水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岩心、测井资料开展流动单元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渗流系数、存储系数和夹层密度等参数将克拉玛依油田三3区克下组分为Ⅰ,Ⅱ,Ⅲ和Ⅳ类流动单元,并详细描述了各类流动单元的孔隙结构特征、分布规律及渗流能力特征。按流动单元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分析了各类流动单元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流动单元具有不同的渗流特征,从Ⅰ到Ⅳ类流动单元,毛细管压力曲线阀压不断增加,进汞曲线平缓段不断变短,最小润湿相饱和度大幅上升,残余油时水相相对渗透率不断下降,渗流能力不断下降;剩余油分布与储层流动单元类型密切相关,Ⅰ类流动单元水淹严重,Ⅱ和Ⅲ类流动单元是剩余油分布的相对富集区,Ⅳ类流动单元水淹较弱,但剩余油储量低。  相似文献   

7.
针对长堤油田桩1块Ng3油层综合含水率高达96.3%,开发效果变差的实际情况,应用油藏工程分析及数值模拟方法,在油层剩余油分布特点及水平井调整的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其产能及含水率上升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水平井应尽量部署在油层构造的较高部位,且距油层顶2m左右,并尽量与构造线平行;与老井井距不能小于水锥半径;水平井段长度为200m,初期产液量为200m3/d,当含水率达到85%时可提高产液量至400m3/d,实施后开发效果较好,累积产油量达2 603×104t,采出程度为20.10%,预计比调整前提高采收率6.2%.  相似文献   

8.
面12区沙三上亚段属于稠油油藏,综合含水高达97.6%,采出程度高,为21.2%,采油速度低,为0.15%,常规措施挖潜难度大、效果差。通过开展沉积微相研究,细分流动单元,并结合油藏监测资料,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实施水平井整体挖潜,采油速度提高至0.58%,提高采收率2.7%。  相似文献   

9.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二中西八道湾组湿地扇相砾岩储层岩性粗和非均质强等特点,综合各种地质、测井、化验分析及开发动态资料,优选出影响流体渗流的6项特征参数,将砾岩储层划分为E,G,M,P等4种流动单元类型.根据储层岩性、物性及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对储层流动单元进行了分类评价.通过流动单元与剩余油饱和度平面图叠合分析,总结了不同流动单元剩余油的分布特点.E类流动单元储集渗流能力最好,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注入水易形成高渗通道,采出程度高,剩余油饱和度低;G类流动单元储集渗流能力次之,分布面积大,为中等-弱水淹,剩余油相对富集,是下一步挖潜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DSB变质岩潜山油藏1983年投入开采以来,经历27年的开发,目前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如何准确认识潜山裂缝内部油藏剩余油分布,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是目前油田开发中的主要问题。在裂缝建模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油藏水锥研究与双孔双渗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且互为验证,对DSB变质岩潜山油藏进行了研究,清晰展现油田剩余油空间分布,为油田...  相似文献   

11.
H1油藏为一背斜层状低幅度边水油藏,经过15年的开发,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产量递减加快。利用数值模拟技术,通过设置Fetkovich解析水体、修改断层传导率等敏感性参数对H1油藏进行历史拟合;研究了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为油田下一步的稳产甚至增产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中国陆上老油田大部分已进入高含水期,基于矿场实践经验,部分油井经过一段时间关井后,含水率明显降低,剩余油在局部的再富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水驱后剩余油在重力和毛细管力的作用下向油藏低势闭合区的再富集是影响剩余油再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含水率分级与分流量曲线建立水驱油藏含水饱和度分级标准,并以此为依据构建剩余油再富集程度指数和动用潜力指数,从富集程度和动用潜力2个角度对剩余油再富集过程进行表征和评价,并基于实验室尺度物理模拟实验考虑重力、水动力2个主导条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剩余油再富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力主导条件下,剩余油再富集主要发生在油藏上部及隔层下部,高压力梯度时再富集效果更好;而在水动力主导条件下,高压力梯度对于剩余油再富集有促进作用,距离构造顶部的距离越大,剩余油再富集空间越大,采收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流动单元的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让纳若尔裂缝孔隙性碳酸盐岩油田Г北油藏储集层类型复杂多样,根据孔隙类型及其组合方式和不同孔隙组合的孔渗关系,将储集层划分为孔洞缝复合型、裂缝孔隙型、孔隙型和裂缝型4种类型,并实现了储集层类型的测井识别。孔洞缝复合型和裂缝型同类型储集层之间动用程度差异小,裂缝孔隙型和孔隙型同类型储集层之间动用程度差异较大,为了更准确地评价储集层动用的难易程度,优选了影响储集层动用程度的关键参数,裂缝孔隙型储集层为:储集层品质指数、饱和度中值喉道半径、总渗透率、裂缝渗透率与基质渗透率之比;孔隙型储集层为:储集层品质指数、饱和度中值喉道半径和基质渗透率。综合考虑基质和裂缝建立双重介质储集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以关键参数作为聚类变量,利用神经网络聚类分析技术,将4种储集层类型划分为6类流动单元。建立流动单元三维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表征剩余油分布规律。根据剩余油研究结果,Г北油藏2013年投产8口井,初期日产油为周围老井的2.3倍。图12表5参10  相似文献   

14.
S油田目前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针对其反韵律砂岩储层及原油高粘高密度的特点,运用数值模拟对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如纵向渗透率级差、原油粘度、采液速度,井距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原油粘度、纵向渗透率级差主要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富集程度及见水早晚,隔层的存在减弱了重力及毛管力作用,不利于下部油层动用,并回归出了各因素对剩余油分布影响的定量关系式,为有效地实现剩余油分布的定量描述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中高含水期油藏采收率,有必要弄清楚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识别剩余油成因。在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特征,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X油藏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研究。对全油藏187口生产井进行生产历史拟合,拟合精度达到86%,符合工程精度要求。通过历史拟合结果分析,平面上剩余油分布呈连片状和交错状两种,纵向上由于物性差异,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储量基数大,物性较差的4小层。在此基础上,对油藏剩余油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且得到了各类型剩余油所占比例,即井网不完善型、井间滞留型、断层遮挡型和层间干扰型。  相似文献   

16.
厚油层层内夹层对剩余油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厚油层层内夹层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北一区东中块葡Ⅰ组油层为例,分析了厚油层层内夹层的分布特征,并对夹层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同时,利用北一区断东中块相关资料建立数值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应用正交试验分别研究了侧积夹层、水平夹层不同发育形态下的剩余油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侧积夹层逆夹层注水、水平间距及倾角越小,遮挡区域的纵向驱替面积越小,剩余油越富集;而水平夹层数量越多,位于油水井异侧,因夹层的隔挡作用,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相似文献   

17.
陆相水驱油藏断层分割与剩余油富集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中国东部老区的陆相水驱油藏目前已全面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因此,认识剩余油分布,成为老油田开发调整及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内容。文章重点论述了断层分割控油模式及对剩余油富集的控制机理,依据断层发育部位和力学机制不同建立了4种断层分割控油方式;利用物理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断层分割控油机理,建立断层分割控油的定量预测模型。研究表明,高含水复杂非均质油藏的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层、储层非均质性及注采方式等控制。  相似文献   

18.
席状砂储层具有层薄和分布面积大等特点,由于形成条件的差异,不同位置、不同规模的席状砂内部具有不同的微观孔隙结构.微观孔隙结构的不同,致使注水开发油田中水驱波及区域内尚残留着大量的剩余油,且分布极为复杂.研究这部分油的存在位置、形态及其成因对油田的稳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薄片、电镜和压汞等资料详细研究了杏南油田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储层的微观孔隙特征,将微观孔隙结构划分为5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前缘席状砂储层内不同孔隙结构类型中剩余油的形态及分布规律,确定了润湿性、微观孔隙结构、填隙物及油水粘度比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受岩性作用影响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屈亚光  刘月田  丁祖鹏 《断块油气田》2011,18(5):634-636,640
受岩性作用影响的复杂断块油藏,由于断层、岩性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油藏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较复杂。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是定量研究此类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有效手段。以高尚堡深层油藏为例。依据油藏精细描述成果,建立了符合油藏地质特点的三维地质模型,指出了此类油藏地质模型建立过程中的关键点及难点。通过对高尚堡深层油藏的动态历史拟舍,明确了此类油藏的可调参数及参数的可调范围。找出了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平面及纵向分布特点、剩余油类型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基于剩余油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调整方案,为高效开发此类油藏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上1油藏东部、北部被边水圈闭,西部、南部为岩性尖灭,属于构造-岩性油气藏,沉积主体主要为来自东北部无缘的末端扇沉积,含油砂体主体以末端扇的分流河道砂体和近水道漫溢砂体沉积为主。油藏内部构造复杂,含油区域多受断层封闭,但为一套油水系统。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油藏内部油、水分布变得异常复杂,控制和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较多,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结合测井、沉积相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该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指出了油藏调整挖潜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